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和对心理情绪的改善评价

2022-10-28党俊发黄思雨刘选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7期
关键词:风险性医治骨关节

党俊发 黄思雨 刘选文

(1.庆阳市人民医院骨三科,甘肃 庆阳 745000)

(2.西安医学院医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3.吉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吉林 吉林 132011)

跟骨关节内骨折为骨科科室内多见病症,病状多为机体足跟位置有强烈痛感、瘀斑、肿胀显著等,多数患者在患病后行走艰难、并伴有较强压痛之感,较易令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心理,降低了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病发后需立即为患者实行诊治,否则将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后遗症,如创伤性质的关节炎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康健[2]。临床较常使用的医疗方案即手术疗法,能够对骨折处进行复位、固定,以达到改善骨折病情,促进病情恢复效果的目标,相比非手术疗法,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更确切、直接,大部分患者在骨折疾病发生之后,选择手术方案;手术治疗需要使用钢板对患者病灶位置实施固定,所取得的疗效较明显,但钢板材质不同,所取得的疗效也有所差异[3]。本院研究传统钢板和锁定钢板作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治疗时的疗效,及对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现将本次研究实验的详细过程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90例施行实验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均分两组,即医治组(n=45)和常规组(n=45);90例患者内含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24~57(35.12±4.97)岁。医治组中有26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24~56(35.08±3.85)岁,病因:24例交通事故损伤、21例高处坠落损伤;常规组中有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24~57(35.07±3.76)岁,病因:22例交通事故损伤、23例高处坠落损伤。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选择条件:(1)经临床影像学诊断为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2)不存在先天畸形的患者;(3)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4)无心脑血管类病症的患者;(5)患者、患者家人同意参加该项研究,并自愿签订协议书;(6)符合伦理委员会审核要求者;(7)临床资料完整者。

剔除条件:(1)处于妊娠期的患者;(2)处于哺乳期的患者;(3)精神功能有阻碍的患者;(4)存在沟通阻力的患者;(5)凝血功能异常者;(6)认知能力不正常者;(7)血液系统异常的患者;(8)不支持该项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为患者实施消肿处置,术中患者持侧卧体位,确保患侧位置处于上端,给予患者常规形式麻醉术处置,观察患者患侧的跟骨外侧,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判断手术创口部位的标准,将患者病灶部位的皮肤行切开处置,以令病灶部位完全暴露,并将跟关节实施牵引,牵引方向即向下,将塌陷处的血肿清除,而后给予复位医治,再通过克氏针将跟骨结节、距骨位置进行固定,利用钢板给予患者病灶位置做固定处理,以螺钉形式将钢板固定,并使其与骨面进行贴合,确定复位、固定治疗均无错漏之后,给予止血处置,并将引流管置入,对创口进行缝合。

上述治疗过程中,常规组使用传统钢板,医治组使用锁定钢板。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跟骨关节内骨折病情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检测并详记患者Behler角、Gissane角,通过AOFAS(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最低分值0分,最高100分,分数与踝关节功能成正比。(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比较,通过SAS(焦虑)、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心理情绪改善状况,二者分值最小20分,最高80分,分数与心理情绪成反比。(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评估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方法分别是Fugl-Meyere量表中下肢运动功能量障碍评表和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量表,两种量表最高分依次是34分和100分,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改善良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时,所得评分较高。(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患者离院时,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即SF-36量表,评估项目即情感职能、躯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各项评估分值范围即0~100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良好时,所得评分较高。(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风险性比较,观察并详记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浅表炎症、足底筋膜间室综合征、截肢的情况,风险性=(浅表炎症+足底筋膜间室综合征+截肢)/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数据统计SPSS 20.0软件负责研究期间产生数据的处置统计,病情改善、心理情绪改善情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应用(±s)表达,使用t值检验准确性;治疗风险性应用[n(%)]表达,使用χ2检查其正确率;P<0.05时,差异极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折病情改善情况

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然医治组患者的Gissane角、Behler角、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折病情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折病情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Gissane角(°) Behler角(°) 踝关节功能(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45 158.10±2.46 141.39±3.41 27.49±3.44 30.86±3.52 75.02±12.96 76.05±13.32医治组 45 157.39±2.42 132.43±3.55 27.47±3.45 38.51±3.49 74.64±12.15 84.38±14.59 t 1.3802 12.2104 0.0275 10.3528 0.1434 2.8285 P 0.1710 0.0000 0.9781 0.0000 0.8862 0.0058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情绪评分

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有显著好转,医治组焦虑、抑郁评分均小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情绪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情绪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 焦虑 抑郁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45 58.32±15.41 33.25±8.72 59.46±12.38 31.43±9.65医治组45 59.36±15.43 21.13±5.26 59.68±13.16 20.08±5.21 t 0.3199 7.9837 0.0816 6.9427 P 0.7498 0.0000 0.9351 0.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

医治组、常规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间差异,于治疗之前不明显(P>0.05);治疗之后,组间差异明显,常规组评分明显低于医治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s,分)

组别例数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45 16.54±5.21 21.44±9.62 65.87±9.46 76.49±8.68医治组45 16.48±5.17 26.78±7.21 65.26±9.35 82.93±8.75 t 0.0548 2.9796 0.3076 3.5051 P 0.9564 0.0037 0.7591 0.0007

2.4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医治组、常规组的情感职能评分、躯体健康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间差异明显,常规组评分明显比医治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情感职能 躯体健康 生理功能 精神状态 社会功能常规组 45 80.29±5.64 82.34±5.73 82.26±5.34 82.78±5.21 80.67±5.08医治组 45 86.53±6.28 87.45±6.94 87.25±6.39 86.43±6.45 85.83±6.27 t 4.9591 3.8088 4.0196 2.9530 4.2894 P 0.0000 0.0003 0.0001 0.0040 0.0000

2.5 对比两组患者的风险性

风险性比较可知,医治组的风险性较低,总风险性为6.67%,小于常规组28.89%的风险性(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风险性对比[n(%)]

3 讨论

跟骨于机体活动,或者人体负重前行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在形成正常步态、减震、确保足部弹性方面有重要功效,高处坠落后,足跟部率先落地时较易形成跟骨骨折,疾病产生之后,下肢肢体运动功能受到严重限制,多数患者在跟骨骨折后无法正常行走,依据患处差异,临床将该疾病区分为未累及距骨下关节跟骨骨折和累及距骨下关节跟骨骨折,通常情况下,累及距骨下关节跟骨骨折疾病包括粉碎性骨折、垂直压缩塌陷骨折、剪式及挤压暴力骨折和单纯剪式暴力骨折,需要予以患者及时治疗,否则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诱发感染事件,导致临床治疗难度提高,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4]。

关于此疾病的诊治,临床惯用手术治疗,通过此治疗可以将患者的骨折位置实施固定和复位,有益于提高患者患处的愈合速率,而在此期间,应用钢板给予患者行固定措施是目前疗效较显著的医治方案之一,临床上可用的钢板包括传统钢板、锁定钢板等,不同类型钢板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6]。锁定钢板属于固定医疗装置的一种,其上伴锁定螺纹孔,可以稳定钢板和骨的结合,达到稳定复位的效果;传统钢板即利用螺钉使骨及钢板之间形成摩擦力,而达到稳定骨折,改善骨折病情的效果[7]。锁定钢板的结构相较于传统钢板有一定优势,其相容性、可塑性均较强于传统钢板,可以较好避免跟骨结构的特殊性,也能够较好规避软组织包围的限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应用锁定钢板治疗骨折疾病之后,术后恢复效果较优异[8]。锁定钢板是以骨折外表层的实际需求实施塑形,以增加钢板置入病灶表面的合理性,尤其是前端上、下侧薄片,能够较好环绕跟骨前端的骨折部位,以保证手术后跟骨解剖形状处于最佳状态,较好规避了治疗完成后骨折复位出现失常现象,有效保障了手术治疗效果处于良好态势[9]。除此之外,锁定钢板还能够组建内置支架结构,使其成角的稳固属性得到较好维持,确保复位疗法对跟骨解剖结构的影响降至最小;与此同时,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期间起到了抵抗应力的功效,有益于患者的术后康复[10]。与传统钢板相较,其稳固力度较强,螺钉尾部得到有效隐藏,不使其外露,同时减小了跟部软组织成分的张力,以达到抑制皮肤出现坏死现象的作用,降低了治疗风险性,有效减缓了患者疾病痛苦,减小了后遗症的产生,使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情绪得到良好疏解[11]。因而可知,临床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时,对其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方案,益于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效果,进而促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提升。

综上所述,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疗法,可以选用锁定钢板给予患者的伤处实施固定及复位治疗,相较于传统钢板,此种钢板能够较迅速的缓解患者病情,于患者预后康复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另外,此种治疗方法对踝关节能力的损伤性较小,是疗效绝佳的诊治方案,对于改善患者不良心态和情绪有推动作用,值得于临床医治跟骨关节内骨折疾病中实施宣扬并推广。

猜你喜欢

风险性医治骨关节
基于InVEST和生态风险评估模型耦合的湿地生态风险评价——以吉林省为例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医院药学服务风险性探讨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