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路径研究
——基于广西L市典型案例分析

2022-10-31郑明叶周志彦李星群

市场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民工

郑明叶 周志彦 李星群

【关键字】乡村人才振兴 返乡农民工 创业典型性分析

一、研究背景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由此,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资金将进一步向农村倾斜,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生态环境、产业基础条件等将得到改善和升级,也促进乡村人才的进一步回流。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返乡农民工成长路径,使乡村振兴政策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联动,人才振兴推动产业振兴,是现时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之举。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2020年时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560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且外出农民工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101万人,比上年减少399万人,下降3.0%,这表明农民工在年末向乡村短暂回流。同时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政策的鼓励下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冲击下,2020年返乡创业人数比上年增加160多万,带动农村新增就业岗位首次超过1000万。根据中国政府网相关数据,2020年,平均每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包括农民工返乡创业)可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可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拉力。本文将研究的焦点聚焦于广西壮族自治区L市,该市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各少数民族人口占76.65%,为自治区内少数民族人口较聚集的区域,通过对该民族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案例的研究,探索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的成长路径,以此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提供路径参考。

二、L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L市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通过落实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创建、就业帮扶车间建设等创业平台建设,促进农民工创业就业。截至2021年年底,L市建成在营创业孵化基地11个,共有167家创业企业入驻,共发放孵化基地、入孵企业补贴227.84万元。目前申报建成3个自治区级农民工创业园,3个农民工创业园总面积为74万平方米,目前共有35家企业进驻,大部分为小微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农民工创业园主要是工业集中区,大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入园就业人数1854人,其中农民工1712人,占园区务工总人数92.34%。

在此背景下,对L市范围内的45位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农民工(包含上述农民工创业园内就业人员)开展访谈,整理分析其返乡背景、返乡前后就创业行业变化、创业中存在和问题、创业成效等,分为技术技能型、政策驱动型、继承型3类进行剖析。

三、案例导入及路径析出

(一)技术技能型返乡创业者

技术技能型创业者表现为返乡创业前拥有该方面的专业知识或外出务工期间得到充分与创业类型充分契合的工作经验积累。外出务工经历对于农民工而言相当于多种财富的积累,务工期间资本、技术经验的积累使其在返乡创业时在创业资金、创业经验和创业技能等方面更具优势,其早期的学习或工作经历为返乡创业提供了充分的技术要素支撑。以返乡农民工A为例,其属在校期间学习了专业的农业基础知识,外出务工时亦从事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典型案例:返乡创业农民工A,27岁,未婚,大学专科学历,农业生产技术类专业毕业。有强烈的爱农、事农思想,经历短暂外出实习后便回乡从事农业类相关职业,曾先后在农场、农资超市工作。在农场担任技术员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果树种植、管护经验,在果树的生长特性、管护流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农资超市工作期间,日常负责给农户配比农药,并深入田间提供技术指导。在此期间,发现农户对专业技术知识的迫切需要,随即在家人的帮助下成立了农业科技类有限公司。该公司聚焦于“育才服农”,通过“白+黑”“线上指导+线下示范”,即白天实地示范,晚上线上答疑结合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农业技术服务指导业务成熟后,公司开始拓展业务类型,开始直接提供农资产品,并与当地合作社合作直接参与到火龙果的种植中。目前,该公司自主种植面积约0.17平方公里,年产量达400吨,产、销顺畅。未来该公司计划经过融资后,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积极拓展火龙果产业链。

A的成长路径析出:一是强烈的爱农、事农思想。经访谈得知,A本身受教育背景与农业相关,且在创业前的种种工作经历亦与农业相关,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对症创业。通过前期的工作实践经验,在充分了解当地市场的基础上,意识到农村农业种植存在的技术缺陷和农资产品存在的广泛市场。三是多元化经营。从技术服务到提供农资服务,最后自主从事火龙果种植,公司业务类型逐渐扩展。因此,对于有一定学历知识水平或某行业充足就业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后进行创业选择时可结合自身的兴趣和技术要素水平进行综合思考。

(二)政策驱动型返乡创业者

政策推动型创业者返乡驱动力主要来自当地政策推动,尤其是农业类政策,该类创业者表现为创业前无太多该类行业技能,行业经验积累主要体现在创业过程中。以返乡创业农民工B为例,其创业行为与早前务工行业跨度较大,在技术、经验、人力资源等方面无明显联系。

典型案例:返乡创业农民工B,51岁,已婚,高中学历。外出务工曾从事造纸、采购、建筑等行业,后了解到广西对柑橘类水果种植的扶持政策,2015年时返乡创业,承包土地种植沃柑。初期,受限于技术能力,在选育良种方面遇到难题,B由此意识到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而后选择到专业的农业科研院校进修。2018年,B种植的沃柑参加首届“广西好食材”评比推荐活动并顺利获奖,此次获奖为其后上市销售打响了广告。之后,B继续进行种植技术改良,先后获得2019年晚熟柑橘优质金奖评选活动金奖、2020年“绿萌杯”中晚熟柑橘评选活动金奖。B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科学的种植方式,因技术过硬、果品上乘,该果园生产的沃柑远销国内多个省份,在2019年还成功打开国外市场,销往老挝。

B创业成功后还积极反哺乡村。B于2018年12月成立县区级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种植户发展沃柑种植,总面积0.53平方公里 。2020年7月,B成立了柑橘协会,为会员提供柑橘种植技术支持,促进L市当地的柑橘品质进一步提升。此外,B还出资挖掘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非遗文化,营造了该村良好文化氛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捐款捐物,将爱心善款和柑果等物资进行捐赠,并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投入防疫一线值守关卡,2020年、2021年先后获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农民”。B的果园也获得了L市“爱心果园”荣誉称号。依靠其果园成立的家庭农场也被自治区妇联评为广西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B的成长路径析出:一是重视技术能力。技术作为农业领域中重要的决定因素,B在发现自己知识不足后积极参与进修补足技术技能,这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二是在产业规模化的道路上积极带动群众致富,发挥了群体力量,顺利地扩大了规模。三是成功将农业品牌打响。一方面,不断夯实技术基础,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积极为乡村振兴献力量打响了爱心果业品牌,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三)继承型返乡创业者

继承型返乡创业者主要表现为返乡后拥有来自家族或家庭的资金、技术、经验支持,即家中有充足的创业资金支持或成熟的创业技术、经验指导。以返乡创业农民工C为例,其属瑶医世家传人,在进行瑶药种植时能得到家中长辈成熟的经验指导,加之自身现代化的知识能力,在创办农业企业时获得了巨大成功,

典型案例:返乡创业农民工C,33岁,未婚,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为6代瑶医世家传人。于2012年响应号召,辞去在广东省的程序员工作,返乡创业种植瑶药。经过多年发展,于2017年成立一家集瑶药种苗繁育、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科技公司。目前,该公司瑶药种植面积达4650亩,是广西种植七叶一枝花面积最大公司(占全区总产量的80%以上),是云南白药集团、广药集团等国内知名药企供应商、订制药园。与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中医药大学、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直接带动115人就业,间接带动3000人就业,带动本县527户农户(帮扶脱贫户252户)种植瑶药,实现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并在2018年至2020年间,组织西南周边6省10000多人举办200多场技术交流培训会。C于2020年被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企业首席技术官(CTO)人才库备案,并被评为广西劳动模范、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中药材种植乡土专家等荣誉称号。

C带领其公司围绕着七叶一枝花种植生产的标准化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农民们传统的种植难和品质参差不齐的几大痛点,实现七叶一枝花产量和质量双标准双提升。不断加强技术合作,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与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建立瑶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工作站,延伸产业链,加大研发神交工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延长瑶瑶产业链共同致富辐射带动30个农业企业及更多的合作社及农户发展要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700万元,新增4000个就业岗位产业链,带动1万人发展瑶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投融资方面,公司计划释放20%的股权融资1,200万元,主要用于扩大种植基地,人才引进,产品深加工等。

C的成长路径析出:一是创造发挥了自己作为瑶医世家传人身份所带来的经验优势。将家族世袭的瑶药传统种植技巧和用药经验,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由此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二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充分考察家乡瑶药生产的环境因素,选育了适合当地种植的且较有市场前景的品种。三是注重产业技术的提升。C在经营管理中十分重视技术的积累和学习,积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广聚技术优势,进行产品生产和使用的技术攻关。

希望上述农民工回流创业的成功案例以及从该类案例中析出的成长路径,能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者提供真切的经验借鉴。同时,此次实地调研也发现了L市农民工返乡创业择业时面临如下困境。

四、L市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困境分析

(一)激励政策不足,创业维稳难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激励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但因支持力度和持续性不足,激励措施落地效果不佳,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激励作用不强,农民工创业起步仍面临较大难题。具体表现在财税补贴、资金信贷、土地租赁、创业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具有多变性、非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如领导岗位的调动可能使政策发生改变,原先计划的补助政策突然中断或项目发生变更,农民工进行中的创业项目失去了政策扶持。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初始阶段,扶持政策往往会推出用地优惠、税费减免、水电补贴等措施,但随着创业经营中出现产品销售、用工紧张、技术瓶颈等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政府的连续性措施并没有跟进,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的问题无法解决,导致创业失败。据了解,L市近年也出台了部分针对返乡农民工在税收、信贷、培训服务和补贴方面等多种配套激励政策。如:2021年L市就业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发放农民工创业补贴。但这对于农民工创业稳定所需的各类扶持相比,该市的政策的扶持范围和深度远远不够。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往往会设置规模门槛,更进一步压缩了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空间。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创业补贴管理细则》(桂人社规〔2022〕3号)规定,农民工创业所创经营主体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含)以上,且劳动3人(含)以上法定劳动年龄内人员年度内就业半年,劳动就业的人均月收入不低于1000元的,才能享受创业扶持补贴,相较2022年之前的政策,多了劳动3人以上就业且年度内就业半年的条件,门槛有所提高。

(二)创业信息不足,新兴业态开发难

农民工对当地创业信息的不了解导致创业类型固化。一方面,由于传统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多年外出后返乡,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较大变化,因缺乏对市场前景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在创业项目上形成很大局限性,导致创业类型单一,经营方式粗放。另一方面,政府对返乡农民工的政策宣传和创业培训不到位,农民工在创业初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就业信息参考和创业培训,创业类型没能与地方政策形成联动,新兴业态开发难。再者,多数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方向选择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基本以传统的农业种、养殖为主,业态较为单一。多数返乡创业农民工忽视了其外出务工期间的经验积累和当地市场的行业需求,选择盲目从事农业的种、养殖业。但因其长期离农离村,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了解不充分,对当地市场竞争状况了解不充足,导致,叠加农业投入高、效益低、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导致创业的失败率高。

(三)创业资金不足,项目融资难

多数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来源于其外出务工时的工资积累,在扣除创业初期家庭日常消费所需部分外,很难有更多的资金积累,并且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其工资水平偏低,更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工资积累。同时,受限于我国相对狭窄的融资渠道,初创期的创业农民工想要获得利息水平相对较低的银行贷款十分困难,且由于农民工缺乏抵押物,很难申请大额度贷款。融资能力低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后续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据了解,L市虽积极开展国家创业担保贷款,助推有创业需求的劳动者通过创业担保贷款项目实现创业梦想,但由于财政较为困难,有些县(市、区)创业担保贷款基金注入少、存量不足,致使受众面不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业活动的开展。L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基本没有新的担保基金注入,一些县市区不能满足贷款需求,没有新的贷款发放。杨如意(2021)的研究进一步指出,随着社会通胀水平的攀升,若仅靠传统的银行储蓄的存款方式,农民工的积蓄将不断缩水,而创业所需的资金门槛包括初始成本投入和贷款利率等则在不断提高,创业资金的积累将更加困难。

(四)综合能力不足,企业发展难

现实条件下多数返乡农民工学历偏低,外出务工时期的经验积累基于该农民工自身经历与思考,大多偏向生产、技术、管理等其中一方面,缺乏企业运营所需的综合知识。原有经验因系统性、科学性不和城乡间各类条件的差异,导致经验的迁移性不足,难以应用在后续创业中。但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尤其是创业初期,往往需要身兼数职,知识要求涉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因此对其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创业者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不足,影响其实际的生产活动和产品质量,难以生产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对企业经营、资金管理知识的匮乏,使其无法做好企业的统筹发展,在招商引资、用人招募、产品销售等方面问题频出,企业难以将产、销环节顺利进行;企业融资不畅,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尤其是农业企业投资具有成本高、风险高、回本慢的特点,融资渠道不畅极易导致亏本甚至破产。

五、L市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优化分析

(一)优化返乡创业环境

首先,按照“一企一策”“一人一策”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创业类型分类制定扶持政策。对于办厂的创业农民工,给予场地租金优惠、信贷优惠,协助申请项目和获取融资等;对于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的创业农民工,给予土地租金优惠或补贴、农资补助、资金补贴等方面由市到县区分级逐级施策,补贴资金各级按比例承担。同时,还要不断完善L市各乡村、创业基地、园区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道路建设,强化公共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推进农村教育、医疗信息化。还有,要充分满足返乡农民工的医疗、教育需求,解决其父母养老及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返乡农民工创业决心。

(二)积极拓展创业思路

首先,L市政府要多途径进行返乡创业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返乡入乡创业优惠政策,让外出农民工及时获得对称的创业信息。其次,对L市当地的创业成功案例典型进行充分宣传。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座谈会、培训会等方式,充分发挥能人榜样的带动示范作用,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兴趣。最后,由当地返乡创业典型、专家、学者等组成创业指导团队。为有意向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意见,引导意向农民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投入到当地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行业。

(三)拓宽创业融资渠道

首先,要构建多渠道的融资路径。L市各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鼓励银行部门对大农民工创业贷款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放宽农民工创业贷款条件,让政策落到实处,为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保障。适当鼓励和引导当地的金融机构,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贷款项目,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将农业设施、农机、农具等类型的经营设备特种经营权应收账款等纳入贷款范围。其次,应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的作用。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变化,不断开发新的担保渠道,将有稳定收入的自然人和有效抵押物纳入担保范围,创新扩充担保物,将厂房、农副产品、仓单、经营流水等以单个多个组合方式纳入担保物范围。最后,引导农业保险机构开发一批适用于当地特色产业的保险品种,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参保比例。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经营提供多一份保险保障,降低创业风险比例。

(四)完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

加强对农民工群体的培训和创业指导,开展多元化培训。培训项目要立足于当地产业发展实践,研究开发适配性高、针对性强的高质量培训课程,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远程理论教育与田间教学、跟岗锻炼、观摩学习等相结合,切实提高返乡农民工现场教学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其次,要对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采用“一户一训”的方式,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精准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其在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最后,L市政府要发挥牵头作用,积极搭建当地龙头企业、先进典型与农民工沟通的桥梁,让农民工可充分利用平台和优秀案例进行创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创业所需知识和经验。◆

猜你喜欢

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农民工当副镇长选好也要用好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理性看待和应对农民工“二次返乡”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以前觉得没必要,现在希望常态化 体检在农民工中越来越“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