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构探析

2022-10-2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非学历学分证书

张 静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言

2010年,国务院明确指出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也进一步提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要融合发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要做到有效衔接,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要互认,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在此背景下各地运用学分银行开展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融合实践探索,例如上海市运用学分银行开展学分互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转换比例占总转换数的75%[1]。但受地区、文化、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1+X”证书制度的出现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参照逻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都试点“1+X”证书制度,为重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遵循“1+X”证书制度精神,研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设的内涵、价值意蕴和建设路径,以期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提供一种思路。

二、“1+X”证书制度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内涵解析

“1+X”证书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厘清这两个关键概念,才能以“1+X”证书制度为指引,运用学分银行的相关理论,围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不同的教育形态,建设两者融合的学分银行。

(一)“1+X”证书制度

“职教20条”提出的“1+X”证书制度是一种制度创新,改革了技术技能人才评价管理体系,为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建立了新的范式[2]。“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同时获取这两个证书,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益,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复合技术技能。X证书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可以将非学历教育的X证书与学历教育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的职业教育进行衔接融合,由此形成统一教育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过程。1证书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X证书不仅方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知识和技能水平、时间安排等进行选择性报考,而且解除了非学历教育学生报考条件的限制,具有和谐共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包容力,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

“职教20条”提出积极开展1证书与X证书的认证、积累和转换工作,利用学分银行能够激活学习成果的优势,使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转换要求与“1+X”证书制度获证标准对接,将非学历教育的X证书标准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获得学历教育1证书的同时,获取更多不同级别的非学历教育的X证书,从而建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

(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

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首先提出“学分银行”的概念[3]。学分银行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制度和标准,也是实体运行机构[4]。学分银行借鉴金融银行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以学分为单位,将学生已经获得的学历教育学分和非学历教育学分分别进行认证,并存储在学生个人学习的账户下,学分满足一定条件和达到一定数量后,即可兑换成相应1证书和X证书。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关键就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学习成果的互认、积累和转换。以学分银行为抓手和突破口,改革现行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各自独立的状态,使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教育系统,学生能够获取1证书和X证书,无疑会激发人们终身学习的欲望,形成全民向学的风尚,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不断学习的动力。

非学历教育是通过学习不同的学习项目、学习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来确定学分,然后逐步储存、累积学分,经过认证兑换获得对应的X证书。在“1+X”证书制度试点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都进行了“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试点工作,使学历教育的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同时获得1证书和X证书,这为学历教育的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在校学生进行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提供了便利条件。非学历教育在“1+X”证书制度试点的背景下,例如开放大学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利用学分银行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工作,能为非学历教育学生的学习成果和X证书转换为1证书提供渠道,也为学历教育的1证书转换为非学历教育X证书搭建“立交桥”。由此可以看出,“1+X”证书制度能有效搭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桥梁,构建统一的终身学习的教育系统。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有利于扩充受教育者的范围,打破教育地点、时间和方式上的限制,使学生方便选择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进行学习,能够为我国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5]

三、“1+X”证书制度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图景就是人们在普遍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参加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能够享受学历教育的资源,二者协同发展。当前新兴产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岗位不断涌现,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特别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求职者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实践能力。具备学历的学生往往缺少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不足,非学历教育能够实时结合就业情况和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

“1+X”证书就是学历教育和岗位需求的对立统一[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要依据地方教育政策、产业特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特点等实际情况,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设立学分银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尽相同,以学分银行为“立交桥”,二者融合发展有助于相互借鉴与渗透,如非学历教育借鉴学历教育“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规范化管理,借鉴学历教育学分认证、积累、转换的方法,便于学生获取学历教育学分和学历证书;学历教育借鉴非学历教育针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强的优势,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不仅丰富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也促进了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X”证书制度的实质是创新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非学历教育融合,解决社会结构性就业矛盾[7]。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要求发生了变化,对人才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要随之改变。学历教育能够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但往往实践能力不足,非学历教育从企业实际要求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性强,灵活,见效快。“1+X”证书制度以书证融通为指向培养学生的复合技术技能,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和开放大学全面试点的背景下,建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使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都能实现系统的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达成“1+X”证书制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从而无缝对接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要求,提高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求职成功率、实际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谋划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新蓝图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以“1+X”证书制度为起点,以区域产业特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为实践,构建一个和谐通畅的教育系统。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在建设的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教育形态并不是异质单干,在统一的教育系统里,两者的基本组织单位设置、运行逻辑、运行路径大体一致,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地方政府协同学校和行业企业设置学分银行,使其更加符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特点,并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架构如图1所示,这个架构不仅顺应“1+X”证书制度,而且让政府、行业企业参与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设中来,促使他们协同工作、聚合力量、利益共享、合力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创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为在校学生、社会学习者提供服务,满足产业不断变化的需要,为构建新时代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图1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架构

四、“1+X”证书制度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设路径

(一)多元主体协同建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

现阶段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设主要靠政府教育政策的号召和引导,涉及的具体内容不多,也无相应的制度保障,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组织应及早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进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晰学分银行定位和职责,保障学分银行的权威性。政府引导和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主动作为,同行业企业与社会建立合作、协议、共享的学分银行运作机制,实现多元主体办学格局。政府政策导向,以市场化运作,建立非盈利的认证管理机构[7],认证、积累、转换学习成果,激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办学的动力与活力。

随着5G、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高速发展,学分银行运行表现出互联网、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信息系统互通,开展信息交换或数据共享,学分银行与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学校、开放大学学生学籍系统,学信网、公安身份认证系统,国家金融信息系统,人才招聘信息系统,社会福利保障系统,军人、农民等特定人群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还可以与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开展合作,使学生能获得量身定制的教育产品和更好的学习服务支持,使个体学习变成一个连续性、终身式的过程[9]。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可以有计划地引入优质“金专”“金课”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给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在“1+X”证书制度全面试点的背景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容易获得产业变化和职业需求变化信息,及时更新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标准,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建设学分银行的局面。

(二)完善和健全X证书标准与学分银行标准,畅通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

学分是学习成果转换的中介,学习成果是“1+X”证书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两者之间共同变量,学分银行是学习成果记录存储方式,保持X证书标准与学分银行的标准一致,才能通过学分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来兑换相应的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其他学习成果[10]。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和强化X证书标准与学分银行的标准建设。

1.完善和健全X证书标准,开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教学标准

X证书标准是职业标准下面向岗位群或关键岗位的具体化描述,体现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11]。教学标准既体现学历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又能包容非学历教育项目、课程和教学内容。X证书标准要从知识、技能、能力三个维度描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的各工作领域学习成果,X证书不仅要与X证书开发指南、新专业目录(2021年)、新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而且X证书的评定标准、类别与学分银行的标准要和职业目录保持一致,规范统一的职业资格目录。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教学标准开发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以保证标准的质量[12]。政府主导,学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办学主体)和行业企业协同开发教学标准。政府是教学标准开发的责任主导者,组织利益共同体在顶层设计上做好开发程序编制与框架开发等相关工作。教学标准的开发包括以下程序: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人才结构现状、岗位现状等综合信息的分析;工作领域及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能力分析;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在此基础上要对课程设置更为具体和细化,同时还需要周期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X证书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对接工作。学校对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在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展X证书培训和考核工作,注重将X证书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通过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培训考核等途径渗入教学过程中,以此提高两个标准对接成效,畅通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

2.完善和健全学习成果学分标准

学分标准是在“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框架下,对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学习成果等值等效,便于学生获得1和X两个证书。现有的X证书标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教学标准都缺乏学分标准设置,学分标准包括学分化设计、学分计算标准、学习成果转换标准、学分互认标准。X证书标准学分化设计以单元为基础,每一个单元以工作领域的某一岗位任务所需知识与技能为标准划分,每个单元包括编号、名称、学习成果目标、应用范围、职业技能等级、单元学分或学分占比、评价标准等关键性要素。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教学标准学分化设计以项目、课程或教学内容为单元进行,每一个单元以完成项目、课程或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标准划分,学分单元对应相应的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各学分单元经学分银行认证后,形成不同职业资历的学分单元库。学分计算标准可以按照完成每一个单元投入的学习时间进行测算。

学习成果转换是在“1+X”证书制度学习成果转换的语境中,将非学历教育X证书学习成果转换为学历教育课程学分,从而获得学历教育学分甚至1证书,或者是学历教育学分或者1证书转换成非学历教育X证书。学习成果转换标准主要包括学时与学分记录规则、X证书学习成果学分、X证书与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对应关系[13]。学习成果转换标准是建设“1+X”证书制度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的核心,必须平衡利益共同体各主体利益诉求,保障学分银行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具有较高的社会公信力。

学分互认是学生跨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选课且成绩合格后获得的学分受所在学校的认可,或者学生获得的学历教育学分或非学历教育学分受到对方认可。学分互认标准可以通过标准规范建设、学分互认细则、学分认定流程、学分转换办理、质量保障机制等学分互认框架,以统一的学分互认标准,解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对学分互认存在的学分不等值问题。[14]

(三)对接“1+X”证书制度,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课程融合是主要方向。在“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是培养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适应市场需求和岗位技能的教育活动。模块化课程具有基于能力本位课程观、强调内容优化整合和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瞄准产业发展动态开发企业课程、教学组织安排更加灵活和方便四个特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十分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1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破原有的以学科课程为逻辑起点的结构体系,将学历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非学历教育X证书标准对接,学校要按照这两个标准的具体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重构符合产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和模块化课程,通过课证融通,使模块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累计模块课程学分,发挥学分银行数据储存和交换器的作用,实现1与X两个证书的学习成果互认与转换。

(四)强化利益共同体作用,扩大学习成果转换通道

在“1+X”证书试点背景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有利于满足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对职业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改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分离的状况,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配置。建设“1+X”证书制度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需要强化利益共同体作用,促进学习成果在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行业企业之间的流通,扩大学分认证和转换范围,充分发挥学分银行的作用。借助利益共同体集体智慧,思维共振和头脑风暴,形成合力解决学分银行出现的问题。建立“政府干预”“制度干预”“第三方干预”“成果干预”等系列干预策略和学习成果转换激励机制,协同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的科学发展、迭代发展和可持续发展[16]。创新利益共同体合作方式,在机构设置、学分互认、学习成果转换流程设置和实际运营等方面互帮互助,协同发展,合力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设。

四、结语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1+X”证书制度的试点为推进两者的融合发展找到了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的学分银行建设,能够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学分银行为“立交桥”,能够促进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都能实现系统的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推进“1+X”证书制度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试点工作。

猜你喜欢

非学历学分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录证书
学分美食
非学历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