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新样态

2022-11-16安徽省六安市梅山路小学司恩国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教会体育课技能

安徽省六安市梅山路小学 司恩国

一、“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及意义

(一)“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

1.教会

“教会”就是指体育教师根据课标和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设计有效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必要的体育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教会”属于双边活动,既要关注如何教,也要关注如何学。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曾说,接受教育的学生首先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缩小学生先天就存在的差异,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怎样针对这些先天就存在差异的个体,通过教师的教,让他们全部学会,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2.勤练

运动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必须遵循“运动的量效原则”。学生要想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并达到熟练化和自动化完成的能力,就必须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有效刺激身体的训练强度,以及运动技能的持续学习、练习。因此,“勤练”是唯一途径。当然,训练不是盲目的。科学、合理的训练,可能涉及训练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科学性问题。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时间等,对练习的质量和效果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双减”背景下,加强体育课的当堂有效训练,是落实“勤练”、增强体能素质的有效途径。

3.常赛

“常赛”,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遵照体育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组织每一堂课上的教学比赛,并结合体育课教学组建班级体育运动队,要每周或间周打比赛,周六、周日还可以进行全校的体育比赛,以赛促练,营造学校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体验竞赛乐趣,更加熟练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素养。可见,落实“常赛”的主要平台是课堂。基于这样的考量,根据每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灵活多变的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运动中去,且必须参与,让他们沉浸在充满竞争和合作、冲突和服从、胜利和失败、欣赏和懊恼的情境中,获得身心发展,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坚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教会、勤练、常赛”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遵循了体育教学的原则

教学的整体性是由体育教学中各个环节所组成的,作为每个环节的整体综合部分,其不论在性质还是在教学原则方面都优于单一的环节教学。“教会、勤练、常赛”作为体育整体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中三个部分关系紧密,缺一不可。对此,教师只有充分实现三者的配合和协调,才能进一步优化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教会”作为“常赛”的基础支撑,而“常赛”又是“教会”的延伸,同时“勤练”作为两者关系中的桥梁,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体育整体教学的理论上来讲,这三点的实施更加符合教学的原则。

2.顺应了体育的性质和规律

体育学科因自身具有的独特性而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体育融合了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感官系统,并结合学生自身的体育运动,进而达成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正确认知。因此,这更加符合当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标准中的课程性质。另外,从学习的运动技能论来讲,体育运动技能包括运动的泛化、分化、巩固以及自动化等过程,这恰好也落实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正确实施。

二、“教会、勤练、常赛”教学中的问题

(一)难以有效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针对当前的体育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学校忽略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体育课程被其他文化课程占用的现象并不鲜见。即便有的学校为学生定量开设体育课程,但在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体育知识传授不全面,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不能做到完全掌握,更别说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了。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课,学生在体育课上就是完全的跑、跳式的“放野马”。这种错误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难以真正学到体育知识、练就几项体育运动技能。

(二)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较短

从当前来看,我国的学生大多喜欢体育课,这是因为他们课业压力大,而体育课程可以让他们充分放松下来,这也是许多学生能在体育课程中用心练习,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体育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到课后又难以提起兴趣。由于体育课时少,学生对课程中的各项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因此,体育课程的相关功能也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三)单一的竞赛形式

当前,我国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学校也开始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举行了相应的综合体育竞赛。但是,我们仍旧会发现,竞赛中的参与者往往是那些体育特长生,而其他学生则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学生对体育竞赛的这种错误认知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体育竞赛的单一性所致,学生面对单一的竞赛提不起兴趣,丧失了体育竞赛的主动性,进而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低下。

三、解决“教会、勤练、常赛”问题的策略

(一)教会

1.明确“教会”目标

从课堂教学观察视角来看,实现“教会”的目标,关键在于教师“会教”与“善教”。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就是指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把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定性,按照学科知识的自身规律,掌握其中的教育教学原理,科学有效地去施教,绝不能随心所欲。“教无定法”是指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不可生搬硬套,不能僵死固化,要灵活多变,不断地去创新发展。“贵在得法”就是指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把握其内在的规定性,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实施教学,“得法”的前提必须得“有法”,这一点难能可贵。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情境,将动作示范、重点讲解和学生练习有机结合,以实现“教会”的目标。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体育学科和一般学科不同,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运动技能。因此,体育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还要遵循学生的动作发展规律和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以及运动项目特征等,否则难以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依据学生动作发展规律,小学体育课该教什么,怎样教?初中体育课该教什么,怎样教?高中体育课该教什么,怎样教?不同学段学生的运动技能有何差异?如何精准实施教学?不同学段学生“学会”的标准应该如何判断?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并且遵循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动作发展规律等,提前做好一体化设计,以便精准施教。当我们对各学段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准确把握之后,我们就知道,有些运动技能项目可以让学生先行体验,先练后教;有些运动技能项目需要先示范后模仿,注重领做;有些运动技能项目诱导先行,从易到难,教师贵在帮助保护……掌握了不同运动技能项目的内在教育教学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会”,而不是仅停留于愿景上。

(二)勤练

1.延长练习时间

体育课应该是学生“勤练”的主阵地,但是,一堂体育课的训练时间总是有限的,大概也就在20分钟左右。怎样在这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以及延伸到课余训练的时间里,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能训练,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在有些公开课上,大家经常发现,当教师采用接力形式组织学生训练时,学生情绪高涨,场面热烈,看起来效果很好。但仔细思考,你就会发现,一堂课下来,每个学生最多只有一两次训练机会,这样的练习密度太低,锻炼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体育课上,教师要多组织全班同学集体练习,对学生进行高密度、高质量的训练,增强练习的实效性。

2.采用多元化的练习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将集体学练、小组学练与个人学练有机结合。可见,不同的体育项目,在练习方法上应该有不同的侧重。比如,球类练习,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练习为主,讲究的是配合、协调;田径项目多采用集体练习和个人自主练习相结合的形式,以突出动作重点,增加印象。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四巧策略”,提高练习密度。一是巧分组。分组练习时,通过增加分组数量、减少小组成员数量,减少学生训练的等待时间,提升训练密度。二是巧练习。练习内容要合理分配,利用练习间歇,组织学生开展基本动作练习,见缝插针式提升训练密度。三是巧用时。教师要善于将边角料的时间利用起来,在往返类训练中融入其他练习,提升训练密度。四是巧组织。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少讲多练、精讲多练,提升练习密度。教师在注重提升训练密度的同时,还要把握训练强度的大小,持之以恒地开展好“勤练”。通往“勤练”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3.做好课后的练习拓展

“勤练”不仅要落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上,更要落实到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当中,以达到课标规定的“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要求。在学校每天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中,学生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式等,理应是体育教师研究的重点。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作用,在平时的课外训练中,让他们起到骨干作用,这样,就能把碎片化的时间合理地利用起来,开展巩固练习,将“勤练”落到实处。为了真正落实校外体育活动1小时的要求,体育教师还可以向语、数、外教师学习,每天适量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如天天跳绳一分钟打卡、每天颠乒乓球100个等,让他们在闲暇时间里动起来。课前对体育家庭作业进行检测,形成课内外学习的闭环,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常赛

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可见,“常赛”必须落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把握好“赛”,设计好“赛”,如集体赛、个人赛;闯关赛、擂台赛;对抗赛、挑战赛……同时,教师还可以改变比赛规则,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可以改变比赛形式,增加比赛的挑战性;可以改变比赛内容,增加比赛的综合性,通过比赛,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学校运动会是构成“常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开展学生“常赛”系统性与连续性的有力保障。反思当前各校开展的运动会,我们发现,运动会往往成了班级体育特长生的“专利”,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在观赛过程中呐喊助威,这是他们对运动会的唯一体验。因此,学校必须改进和调整当前学校运动会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常赛”,提升学生参赛体验,培养学生学会遵守规则,懂得责任担当,实现体育的育人价值。如学校可以举行“8”字跳长绳项目比赛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在规定的时间里,按次数多少评定名次;可以举行几十人的迎面接力跑,各班选出若干相同数量的男、女生参加比赛等。除了运动会,学校还可以组织广播体操比赛、跑操比赛、篮球比赛、班级足球联赛等,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在体育比赛中享受体育无穷的魅力,提高学校运动会和各项体育联赛对学生身体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效能。

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教会、勤练、常赛”的系统化,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系。教师要加强这样一体化形式的体育教学,教会学生必备的体育健康知识,有效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由运动技能的掌握转化成运动技能的应用,使“教会、勤练、常赛”模式化、规范化、常态化,最终达成运动技能的自动化形式。学校体育育人的多元化——体育养德、体育增智、体育健身、体育趋美,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继而提高学生的健康体质水平,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健全学生的高尚人格,完成国家规定的“一生一长”乃至“一生多长”的运动项目的掌握要求,这应该是体育教学新样态——“教会、勤练、常赛”。

猜你喜欢

教会体育课技能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体育课上的“意外”
只住五星级酒店的女上司教会我的事
拼技能,享丰收
讨厌的理由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