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崇光宫探析
2022-11-01王江
王江
(云冈研究院,山西 大同 037004)
皇兴五年(471),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在与冯太后的政治斗争中失利,禅位于孝文帝,“尊号太上皇帝”并“徙御崇光宫”。此后献文帝一直居住在此。本文将从崇光宫地理位置、营造年代、最初用途、宫名变更以及崇光宫真实状况等角度进行探析。
1 崇光宫营造时间上限探析
皇兴五年(471),太上皇帝献文帝徙御崇光宫。献文帝搬入崇光宫前,崇光宫就已经存在。《水经注》记载郦道元曾实地探访崇光宫:
其水又迳宁先宫东,献文帝之为太上皇,所居故宫矣。宫之东次,下有两石柱,是石虎邺城东门石桥柱也。按柱勒,赵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于此。余为尚书祠部,与宜都王穆罴同拜北郊,亲所迳见,柱侧悉镂云矩,上作蟠螭,甚有形势,信为工巧,去《子丹碑》则远矣。
郦道元与好友共同探访此宫殿,对石柱纹饰细节进行了描述,为亲眼所见,故崇光宫位于平城北郊无疑。两柱原为后赵邺城东门石桥柱,后徙于此。两石柱位于宫东,应立于正门之外,可知宫殿坐西朝东。根据文中描述,两石柱应该是体量高大、工艺精巧的石雕构件。
“天兴元年……帝至邺,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乃置行台。”道武帝十分欣赏邺城的城市建设,对邺城的城市布局和营造水平印象深刻,甚至有定都邺城的计划。可是道武帝巡视邺城、中山、山东六州后,出于政权稳定等因素的考虑,最终没有选择在邺城定都,而是在邺城设置行台。行台是中央派出的高级军事指挥机构,说明天兴元年(398)在北魏定都平城之时,邺城的时局还不稳固,故道武帝在邺城设行台。天兴元年(398)至天兴四年(401),道武帝在都城平城大兴土木,平城短时间营造了大量建筑,对建筑材料的需求旺盛,类似于邺城东门石桥柱这样精美的石雕构件应该非常短缺。但此时邺城时局不稳,将两根石柱从邺城移往平城似乎也不合时宜。
天兴四年(401),“夏四月辛卯,罢邺行台”。邺城行台被撤销,说明邺城及周边时局已较为缓和,将两根石柱从邺城移往平城的条件已经成熟。宫殿门前石柱的安装应该在宫殿选址建设开始后,甚至是宫殿落成之后。不远千里将邺城东门的一对石柱移到平城,很可能是宫殿使用人提出的特殊要求。建议搬迁的人应该曾亲眼见过两根石柱,至少是知道邺城东门有这样两根石桥柱,才知石柱是否与宫殿尺度、风格匹配协调。
综上推测,后赵邺城东门两根石桥柱迁往平城,时间上限为天兴四年(401),崇光宫的建设年代上限为天兴元年(398)至天兴四年(401)。
2 崇光宫营造之初的用途及地理位置探析
探析崇光宫在献文帝入驻前的历史和用途,对推断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天兴二年(399),道武帝“以所获高车众起鹿苑,南因台阴,北距长城,东包白登,属之西山,广轮数十里”,拓跋鲜卑“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定都平城初期正处于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化的过渡阶段。虽然整个统治阶层在逐步汉化,但射猎是祖业,北魏统治阶级在城北兴建狩猎场是民族习俗的惯性。北苑的南墙距离北魏宫殿区约4公里,因为距离较远,故修建距北苑墙较近的行宫,以方便道武帝狩猎时居住是合理的。
北魏中期,北苑在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皇家猎场的地位。《魏书》记载道武帝兴建北苑猎场后,太武帝以降诸帝均未在北苑游猎,太武帝似乎更钟情于自然猎场,《魏书》载其猎于河西、南山、广川等地,北苑猎场已有衰落之势。文成帝及以后诸帝汉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程度,对于狩猎的热情几乎消失了,更钟情于佛道玄学。和平四年(463),文成帝诏曰:“朕顺时畋猎,而从官杀获过度,既殚禽兽,乖不合围之义。其敕从官及典围将校,自今已后,不听滥杀。其畋获皮肉,别自颁赍。”自文成帝始至迁都洛阳前,佛教成为国教,忌滥杀已为皇家大力倡导,故北苑猎场衰落已成必然。
《魏书》记载在北魏定都平城期间,蠕蠕侵犯有20余次。献文帝皇兴四年(470),“蠕蠕犯塞”。北面的蠕蠕对北魏有很大的军事威胁,在皇兴四年(470)依然有实质性的侵犯行为。北苑猎场衰落后,北苑墙实际上已经成为抵御北方蠕蠕侵犯的军事防御设施,用于阻挡骑兵。如果献文帝的崇光宫位于白马城村到马站村一带,位置上在北苑墙以北、鹿野苑石窟正东方向,蠕蠕从北侵犯时首当其冲便是此地。如此,崇光宫位于北苑墙以北的白马村至马站村一带就甚为危险了。献文帝作为太上皇,对北魏王朝的象征意义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被蠕蠕掳掠,对北魏王朝的统治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综上所述,北魏政权是不会冒险选取北苑墙以北地区的宫殿安置献文帝,宫殿应当在北苑墙以南。
3 崇光宫地理位置假设
《魏书》记载:“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去崇光右十里。”史书中关于崇光宫位置的记载较为粗略,只有与鹿野佛图的相对位置,确定了鹿野佛图的位置,通过两者的相对关系,就能找到崇光宫的大致范围。一直以来,因缺乏考古资料支撑,二者地望均不明确。20世纪80年代,在大同市西北约10公里处,小石子村西北1.8公里的山崖上发现一处石窟。洞窟坐北朝南,东西一字排列,全长32米,共有洞窟11个,除6窟是大象窟外,其余为禅窟。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现场考察,基本确定其为北魏平城鹿野苑石窟,开凿时间上限为皇兴元年(467)至皇兴四年(470),开凿时间下限为皇兴四年(470)。鹿野佛图即鹿野佛塔,与鹿野苑石窟应属同一建筑组合,均为献文帝时期营造,距离应该不会太远。张焯先生认为“大致在今大同城北大沙沟北白马城新村一带”。许孝堂先生进一步推测崇光宫位于“白马城村以北,马站村以南”。
鹿野苑石窟位置的确定为寻找崇光宫提供了大致范围,即以鹿野苑石窟为原点,向东至南半径约为5公里的半圆线上,将距离容错测量计入后,4~6公里的范围也是可以接受的。“显祖移御北苑崇光宫……建鹿野浮图于苑中之西山”,北苑的范围极广,已知东西跨度就达10公里,因此北苑也可以看作是平城以北地区的代称,仅用苑墙来限定崇光宫的位置并不一定准确。
道武帝从天兴元年(398)开始,先后在平城兴建了天文殿、鹿苑、天华殿、太庙、中天殿、云母堂、金华室。天兴四年(401),“五月,起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鹿苑台”。道武帝定都平城4年间,在平城营造了大量建筑,其中很有可能就有崇光宫,但营建之初并不叫崇光宫,崇光宫由献文帝命名。据前文推断的崇光宫遗址可能存在的位置,现在基本上都经过城市化建设。1949年后,此区域范围内的考古遗址未有明确指向崇光宫的,特别是两根石柱并未发现。
1939年,日本学者在大同火车站站东水塔建设时发现了北魏柱础石,“础石作东西二列,础石的间隔约五米,东西排列七个,大小约二米,皆为砂岩”“从础石的规模来看,可能是宫殿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回廊的一部分”。站东建筑遗址发现了东西两列柱础石,说明这座建筑是坐西朝东的,与前文考证的崇光宫是相同的。两列柱础石距离为5米,说明房屋进深达5米,在当时规模是较为宏大的;每列有7块柱础石,至少是面阔六间以上的殿堂建筑,这是一般民居达不到的规模,故推测该遗址是一座较为重要的宫殿建筑遗址。
此处建筑遗址距离北魏平城宫城核心区约2公里,距离北苑墙约2公里,该建筑遗址位于平城宫殿遗址和北苑墙遗址连线的中点上。该遗址所处位置与平城宫殿遗址几乎位于同一条南北轴线上,从位置布局的角度出发,站东北魏建筑遗址的规格是很高的。如果站东北魏建筑遗址为崇光宫,那么崇光宫处在宫城到北苑墙的中间点也不是巧合,崇光宫在建设选址时就已经考虑到宫城到北苑猎场的距离问题。道武帝修建崇光宫,最初很有可能是用于北苑猎场狩猎时居住的行宫,距离宫殿和猎场南墙入口等距,既方便后勤补给,遇到重大事情便于迅速回到皇宫,同时也缩短了狩猎期每日奔赴北苑猎场的路程,处在距离上的平衡点,不能否认站东北魏建筑遗址在地理位置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从献文帝所居崇光宫的角度推测,这些地理位置要素也同样适用。皇兴五年(471)八月,献文帝“迫于太后,传位太子”。尽管《魏书·天象志》庙号、谥号混用,明显为后人补著,但基本反映了当时的客观实际。政治斗争失利后,献文帝搬离平城的宫殿区。因为与冯太后的政治纷争,新挑选的住址不宜与宫城太近。从“谨上尊号太上皇帝……国之大事咸以闻”来看,献文帝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政事的处办。如果崇光宫在北苑墙附近,距离宫殿核心区有4公里的路程,又太远了。考虑到崇光宫日常用度的供应,崇光宫离宫城也不会太远。且前文所述道武帝兴建崇光宫距其时已数十年,皇室赴北苑的狩猎活动也自和平四年(463)停止,这座宫殿已经没有作为北苑狩猎行宫的必要了,改变用途也顺理成章。综上所述,站东北魏建筑遗址可能是献文帝所居崇光宫。
因站东北魏建筑遗址发掘距今时间较长,且发掘方式粗糙,未留下太多细节资料。如果崇光宫在献文帝徙御前是道武帝在北苑狩猎时的行宫,那么该建筑的营造年代下限不晚于天兴四年(401),即从邺城迁移两根石柱到平城的时间。
4 献文帝居崇光宫情况探析
《魏书》记载献文帝“太上皇帝徙御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众多学者以此条来说明崇光宫的简陋和残破,从而论证献文帝成为废帝后的悲惨生活状况。笔者认为其实不然。“采椽不斫”用来形容生活简朴,并非真正的生活艰辛不堪。“采椽不斫”典故出自《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历史上用此典故者有曹操《度关山》诗:“不及唐尧,采椽不斫。”“土阶而已”也有此意。两者皆将献文帝比先贤尧之节俭朴素,实为褒扬献文帝的品德,并非描述献文帝所居宫殿的简陋。有学者认为此条体现了献文帝归心自然、遁迹尘世的佛道心理。
虽然献文帝在与冯太后的政治斗争中失败,失去了大部分行政权力。又如前文所述,孝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献文帝还是在参与机要政事处办的。同时作为太上皇,其所居住宫殿的基本礼仪规格应该会保留的,且孝文帝“每月一朝崇光宫”拜见父亲,献文帝也不至于在荒野陋所居住。
5 崇光宫名称变更考证
据史书记载,公孙叡奉献文帝敕令为宫居制名,“至尊至贵,莫崇于帝王;天人挹损,莫大于谦光”,故名崇光宫。延兴三年(473),献文帝“改崇光宫为宁光宫”。推测献文帝内心要追求安宁,减少与以冯太后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的纷争。献文帝作为太上皇所居宫殿命名为崇光宫,以及第一次改名为宁光宫,史书均有明确记载,并无异议。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献文帝所居故宫为宁先宫,需要进行考证。
《魏书》记载郦道元“太和中,为尚书主客郎”,《水经注》中郦道元称自己当时为“尚书祠部”,那么郦道元在尚书省祠部曹任职应在至少在太和十年(486)之后。郦道元之父郦范太和十三年(489)去世,郦道元“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尽管爵位世袭后按惯例降了一级,但仍能以永宁伯的身份与宜都王穆罴为友同游北郊,由此推测郦道元实地探访崇光宫不早于太和十三年(489)。综合以上两条,郦道元探访崇光宫时献文帝已经去世十年以上,其时宫名为宁先宫。宫名由“光”改为“先”,很有可能是献文帝去世后的事情。理由有三:一是史书未记载宫名二次变更之事;二是第一次宫名变更是在献文帝去世前三年,时间很短;三是“先”有孝文帝追忆先父的意图。还有一种可能,“光”和“先”字形相似,下部结构均为“兀”字形,上部中心“丨”相同,其余两笔为相类似的点状。虽然郦道元记错宫名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水经注》在历次翻印中产生讹误的可能性。
6 结语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鹿野佛图去崇光右十里,通过鹿野苑石窟的位置定位出崇光宫可能的大致位置范围。通过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的崇光宫前的两根石柱,得知其原为后赵邺城东门石桥柱,推测崇光宫的建设年代上限为天兴元年(398)至天兴四年(401)。文成帝和平四年(463)后,北苑墙事实上已经成为阻挡蠕蠕的军事防御设施,由此判断崇光宫很可能位于北苑墙以南。通过对站东北魏建筑遗址规模和位置的研究,笔者推测该遗址很有可能是崇光宫遗址,基于此推测崇光宫营造年代下限不晚于天兴四年(401)。对“采椽不斫,土阶而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释读,认为二语实为褒扬献文帝之品德,并非描述献文帝所居宫殿之简陋。据郦道元探访崇光宫时间,推测宫名由“光”改为“先”,很有可能是献文帝去世后的事情。
注释
①⑲⑳㉔魏收.魏书:卷6:显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2.
②[29]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卷13:㶟水[M].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314.
③魏收.魏书:卷2:太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31.
④⑯魏收.魏书:卷2:太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38.
⑤魏收.魏书:卷103:列传:高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308.
⑥魏收.魏书:卷1:序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1.
⑦魏收.魏书:卷4上:世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76,86,87.
⑧魏收.魏书:卷5:高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1.
⑨魏收.魏书:卷6:显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0.
⑩⑭魏收.魏书:卷114:释老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38.
⑪刘建军.鹿野苑石窟调查报告—关于新发现禅窟的问题[J].石窟寺研究,2010(1):1-9.
⑫张焯撰.云冈石窟编年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08.
⑬许孝堂,汪浩.从崇光宫宫名变迁透析献文帝的境遇[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5):54-58.
⑮魏收.魏书:卷2:太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33,35,36.
⑰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3期:第16卷:补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8-9.
⑱魏收.魏书:卷153:天象志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12.
㉑梁启雄.韩子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0:467.
㉒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3.
㉓张金龙.北魏政治史:五[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316.
㉕[27]魏收.魏书:卷7上:高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9.
㉖魏收.魏书:卷33:列传第21公孙表[M].北京:中华书局,1974:785.
[28]李延寿.北史:卷89:列传第77酷吏[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25.
[30]魏收.魏书:卷27:列传第15郦范[M].北京:中华书局,197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