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8李小青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7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导管

李小青

(阳煤集团总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之生活压力的增加,使胃癌(Cancerofstomach,CA)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已被临床归纳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呈年轻化趋势。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给CA患者提供了最佳静脉化疗途径[1]。研究发现,PICC带管出院,应用于CA化疗间歇期患者中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有效淡化周期性化疗因反复穿刺,而诱发的不良症状[2]。但临床研究发现,由于CA患者病情较为特殊,且生理状态的复杂,若置管期间护理不当,极易诱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出血、脱管、静脉炎等。相关数据统计,具有88.9%患者对出院后的导管护理存在一定困扰。因此为该类患者提供延续性照顾,严格规避因并发症而造成非计划性拔管,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3]。故在此环境我院提供出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该护理属于临床新型护理模式之一,主要通过一系列行动措施,确保患者能够接受连续性照护,使其能够获得满意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uotient,QLQ)[4]。鉴于此,本文选取40例CA化疗行PICC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0例CA化疗行PIC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归纳为M组、K组,各40例,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0: 20、21: 19;年龄分别为42~74岁、43~72岁,均值分别为(60.52±4.71)岁、(60.44±4.65)岁,PICC置管时间分别为50~120 d、49~120 d,均值分别为(68.65±3.26)d、(67.25±3.41)d。两组患者基础信息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5]:(1)经临床病理、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A;(2)无远端淋巴结转移,无其他器官转移:(3)功能状态评分为(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12个月;(4)临床资料完整;(5)遵医嘱实施化疗,且化疗次数≥4次,化疗期间留置PICC;(6)自愿配合医护人员安排及指导;(7)未伴有精神障碍史;(8)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9)能够独立完成本研究调查问卷。

排除标准[6]:(1)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2)伴有精神异常及认知功能障碍者;(3)无法坚持治疗,主动退出实验者;(4)合并肾、脑、心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2 方法

K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理,向其及家属阐述PICC相关知识,如自我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并发症表现以及日常护理知识,使其能够深入掌握PICC作用机制,并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入院进行维护。M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科室责任心强、工龄长以及级别较高者,担任小组组长,并选择PICC专职护理人员2名,护理骨干3名,肿瘤专科护士2名,通过召开讨论会,并依据患者病情状况以及临床资料,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明确小组人员责任,其中组长需对延续性护理进行状况,予以全面指导及监督,护士需负责完善各项护理指导功能,并予以随访跟踪;(2)随访内容:判断患者穿刺部位是否伴有红肿、疼痛、渗血、瘙痒等症状,并掌握导管外露是否与出院时一致,贴膜有无脱落、松动以及潮湿,定期有无去医院实施冲管以及换膜。同时需为患者制定系统化功能锻炼方案,如手指伸屈、握拳、旋腕、屈肘等。(3)随访时间:于出院后2 d内予以第一次随访,若各项条件均正常,则每周随访1次,若诱发不良症状,需及时随访,并告知干预措施。(4)随访方式:网络回访: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成立PICC维护QQ群或微信群,以专科护士为管理员,管理员可利用网络技术,将会使用QQ、微信患者或家属集中于一个群内,定期实施网上随访,时间维持7 d一次,并全面阐述PICC向观众实施、日常维护注意事项以及突发状况应对措施,定期推送关于PICC维护信息图片或视频,患者及家属可将导管维护相关问题,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上传,由管理人员详细解答,且患者之间可相互分享经验。居家护理:制定居家护理服务流程,对精神状态较差、体质虚弱或其他原因导致不方便入院复查患者,可由一名专科护士提供上门Picc维护,评估PICC维护状况。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随访并发症比较(感染、静脉炎、脱管、导管堵塞)。(2)观察两组护理能力比较,依据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进行评估[7],其中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三方面,分值为0~172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能力越好。(3)通过美国研究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QLQ[8],其中包含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三项目,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QLQ越好,分数与QLQ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达,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达,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随访并发症比较

M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K组的20.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随访并发症比较(n,%)

2.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出院后M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K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s,分)

组别例数 自我护理技能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出院前 出院后 出院前 出院后 出院前 出院后M组 40 24.61±4.52 33.74±5.32 17.53±3.21 23.14±5.62 15.12±3.10 21.23±5.62 K组 40 24.21±4.32 27.12±4.32 17.56±3.24 18.63±5.41 15.41±3.23 16.12±3.62 t 0.405 6.109 0.042 3.567 0.400 4.835 P 0.687 0.000 0.967 0.001 0.683 0.000

2.3 两组QLQ比较

两组出院前QLQ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M组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K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QLQ比较(±s,分)

表3 两组QLQ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出院前 出院后 出院前 出院后 出院前 出院后M组 40 63.26±8.26 92.33±12.25 66.25±10.25 92.26±15.26 65.25±6.25 95.26±9.24 K组 40 64.21±9.87 79.36±4.36 66.87±11.26 71.26±9.88 65.41±7.26 67.26±7.26 t 0.467 6.309 0.256 7.306 0.106 15.070 P 0.642 0.001 0.797 0.001 0.916 0.001

3 讨论

由于CA患者需反复多次化疗,加之每个间歇期患者均需带管出院,使诸多患者因自我管理能力欠缺、文化程度有限以及依从性差等问题,而诱发不同程度的出血、脱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及农村患者更为多见。因此提供针对性护理方案,确保PICC置管质量,积极规避不良症状发生显得十分重要。

PICC置管目的属于现阶段治疗肿瘤的关键措施,能够有效规避多次穿刺对血管损伤,淡化CA患者负面情绪,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PICC置换CA患者化疗后,大多数选择携管回家休养,由家属对导管实施一定维护,但家属未全面掌握PICC置管护理理念,加之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较差,化疗2周内其极易诱发白细胞降低,进而直接增加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关数据统计,肿瘤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可达到17.3%,故全面规避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风险,定期予以随访显得十分关键。既往,临床以传统护理为常用手段,该护理能够对住院期间PICC置管状况,予以密切观察及护理,但护理措施无法延伸至出院后干预,缺少对携管出院后患者的针对性支持及指导。而延续性护理则能够有效弥补上述护理的局限性,其凭借着安全性、规范性以及正确性,已获得诸多医师的青睐,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延续性护理主要利用一系列行动措施,使患者在院外也能够接受协作性、连续性照护,一般是指从医院至家庭的延续[9]。而本文研究显示,M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分析原因:主要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完善导管的维护、使用,促进患者能够深入掌握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全面规避并发症发生风险。另研究显示,M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K组,探究原因:通过随访模式,强化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积极性以及自信心,且通过关注患者出院后居家生活,利用随访手段,使其深入掌握PICC导管日常护理措施。同时通过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模式下,如QQ、微信等社交软件,全面向患者传输关于PICC相关护理视频以及注意事项,并在群内积极解答患者疑惑,且利用微信朋友圈互动交流模式,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促进群内病友直接相互沟通,彼此增加抗癌信息,促进其能够深入感受医护人员的关爱。同时能够将PICC维护注意事项、过程,拍摄成网络视频,发放于PICC延续护理群内,使患者能够随时观看维护视频,并将自己导管出现的问题及维护视频,发放至PICC延续护理群内,利于和群成员的交流,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图片、视频,全面判断患者导管维护状况,如有问题需予以对症解决。M组QLQ评分明显高于K组,进一步证实,CA化疗行PICC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可获得显著价值,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QLQ。白延霞[10]将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K组实施常规护理,M组予以延续性护理,结果显示,M组QLQ评分明显高于K组,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且取得满意护理价值,充分说明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肿瘤PICC置管中同样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贯穿于CA化疗行PICC置管中可取得满意结果,不仅能够提高患者QLQ,还有效强化其日常生活能力,进而获得满意结局,因此值得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