APP下载

湘南地区菜薹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2022-11-03邓玉萍蔡明张芳范祺祺邓永强廖后元

长江蔬菜 2022年16期
关键词:菜薹软腐病霜霉病

邓玉萍,蔡明,张芳,范祺祺,邓永强,廖后元

(湖南省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23000)

菜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以花薹为产品的一种特色蔬菜,又称菜心[1]。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 是市场最畅销的蔬菜品种之一[2]。但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菜心产品质量呈下降趋势, 而且市场上的菜薹品种参差不齐,多、乱、杂,同一品种在不同气候区表现不同。 引种栽培试验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选择的品种是否对路,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良,关系到种植户的切身利益[3~6]。因此, 笔者特引进3 个菜薹品种采取常规田间方法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旨在筛选出适合湘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并受市场欢迎的菜薹品种,对助力湘南地区农产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 助推湘南地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21 年8~12 月在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马头岭蔬菜科研示范基地进行。

1.2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青芸2 号、X21-10、17-18, 均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提供。 其中X21-10 与本地主栽品种表现较为相近,将其设置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3 个处理,每个品种为1 个处理,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四周设有保护行。 小区面积为54 m2,以1.5 m 包沟起垄,畦面宽1.0 m、沟宽0.5 m,垄长36 m,株行距40 cm×40 cm,每小区种2 行,每行种90 株,每小区种180 株。 8 月23 日播种,9 月22 日移栽,施肥水平与当地常规生产相当,阴雨天及时排除积水,适时除草松土,栽培管理按照常规进行。

1.4 观察记载项目

生长过程中调查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 于11月8 日, 每小区随机抽取10 株进行主薹性状指标测定,11 月18 日进行侧薹性状指标测定。 测定指标包括薹长、薹粗、薹叶长、薹叶宽、单薹质量等。整个采收期分批次统计各小区产量, 并折算667 m2产量;11 月15 日经品尝调查菜薹口感品质,12 月1日进行抗病性调查。

湘南地区2021 年11 月阴雨天较多, 菜薹采收期易发软腐病和霜霉病, 于2021 年12 月1 日调查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软腐病和霜霉病病情分级标准采用李锡香等[7]方法。 软腐病分级标准如下,0 级:无病症;1 级:刚开始有水浸状;3 级:病斑直径<1 cm;5 级:1 cm≤病斑直径<2 cm;7 级:病斑直径≥2 cm;9 级:病斑成片或全部腐烂。 霜霉病分级标准如下,0 级:无病征;1 级:叶片上有稀疏斑点,不扩散;3 级:叶片上有较多斑点,多数凹陷,无霉层;5 级:病斑连片,叶背面生少量霉层;7 级:1/2<病斑占叶片面积<2/3,叶背面较多霉层;9 级:病斑占叶片面积2/3 以上,叶背面大量霉层。 根据以上分级标准,软腐病和霜霉病的病情分级≥5 级为病株,≤3 级为不发病植株,分别统计不同菜薹品种的病株率。

1.5 统计分析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WPS 和SPSS 23.0 进行统计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菜薹品种生育期比较

如表1 所示,青芸2 号、X21-10(CK)、17-18 属于中晚熟栽培品种,生育期较长,8 月23 日播种,11月初开始采收,从播种到始收70~73 d,11 月中旬达到盛收期。其中以青芸2 号综合表现好,从播种到始收仅需70 d,比17-18 品种提前3 d 收获,采收时长达36 d,比X21-10(CK)长4 d。

表1 各参试菜薹品种生育期比较

2.2 各参试菜薹品种性状比较

如表2 所示, 青芸2 号、17-18 这2 个品种的主薹长均小于X21-10 (CK), 主薹粗均大于X21-10(CK),表现为主薹矮壮。 青芸2 号、17-18 的侧薹长均大于X21-10 (CK), 侧薹粗也均大于X21-10(CK)。 其中,青芸2 号的主、侧薹长分别为27.4、32.3 cm,主、侧薹粗分别为26.0、20.4 mm,薹叶比为1.10,较合理;17-18 的主、侧薹长分别为30.8、35.2 cm,主、侧薹粗分别为26.8、21.7 mm,叶片较多,薹叶比仅为0.71,可食率低,显著低于其他2 个品种。 在薹叶长上, 青芸2 号和17-18 显著高于X21-10(CK);在薹叶宽上,17-18 最大,显著高于其他2 个品种,其次为青芸2 号。

表2 各参试菜薹品种性状比较

2.3 各参试菜薹品种产量及商品性比较

整个采收期对青芸2 号、X21-10、17-18 进行小区累计测产,3 个品种累计测产12 批次。 如表3 所示,17-18 产量最高, 小区产量为93.13 kg,667 m2产量1 150.33 kg。青芸2 号产量次之,小区平均产量为73.68 kg, 折合667 m2产量910.08 kg, 但与17-18 差异不显著。 X21-10(CK)产量最低,小区产量仅28.56 kg,显著低于其他2 个品种。 在主薹质量、侧薹质量、单株产量上,均表现为17-18 最高,青芸2 号次之。在口感上,青芸2 号表现为脆、浓香,17-18 表现为微甜、软,X21-10(CK)表现为微甜。

表3 各参试菜薹品种的产量及商品性比较

2.4 各参试菜薹品种抗病性调查

通过对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的调查统计, 结果如表4,3 个品种均无霜霉病发生,X21-10(CK)田间软腐病发生最为严重, 病株率为15.6%;17-18软病病株率为10.6%;以青芸2 号表现最好,没有发生软腐病。

表4 各参试菜薹品种抗病性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对参试的3 个菜薹品种的生育期特点、植株性状、产量、抗病性及口感等调查的结果表明,青芸2号综合表现最好,667 m2产量达910.08 kg,侧薹质量83 g,侧薹叶片数较少,薹叶比为1.10,分枝数较多,抗性强,商品性好,口感脆、浓香,适合在湘南地区进行秋季中晚熟栽培。

17-18 虽然单薹质量在100 g 以上,产量虽高,但是叶片数太多,薹叶比仅为0.71,可食率低,很难被市场接受。 X21-10(CK)薹叶比较高,达1.23,但是与青芸2 号相比,植株生长势较弱,分枝较少,且侧薹较细小,抗性相对较差。

生产中应注意,需根据不同熟性菜薹品种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加强管理,避免发生病虫害,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菜薹软腐病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魔芋防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春来菜薹鲜
红薯黑斑病、软腐病的防治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葡萄霜霉病抗性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在上海思念洪山菜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