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情境,感受神童的智慧
——《司马光》教学实录及点评
2022-10-31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顾佳佳执教孙双金点评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顾佳佳 (执教) 孙双金(点评)
一、执教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故事
1.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曹冲称象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神童——司马光。
师:谁来读读这段文字,给我们介绍一下。
生: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都读过,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对比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篇《司马光》跟我们以前读的《司马光砸缸》比起来,用语要简洁得多。
师:全文就三十几个字呢。还有补充吗?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它的语言不像我们现在的白话文,这篇课文的语言应该是文言文。
(二)通读课文,感知文言
师:学习古文有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生读,师点评)
师(领读):庭、登、瓮、迸,谁再读?
(生通读全文,全班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怎么能读得更有节奏呢?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关注词句间的停顿,就能让我们读准节奏。课文的意思大家读懂了吗?
(三)理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下面进入同桌互学。
1.解说故事,渗透学法
师:汇报的要求是“先读句子,再说意思”。故事的开头,谁来说?
生:“群儿戏于庭”,意思就是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师:戏的意思是——
生:嬉戏、玩耍。
师:他理解词语的方法是——
生:拆字组词。
师:是的,这是我们学习小古文的一种常用方法。
师:庭呢?
生:庭院。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上注释。
师:看注释,也是我们学古文的一种方法呢。
师:同学们看,书上的插图只是庭院的一角,其实庭院可大啦,所以庭,是广字头。像这样,有树、有假山,堂阶前空旷的院子就叫庭院。大家一起读一读“群儿戏于庭”。
(生齐读“群儿戏于庭”)
2.看图比较,理解词语
师:玩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生:这个小孩爬上瓮,一不小心掉进去了。
师:对。你们看,作业单上有这样一题,谁来选选?
生:瓮,应该是第①个,因为瓮,是口小肚子比较大。而缸,是口大肚子也大。
师:看看插图,就能发现它们的不同。这也是学习古文的一种方法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古时候,庭院里放个瓮,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生1:有可能是用来装水的。
生2:万一家里失火了,就可以用容器把水打出来去救火。
师:是的,故事里的那个小朋友就是掉进了这样一个口小肚大的瓮里,才爬不出来的。想想,此刻情况怎么样?
生:危急。
3.观字明义,渲染情境
师:往下读读,哪个字告诉我们情况很危险?
师:是的,看看“跌”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生:左边是足字旁,右边是失。
师:失足,就是——
生:脚下一滑,不小心跌进去了。
师:看字形,就能猜字义。还有哪个字?
生:没,就是那个小孩已经淹没在水里了。他不能呼吸。
师:你们知道吗?人溺水2、3分钟后就会没有呼吸,就很可能死亡。我们把第一句连起来,读出此刻情况的紧急。
4.品字析句,树立形象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是严重的医院内感染,CRBSI患者数目目前每年有50万;CRBSI导致的后果:25%的患者死亡;医院治疗CRBSI的平均损失64894美元/例,随着导管使用量急剧上升,CRBSI发生率亦快速上升,如何降低CRBSI的发生已成额待解决的问题。2018年1~5月,我们对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在输液结束时采用输液接头消毒帽连接,再次输液前无须消毒直接连接输液器即可。现报告如下。
师:当时的场面特别混乱,但是文中只用了4个字“众皆弃去”记录下来。
师:想象一下,在场的孩子们会是什么样的。
生1:我猜有的小朋友会跑到外面去找家长。
生2:他们额头上急出了汗,眼里都有泪水了。
师:此时此刻,是所有孩子都跑走了吗?谁没走?
生:不是。司马光。
师:司马光不仅没走,还做了什么?
生: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找找司马光的动作。
生:持、击。
师:我们给“持”组个词。可以“持”什么呢?
生:持枪、持刀、持笔。
师:现在你们就是小司马光,想想,怎么持石击瓮才能救出小孩?
(请一个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点评)
师:这一个“持”字,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空间。你们觉得,如果不用“持”字,可以换成什么字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1:司马光抬石击瓮。
生2:我不同意。抬石,说明这块石头很大、很重,说不定要两个人合力抬,司马光救人肯定来不及。我觉得可以搬石击瓮。
生3:我觉得搬好像使不上劲,可以抱石击瓮。瓮那么厚,小石头肯定不行,但是也不能太大,否则会超出自己的力量。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在不断地换字品析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司马光的形象。读读下一句,还有哪个字用得好?
生:水迸的迸。意思就是水从瓮里涌了出来,小孩就得救了。
师:想象一下,“水迸”是什么样子?
生1:我觉得那个瓮一被砸破,很多水“哗——”地涌出来,声音很大,气势磅礴。
生2:我认为“水迸”的样子,就是瓮刚刚被砸破之后,一大泼水涌了出来,流到地上,很多碎片都在地上。
生3:这个“水迸”出来的时候,都像一条小溪了。书中插图上有一点把瓮包围起来的感觉。
师:水迸出来的时候,是像小溪一样流淌吗?
生3:我觉得要比小溪快得多。
师:仅仅是快吗?你们觉得,这个“迸”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4:水流。
生5:我不同意,水流速度太慢了。我觉得可以换成“冲”,因为速度很快。
生6:可以换成“喷”,它是一瞬间的样子。
师:你们觉得跟原文比起来,哪个最好?
生7:水迸,说明司马光一砸,瓮受到猛烈撞击,水一下子迸出来,冲击力很大。
生8:我有补充,这个“迸”,跟前面司马光的动作是有联系的。这样才能看出司马光的当机立断。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学语文,就是要用准确的词语表达人物特点。
(四)悟读课文,感受人物
师:不一会儿,大人赶来了,看到小孩已经得救了,会怎么夸赞司马光呢?
(生各抒己见)
师:司马光很机智,我们小朋友也很会动脑筋。要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救人呢?
生:我会拿一个梯子,让他爬上来。
师:怎么爬?
生:梯子不是有两边么,一边放瓮里,一边放地上。
师: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梯子不能掰弯,怎么伸进去呢?而且那个瓮是口小肚大的呀。
师:还有什么办法?
生:如果你力气很大的话,可以把瓮推倒,慢慢地、慢慢地把水放出来。
师:我看到有同学摇头。
生:他们都是一群小朋友,就算找大人,也是要时间的。你这么小,怎么能推倒又重又装了水的瓮呢?
师:此时此刻什么最重要?
生:时间、生命。
师:司马光的这个方法——
生:司马光这个方法最快。
师:其实,只要肯动脑筋,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慌张、努力想办法,就会受到表扬!
(五)分层学习,讲好故事
师:连环画好看,我们还要会讲故事。如果让你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会怎么讲?我们来比比。
教师出示比赛要求:
(1)一星:借助注释,把故事讲清楚。
(2)二星: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讲具体。
(3)三星:边说边做动作,把故事讲生动。
(生练习讲故事,师指名说)
二、点评:文言文教学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汉语学习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有重诵读、重积累、重感悟、重运用的规律;有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学用结合的规律。《司马光》这篇文言文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文言文。本单元的人文要素是“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学习历史和现代人物的美好品质”,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顾佳佳老师《司马光》一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具体表现在:
(一)从熟读语言走向理解语言的规律
顾老师在学习文章的时候引用了一句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古语揭示了学习语言的一个普遍规律。顾老师在这个部分中,分了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呢?
第一,要读准字音。虽然是两句话,但是对于里面有些字的读音,教师还是要适当给予提醒的,尤其是后鼻音“庭、登、瓮、迸”,顾老师提醒得特别好,她抓住了这篇文言文中后鼻音的文字比较多的特点。强调后鼻音的准确性,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要读通句子。读准是前提,读通是基本的要求。两句话都要读正确、读通畅、读连贯。
第三,要读出节奏。怎么读出节奏?其实就是要读出句子当中的停顿。文言文教学中断好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在“光”后面要停顿;“持石击瓮”后面要停顿。这就是说,要把句子断好,断句断好了,学生就能读出节奏。顾老师在这个环节让学生把课文读熟,为后面的理解文言文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二)在语言情境中学习词语的规律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有集中识字、随文识字、注音识字,还有在生活情境中识字。怎么教学生认识新字呢?我比较欣赏顾老师的教学方法——随课文识字。随课文识字就是在语言情境中识字,就是斯霞老师总结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因为只有把一个词语放到语言环境当中,这个词语才有生命力。一旦剥离了语言环境,这个词就是孤零零的。顾老师在重点词语的教学中,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教学“戏于庭”的“戏”时,顾老师是让学生运用组词理解法。
对于“庭”的教学,顾老师一是运用了注释法。让学生自己看课文中的注释,“庭”就是庭院。二是运用了看图法。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从而知道 “庭”是什么意思。三是运用了联系生活法,在我们的生活中,能看到大户人家有庭院。
“跌”这个生词,顾老师运用的是字形联系意思法。“跌”拆开来就是两个字——“失足,失足为跌”,所以这里紧扣语言环境。对于“戏于庭”“足跌没于水中”的教学,顾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我觉得顾老师这里的处理非常巧妙,各有侧重。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重点词语的教学中,顾老师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来教学“持石”的“持”和“水迸”的“迸”。
关于 “持”的教学,顾老师又设计了几个坡度:(1)让学生组词。持枪、持刀、持笔。(2)让学生想象司马光持石救孩的动作和情境,要学生上台演一演。在表演当中,学生直观地感受了司马光持石砸瓮的动作,感受到司马光救人的迫切心情。
教学的第一个高潮在“如果你们不用‘持’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别的字”,学生讲了“抬石击瓮”,学生说“抬”还不行,“抬”需要两个人,一个人不合适;有的学生说“搬石击瓮”,又有学生感觉“搬”字好像没有把全身的力气使出来;又有学生说“抱石击瓮”,能够把司马光在特定情境中用尽全力快速破瓮时勇敢、机智的品质凸显出来。
第二个高潮,对于“水迸”的“迸”,顾老师的教学也设计了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想象一下“水迸是什么样”。学生讲到了,并描绘得绘声绘色。
第二个环节就是顾老师提问: “如果不用‘迸’字,你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呢?”学生在比较当中感觉到只有用“迸”字是最恰当,因为它把瓮破的一刹那,一瓮的水从小的破口当中喷涌而出的画面准确地表达了出来,所以用“迸”字是最准确的。
顾老师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换词比较、想象画面比较,经历了品词析句的过程。通过品词析句,学生体会到汉语准确用词的魅力,就像叶圣陶老先生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三)在比较中凸显人物形象的规律
为什么说司马光是神童?为什么说司马光是历史上的智慧儿童?为什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代代相传,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个司马光的魅力到底在哪里?顾老师提出了问题: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办法救人呢?这个问题就像一滴水,落在油锅里炸开来。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讨论中,学生感觉到这些办法都是不可行、不切合实际的。一是现场不可能有绳子、竹竿和梯子;二是凭小朋友们的力气,也是根本做不到把瓮推倒;三是等把大人喊来,小朋友恐怕在水缸里面已经溺水而亡了。唯有司马光的办法最好。现场有石头,抱起石头就把瓮砸碎了,水马上流出来了。这叫因地取材、就地取材,用最快的办法,凭司马光的力气,就能把小孩救出来。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表现了司马光临危不惧,急中生智,凭一己之力救出落瓮孩子的性命,凸显了智慧儿童的光辉形象。
(四)从“照着讲”走向“接着讲”的规律
课文中有这么一个练习: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讲故事其实是有层次的,第一种层次就是照着课文讲,课文怎么说就怎么讲,这是个基本层面,叫照着课文复述。
我想这篇文言文就两句话,照着课文复述,对于在城里长大的儿童来说太简单了。两句话就说完了,只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这个要求偏低。所以顾老师深刻地把握学情,在让学生复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并且边说边做动作,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这里顾老师设计了分层的作业要求,对比较优秀的学生,让他们要创造性地复述,展开想象复述。从学生的复述当中可以看出,他们想象丰富,描绘得绘声绘色,把当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都充分展现了出来。这是顾老师把握学情、因学而教、分层而教的教学实践体现。
总之,顾老师《司马光》一课的教学,很好地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生动、学得快活。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都沉浸在顾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这不愧是一节文言文教学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