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州“土瑶”聚居区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2022-10-31

市场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设

张 磊

【关键字】“土瑶” 乡村振兴

土瑶是中国瑶族中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槽碓、大明和沙田镇狮东、新民、金竹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之中,总人口8500人。2015年土瑶村贫困发生率61.42%,是贺州市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区域,也是广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2017年12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在国家民委调研组呈报的《瑶族支系土瑶群众深度贫困状况亟待扭转》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要求,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二年大见成效,三年脱贫摘帽”目标,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采取超常规措施,到2020年,已实现了6个“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区域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与外界同步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一、“土瑶”聚居区现状

交通瓶颈初步实现突破。重点完成了“土瑶”聚集区外联通道建设45.56公里、六个土瑶村内联通道建设21公里、生命防护工程69.34公里,打通外联、内联通道,结束了仅有一条路出村的历史,为土瑶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主导产业发展基本形成。坚持因地制宜和长中短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引导、扶持、提高”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土瑶大肉姜、高山云雾茶、优质杉木三大主导产业,完成“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总体目标。扶贫移民搬迁全部完成。平桂区“十三五”期间“土瑶”地区搬迁294户1896人,并均已实际搬迁入住平桂区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文华家园小区。瑶寨新貌打造展现新容。邀请专家对瑶寨建筑结构特色、装饰特色进行细致研究,把扶贫、保护、传承、旅游结合起来,在保留村庄旧建筑以及原始树木的基础上,融入新元素,根据地形对整个瑶寨进行了改造。

二、“土瑶”聚集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各级政府采取超常规的支持和措施,“土瑶”集聚区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交通通达依然不畅。产业道路需要进一步提升改造,生命护栏需要加快建设;聚集区周边部分乡村道路等级较低,需要升级扩宽;部分道路由于受自然灾害、重载车辆通行、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路面破损,通行能力下降严重。

二是产业支撑依然不强。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产品大而不优,农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不足,特色品牌打造和营销有待加强;“土瑶”乡村旅游刚起步,农文旅融合潜能挖掘还不充分。

三是民生保障依然欠账。“土瑶”聚集区的公共交通出行问题需要解决;医疗、教育、养老水平等与外界和全区依然有一定的差距;环境整治、美丽乡村任重道远;技能培训、文体惠民、关爱服务等民生实事有待加强。

四是瑶胞观念仍需转变。“土瑶”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综合素质不高,观念落后,致富手段不多,发展后劲不强;个别群众“等靠要”观念依然严重;“土瑶”读书无用和早婚早育等观念需要引导改变。

五是帮扶力度仍需保持。“土瑶”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平桂区自身财政有限,后续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项目众多,投入扶持资金不足,投入与需求矛盾大等,都还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加以扶持。

三、“土瑶”聚集区实现振兴路径和重点任务

如何持续推进“土瑶”聚居区的自我良性发展、巩固脱贫结果防止“土瑶”群众返贫,不断满足“土瑶”聚居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土瑶”聚集区乡村振兴,是未来“土瑶”聚居区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交通通达畅通

聚焦交通通畅,破解发展瓶颈,加大对6个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交通“三大通畅”。一是“产业道路畅通”。围绕“杉木、大肉姜、茶叶”三大产业,加大对产业路建设力度,基本实现硬化公路通达茶园、肉姜种植基地、油茶基地、林下中药材等产业基地,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建设旅游道路,串联起土瑶村各旅游景点。二是“域网道路畅通”。在现有行政村通硬化路的基础上,打通屯与屯道路,构建更为通达的交通网络。提升改造现有道路路面,拓宽硬化路面,进一步完善生命护栏、会(错)车道、广角镜、指示牌等设施,提高道路通畅能力。三是“外联道路畅通”。加强与外部交通道路连接,在现有公路基础上升级改造,升级沙田桂山、新民道路至平桂鹅塘紫云洞景区、鹅塘盘谷至八步城区道路,为瑶胞出山和游客进山提供便利。

(二)做大做强振兴产业

根据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工不同,形成“种植在瑶区、加工在镇区、消费在城区”的全产业链格局。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原则,继续落实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巩固和壮大土瑶大肉姜、高山云雾茶、优质杉木三大主导产业,对“3+X”产业进行扩面增效。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加强瑶乡品牌建设,构建林(杉)木产业发展链、瑶茶产业发展链、瑶姜产业发展链三大产业链,休闲旅游贯穿“土瑶”聚居区全域,形成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产业体系,成为“土瑶”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一是构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链,林(杉)木产业发展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优先保护好“土瑶”聚居区生态环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进一步延伸林木产业链,在鹅塘镇区新建家具加工产业园,在沙田镇区新建油茶加工厂、药材加工厂;在镇区均设立林木产品展销中心,打造瑶乡特色林木、油茶、八角、药材品牌,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瑶茶产业发展链。做大做强瑶茶产业,构建“种茶—采茶—制茶—编织竹艺—包装—展示—销售”产业链。建设标准化茶园,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和提升茶叶品质;推进茶叶向下游精深加工延伸,提升茶叶加工水平,丰富茶叶产品种类;积极与休闲旅游融合,打造茶旅精品路线,塑造生态瑶茶品牌。瑶姜产业发展链。推动肉姜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延伸肉姜产业链条,新建肉姜仓储基地和加工厂。在城区、镇区、旅游景点建设肉姜展示和体验中心,打造土瑶的“瑶姜”品牌。

二是打造瑶乡生态避暑休闲旅游区,构建“一区五核四条”全域旅游格局。一区是指构建瑶乡生态避暑休闲旅游区。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结合旅游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立足于土瑶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结合沙田小凉河、狮洞水库、石牌庵等旅游资源,共同打造以避暑为主的瑶乡生态避暑休闲旅游区,重点推进贺州土瑶“云水瑶乡”民俗体验风景区建设,计划在沙田狮南和鹅塘盘谷各建设一个旅游集散中心,盘谷村同步建设五星级汽车营地。“五核”是指打造五大核心。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坚持“一寨一品”特色发展,将槽碓村、狮东村(大冲)、明梅顶土瑶特色旅游项目、新民村(马窝)等打造成为核心景区,开发推出土瑶节庆文化产品、民俗风情体验、乡居体验、户外休闲体验、山林探秘、会所休闲产品、养生疗养度假产品等。深入挖掘土瑶特色文化。依托狮东大冲博物馆等载体,做好土瑶传统文化工作。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瑶绣、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现民族魅力。加大对土瑶特色文化的挖掘工作,尤其是土瑶特色的歌堂会、土瑶原始婚礼、瑶家长桌宴、瑶家蝴蝶舞、盘王节、盘王庙祭祀、平桂瑶族盘王节美食节等节庆。“四条”是指打造四条经典旅游线路。狮洞水库—垂钓平台—主题民宿—竹创产业馆—土瑶原生态民居—翡竹花溪—云端露营—桃花营地—烽火瞳望台。槽碓村—长桌宴体验—百香果采摘园—民俗传承体验馆—民俗文化陈列馆—瑶族刺绣中心—小凉河。新民村—主题民宿—马窝游客服务中心—马窝茶园—盘王庙—新民度假村—荷花池瑶山漂流体验—茶艺学习中心—茶园采摘体验园—石牌庵。狮洞水库—茶坪村—清水村—新民度假村—烽火瞭望台—槽碓民宿—云端民宿—盘谷汽车营地。做响土瑶文旅品牌。利用槽碓森林之夜音乐会的影响力,每年定期举办一期音乐会,逐步打造“土瑶”乡村音乐品牌。此外,积极承办大型赛事活动、节庆活动、学术论坛等,如中国瑶族盘王节、荷花艺术节,每年举办瑶族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现土瑶服饰、婚服等文化符号,逐步打响“土瑶”文化品牌。探索打造大型歌舞剧《印象土瑶》,拉动土瑶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每年邀请一批知名作家、知名音乐家和主流媒体人前来考察土瑶文化,推出一批土瑶文艺作品,打造土瑶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三是大力发展新兴和适宜产业,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支持开设“土瑶特产馆”入驻淘宝和京东,在各土瑶村设立电子商务点;加快商贸物流,在鹅塘镇、沙田镇各建设一个土瑶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项目。旅游产品开发。围绕土瑶三大主导产业,利用竹制品、瑶族刺绣等土瑶传统工艺技法,来包装茶叶、肉姜等土瑶特产,鼓励开发出具有浓郁土瑶特色的的伴手礼和礼盒套装。

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以茶叶为主的村集体经济。推进鹅塘镇明梅村集体茶园、槽碓村集体茶园、大明村集体茶园等茶园标准化建设,全部建成标准化茶园。多元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广“飞地经济”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各村集体入股国有企业标准厂房建设资金100万—150万元不等,每年可为各土瑶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探索“村集体经济+旅游发展”新模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活力,整合休闲旅游、农业林业、餐饮等项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生态宜居瑶寨

一是开展瑶寨风貌提升工程。坚持统一规划、修旧如旧、保持原貌、各具特色、整体提升”的原则,对传统瑶寨风貌改造尽量考虑就地取材,突出“土瑶”民居民族风貌特色,留得住乡愁,看得见痕迹。利用“土瑶”丰富的杉木、毛竹资源作为建筑材料,依山顺水搭建形成各具民族文化特色符号的民居瑶寨,形成具有浓郁“土瑶”特色的文化符号,八个村委所在地进行重点改造,采取房屋外墙凃料“土瑶”民俗、5D绘画、庭院景观等形式,突出村寨的民族元素和生态乡村特色。

二是改善瑶寨人居环境,坚持整村推进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四大行动。推进农村垃圾综合利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大力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基本实现“村有点、屯有箱、户有桶”目标,每个村配备必要的垃圾收运车辆和转运站。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村污水管网建设,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全面实施“厕所革命”,优化农村公厕布局。全面开展“土瑶”聚居区瑶寨“四清一改”即:清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清理河道沟渠、清理无功能旧民居、清理生产生活废弃物,改变个人不良生活陋习的活动,实现瑶乡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

三是加强瑶乡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特有物种保护,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按国家、自治区要求推进退耕还林、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在旅游景区、民宿区范围内现有杉木、马尾松及速生阔叶树以培育大径才为主,并对林相进行改造如花化彩化。为增加林农收入,可以按照规定适当开展择伐、渐伐、抚育采伐等方式进行采伐。全面落实河长制,对村内的溪流进行集中整治。

(四)完善其他基础设施

一是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土瑶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狮东村白虎新建蓄水池项目、大冲老寨新建蓄水池项目、茶坪村防洪提建设项目C段。设立土瑶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护经费,确保土瑶村饮水工程工程长效发挥效益。

二是电力保障提升工程。实施配电台区计划,进一步提升“土瑶”村供电质量,确保通电到户。实施农村公共照明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保障群众夜间安全出行。

三是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施“土瑶”聚居区数字乡村提升工程,光纤宽带网络延伸到户,完成槽碓村老黄片、梅花片以及新民村、金竹村水竹、黄南、鸭尾光纤宽带铺设,建设5G移动网络基站,完成槽碓村三个基站覆盖5G网络架设;建设大冲瑶寨新型数字化博物馆。

(五)构建社会民生三大共享圈

一是构建教育均等共享圈。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教育设施共享。从“土瑶”聚居区特殊地理环境出发,以每个自然村以及相邻相近的自然村为主,加快幼儿园和小学项目建设,补齐教育短板。因地制宜建设或跨村联建若干个“土瑶”村级幼儿园,新建狮东村级幼儿园、槽碓村幼儿园,明梅村小学及幼儿园教学楼改扩建及配套设施;推进槽碓村小学、明梅村龙船教学点教学楼改建及配套设施;在城区新建一所寄宿制学校(民族学校分校),在鹅塘镇、沙田镇各新建一所寄宿制学校(安排“土瑶”学生就读);进一步完善贺州市民族学校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教育水平。

二是构建卫生医疗共享圈。按照“需求导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土瑶”聚居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行规划,打造县(区)级中医瑶医医院,并在沙田镇、鹅塘镇新建一栋具有中医和土瑶特色的中医业务楼,并设置瑶医专科或瑶医馆;建设中医(含土瑶医)传承基地项目。加快卫生医疗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和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平台建设,实现沙田中心卫生院、鹅塘卫生院与市、县(区)级医院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三是构建公共服务共享圈。依托旺高工业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黄金珠宝产业园、平桂新城区、贺州市城区,建设“土瑶”劳动力就业培训、转移就业、公共服务等互联互通信息网络平台,引导“土瑶”劳动力选择落实就业岗位,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增加劳务收入。用足用活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扶持政策,建设以“土瑶”人群参与为主体的就业扶贫车间,搭建和拓宽“土瑶”族群公共民生保障的平台和渠道,对大冲、小冷水、石岔3个扶贫车间提升改造项目,引导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建设平桂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设置茶叶、大肉姜、草珊瑚、竹编、瑶绣等“土瑶”特色专业,引导“土瑶”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每户至少有一人掌握至少一门实用技能,为“土瑶”实现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四、“土瑶”聚集区实现振兴需要注意事项

一是确保瑶区生态优势发挥。将“土瑶”聚居区整体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的特色资源的优势、亮点等集中整理编排,形成系统成型的“土瑶”生态优势标志载体,配套相应的文体、娱乐、旅游项目,统一宣传推介,使“土瑶”生态优势发扬光大。

二是确保脆弱人群不再返贫。全面调查摸底“土瑶”聚居区特殊脆弱人群的基本情况,分类型分层次,将丧失劳动力、长期患病卧床、重度残疾人、孤陋老人等特殊群体,统一兜底提供公共社会保障,确保这部分特殊群体不因病残、因孤寡而致贫、返贫。

三是确保土瑶文化传承发扬。挖掘“土瑶”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元素和内涵,建设“土瑶”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与新时代要素相融合的传承和展示载体,统一建设“土瑶”传统民族优秀文化标志性群雕;每个自然村建设具有“土瑶”民族文化特色标识的楼牌和宣传、展示墙(场、室)。发展壮大土瑶民族文化,大力扶持“土瑶”特色的服饰制作、瑶族刺绣、竹编、黑茶等产业发展,扶持“土瑶”婚礼、长鼓舞、祭盘王等民族文化。

四是确保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把懂经营、懂致富、懂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吸引进村级班子,给予“土瑶”村“两委”班子政策倾斜,适当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职,出台乡村治理制度,规范村级管理。将弘扬“土瑶”族群精神与传颂新时代精神相结合,充分发动民众参与自治民主决策,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民众法治意识,倡导优秀乡土文化及文明道德新风,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夯实“土瑶”乡村治理基础。◆

猜你喜欢

建设
走好关键“五步” 加强自身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抓好“五化”建设 促进代表履职
规范组织建设强化为民服务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四个推进”建设平安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