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精准化健康教育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11-01陈彦婧张丽丹朱立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20期
关键词:晶状体白内障出院

陈彦婧,张丽丹,朱立艳,杨 引,刘 玮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宿迁223800)

白内障是指眼球内部晶状体代谢功能障碍,晶状体皮质纤维水肿、蛋白质氧化,导致晶状体发生退行性病理性改变的眼科系统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自觉视物疲劳模糊、眼痛眩光以及色觉辨识程度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斑裂孔、视网膜脱落甚至失明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影响日常生活[1]。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人工晶体植入术因操作便捷、损伤性小以及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但手术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低,自身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需求未得到满足,术后感染风险增加,临床效果欠佳[2]。因此,实施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全程精准化健康教育通过全程实时系统跟踪、严密观察患者病程发展情况,应用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将疾病相关专业知识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增加患者自我护理重视程度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护理领域[3]。本研究通过对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实施全程精准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9月1日~2021年3月31日本院收治的74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人工晶体植入术日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经角膜内皮细胞检查、眼部B超、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OCT)等检查发现视物能力显著下降,对于颜色的敏感程度减弱以及屈光发生晶状体散光性改变等;②符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指征;③患者和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肺、肝、肾功能衰竭;②颅脑外部重创损伤出血以及颜面部皮肤受损程度严重;③合并凝血功能异常;④合并代谢功能障碍;⑤合并恶性肿瘤、急性脑梗死以及严重心律失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研究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57.51±1.34)岁;体质量指数(BMI)(20.41±1.26);病程(4.41±1.36)年;空腹血糖水平(5.52±1.34)mmol/L;基础疾病史20例;发病位置:左眼20例,右眼17例;血小板计数(129.51±1.37)×109/L;视力(0.22±0.05);眼压(21.59±1.43)mm Hg(1 mm Hg=0.133 kPa)。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57.49±1.33)岁;BMI(20.37±1.21);病程(4.38±1.37)年;空腹血糖水平(5.49±1.33)mmol/L;基础疾病史19例;发病位置:左眼21例,右眼16例;血小板计数(129.47±1.33)×109/L;视力(0.23±0.04);眼压(21.63±1.41)mm 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①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熟悉院内环境,告知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减轻其陌生感;手术前,护理人员及时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及目的,减轻患者恐慌、抵抗等负性情绪。②提高治疗配合程度及依从性:护理人员以和蔼的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专业、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增加患者信任感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的自我护理,告知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保持排便顺畅,预防用力排便导致眼压增高。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精准化健康教育。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通过发放健康手册、专科视频播放等形式向患者阐述白内障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疾病成因及术后自我护理注意事项等。将健康手册和健康知识视频放置于病室或门诊走廊处的书架或电视投屏上,以供患者及家属随时学习,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还可通过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移动医疗信息平台系统,详细询问患者自身用药史、疾病史、具体住址以及联系方式等基本资料,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将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化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实时上传[4]。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或家属在手机移动设备上下载医疗系统APP,正确查询信息,利于患者实时掌握自身疾病发展情况、手术流程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减轻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绪。②出院随访:出院后由护理人员持续随访,采用微信、电话、上门随访等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及时调整、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措施。医院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专家讲座和交流会、知识问答游戏等活动,鼓励患者参与互动,利于患者及时调整自我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①舒适感知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舒适度,总分1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舒适程度越好。②出院准备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22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出院准备度越好[5]。③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眼科日间手术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量表,包括患者相关疾病知识、自我护理知识、合理用药、日常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总分0~2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好[6]。

2 结果

2.1 两组VAS、RH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VAS、RH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临床医学诊疗技术、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持续增长的负担压力及机电辐射等不良因素,导致人们基础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白内障作为眼科疾病中较为多见的晶状体退行性病理性异常改变疾病,白内障位居全球致盲率疾病首位,患病率高达46%,50岁以上者是高发人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7]。患者年龄较大,自身免疫能力逐渐衰退,眼球内部在外部强光刺激、电子产品辐射以及机体内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晶状体蛋白质的氧化速度加快,视纤维网细胞水肿,导致晶状体代谢功能发生异常障碍,若不及时治疗,重则出现黄斑病变、失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命安全[8]。因此,实施及时、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全程精准化健康教育作为现阶段护理理念较为人性化、护理方法科学合理化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以往常规护理进行优化升级,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护理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R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分析原因:护理人员为改善实施日间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因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而产生的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绪,可通过互联网移动医疗信息平台,为患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使患者实时掌握自身病程发展,减轻患者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舒适程度[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通过微信交流平台及专家讲座的出院随访知识健康教育方式,调动了患者专业知识学习与自我护理的主动性,增加了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日间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全程精准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出院准备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晶状体白内障出院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