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四课联动”育人模式实践与探索
2022-11-02章庆林
章庆林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很多高校做出了不少努力,然而在具体落地时却或多或少出现了“缺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三全育人”总体规划上存在漏洞,各部门在育人工作中协同性差,存在“部门化”或“孤岛化”现象,难以发挥育人合力,切实影响育人实效。[1]
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课程,从现实维度来看,教师需注重课堂教学。受课堂教学局限性影响,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容易脱离学生实际,导致思政课的“抬头率”不高,学生不愿甚至排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难以达到既定的教育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是“三全育人”的中坚力量,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自觉担负起思政育人的重担,除做好线下第一课堂教育教学外,还要积极主动协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处、团委等做好校内实践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第三课堂、线上网络第四课堂的“四课联动”育人模式,如图1 所示,切实做到“三全育人”理念的人人、时时、处处育人,如图2 所示。
图1 “四课联动”育人模式图
图2 三全育人示意图
一、筑牢育人之堤,守好思政课第一课堂主阵地
1.坚守“铸魂”初心,增强育人针对性
第一课堂即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政课第一课堂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帮助大学生培育正确三观的重要渠道。作为传播思想价值的主体,思政课教师务必坚守“铸魂”初心,高度重视并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如:将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营造独特的思政课教学氛围,引导并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潜移默化中熔铸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大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实现心灵上的升华。
思政课堂要有针对性地为国家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这一根本任务,结合大学生心理诉求与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推陈出新,着力为大学生补足精神之钙。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直击学生的灵魂深处,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教师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为学生答疑,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式帮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大学生培育正确的三观。另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打造良好的课堂互动平台,不断增强思政课第一课堂的针对性、吸引力、说服力。
2.紧扣“立德”关键,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立什么样的德?立德树人的“德”其实并不抽象,可概括为大德、公德、私德。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夯实新时代大学生“德”之根基,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与锤炼个人品德修养之间的逻辑关系。
思政课第一课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意志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稳定自觉的行为习惯和培育良好的团结意识与合作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第一课堂教学,颂扬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凝聚奋勇向前的磅礴伟力。
3.提升“树人”实效,增强思政创优水平
树什么样的人?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顺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路创优,将“树什么样的人”在教学改革中推陈出新。换句话说,开展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助推思政课教学变得“有意义”“有意思”,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强化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的融合度。思政课教学是面向全校学生,不少非思政专业,甚至非文科专业的学生,本身对思政知识关注度不高,为此,思政课教师在备课时需根据所授班级的专业特色,适当将相关的思政元素融入各专业特色,消除思政课与专业课相互割裂的现象,增强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关联性,让大学生感知思政课并非高、大、空,实现思政课与所学专业在某种意义上互融互通。
高度重视并有效利用思政课第一课堂,充分发挥其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优势,注重集体攻关,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思路创优,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思政课堂建设作为“三全育人”的重点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开拓视野,营造校内思政实践第二课堂环境
1.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塑造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需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才能更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三全育人”理念要求人人、时时、处处育人。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关注他们的兴趣点,使教育教学有的放矢,才能实现育人“三贴近”。[2]大学生拥有较为富足的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将课堂学习延伸到校内实践第二课堂中。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感兴趣可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探究。通过诸如学生组织、社团、协会、俱乐部等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在智育上获得提升,同时能在实践中感悟组织的力量,增强大学生之间价值观的传播。
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德育与智育的联系,为他们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校内实践第二课堂的这种育人方式强化了大学生兴趣爱好,无形中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塑造,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三观。
2.有助于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把思政课堂搬进活动中,让课堂走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抽象的理论教学转变成生动活泼的场景教学。基于第二课堂的平台,有相同爱好的学生能够聚到一起,大家就某一问题或观点可进行深入研究、共同探讨、相互启发,特别在思想交融、交锋、碰撞时,通常可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校内实践第二课堂弥补了第一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教师可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各尽其能、各显身手,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一对多”的局限性,助推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调动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探索,点燃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促进思政课的价值性得以充分体现。
“寓教于乐”“笃践于行”是第二课堂的特色与亮点,将思政课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在校园活动当中,通过有趣、有味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对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索得来的知识远比从传统课堂被动接受的理解更为深刻,其主体性在第二课堂中能得以充分展现。由此,大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也会得到全面而健康发展。
3.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知行合一
构建思政课第二课堂,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与时代指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知行合一。在实践平台的选择上,需兼顾多元平台相结合,例如,与思政教学相关的集中实践、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实践、大思政课程实践等。通过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将有效缩短他们未来踏入社会所需的适应期。另外,借助环境效应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把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整合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有效机制,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在设置校内实践活动时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与作用,需充分考虑知识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校园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将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无障碍”地运用到第二课堂当中,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紧密结合,增强第二课堂的现实感染力和影响力,提升思政第二课堂育人实效。[3]
三、致知笃行,打造校外实践第三课堂育人新引擎
1.深根铸魂,夯实认知基础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培养的人才最终走向社会,要担负得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校外实践第三课堂较校内实践第二课堂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宝贵的机会。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积极并充满热情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因此,开展社会实践应符合学生个性与特点,做到形式多样和内容生动。紧扣思想政治教育主题,遵循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针对性地融入到社会实践中,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更能促成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渐养成,引导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深根铸魂,进一步夯实对社会的认知。
通过校外实践第三课堂的开展,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润物细无声地熔铸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4]在提供的就业与创业实践平台中,大学生走入基层、开展深度社会调查、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从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关爱他人的责任心。在零距离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大学生更清晰的认知自己,明白劳动的价值与光荣,在亲身体验中增长才干、主动接受教育、进行自我管理,增强他们做人做事的才能,进一步缩短和社会需求的差距,以此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增强未来正式进入社会的发展能力。
2.导之以意,锤炼意志品质
校外实践第三课堂因具有难以掌控的独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自我挑战平台。大学生走向社会,例如,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在接触社会中,大学生无形中要学会在竞争中找寻动力和发展。因此,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面对就业创业压力时要善于自我施压和自我鼓励,以此增强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由此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作用。
第三课堂较第二课堂更加注重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转化成思想素质。“克服障碍和困难”是思政课校外实践第三课堂教育教学的核心,教育大学生在第三课堂中以获取成功为目标,以增强自身素质为宗旨,要不断地检验自我并充实自我,努力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开展第三课堂,大学生开拓了眼界、激发了潜能、增长了才干、发展了思维、锤炼了意志品质。
3.笃之以行,增强行动自觉
“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实,是高校“立德树人”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推进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要打破传统育人资源难以调动的局限性,做到人人、时时、处处育人,务必从大思政与大格局的角度做好充分考虑,将课内与课外和校内与校外育人资源有机融合,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育人质量。
在校外实践第三课堂中,学生将校内所学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应用到实践,运用到社会。坚持以育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导作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将真理、方法、正能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大学生、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鼓励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他们培育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自我探索的能力、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校外实践第三课堂这一素质与能力养成教育的过程,增强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辨析能力和行动自觉。
四、坚持问题导向,拓展网络思政第四课堂新空间
1.顺势而为,回应现实关切
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技术和途径,在高校传播思想价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新时代大学生是深受互联网影响长大的,尤其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表现出明显的思想独立、思想开放和价值多元化。面对新形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顺势而为之,通过拓展网络思政第四课堂新空间,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引导、主动发声,保障思政课在思想引领上有张力、有活力、有实际成效。
传统课堂四十五分钟是有限的,一言堂、满堂灌、老师侃侃而谈学生自顾自玩是思政课经常遭遇的困境。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参与式、交互式的教学更有成效,通过网络的互动,教师把没讲完或需拓展的知识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学生,将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把抽象的理论和鲜活的案例紧密结合起来,让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满足大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另外,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局限的独特优势,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哪里有网络,哪里就可以弘扬主旋律,就可以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通过网络,可有效“一对一”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诉求,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为灵活、更为主动。[6]
2.活用新型媒体,明确育人导向
“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育人新空间,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与新技术新媒体有机结合,进一步引导高校师生积极唱响网上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形成基于“互联网+”时代网络育人模式的良好氛围。思政课教师加强网上正面宣传,融入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思政元素,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空间,助推网络思政育人提质培优。形成师生黏合度高、覆盖面广、育人导向鲜明的网络思政第四课堂新空间。
在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采用如“蓝墨云班课”APP、“盗梦空间”APP 等,有效地打通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通道,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保障网络思政育人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上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3.创新交互平台,丰富情感体验
VR 虚拟仿真技术指基于计算机模拟虚拟场景的交互式仿真系统,让使用者具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所形成的虚拟场景,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认知性。VR 虚拟仿真有效整合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认识—实践—认识”的循环学习,无形中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地、落实、落细。“VR+思政”的虚拟教育教学不仅拓展了思政教育空间,同时打破了传统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虚拟仿真+思政”的跨界有机融合,使思政课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虚拟仿真融合到思政课教学,可以将“历史重演”,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的共同作用,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例如,讲授长征精神时,可通过VR 技术向大学生呈现长征场景,让他们“亲身体验”长征的恶劣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在交互式的体验中让大学生感悟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以此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红军长征精神。VR 技术有助于拓展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中国历史,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拓展网络思政第四课堂新空间。
五、实践与探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四课联动”育人模式
1.发挥思政课线下第一课堂的作用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高度重视思政工作,充分认识到学生日常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各部门工作重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思政课教育教学顺利进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着一支结构合理、梯队整齐、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校开展的“三全育人”工作中,思政课教师成效显著,并由此催生了思政教育的模式创新。
通过观摩教学、同行听课、相互评课、集体备课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专题式的整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并对教材各章节和教学各专题的教学重难点、逻辑关系、关键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和统一把握。教学的内容符合大学生的特点,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学习、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充分将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力争做到使“思政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大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了解,增强教育教学针对性。要求思政课教师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往,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点、关注点,以便使教育教学有的放矢,实现教育教学的“三贴近”。
2.开展校内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根据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印发《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方案》、制定“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调研工作等,积极调动广大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整合力量,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力度,并结合思政课教材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促进大学生多方位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研究学校传统“雨耕”文化,将本土特色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依托大学生讲党史故事、大学生讲思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等活动为载体,带动全校学生参与,形成了优良的实践育人平台。
学校每年举办一场全校性的道德小品比赛,广泛发动大学生参与,使大学生在自娱自乐中提升了道德情操。另外,学校与芜湖储氏铁画企业合作成立了“芜湖铁画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聘请铁画传承人储金霞大师为客座教授,成立大师工作室,学生们在工作室体验铁画制作过程的同时,增强了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另外,徽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中守住本心,筑牢思想家园。为此,学校将“徽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画文化教育系统性引进第二课堂,使徽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根发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重视校外实践第三课堂
校外实践环节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为此,学校制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学生在校期间,须通过思政实践课程,方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另外,学校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校外实践时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资源,整合力量,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力度。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校建立了凤阳县小岗村等二十余个社会实践基地及牌楼村村委会等十余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优化、整合各种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在学校附属的弋江机电科技园内为大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机会。另外,大学生可以在本土的民族汽车品牌“奇瑞”、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三只松鼠、芜湖造船厂等实习见习,让大学生感悟凝结着追求精工、探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把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外,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真正领会政治理论的精髓,自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4.加强网络教育第四课堂的引领作用
学校思政课教师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学校网络中心建立主题教育网,微信公众账号、“机电留言墙”网络社区等学习平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心灵沟通、人格对话,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网络教育延伸到课堂教学体系中,拓宽了教育教学渠道,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
重视大学生的认知体验感。要大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以身试教现身说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思政课3D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利用VR 技术与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将VR 技术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历史重演”。VR 技术使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贴近大学生实际,并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时互动的方式,直观形象的在VR 虚拟环境中体验历史中的人和事,让大学生充分体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如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大学生感受中国的巨变,激发他们的奋斗激情。
六、结语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积极探索思政课的“四课联动”,将思政育人元素潜移默化地植入大学生的心田。在思政课线下第一课堂、校内实践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第三课堂、线上网络第四课堂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激活大学生由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变为主动接受的热情。换言之,思政课“四课联动”教育教学模式多方位地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获得感,从而切实增强了育人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