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机性康复训练联合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2022-11-02缪友云彭小强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腰背腰椎间盘康复训练

缪友云,高 娟,彭小强,项 馨

(阜宁县人民医院 江苏阜宁224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的脊柱疾病[1]。患者常表现为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疼痛,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坐立,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采用手术方法,但术后康复期较长,患者常因躯体疼痛、心理压力等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差,且常规康复训练缺乏规范性和针对性,影响训练效果[2-3]。基于此,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科学的康复训练模式,对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采用时机性康复训练联合渐进肌肉放松训练,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症状明显,表现为腰腿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神经压迫体征阳性,符合腰椎CT和MRI检查结果;腰椎损伤1~5任一节椎间盘病变;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均处于正常水平[腋下体温36~37 ℃,呼吸频率16~18次/min,脉搏60~100次/min,收缩压90~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60~90 mm Hg];正规保守治疗>6周康复效果不佳;患者和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存在四肢、脊柱手术病史;腰椎间盘完全脱出,巨大髓核突出且合并鞍区麻木;合并其他腰部疾病,如腰椎滑脱、腰椎肿瘤、腰椎结核;合并重度原发性精神疾病;合并机体严重感染,恶性肿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65.00%)、女14例(35.00%),年龄(45.37±4.67)岁;病程(5.34±2.34)年;病变节段:L3~410例(25.00%),L4~512例(30.00%),L5~S118例(45.00%)。实验组男28例(70.00%)、女12例(30.00%),年龄(45.49±4.38)岁;病程(5.39±2.21)年;病变节段:L3~411例(27.50%),L4~59例(22.50%),L5~S120例(50.0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渐进肌肉放松训练。训练前,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安静,嘱患者平卧,取舒适体位。采用生物反馈仪器对患者放松状态进行评估记录,嘱患者按照音频播放器的指导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做好监督,保证动作标准[3]。具体训练方法:首先紧张肌肉,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的肌肉部位,保持10 s后,放松5~10 s,使患者充分体验紧张、放松的感觉。在实施放松训练后再次对放松状态进行评估,直至评估结果完全改善,每次训练20 min,2次/d。

1.2.2 实验组 采用时机性康复训练联合渐进肌肉放松训练。①训练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取得其配合。基于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病情特点,制订时机性康复训练目标和计划,应用健康手册、专科视频播放等方式,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并在术后3 d开始实施[4]。②康复第1期:术后3~7 d,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背伸、背屈训练及被动直腿抬腿训练,每次腿部抬高的幅度为60°,保持10 s后缓慢放下,每日每个肢体训练5次,交替进行;随着病情的减轻,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的主动训练,起初保持腿部高度为30°,持续时间为15 s,然后缓慢放下,两腿左右交替进行,3次/d,每次5组。随着腿部肌力逐渐恢复,可增加腿部抬高的幅度,直至患者无法耐受最大训练角度[5]。③康复第2期:术后8~14 d,在康复第1期训练基础上,增加下肢蹬车训练、仰卧位腰背肌和腹肌训练。a.下肢蹬车训练。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臂紧贴地面,抬高双腿使其与地面保持30°角位置,双腿进行交替屈伸训练,始终保持背部与地面贴紧,每次训练10 min,2次/d,可根据肌力恢复情况延长训练时间。b.仰卧位腰背肌和腹肌训练。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双上肢分别置于躯体两侧,使髋部、膝部呈屈曲状态,并拢双下肢,挺髋后保持身体呈拱形状态,每次保持10 min,2次/d。同时进行下床独立行走训练,每次行走时间保持在15~20 min,4次/d[6]。④康复第3期:术后1个月,强化腰背肌力量训练,纠正患者不良姿势,避免疾病复发。a.贴墙训练。训练前指导患者佩戴合适腰围,背部靠墙站立,身体各位置紧贴墙壁,每次保持5 min,2次/d。b.背伸训练。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利用肘部支撑上半身,保持15 s后恢复自然体位,3次/d。c.屈髋屈膝训练。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膝,使躯干缓慢靠近胸部位置,直至耐受最大角度,保持5 s,3次/d。d.伸腰训练。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置在后腰位置,做腰部的后伸训练,保持25 s,3次/d。e.飞燕法训练。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挺胸,双上肢做后伸训练,并使双下肢向后伸抬起,使身体呈弓形,每次保持10 min,2次/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增加训练时间[7]。⑤康复训练第4期:术后3个月,主要进行体力训练和社会活动训练,可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洗澡、扫地、购物等,根据体力的耐受程度,增加日常活动的训练项目和时间,并在间隔期休息。每日坚持直立倒走训练,每次进行20 min,2次/d。

1.3 观察指标 ①腰椎功能:护理前、护理后4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能力3个维度,总分29分,评分与患者腰椎功能成正比[8]。②生活质量:护理前、护理后4周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估,量表包括生理健康、社会关系、心理健康、周围环境4个维度,共26个条目,各维度评分均为0~100分,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9]。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护理后4周JOA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护理后4周JOA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护理后4周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护理后4周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汽车行业和电脑行业的兴起,因职业病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疾病发生后,突出的髓核组织会压迫脊柱内的神经,使神经支配腰部和肢体出现麻木、疼痛感受,病情严重者甚至无法行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0]。手术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其通过微创治疗改善髓核对神经的压迫,虽然手术效果显著,但其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导致腰部周围神经、组织的损伤,增加术后腰背肌下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对强化腰背肌及肢体的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疾病术后不同时期病情不同,所以在合适的时机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促进疾病术后的快速康复。

时机性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各时期,通过对患者病情状态的评估,实施循序渐进的康复措施,其不仅强化患者对康复知识的认知,而且保证各阶段康复训练的有效性、针对性,减少因训练造成损伤的发生,同时强化腰背肌功能,促进术后病情快速康复[11]。而渐进肌肉放松训练为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心理放松疗法,通过音乐和指导音频,使患者放松全身肌肉,缓解心理压力,在增强患者康复信心的同时,提高配合度和依从性,两种护理方法联合实施保证术后康复训练的顺利实施,取得显著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4周实验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吕绍昆等[12]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通过术后不同康复时机讲解和训练,调动患者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获取有效技术指导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精神依靠,能够根据讲解、手册及视频内容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在肢体、腰背肌力逐渐恢复的同时,促进肢体、腰背功能的改善[12]。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吴梦雯等[13]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渐进肌肉放松训练疏导患者负性情绪,纠正患者对术后康复错误的认知,术后科学、有效的康复功能训练可降低椎间盘内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改善肌肉萎缩,使肌力能够在训练中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从而促进腰椎神经结构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应用时机性康复训练联合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腰背腰椎间盘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腰背酸痛抖小腹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中药烫疗联合冲和软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