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很多时候我写完就忘了
2022-10-27□赵挺
□赵 挺
起初,有想写一篇小说的冲动,但是不知道写什么。装模作样构思了几天,发现都是老套的故事情节,写得没意思,读起来也不会好玩。
有时候觉得自己没什么东西可以写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写东西了。不写东西的时候我就和朋友聊聊天,吃吃饭,有事没事一起瞎玩玩;因为疫情原因,去远一点的地方旅行也变得奢侈了。突然发现,身边这些人,那些有的没的零零碎碎的事情,其实都是写作素材,但是这些人可能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交集,他们之间也不构成一个主题。
写小说有时候就像做一道菜,准备了各种料,这些料相互融合可以变成一道完美的菜,但我准备的料,那些身边的人与事,更像一块块小小的臭豆腐,属性相同,但又相互独立,无法融合成一道菜。只能把他们串起来,做成臭豆腐串,一口一个也挺有味道的。
于是我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与事,譬如我奶奶去世时候的场面,那时候我才二十岁左右,开着一辆雪弗兰汽车无忧无虑地满大街跑,却第一次感受到至亲去世。IT技术男老张,是我一个做网站的朋友,喜欢捣鼓一些东西,偶像是乔布斯,马斯克。社会混子大强,平时吃吃喝喝五毒俱全,神经极其大条。小区门卫大爷,一直展示着退休老头的激情人生。本土民营老板,总是精明圆滑地给我讲一些有的没的。还有若有若无的前准女友,路上偶遇多次的算命大仙等,这些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我和他们有着一些有趣的交集,同时,在这些普通人的普通事情里,我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荒诞与幽默。
我们处于一个没有饥饿与战争的年代,没有特别的社会宏大事件对我的生活造成过重大影响。生活有时候就像一杯白开水,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写作,就好比在一杯白开水里发现了一丝漪涟,因此充满乐趣与惊喜。
总之,在平淡的生活里,我找到了相对能引起我注意的事情,并且认为有一定的记录和书写价值。
臭豆腐有了,就需要用大竹签把他们串起来,这里面的 “我”就变成了一根大竹签,把他们一一串联起来。
要成为一串可口的臭豆腐,还需要酱料。
我想到经常去吃的一家海鲜面馆,本来“海鲜面馆”可能也是一块 “臭豆腐”,但是我发现里面的小男孩和我之前看到一部电影里的男孩很像,不仅仅长相,那种生活状态似乎也差不多。于是这家海鲜面馆里的人物就出现在每个小章节的结尾。 “它”成为了酱料,让臭豆腐有了另外一番滋味。
如果说 “海鲜面馆”是海鲜酱,那酱料还显得过于单调,如同我们吃火锅会把多种酱料调制在一起才更美味。 “海鲜面馆”应该搭配什么东西才会显得富有味道呢?
我突然想起许多年前,去东南亚旅行,参观了一个海啸博物馆,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习惯于把过去看到过的东西,将其写进小说里,哪怕一时半会儿和小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作为一种元素,我还是把 “海啸”这个看似不相干的东西放到了我的这个小说里。
我把在东南亚海啸博物馆里看到的一场“海啸”,移到了我所在的城市,并且将这一场“海啸”进行虚化,这是一场将来未来、似真似假的 “海啸”,并且与小说中的每个不相干的人物产生联系,尤其海鲜面馆里的小男孩,让这场海啸变得富有意味。
“海鲜面馆”是海鲜酱, “海啸”就是甜辣酱,它们相互融合,调制成一种新的味道,被均匀地涂抹于每一块小臭豆腐上,让每一块小臭豆腐的口感更加丰富多样。
有朋友看了我这篇小说,问我写的是什么?感觉写了很多,似乎也看懂了什么,但就是无法说出来写了什么。
有人将这篇小说看成是青春小说,认为表达了年轻人面对周遭无聊枯燥生活,一种无奈和嘲讽,一种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荒诞。
也有人将这篇小说,看成是悬疑小说。认为里面的主人公 “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我”,海鲜面馆里的那个小男孩才是真正的“我”,小男孩的消失就是回归了那个 “我”。
对此,我想说的是,把自己的小说当成语文阅读理解我也很为难。但是一篇小说,如果能引起许多读者的二次创作,那这篇小说一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
在不知道要写什么之前,我觉得一切都很难,而绞尽脑汁写出来不一定是好东西,但是在确定要写什么之后,一切都有了方向,每一个句子都写得流畅自然。我不太考虑写作的题材、内容和形式,也无需按照他人的需求定制,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比较放松的写作状态,所以也不要问我太多关于这个小说的问题,很多写完我自己也忘记了,这也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应有的状态,毕竟当下和未来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经历和感受的东西。
我始终认为,如果做不了一桌宏大的满汉全席,只做一串街头巷尾式的豆腐串,涂抹上香甜可口的酱料,边走边吃,看看云朵晒晒太阳,这也是写作或者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