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文言文阅读策略初探*
2022-10-31王荣丹杨海姣
王荣丹 杨海姣
(合肥市兴华苑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文言文时,应从立于学生、系于文本、渐于思想三个维度出发,让文言文与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相交融。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领会作品为目标,使小古文所蕴含的深刻文化价值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学会正确看待小古文中所传递的内容,引领学生体悟其中的魅力。
笔者以《王戎不取道旁李》和《杨氏之子》两篇小古文课为例,初步探讨小古文的教学策略。
一、以文带文,提高教学实效性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则文言文,讲述的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作者通过写其他小孩“竞走取之”和“唯戎不动”来突出王戎的聪明,反衬出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那么怎样使学生领悟王戎的聪慧形象呢?笔者设计了以下精读课文的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引出诸儿和王戎的不同行为表现。
(1)故事从一棵李子树开始,出示李子树图。
(2)学生自由读,理解“多子折枝”。
(3)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原文之后,提出问题:在面对满树李子时,诸儿是怎样表现的?王戎又是怎样表现的?学生能很快准确地回答。通过反复读原文,学生能明显感受到二者的鲜明对比。
2.通过对比诸儿和王戎的不同表现,深入思考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做。
3.聚焦“不动”,剖析“不动”背后的思维过程。
(1)面对满树的李子,王戎真的是“不动”吗?同桌讨论。
(2)交流揭示:王戎动了脑子想,动了眼睛看。
(3)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思考:此时此刻的王戎看到了什么?诸儿也看到了这棵李子树,他们看到的李子树和王戎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梳理:他们都看到了李子树,只是诸儿眼中看到的是“多子折枝”,而王戎看到的是“树在道边而多子”。
学生在交流中通过对比发现,王戎与诸儿看到的不同是因为王戎是带着思考在看,他看得更仔细、更全面。
(4)王戎仔细观察,同时冷静思考,因此,他能作出正确的推断——“此必苦李。”
4.师:你觉得王戎这个孩子怎么样?
在充分交流讨论之后,学生达成共识——王戎这个孩子聪明、有智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关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所传达的价值。鉴于此,学完课文后,引入《世说新语》中的另一篇文章《王戎观虎》。并创设对话情境:“如果你是在场的观虎者,看到大吼的老虎会害怕得退避跌倒吗?”在思考、对比中,学生感悟到王戎智勇双全的特点。
以上类似文本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还促使学生的思维朝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种以文带文的课堂学习,既给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对话提供了契机,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二、紧扣联系,在多元对话中寻迹思维历程
《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教学本课时,笔者抓住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知杨氏之子的机敏。
师:课文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呢?
生:孔君平。
师:那么孔君平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生:拜见杨氏子的父亲。
师:那请问孔君平见到杨氏子的父亲了吗?
生:没有。
据邓力群回忆,毛泽东为此次调查研究定下的反对两个平均主义的基调,是受到广东一位公社书记的启发。这位公社书记讲,当时农村还存在两种共产风:一种是大队内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共产风;一种是生产队内部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共产风。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农村状况的根本好转还是没有希望。只有把包括这两种共产风在内的四种共产风都解决了,农村状况才有可能根本好转。听完之后,陈伯达立即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听后说:这个意见好啊!我们这次调查研究就是要以这个为纲。通过这个调查,就是要制订政策,解决大队内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生产队内部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这是一个纲[7]74-75。
师:孔君平发现杨氏子的父亲不在之后,他做了什么?
生:他直接把杨氏子喊了出来。
师:孔君平的做法让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关系怎样?
生:孔君平可能经常来杨氏子家玩,他们很熟。
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孔君平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他水果呢?杨氏子是怎么回应的?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思考杨氏子的言外之意。
师:回答如此巧妙,孔君平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
生:不是,他几乎想都没想。
师:用简洁的语言评价一下此时的杨氏子。
生: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你从文中哪里体会到杨氏子甚聪慧?让学生自读自悟后交流讨论,体会杨氏子语言的委婉以及表现出的礼貌。最后,师生角色扮演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杨氏子的喜爱,读出古文的韵味。与此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渗入学习方法,交流总结出可以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多种方式朗读等学习小古文的方法。还可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尊重学生个体的思考与生成,学生便能感知其中之乐。
三、文白整合,在多元阅读中感知意理
许多历史典故和成语故事都是根据文言文改编过来的。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了白话文的成语、历史典故后,教师可以出示文言文,带领学生对照阅读,引导学生感知:白话文中文字内容这么多,文言文只用寥寥几个字就能体现出来,言简意赅。在这样的文白对比中激发学生阅读小古文的兴趣。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小古文《囊萤夜读》时,笔者带领学生通过看课文中的插图,加入合理想象,以扩词连句的方式,将小古文改编成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由两三个学生轮流讲述。
当学生讲述完故事后,笔者提问道:“同学们,谁知道你们刚刚讲的故事出自哪?”学生回答后,笔者接着说:“让我们一起看看原文是怎么说这个故事的。”通过文白整合比对,学生对不同形式的文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想象意境等方式理解文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了恭勤不倦等词语的意思,对于古人刻苦学习的感知便水到渠成。
同时,笔者抓住学生爱做游戏的特点巧设环节,这样,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笔者在语文课堂上伺机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融入文字小游戏,可以收获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教学《守株待兔》时,教师通过带领学生理解“有耕者”的“者”表示“什么的人”的意思,再理解“有耕者”是“有个耕地的人”。笔者接着对学生进行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含有‘者’的词?请找出‘者’这个字的族谱成员。”学生找出志者、劳动者、孤寡者、胜利者、强者、读者、弱者、或者、编者等,教者接着补充发明者、卖橘者、生产者、挑战者等。这样,抛砖引玉,闻一知十,帮助学生架起古文和白话文的沟通桥梁,让学生融会贯通,一隅三反,助力学生更快速地记住知识点。
小古文中蕴藏着很多丰富的历史故事,教师可以讲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知识,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人物形象。课本中归纳收集的警句名言有很多都出自历史故事,学生能读能背诵,但对名言警句的创作背景也许并不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出示名言的原文,将简洁的名言警句拓展成丰富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还能激起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浓郁兴趣。
其实,小学阶段的小古文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教学。一是对同类知识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二是从单元整体出发,对特定语法现象、同类知识进行归纳。
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在小古文教学中,为了避免出现习惯性引导学生雕章琢句的现象,从而陷入因小失大的境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1.甄选教学问题。对于那些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推敲思考,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比如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者可向学生提问:“假如你在场,你有何见解?可有证据?”故而引发头脑风暴,以教给学生用详尽事例来验证观点的学习方法。
2.联系生活体验。教师既可引导学生文白对照,古今关联,又可将生活体验带入文言文教学中,以强化感知。如教学《书戴嵩画牛》时,教师先要求学生找出刻画牧童的句子,依照文本内容示范戴嵩的画牛动作,再视频播放牛的形态,让学生察看牛的状态。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看到的牛都是牛尾巴夹在牛的两腿中间,而视频中见到的是尾巴直起来的牛。这一滑稽对比,不仅使学生笑得前仰后合,还表明这幅图不对,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文意。
3.用好延伸阅读。教师在小古文教学过程中应指引学生延展阅读,多元阅读。如教学《书戴嵩画牛》时,可布置作业:古代有名的作家都喜欢画牛,其中哪些画家因画牛而举世闻名?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形式查找资料,如上网、看相关书籍等,完成作业。这样在延伸阅读的搜集环节中锻炼了学生的探索与思考能力。
4.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应立足学生本位,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加入小古文学习中,持续提升教学效率。如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同学们,在一条小道的旁边,种了一棵李子树,这棵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却无人去摘,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步入课文一探究竟。在悄然无声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纵观各个学段的教材内容,小学阶段的古文实属有趣,大部分都能创作成课本剧。在编演剧本的过程中,学生涌现出丰富的创造力,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式,助力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意理,呈现故事剧情,帮助学生体悟情感,切实贯彻“生本位”思想。
总之,笔者认为,小古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能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具有探究价值。一线教师若能抱着生本相结合的思想,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那么学生在与小古文的文本对话交流中,便能迅速进入轻松而愉悦的课堂学习状态。值得探究的是,以文带文式的对比阅读和紧扣联系的对话学习,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使其感知小古文的魅力,提升阅读素养,又能焕发出新活力,从而让小学中高段的小古文教学之路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