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特点及其德育思考
2022-11-02张楠
张楠
(安徽财经大学 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安徽 蚌埠233000)
一、引言
偶像崇拜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人们情感需要、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学术界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但是,纵观之前的研究,大多学者普遍侧重于把研究对象定位为中小学生群体,对于大学生群体却有所忽略。作为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大学生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其偶像崇拜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反映着青年文化的形势规律。同时,偶像崇拜对大学生群体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健康向上的偶像崇拜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理智的偶像崇拜会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1]
二、大学生偶像崇拜对象的时代变迁
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2]新中国诞生以来,偶像崇拜对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建国初期刘胡兰、董存瑞等革命英雄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焦裕禄、王进喜等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再到改革开放时期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多元化偶像崇拜,偶像崇拜对象的变化深刻地影射着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的变迁。二十一世纪之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偶像崇拜朝着网络化、平民化、个性化发展,各种选秀节目的出现,催生了一批更加“接地气”的偶像,同时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蓬勃发展,一种全新的偶像形式逐步流行,即“网红”,网红往往凭借某种特长引起诸多粉丝的追捧。值得一提的是十九大之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偶像崇拜出现了全新的样态,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企业家、社会精英在社会的广泛宣传下,被大学生所追捧。如科学家黄大年、黄旭华、于敏,企业家马云、任正非,女高校长张桂梅,医学专家钟南山、张文宏等优秀人物纷纷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对象。[3]在新时代,大学生渴望成为有为青年,为建设社会不断努力的同时并实现自身价值。因此,他们崇拜的对象逐步由传统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转变为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偶像,他们期望能同偶像一样,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4]
三、大学生偶像崇拜特点分析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对A 省B 市1 5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偶像崇拜表现出特征,如图1 所示。
图1 大学生偶像情况分布图
1.普遍性
研究发现偶像崇拜一般萌芽于青少年成长初期,到了大学阶段,这种现象也趋于平稳,并不会发生弱化、淡化等现象[5]。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就偶像崇拜在大学期间是否会减弱这一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学前有,现在没有”的仅占15.1%。调查结果显示,偶像崇拜现象随着青少年进入大学有所弱化的现象并不突出。
在偶像崇拜的性别差异上,调查结果表明,男生拥有偶像的占54%,女生拥有偶像的占64.4%;在偶像崇拜的专业差异上,自然科学专业与社会科学专业的偶像崇拜者占比基本持平,分别占51.4%和50.6%。据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偶像崇拜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在性别、专业上不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普遍性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现实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6]一方面,高速发展的经济与百家争鸣的文化催生了交流、共存与融合的社会思潮,大众文化悄然兴起,大学生价值观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偶像的类型也由原有的单一走向多元,满足了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普遍性要求。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扩宽了普通受众对偶像的了解途径,催生了追逐同一偶像的人会自发形成一个团体的现象并形成了独特的“圈层文化”,他们不仅在社交平台相互共享偶像的信息,还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久而久之形成基于“崇拜偶像”的较为稳定的交流圈层,即“饭圈”。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普遍性也存在一定的理论根源。首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按照层级划分为7 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7]其中,偶像崇拜是满足最高等级“自我实现需求”的要求。根据本次问卷结果,51.4%的大学生将偶像视作“人生标杆”,41.6%的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和偶像一样优秀。由此可见,首先,大学生能在追逐偶像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其次,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行为是个体实现自我归属的一种重要方式。个体通过对偶像的观察、学习,并对其行为产生肯定及依恋,且在此过程中找到了自我的归属、自我的认同及自我实现的进步。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过渡的敏感期,处于成年初期的他们往往追求独立,希望获得自主权、不过多依赖父母,因此偶像崇拜便成为了他们对遥亲感(remote intimacy)需求的一种代偿。[8]
2.针对性
本次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对象最多的是娱乐明星,占64.3%,其次是科研工作者,占24.6%。除了崇拜娱乐明星,像钟南山、屠坳坳、黄大年、袁隆平这样的科研工作者的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在偶像选择上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性——科研工作者渐渐成为了偶像的重要人选,同时也是他们互动性的关注目标。
我国独特的文化基础、现实基础与制度基础使得大学生选择科研工作者作为偶像这这一现象水到渠成地出现了。[9]首先,尊师重道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是在战国时期,荀子便将“师”与“天”“地”“君”“亲”四者并列,确立了“师”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君师者,治之本也。”《礼记·学记》中强调了教师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师严然后道尊”。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尊师重教”的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从小接受了儒家文化的熏陶,深受其影响。[10]其次,现代社会越来越崇尚科学技术,这为科研工作者成为大学生的关注目标。[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12]高校教师,作为新时代的人才代表,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自然成为了大学生所崇拜的偶像。目前国内高校实施的导师制度是由导师对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总体负责的学生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充分发挥了导师在学生培养中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师生关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共生性
在传统的偶像崇拜关系中,粉丝与偶像距离遥远。诸如微博这样的自媒体的出现使得粉丝与偶像的距离感拉近,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实时获得偶像动态,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偶像进行互动。随着近些年自媒体行业的兴起,直播打造的“网红”形象逐步兴起,也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偶像,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粉丝的礼物与红包,他们的生存状况完全取决于粉丝的关注度。[13]偶像与崇拜者之间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共生性。国内近年来爆火的偶像群体如The Nine、时代少年团、火箭少女等均是通过吸引注意力,产生崇拜者或应援者,在这些崇拜者中又以大学生居多,而这些偶像群体则需通过他们的投票才得以出道,由此可见,大学生与偶像的关系也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已经从之前的仰望状态变成了共生状态。
三、大学生偶像崇拜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念的不断异化
近年来,大学生多通过偶像养成类节目认识偶像,尽管节目不断渲染正能量,提出诸如“越努力、越幸运”“越努力,越优秀”“赤子之心,乘风破浪”等激励人心的口号,但本质上仍是偶像神话的再造。节目组营造出凭借实力获得“出道”机会的假象,但实质上最终结果是选手实力、资本运作、利益博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角力的结果。在节目中不断传递的“流量为王”“热度至上”“颜值即正义”的价值理念,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形成了不良影响。另外,为了博取受众眼球,赚得大量流量,大众媒介在偶像制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审丑”现象,一些低级、媚俗、无下限的内容在网络上大量传播,导致低俗、猎奇之风悄然蔓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解。
2.偶像精神内涵的逐步消解
受到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偶像从信仰崇拜的图腾,逐步演变为可供消费的商品符号。偶像的个人形象、生活经历、个人特质甚至恋爱绯闻都成了可消费变现的因素,偶像成为资本控制下的“提线木偶”。在资本运行过程中,为了追逐利益,资方不断对消费方式进行花样翻新,维持偶像“热度”,诱导粉丝为偶像消费。粉丝不仅购买海报、唱片、明星周边、灯牌、应援广告,甚至购买热搜、对家黑料,数据,水军来吸引流量,维持偶像热度,抢占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浸淫下,偶像一方面需要迎合资本需要,一方面要满足粉丝需求,在两方迎合的过程中逐步演变为供消费的商品符号,严肃的崇拜信仰逐步矮化为消费冲动,这是对传统偶像价值的巨大颠覆。
3.劣迹偶像的不良影响
当下正值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近年来社会上急躁、拜金的不良风气,为偶像行为失范也提供了现实土壤。部分偶像迷失在名利场,丢失了为艺术奉献的初心,忘记了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偶像作为公众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观念的养成。近年来,一些偶像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失范行为,出现了诸如房祖名吸毒事件、吴亦凡性侵犯事件、李云迪嫖娼事件、范冰冰阴阳合同事件、邓伦偷税漏税等恶性事件。劣迹偶像的言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部分辨识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对偶像行为盲目进行效仿,甚至出现违法行为。
四、有关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德育思考
积极的偶像崇拜能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定位,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升与人格养成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这是大学生偶像崇拜功能价值的体现。为较好地发挥其德育价值功能,开展德育工作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偶像崇拜
我们必须理解并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利用多种手段,着力营造宽容、自由的成长环境,鼓励青少年去定义自己的“偶像”,追寻人生价值,创造社会价值。大学生偶像崇拜需要辩证地看待,理性的偶像崇拜给予大学生正向的情感激励,有利于大学生们对自我品格的审视。非理性偶像崇拜对大学生具有消极影响,过度花费时间、精力造成大学生学业退步,过度消费,思想受到消费主义侵蚀,甚至违法犯罪。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正面教育价值,让偶像的优秀事迹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动力,凭借偶像的正向示范作用榜样、示范作用温暖人心、激扬正气,矫治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侵蚀下形成的道德滑坡、精神萎靡、历史虚无等积弊。同时也要使大学生对自媒体、娱乐经济、资本运作、流量变现等方面形成基本认知,避免因为盲目的偶像崇拜出现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
2.发挥媒介的正向引导机制
要加强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引导,充分发挥媒介的正向引导机制,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范围、公信力、影响力。健全对媒介的规范引导,完善媒介话语监管机制,倡导媒介走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道路。整肃平台违法违规行为,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严格杜绝低俗内容输出。减少资本对艺术创作的操控,营造清朗的媒介生态。提升媒介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偶像崇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领作用,旗帜鲜明、立场坚决抵制劣迹偶像,减少偶像失范行为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4]
3.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偶像崇拜教育
随着以 MR、AR、VR 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媒体生态和传播模式发生了历史性转型,造就了体验式、沉浸化、近场化的全新传播样态与近距离、全过程的接受模式。在这种新的传播样态下给大学生偶像崇拜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可以利用 MR、AR、VR 技术的教育新模式,重塑大学生偶像教育的场景关系,突破了传统的灌输模式,让大学生以“近场式”体验偶像的优秀事迹,以主体认知视角获得偶像精神的深刻理解,在这种模式下大大拉近了偶像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借助于信息化的媒体手段,让大学生近距离体会偶像的优秀事迹。
4.充分发挥科研工作者偶像的积极作用
科研工作者卓越的学术素质与超凡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高校应充分挖掘身边的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提倡大学生学习他们的学术经历,感染他们的人格魅力。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让校园内的科研工作者认识到自身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力,督促他们严以致学,严以修身,为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学校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号召大家向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学习,为校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术新气象。
5.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相对于基本教育而言,指在德育工作者启发和引导下,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影响,有意识地去调整自我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具有能动性特征,也就是说其崇拜对象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如:卓越的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对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有能动的促进作用。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首次强调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对象要逐步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15]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高,在思想观念上拥有自我教育的意愿以及能力。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及时准确把握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其思想特征,快速精准进行思想干预思想引导,从思想方面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同时通过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等媒介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潜力,强化主观能动性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