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情境、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2022-11-01吴燕芬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 吴燕芬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素养培育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高考评价体系核心“立德树人”的内容体现。然而,如何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缺乏技巧、深度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科素养目标把握不到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层面停留于肤浅空洞的说教等。
於以传老师曾指出:“从历史哲学的立场来看,历史都是基于证据和视角的解释。历史不是封闭的、不容置辩的定论体系,而是开放的、可供讨论,并不断更新延展的领域。”某种程度上讲,历史现象是个案,每个人的情怀也是历史性的,可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家国情怀素养的预设能否达成,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解释挖掘历史现象,形成一定的见解和观点。从教师教学的层面来讲,历史解释是挖掘历史现象的合力。从学生学习层面而言,历史解释是从历史现象达成家国情怀的一座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历史解释渗透家国情怀呢?合理利用历史人物创设情境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结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课,我就如何利用历史人物创设情境,通过历史解释,渗透家国情怀谈谈教学途径。
一、利用历史人物创设情境,为历史解释提供史实依据
创设情境是历史教学的常见方式,利用人物创设情境在教学中也被广为运用。历史舞台的主角无疑是人,倘若脱离历史人物的活动,那么史实必然缺乏灵魂。张汉林老师说:“没有‘人’的历史教学,往浅里说,干瘪空洞,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往深里说,失魂落魄,有悖于历史教学的真谛。”真实历史人物活动不但有助于增加课堂趣味性、构建生动历史情境,同时重要历史人物本身就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内容。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所选择的历史人物首先应契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课标,围绕“政治建设”的主题,我选择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届全国人大的投票者——申纪兰、新中国宪法制定的重要见证者——许崇德三位人物的事迹,创设问题情境。
重要历史人物的选取既要对课标要求切中肯綮,又要有助于构建历史解释的史实基础。我以“新中国的缔造者”提纲挈领,引入第一个教学问题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众所周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为中共探索革命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重要贡献。选取关键人物的时候关注历史时空的前后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是在民主革命经过艰苦卓绝斗争最终取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预设目标中的家国情怀素养需要涵养学生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这种政治认同的基础是对史实的了解,是基于唯物史观理解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基本道路,认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选择是百年来历史发展的结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人物毛泽东创设情境,能够自然唤起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中有关毛泽东和民主革命的史实。以此为基础,我用和毛泽东同志相关联的“一二三”,即“一篇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两封亲笔信(毛泽东分别邀请宋庆龄、江庸北上参加新政协的亲笔书函)、开国大典的三分钟珍贵画面”,以历史人物为经纬,通过文字、图片和影像史料把建国的相关史实构建起来。
了解史实是进行历史解释的基础,历史解释的形成要以史实为依据。1949年为纪念中共成立28周年,毛泽东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丰富了马克思关于国家理论的学说,也是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一次理论探索,成为新中国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础。课堂教学中,该史实的讲解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构想。由此出发,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文章的意义,理解其理论价值。建国筹备过程中毛泽东亲自写信邀请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会议的历史细节,学生并不陌生。通过两封信函创设情境,教师进而讲解新政协的召开、成果、新政协的人员名单及党派构成、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名单。学生从史实中得出新政协突出体现了“民主政治”的特点。播放开国大典的影音资料,学生对伟人形象、开国大典的历史性时刻形成直观感知。
没有具体史实的构建,学生很难体悟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缺乏详细史料的支撑,学生难以体会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巨大转变;没有具体的史实作为基础,学生无法体味人民民主的意志得到反映的喜悦,无法解释为什么新中国的政治道路选择了“民主的道路”。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的基础是掌握史实,而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精心选择史料,创设真实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史实。我通过学生熟悉的伟人毛泽东,以及关联人物的具体史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运用人物情境理解历史,提升历史解释的思维层次
有了史实依据,教学过程中要着力突破如何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史实或者史料,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在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我选取了人物二:一届全国人大的投票者——申纪兰。
展示历史人物年表:
1929年 申纪兰出生于山西省的一个小乡村。
1951年 她协助村民创办生产合作社。
1952年 她带领全村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第一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53年 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 她当选全国人民大会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
历史人物年表的运用有助于在相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高效率地展示复杂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特定时空条件下考察人物和历史事件,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方式。根据历史年表,我首先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思考建国初期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例如:申纪兰参加生产合作社并被评为劳动模范说明了什么?1954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成熟了吗?
人物年表折射出一定的时代特征,以此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和条件。学生结合所学,联系建国初期“剿匪镇反”等军事行动结束、土地改革完成等史实,认识到1953年以来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已经有所好转。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变革生产关系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议题也势必要求政治制度进行相应重大调整。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必须考虑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制定一部宪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时代背景和人物活动联系起来,思考历史问题,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特定时空之下考察历史人物是唯物史观的表现,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升华。
其次,为还原年表中申纪兰参加一届全国人大的历史细节,补充材料:
材料:1954年在人大代表会上见到毛泽东主席给申纪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随后高兴得连饭都吃不下,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得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作不了,又怎么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旧激动不已。
——据张飞天:《申纪兰亲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年》,《中国人大》2004年第9 期改编
历史的魅力离不开细节,丰富的细节赋予人物和事件以生命力。同时,反映历史细节的史料也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人物的动机,洞悉历史事件的实质。材料围绕着申纪兰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的见闻,描摹她的所思所感,比较容易引起文本阅读者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就申纪兰当选人大代表的具体细节提出问题。例如,作为一名出生于农村的普通妇女,申纪兰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说明了什么?在申纪兰看来,人大代表有什么样的权力?教师再引导学生尝试通过申纪兰参加人大会议的想法和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释。当学生能够从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目标是民主政治、是真正能够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等角度进行解释,那么课堂教学基本上达成了家国情怀素养的预设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
三、体味历史人物命运,深挖蕴含家国情怀的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需要历史表达,表达本身包含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呈现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出问题,最后形成的历史解释都必须通过学生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进行表达。学生的表达中蕴含的历史观、价值观也就是教学目标中要体现的家国情怀素养。某种程度上说,“历史解释是在主客体的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在历史课堂中运用人物创设情境,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体验显然是不够的,潜移默化的情感浸润只是预设目标的理想状态。课堂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更多情况下需要学习客体对象的辅助——精选的史料、有意义的情境、有价值的问题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师等。
讲授“1954年宪法”,我引入了人物许崇德。许崇德被誉为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是新中国第一代宪法学者。通过文字材料展示人物事迹:
许崇德年少“生经战乱,吃尽民穷国弱的苦头”,正是这样的经历使他深刻意识到国家根本大法的重要性,下定决心投身于宪法研究。
1954年,许崇德被抽调到中南海参加宪法起草工作。他主要承担收集包括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资料。为了普及宪法专业知识,许崇德迅速整理编辑了宪法术语解释手册。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草案,供全国讨论,讨论历时3 个月,共有约1.5 亿人参与,形成100 多万条的修改意见。许崇德负责对意见进行分类整理,最终形成了十六本全民讨论意见汇编。在此基础上,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代表投票通过,形成第一部宪法。当时作为工作人员的许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后来他在美国参观托马斯·杰弗逊的纪念堂,留下诗句“我亦草书根本法,从来笔下不输人”。
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置问题,通常选取历史人物作为、贡献以及人物的精神品质等角度展开。例如在上述材料和课堂讲解的基础上,教师设置问题:概括许崇德对五四宪法的贡献;根据许崇德制定宪法的经历,概括五四宪法制定的特点。宪法制定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许崇德身上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对你有什么启发?
许崇德选择宪法研究为其终身事业,是时代和个人选择的共同结果,许所见证的五四宪法的诞生也是历史的产物。教学中挖掘历史现象,学生能够根据问题对历史现象形成解释,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懂得把个人和国家结合起来,由他人推及自我,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人物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之上,进行客观分析、理性思考和批判评价,形成历史解释;通过问题设置,指导学生体悟历史人物所为,在表达“解释”的过程中,关注现实,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自强服务的意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目标。
[1]於以传:《史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第7 期,第39页。
[2]张汉林:《在历史教学中发现人》,《教育学报》2016年第2 期,第27页。
[3]霍建山、何成刚:《高中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4 解读与教学建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3 期,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