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2022-11-27李睿
李睿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7)
健康管理是以提高人们健康生活质量为目的,通过健康查体来预防疾病发生,判断疾病发展,以此来降低医疗成本,并且体检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并对其危害身体健康相关的危险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不节、失眠熬夜、醉酒、精神紧张、吸烟、过度劳累等进行健康评估、监测、干预等手段使之得以改正,恢复健康生活习惯。例如,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的上班族来说,可以诱发颈、腰腰椎疾病、失眠、精神压力大、抑郁等疾病。但是当我们运用健康管理方式为这类建立的一套完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并且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及时进行医疗服务,有效降低疾病危害,节约医疗成本。健康管理医学研究表明,每在疾病健康预防上花费1元钱,就可以节省8.59元的药费,还能节省相应的抢救费、误工费、陪护费等。健康管理做为人们了解自身健康的一种手段,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接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健康管理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需求。
近几十年来,我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多,而对老年人群、慢病患者人群的健康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我国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导致健康管理医疗科研、创新能力偏弱。各大医疗机构及私营体检机构无论是从医疗服务角度、还是从经济效益出发,都越来越重视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1]。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如重视经济效益,轻视医疗服务质量、质控标准不一、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直接影响了健康体检信息的准确度,我院做为省级综合三级甲等中医院,除了具备大型三甲医院本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外,还应充分、合理利用医院的先进设备,如 CT 、MRI、内镜检查、基因诊断等,积极采用学科前沿技术和学术理论对疾病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从促进健康管理战略发展目标出发,将健康管理服务的标准化与中医治未病理论及中医体检相应的质量服务体系进行整合,不断完善中西医结合体检的标准化建设,以期提升整个健康管理行业的服务水平[2]。
1 健康管理标准化现状
健康管理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最先提出的,它将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相结合,为客户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定期宣传健康知识,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国民的健康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以评估民众的身体健康水平。日本、韩国、新加坡是亚洲实施居民健康管理较早国家,通过居民免费疾病筛查、建立慢性疾病防预体系,对民众进行健康管理。与发达国家的健康管理发展较早相比较,我国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的较晚,经历从无到有、从初级建设到逐步完善、发展的过程。
目前,健康管理服务发展迅速且备受大众所关注,但是用来约束、指导健康管理服务的行业标准相对较少,体检机构基本建设标准、医护人员资质标准、专业标准技术、仪器设备标准、工作纪律标准、健康管理中心服务标准、检查报告出具标准、个人隐私保护标准、检后服务、健康干预标准等要求不统一,成为严重阻碍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发展的因素[3]。在医疗服务中,健康管理中心属于综合性服务部门,分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主管,而每个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也不相同,这就导致能够起到指导监督作用的通用标准、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很少。从我国目前的比较知名的大型综合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学科发展来看,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指导,有些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并不能作为行业标准规范进行推广应用。因此,对健康体检服务进行标准化研究,不仅是健康管理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
伴随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健康管理人才需求急剧增加,使得合格的健康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调查研究显示目前从事健康管理工作人员主要是除了医生和护士外,还有许多非医学专业人员,学历从大专到博士不等,专业背景复杂,尚未达到完全专业化要求。因此需要我们的高等教育院校加快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健康管理人才队伍[4]。健康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应体现在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1)健康体检信息采集方面要优化体检流程,要坚持短时高效的原则,努力研发应用自动化健康体检系统,并且使这些体检系统趋于标准化、国际化。目前我国很多大型医疗机构健康体检中心都已经应用了自动化健康体检系统,体检者凭借唯一的体检编码,由体检系统自动合理有序安排体检者的体检项目,体检者扫码进入体检中心各个检查诊室,并且及时告知体检者下一个检查项目的名称、地点、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等,有效的将低体检者的检查时间,合理优化利用的体检资源,使体检流程更加科学、有序。(2)健康管理档案建设方面,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建立标准化的个体标识、信息模块、系统管理、统计分析等模块,形成符合大众健康需求的健康管理档案系统标准[5]。(3)健康评价方面,应根据国际和国内健康标准进行健康评定,风险评估应根据个人体检结果按照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严格评估,并不断完善风险评估流程模型。对于疾病的诊断应严格按照常规诊断标准执行[6]。 (4)健康干预方面,除了参照各种疾病和亚健康的诊疗指南外,还应依托健康体检的平台,结合体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干预,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健康干预在疾病的发生率方面,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健康干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新途径、新方式,综合家庭、社会因素进行实践。健康管理标准化建设不但需要制度标准化、流程标准化,还应建立标准化监管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健康管理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形成完善的健康管理机制。
2 中医健康管理标准化现状
中医健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健康管理模式,也是我国古代中医治未病体系发展的一部分,它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健康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积极的对各种疾病进行预防和诊疗,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7]。探索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不仅包括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而且要有中医体质辨识、望、闻、问、切四诊检查、中医脏腑经络检测、舌诊等中医体检方法,收集中医查体信息,通过中医仪器检测手段得出客观、准确、标准化的中医检查数据,结合中医特色理论,识别机体健康状态,判断不同体质类型[8],为体检者提供一个中、西医全面的检查报告。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是我国健康服务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提出以来受到各类人群的认可和欢迎,是一套具有浓厚中医特色的健康服务管理系统,尤其是中医对于人体功能状态上的检测即临床上已经出现临床症状但通过理化检查并未查出的疾病人群,更是弥补了西医健康体检的不足。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医疗管理软件层出不穷,甚至大型的健康管理机构都研发了适合本机构运营的健康管理系统,并且结合了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独具特色中医诊查指标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更好的促进中医健康管理体系发展[9],实现了中医体检数据信息化、数字化、量化的采集[10]。例如中医智能语音问诊系统可以代替人工提前对受检者进行信息采集,诸如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体温、既往病史、过敏史、胸围、腰围等,能够有效避免就诊过程中的信息重复采集,提高流程效率,节约受检者的时间。在针对不同体检人群、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运动及起居、就医指导服务方法,形成专一、专业的健康方案干预,使每位受检者从中获益,身心愉悦。伴随着中医健康管理理论的发展,四位一体的“中医检查—体检报告—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干预的健康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并不断的发展完善。
目前由于我国中医“治未病”管理服务学科建设及服务体系起步较晚,中医健康管理制度、中医体检项目、操作规范、中医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对于中医治未病各种政策支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并且能够开展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只集中在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机构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宣传教育,健康服务偏于商业化、快捷化,缺少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标准指导。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开展不深入,规范标准不完善,运行机制落实不到位、资金资源投放管理力度明显不足,健康管理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综合利用率不高,这些也直接影响了“治未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发展。目前,中医体检主要包扣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脏腑经络检测等。但是,这些中医体检项目缺少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如体检项目、体检内容和体检流程多是由体检机构自行决定,导致体检结果参差不齐。另外, 中医检查仪器的研制、操作标准化、诊断权威性等方面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很难和西医检查器械相比较,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和诊断标准,仪器使用起来缺乏效率,进行中医体检的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同,对于四诊和体质辨识的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难以形成统一的健康指导方案。以体质辨识检查为例:中医体质辨识检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问题数量多,信息重复率高,体检者在答题时就会浪费大量时间,有些问题难以理解,需要专业人员讲解,经常有漏答和错答的情况发生,影响了问卷调查的准确性,并且评价结果需要有专业技术较高的医生进行判断,辨别体质,其过程耗时耗力,降低了体检效率。所以,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大环境下,相关科研机构已经研究出了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体质辨识仪器,能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快速分析,辨别其体质类型,较人工判别而言更加客观,同时效率更高。
3 构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标准化的可行性分析
3.1 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的发展
健康管理是以人的健康信息为主体,对影响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增强体检者的健康意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预防保健效果。在中西医相结合的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中,我们应转变服务理念,即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向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是以天人合一、辩证论治和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以健康管理构架为平台,以健康干预为主要手段,通过对体检者进行饮食指导、规划运动锻炼方案、调畅情志及指导起居养生,以及药物和非药物干预相结合,从而构建中西医融合的健康管理学科及服务体系。中医体检包括中医四诊检查、中医仪器检查、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脏腑经络检测等,西医检查主要包扣物理、化学仪器检查、体格检查、既往病史等。中西医相结的合健康体检模式既重视理化检查的客观指标,又重视体检者的身心感受,不仅反映体检者的的健康状态和潜在的健康风险隐患,有效地将中医“治未病”早期预防疾病的优势与西医理化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接融合。
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还只是检出疾病,但是我们的体检者大部分是健康人,他们的体检结果往往是正常的,但是身体会处于一种不舒服状态,这就是中医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当前西医对亚健康状态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物理治疗方法,而应用传统中医药方法来调治亚健康状态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如何将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理念与现代西医学的健康管理理念相融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是值得我们不段深入研究的课题[11]。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家对中医健康管理事业的大力扶持,很多医疗机构先后成立了中医健康管理中心或“治未病”中心,将中医体检、亚健康调理、慢病干预与西医体检相结合,建立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模式,通过西医检验、放射、超声等检查手段, 早期排查各种疾病,通过中医四诊检查,中医仪器检查,中医体质辨识等结果掌握体检者的身体机能状态,重视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专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方案,能够开展有于体检者身心健康的健康管理服务。
3.2 建立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标准化
对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标准化研究,不但包括了体检者在体检中心检查的全过程,还包括了后期体检报告制作、健康管理、疾病干预等检后服务,体检环境、医护人员资质、检查设备、服务管理、医疗质量、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规划研究,从而提高健康管理中心的服务质量[12]。要构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标准体系,首先要对中医健康管理和西医健康管理分别进行研究和分析,两者分别制定、实施相对应的标准。然后将中医健康管理标准与西医健康管理标准进行有机融合。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是健康管理学界比较热议的话题,将中医体检的身体指标量化,在传统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精密仪器的检查模式,通过不断的研究、创新,研制出了中医经络检测仪、中医舌诊仪、中医体质辨识仪等检查仪器,将中医检查科学化、量化,准确的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给出个性化的中医调理方案[13]。通过对中医检查仪器的改进和创新,制定和完善中医检查的标准,满足体检者对中医健康体检的需求。中西医结合体检可弥补此不足,我们在不断完善西医健康体检服务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医体检的标准化建设,不但要包括中医四诊检查、中医仪器操作、体质辨识的标准制定,而且在体检者普遍重视的检后健康管理服务中,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继承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例如膏方、针灸、按摩、艾灸、刮痧、食疗等中医特色技术疗法,制定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并且不断创新以适应体检者健康保健的消费需求,开展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创建中医药健康产业模式,促进中医健康管理行业质量标准的研究,结合体检者的经济能力,合理控制价格,以满足普通大众消费需求[14]。建立具有中西医相结合的健康管理质量控制团队,不断为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标准做补充,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4 结语
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是我国未来健康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制定中西医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标准,是提高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水平的基础[15]。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标准化建设发展是整个学科建设规范化发展的关键,是中西医健康管理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各级健康管理机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加强健康管理学术研究,提升健康管理中心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探索规范标准,运用标准化方法助推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服务业稳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