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经典诗文融入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11-02任晓晖

考试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诗文中华法治

任晓晖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道德力量,是新时代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经典诗文既是教育初心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推进中华经典诗文融入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需要,基于对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总结,我们提出以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通过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实施多层次多元化学科融合策略,推进学科教学协作,让中华经典诗文在思政教育的土壤里开花结果,赓续伟大的民族基因。

一、 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是中华经典诗文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及知识结构,将中华经典诗文作为自己的必修课之一,不断学习研读,熟知中华经典诗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常见经典诗文印证和解析教学内容。既具备扎实的思政课教学专业能力,又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推进知识融合,引领学生融会贯通。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育人是教学目的,融入经典诗文是教学策略。因此,思政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应侧重于立德树人的功能,要符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有明确的经典诗文研习目标。作为思政课教师要重点研习爱国、法治、民主、文明等主题范围内的中华经典诗文,学以致用,服务教学。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确定研习的重点诗文,注重研习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研读。通过有目的性的研习,提升学习效率,丰富自身具有特定专业方向的文化素养。第二,教师要善于积累和体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归纳总结,将共通性较高的经典诗文积累起来,可以摘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将原文、释义和对应知识点记写清楚,以便随时可用。也可利用网络媒介资源,集中收集整理相关的经典诗文,按主题进行归类整理,不断扩充经典诗文库存。同时积累过程中应注意经典诗文的适用性,以常见诗文和学生熟知的诗文为主,这样更有利于辅助教学,如果将超越中学生认知水平的诗文运用在课堂中,学生不求甚解,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师要学以致用,发展素养。经积累和整理的中华经典诗文,教师要反复诵读,熟记于心,增强对古诗文的浓厚情感和认同,还要能精准释义并运用其恰当的导引印证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中能做到脱口而出、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充满文化气息,还可以让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第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可以参加中华经典诗文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培训研修。通过培训研修,提升自己中华经典诗文素养,学会挖掘经典诗文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在教学中能够准确把握经典诗文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和育人点,有效推进学科融合。

二、 恰当设置运用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中华经典诗文辅助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直接决定着二者融合的教学效果。只有运用恰如其分,才可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在备课时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精准设置经典诗文的运用情境,充分发挥经典诗文的导入、诠释、总结和升华的作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体悟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

通常可以在以下教学情境中运用中华经典诗文辅助教学:第一,在导入新课时开启话题,以诗文导入,既简明扼要又紧扣主题。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石”时,以“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追求并奉行法治是古往今来各国人民的共识,从而更好地理解选择法治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的新课导入时,我们列举“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可以形象地说明万物归根,便于学生理解对个人和民族而言根是文化自信和文化力量的源泉,进而引发学生对中华文化根的思考和探究,开启新课学习。第二,在突破重难点时化难为易,以诗文突破重难点,既通俗易懂又直击要害。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对“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的教学重点,以孟子的“敬人者,人恒敬之”进行例析,说明尊重是相互的,学生便易于理解。学习“学会换位思考”这一要点时,我们可以列举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导学生要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固有认识强加给别人。通过通俗易懂的古诗文巧妙地化解重难点,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第三,在总结提升时升华主题,以诗文进行总结提升,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深化了学习主题又实现了情感目标。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时,我们在总结提升环节可以运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学生体悟本课的核心观点,树立正确对待挫折和战胜困难的意识。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伴成长时,列举古语“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进行总结,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从而认识到学习是生活和成长的需要,生命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变得日渐丰盈和完善。可见,以诗文总结学习内容,既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主题,也有助于学生以诗文自勉,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素养。第四,在巩固强化中探寻本质,以诗文辅助知识巩固强化,有助于学生体悟学科融合,探寻知识的衍生和关联。例如: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复习“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列举“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说明黎民百姓永远是国家的根本,学生就会明白自古以来民生就是国之大计,我国当前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这样的发展思想源自古人的经验和智慧。

三、 构建融合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是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融入教学的主渠道,只有将中华经典诗文运用在课堂中,做到中华经典诗文与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落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体验中,才能展现经典诗文在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和力量。因此,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更新观念,研究融合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策略,整体化设计教学方案,一体化推进教学过程,努力构建中华经典诗文和道德与法治课相互融合的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融合课堂,关键在于融合点和学习任务的设计,这需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充分准备,既要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视角进行设计,又要以中华经典诗文运用的视角进行整合,设计完善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需要选择使用双向交互型学习任务设计或主题辐射型学习任务设计。双向交互型学习任务设计适合两个相关联的点,可以相互印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善于发挥自身特长”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将学习任务设计为:“‘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句古语说明了课本中的哪一观点,或者‘做更好的自己,要扬长避短’这一观点可以用哪句古语来概括。”这样设计就会让学生在中华经典诗文和教材观点之间建立对应的联系,既相互印证又相互解释,无论在识记理解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学生都会熟练掌握,也有利于达成情感认同。主题辐射型学习任务设计适合一个核心关联多个思维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也有利于整合知识点,形成思维图式,便于学生整体识记和掌握某个主题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国家利益至上”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主题辐射型学习任务: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主题,列举能够反映爱国情感的中华经典诗文,这样的设计既具有限定性也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列举出许多经典诗文,而这些经典诗文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共同的主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积累了大量的诗文知识,也能从经典中体悟到自古以来诸多仁人志士以国家利益为重、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感,从而在内心深处萌发自觉忠诚的爱国意识和情感。相对教材内容而言,经典诗文更加具体生动,切近社会生活,相当于许多个鲜活的事例,以大量事实印证核心主题,更便于学生对主题产生深刻的认知和认同。因此,主题辐射型学习任务设计具有深化主题、归纳整合的独特优势,可以有效地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中华经典诗文的深度融合。当然除了以上列举的两种学习任务设计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促进融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经典诗文特有的思政内涵和思政力量唤醒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四、 开展思政主题活动

思政主题活动是在学生层面促进中华经典诗文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举措。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中华经典诗文的世界,积累诗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探寻诗文与思政的融合点,建构思政主题聚合下的经典诗文知识图式。让学生将经典视为指路明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源头和特征,从而有效地达成思政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要精心设计主题活动,将中华经典诗文纳入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范畴。例如:设置开放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以爱国、法治、自强等为主题搜集整理相关中华经典诗文,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深化学生对学习主题的认知和理解,交流结束后还可以将整理的资料制成卡片,张贴在教室固定位置,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继续浏览学习,不断强化认知和印象。开展“赏经典、强素养”系列主题活动,每日一诵,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在早操后集体诵读经典,由语文老师指导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情感的诵读;每周一课,每周设置一节“经典诗文诵读进道德与法治课”,纳入督促检查考核之中,定期进行互相融合的观摩与研讨;每月一评,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指导团成员对各班级经典诵读成效进行总结评估,并对优胜者进行适当奖励,以奖促学;每学期举行一次主题展评活动,让学生在展示和表演中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持久动力和热情。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的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具体的研究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探究,定期展示研究成果,将融合意识和行动落实在学生层面,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能使学生初步获得融合学习的乐趣和美好体验。为了创设人人学经典、时时话经典的良好氛围,学校应把中华经典诗文置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精选具有育人价值的内容,开辟主题专栏,设置阵地,让中华经典诗文的浓郁文化气息飘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滋养学生健康成长。

五、 推进学科教学协作

学科教学协作是促进融合教学的有力保障,也是学科教学发展的时代趋势。初中语文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学科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跨学科协作,促进共通共融,共同发展。语文学科要发挥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鉴赏和品析优势,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常见的中华经典诗文,并熟知其体现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取向,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诗文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共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道德与法治学科要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中华经典诗文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研究共通性,找准融合点,借力发力,促进知识融通和素养提升,通过学科教学协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

学科教师是推进学科教学协作的关键,只有学科教师更新观念,善于探究,勇于实践,才能保证协作成效。首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和语文学科教师要开展合作备课。在备课中,语文学科教师可以根据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和学生文学素养现状提供适合的备课资源,比如某一课可以运用哪些中华经典诗文、在什么地方运用、学生是否已经熟练掌握等,对这些关键问题,学科教师可以展开充分的讨论、考量。语文学科教师站在诗文的角度看思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站在思政的角度赏诗文,尽管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价值追求。通过协作商定融合集体智慧的最佳教学方案。其次,要重视课堂渗透。学科融合在本质上体现在真实的教学中,体现在教师的素养中,体现在学生的知识图式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中华经典诗文解释和印证抽象的政治现象,或用其说明现代政治文明的演化和源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体悟,发现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今天学习的内容原来古人早就以诗文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和表达,更有助于他们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语文学科教师也要在日常的中华经典诗文教学中适度解析其思政价值和育人功能,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使学生在鉴赏其文学性的同时也能吸纳其教育性,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同样是爱国主题,诗文简洁、凝练、易于识记,而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多点呈现、相对抽象、重于说教,我们要将各自的优势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吸纳点,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学科教师具有合作意识和融合意识,在各自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协同推进。最后,要开展双学科综合性作业设计。双学科综合性作业是融合经典诗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任务型问题设计,可以实现学科作业共享,培养学生多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可以设计融合中华经典诗文的综合性训练作业,比如,常见的单选题题干可以设置为:“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是,或者‘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句古语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材料分析题也可以直接引用经典诗文,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教材观点。语文学科教师要以经典诗文考查为重点,附加性设置体现思政内容的题目,考查经典诗文体现的政治思想和观点。通过综合性训练作业,让学生自主体悟学科融合的乐趣和益处,培养学生的大思政观。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目的在于挖掘经典诗文的育人功能,推进关联学科资源整合,拓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空间,丰富学生道德认知和习得体验,创新新时代思政教学艺术。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紧扣时代脉搏,加强经典与思政融合策略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发现新的融合点和生长点,不断推进融合课堂提质增效,就会赋予中华经典诗文新的生命力和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时代使命。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永续传承,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中。

猜你喜欢

诗文中华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