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地区青水畲族乡传统村落文化基因提取与演变
2022-10-24周立军傅珏杰
周立军,傅珏杰,殷 青
引言
在村镇建设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在突飞猛进的建设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盲目模仿导致许多村镇风貌趋同化,所谓“史无前例的建筑高潮和建筑创作的贫困”,失去了地域识别性和文化认同感,如何避免这种“建设性破坏”已成为亟待探究的议题。传统村落是地区的产物,它不抽象存在,总是扎根于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其形式意义来源于地方文化基因,诞生于历史,连接着未来。文化基因包含传统村落的山水环境、空间格局、营建风貌、人文信仰等要素,是传统村落传承、演变、发展最为强大的内生动力,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根植于本地文化基因的特点,有意识地从中汲取精华,因此对传统村落进行系统的基因提取并梳理其演变过程就变得尤为关键。
从绵延的丘陵地形到广阔的海洋,从沿海的冲击滩平原到内陆的山脉盆谷交错,使得福建诞生了与中原不同的文化发展脉络,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文化分区。闽中作为其中一支,地处福建中部,西面为客赣混杂地区,另三面与闽东、南、北接壤。传统村落在物质和精神表达层面更加多元,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为例,对其进行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构建文化基因图谱,进而对各层次基因在自然人文环境下发生的转化进行探讨,以确定青水乡传统村落演变过程的特征和原因。
1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1.1 传统村落文化基因
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基因,首先要厘清“基因”和“文化基因”的概念。在生物学的视角中,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生物的性状被基因控制,并受环境制约影响。“文化基因”则是基于生物学提出的一种解释文化发展、传播规律的理论,最早出现在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通常是指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的一些观念、习惯等,同时这种主动或被动的影响往往也是通过环境造成的。国内的关于文化基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学者刘沛林提出文化景观基因,对比生物学特性并首次将其与传统村落研究结合。近几年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俨然成为研究热点,笔者认为将基因与文化基因进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是确有先例并可以借鉴的。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该理论主要是运用在要素识别、形态研究、群系图谱建立等,对于文化传承与演变的研究成果较少,且与生物学基因概念较为脱离。基于此,本文尝试以青水畲族乡为例,在建构文化基因图谱的同时着重对其基因传承演变的特征进行讨论。
1.2 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表达与变异机制
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脱胎于生物学基因,具备生物学基因的基本特性,比如同一个地区先后建成的村落在形态和内部构成要素上往往是相似的,这就是其具有遗传性和复制性的证明。同样,环境的变化或外来文化的加入也会使得传统村落的物质形态和精神空间发生一定的形变,导致基因变异现象的出现。为了更好地展开研究,笔者将生物学基因理论与其进行对照,以构建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表达系统。
1.2.1 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表达
基因根据中心法则转录成功能RNA,以mRNA为模板翻译成对应的蛋白质,执行功能以控制生物性状,这个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类似的,传统村落文化基因对照DNA,通过RNA即指导思想翻译成蛋白质,分化后组织形成构成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载体,对外进行表达并为人所观测(图1)。考虑到基因会因表达程序和状况上的不同造成最终性状的差异,笔者将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单独提出,设定为影响目标状态的因素,同时对指导思想的理解受个体主观因素会有很大差异,导致翻译过程并不如生物程序一样高度精确。而文化基因载体,即蛋白质因其形式不同又区分为具有物质实体的显性载体和非物质形态的隐性载体。
图1 文化基因表达流程
1.2.2 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变异
对于传统村落文化基因演变的过程发生的突变和重组现象,笔者参照基因理论,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文化基因突变,指自然、人文环境变化下导致文化基因自身的改变与发展,如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等;文化基因同源重组,指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双方将控制同样性状的基因进行等位互换;文化基因异源重组,指与外来文化进行非等位互换(如细节装饰的处理手法与山墙的处理手法对换等)或引入原本不具备的片段。传统村落的演变伴随着文化基因突变与重组的过程,解读其形成、发展与演化的时序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表象背后的文化逻辑,并对村落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提前建立保护机制。
2 青水乡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识别与分析
2.1 青水乡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识别结果
据前文梳理的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表达路径,在查阅文献、实地踏勘与访谈的基础上,对青水乡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进行识别,并借鉴生物基因图谱的基本原理,构建传统村落文化基因图谱(图2)。
图2 青水乡文化基因图谱
2.2 环境因素
类似于环境辐射可以促使生物基因变异,环境促进不同文化基因的产生与聚合,在历史进程中,外来文化也会以基因重组的方式介入到原有的文化基因之中。它们便是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底色和传统村落发生演变的必要条件。
2.2.1 自然环境
青水乡位于福建省永安市东部,地处玳瑁山脉东北坡苏坑溪沿岸,境内层峦叠嶂,各村错落在群山之中,耕地资源极度匮乏,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决定其具有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征,优越的水热条件又使青水地区源源不断产出优质建材,如杉木、毛竹。这种处在低山窄谷地带的村落,早期在文化基因的表现上会因地制宜呈现出强调耕地占有、弱化围合的趋势,建筑通常以防潮防兽的全木构、干栏式作为原型拓展。
2.2.2 历史沿革
最早生活在青水地区的是史称“闽越”的古老部族,将蛇设为部落图腾,生产方式以渔猎农耕为主,因此喜欢生活在临近水源、耕地的河流冲击滩地带,这些特性全部沉淀在其文化基因的脉络之中;汉末以来,士族衣冠因战乱南迁入闽,客家人带来了原属于中原的观念与习俗,这段时期强势的中原文化基因与本土文化基因为争夺主导地位发生大量斗争,青水传统村落文化基因也因此发生了各种突变与重组;明清时期,浙赣畲族也汇聚于此,就此奠定了青水乡文化基因中的客畲文化基调。又因为青水乡的地理条件较为封闭,人口发展较为缓慢且经济实力较为有限,使得客家文化基因里最常见的庞宅大厝、土堡碉楼要素发生了突变,产生了只属于青水的别样风貌。
2.3 青水乡传统村落显性文化基因解析
2.3.1 村落形态与公共建筑
山环水依的青水乡,整体规划上强调与复杂地形的适配,建筑以水为轴,沿着苏坑溪两岸的小型冲积滩平原带状延伸,村落形态因势利导顺延山体河流呈现出高低错落、蜿蜒曲折的独特风貌,符合低山窄谷地带的村落的文化基因特点。在小农经济的要求下,青水乡村落规划的基因序列朝着物质实体上避让良田、精神气势上统帅周围耕地的趋势。民居选址虽依据场地形态、尺度不同而有所区分,但总体上,房屋与房屋之间都隔着一定的距离,散布在各个台地中以强调对耕地的占有。土堡、廊桥、祠堂等公共建筑作为节点,分设在聚落的四界,或水口水尾,或组团中心作为娱乐休憩的场所,同时也起到御寇弭盗的军事作用。节点空间和文化性实体建筑控制的线性结构,因避让良田而形成渔网状布局,青水乡由此出现多核心宽松发展的势态,整体呈现出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图3)。
图3 青水民居分布
2.3.2 三合天井居
青水民居最基本的形制是三合天井居(图4)。选址讲究环境适应,方便生产生活,不拘泥于风水堪舆之术,灵活变通。基地前端设置半圆形水池(也称“泮池”),调节微气候;后方常设半圆形阶梯式护坡(也称“胎土”),渐上渐急,步步高升,胎土、泮池前后环抱,呈强化空间之气势。民居单体中轴对称向心式布局,祖堂承担最主要的空间组织功能,由内向左右护厝、排屋层层簇拥,由前至后等级序列逐级推进,大小天井协助采光排水,上下姑亭连接不同功能,形成移步易景的场所变化。以木构架干栏式为建筑基因的基本原型,配合毛竹、生土等地方性材料,形成灵巧多变的造型。纵横穿插、高低相叠的屋面如山峦重叠,有效对抗雾气及台风,是文化基因在地域性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突变结果,黑瓦、褐窗、白墙,纯朴的外观诠释清淡宁静的山林野趣,整体形象简繁分明(图5)。青水民居三合天井居的独特的建筑形制,也是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物质实体呈现。
图4 青水三合天井居
2.4 青水乡隐性文化基因解析
类似于环境辐射可以促使生物基因变异,环境促进不同文化基因随着青水乡的历史变迁和中原文化的融入,念祖与寻根的宗族意识重组并进入该地区的隐性文化基因之中。与此同时,闽越土著和畲族文化基因中万物有灵的认知,使青水乡产生了一种具有功利性、实用性、包容性的隐性文化基因序列。
2.4.1 宗族观念
青水地区的先祖多为移民,动乱且激烈的社会变迁加剧了社会内部的紧迫感,迁客以血缘为纽带,组织宗族;以尊祖敬宗为教条,团结族人以保护自身利益,宗族观念由此对这个地区的文化基因序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聚族而居的村落,在规划上虽因地制宜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但总体表达出以宗祠为中心或节点(图5)、依次构筑的向心性观念。中轴对称的宅院构图中,祖祠也因其社会作用而被设置在中心位置,宅院的其他功能退而居其次,平面组织也演化成了一明两暗、外环连廊的基本形制,使得祖祠空间更好地满足封建礼法制度的要求。建筑单体方面,除广建宗祠外,甚至出现了以土堡为代表显示宗族权威的大型夯土建筑。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青水乡居民的宗族观念作为隐形文化基因影响到了村落与建筑形态。
图5 青水进财祠
2.4.2 民间信仰
青水地区的神灵众多,民间信仰方面以俗神、地方神或当地作出一定贡献、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为主,且具有多神教的特点,如开闽王王审知、马氏真仙马元君、武元帅赵公明等。所谓“石狮无言而称爷,大树无故而立祀”,青水居民往往根据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自由地塑造神灵,神灵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在建筑空间中。各路神仙应需求的不同被供奉在同一个庙宇之中,分享百姓的香火,这正是功利性宗教观念的体现,也充分体现了青水乡隐性文化基因隐中实用性、包容性的特点。
2.4.3 民风民俗
青水话、永安话、槐南话、客家话,语言的多元是青水文化基因兼收并蓄的表象。在民俗活动方面,有寓意“招财进宝、合家无虑”的接财神,祈祷万事如意添丁增口的迎龙灯,各类朝山乞火、迎神游庙的活动,直观反映着初迁至此的青水先祖渴望人口发展、御寇弥盗的实用性需求。在戏剧文化上,有距今670年历史弋阳腔“活化石”之称的大腔戏,以及由大腔戏改良而来的小腔戏和大小腔傀儡戏,畲族巫傩活动演变成象征驱瘟避疫的巫舞打黑狮(图6)。这些源自浙赣、荆楚的文化形式在其他地方已经难寻踪迹,却在这里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它们既是青水先祖迁徙过程的见证,也是古老中原文化的积淀,更体现出青水文化基因里的宽容性和融合性。
图6 打黑狮
2.4.4 生产生活
始建于明代至今繁荣乡府的青水街圩市,一开始是为了便于青水乡与周边村落居民贸易,却无形中带动了生产,出于实用性的隐性文化基因引导,形成以家庭小作坊为单位的经济文化格局,分散的手工业对住宅的形制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过院、祖堂、庭院中进行的生产活动使这些空间的尺度和构造发生转变:家禽养殖使得院落空间扩大、生产资料使得储物空间增加等。中原人民多次南迁也将其饮食文化传播到了青水,勤劳的青水人也创造出了与“沙县小吃”齐名的永安小吃。这些根植于日常生产生活的观念和习俗,使青水乡得以在百年的岁月流转中依然延续,是其重要的隐形文化基因。
3 青水乡传统村落文化基因演变
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内于其文化表征,并具有在时空上传承和拓展的能力,它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诞生,又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调整。探讨不同的基因序列演变脉络背后的因果,才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村落,并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下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
笔者将按照前文所述的两种不同的突变、重组机制,即在自然和历史进程下发生的基因突变,以及文化交流而导致的基因重组,对青水乡文化基因在不同层次发生的衍化过程及其特性进行描述。同时把村落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而导致的开发性、建设性破坏和不恰当保护行为对传统村落历史价值的抹杀这些问题,视作文化基因的异常突变与重组。
3.1 青水乡文化基因的突变
3.1.1 村落布局的基因突变
福建作为宗法制度最为强盛的省份之一,在其统摄下的传统村落布局形态上往往表达出宗族血缘为中心,外向封闭用于防御的特点。而这种文化基因却在青水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中发生了突变。初到青水的乡民多从闽北、闽南移居而来,并非衣冠南渡的中原大族,有限的经济实力和稀缺的人口资源使庞宅大厝不再成立,土楼、土堡被一个个灵巧的单体所取代,儒释道共存的庙观与宗祠变成节点,道路随弯就势地将各要素一一连接,由此,高度向心的村落结构转而变成以单体为纽带的散点状构图,同时这种线性结构也随着村落规模的扩大向腹地纵深发展,空间上也就发生了节奏的变化(图7)。
图7 闽南向心构图与青水散点构图对比
3.1.2 单体选址与场地布置的基因突变
终年温润的气候条件和实用性的隐性文化基因特性,使专论龙砂的中原风水观发生突变,负阴抱阳不再是青水民居选址的决定性因素,单体通常设置在纳阳的平原、山地和背阴的山谷中,达到方便日常劳作且尽可能节约耕地的目的。规划层级的文化基因突变也引发了场地布置层级的文化基因突变。青水民居在宅基后方通常会设置护坡,以牢固营建在缓坡之上的建筑根基,层级跌落的半圆形护坡将山体滑落的雨水引导至建筑左右两侧、合院护拢间的天井中排出,有效避免雨水对建筑主体的冲刷。为配合这一竖向排水系统,各单体间的连接单元通常处理成架空的连廊,并在基地前端设置半圆形水池,起到承接降雨、调节微气候、家禽养殖之用。光秃的建筑外围场地也有效避免了南方地区野兽虫蛇的侵害。客民风水堪舆之术和人文思想的文化基因在青水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中伴随历史进程发生了演化,在单体选址与场地布局中产生了基因突变。
3.1.3 节点空间的基因突变
青水地区溪流横纵,峡谷密布,为方便通达多设水桥,凌空过水的桥跨上覆木构桥屋就形成了廊桥(图8)。廊桥按照桥跨材质的不同分为石构廊桥和木构廊桥两种,桥屋则均为木制。木构桥屋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当地多雨水的气候环境,春夏时有洪水,桥屋能够增加桥体重量,提高稳定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民居形制的诱导,青水民居常在合院护拢间加建架空的木构连廊,以便天井排水。这就形成了桥上设桥屋的廊桥形制。廊桥建材的选用则是因为当地盛产林木,建造时取材方便,同时木构便于营造通透灵巧的空间,形成更好的通风环境以适应闽中湿热气候。廊桥室内空间的形成和人口的富集使廊桥功能向多样化发展,一体多元的文化观念又使之复合化,宗族议事、市集售卖、祭祀观演等公共活动陆续上演,最终演化出庙宇-戏台-廊桥三位一体线性分布的形态,它不仅是内外出入的关口和地域标志的分界,更是聚落祭祀的典仪空间。廊桥界定村落内外空间的同时又极大丰富了聚落的景观。青水地区的特色廊桥等节点空间应该是南方地区廊桥形制的一种基因突变现象。
图8 永宁桥
3.2 青水乡文化基因的重组
3.2.1 戏曲文化的同源重组与异源重组
明朝时期,青水丰田村熊氏派族人返赣南石城祭祖,学习当地弋阳腔并与祖地湖北兴山的荆楚古音、永安本地山歌小调结合形成大腔戏。嘉庆年间艺人余清福改小嗓细音行腔,又吸纳辛亥革命后传入福建的京剧和汉剧曲调改良出小腔戏。与此同时,青水黄景山王氏将金丝傀儡融合大、小腔戏的音乐声腔形成大腔傀儡戏和小腔傀儡戏。这些表演除日常娱乐之用,也为宗族祭祀、迎神赛会等活动而服务,它们既是中原戏曲文化和地方戏曲文化异源重组的结果,也是青水戏曲形式之间同源重组的产物。不同的戏曲表演活动产生了青水民居特有的公共空间。
3.2.2 建筑形式的异源重组
在闽越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蝮蛇的环境中诞生了干栏式的住屋形式。而青水民居与自然资源适配的营建技术在与中原建筑文化的对话中,完成了干栏式与合院式两大形制完美融合。功能组织上,复杂的生产生活使住宅的建设预留出大量的空间以满足日后扩充的需要,干栏式建筑生活模式的保留使家禽养殖与居住功能混合在一起,畜舍往往设置在内院,零碎复杂的空间以大小院落进行组织,形成明确的空间秩序,中原地区的尊卑伦理观念也在此显性,它表现在各小家庭分灶为炊的功能构成上,也表现在以祖堂为中心的层次关系中。结构营建上,青水民居形成了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配合北方抬梁式木构架的受力体系,传统干栏式演化成了一种架空在石础上的形制,又因生产生活部分空间取消架空层的民居形式。这种“地面干栏式合院建筑”,三合院、四合院的中原语言与护厝、排屋等地方建筑结合,单体以廊桥批次穿插叠合的形态表现,实则是南北气候基因、地域文化基因重组后的结果(图9)。
图9 地面干栏式合院建筑
在公共建筑层面,佃农起义、土匪侵扰频繁、纠纷械斗不断的历史环境中,防御性夯土建筑孕育而生,如土堡、土楼、围屋等。受地形地貌制约,青水地区夯土建筑以顺坡而下围龙屋形式的土堡为主,以避免占用宝贵的易耕平地。因围堡内向封闭的布局模式难以适应多雾多湿的青水气候,且受经济制约无法大面积建造,百姓在方便生产生活以及防卫之间取得了一种巧妙的均衡,零星的土堡多为集资建设以供临时之需,日常却住在靠近田地的合院式房屋中。军事属性的突出使宗族序位靠后,向心性减弱,有的土堡甚至将祭祀空间转到环楼之中,体现了多元信仰和自然环境对宗法制度统率下的空间的异源重组。
3.3 青水乡文化异常的突变与重组
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转型。以现代主义为代表的思潮迅速获得人们的认可并融入青水文化基因之中。但从建筑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许多新建的建筑上难寻原有文化基因的影子,这不仅是由于工业化的构件、材料以及高效的营建方法使设计趋于模式化、单一化,宗族观念的式微、生产生活模式的改变也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传统村落中穿插着大量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质构成的民居形态;古庙、古树、古井等传统构成要素中,交杂着标准化、模式化的新建建筑;青石板砌筑的百年街巷边是杂乱无章的水泥道路。同质化的开发背后,不但丧失了文化基因原有的底色,也对青水乡的形态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对于这种异常的基因重组,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和正确的设计语言、营造评估体系去筛选不良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隔离与剔除,使工业语言更好地融入原有的基因序列,使基因传承更好地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本文通过文化基因视角对青水畲族乡进行基因的提取与图谱,并探寻其演变过程的特征和成因。不难发现,文化传承是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连贯性的。青水乡的传统民居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演变,推动这一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对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的适应,而动乱的历史变迁造成该地区文化多元的融合,为文化基因的重组提供了丰富的可选材料,最终造就了青水独特的村落风貌。探寻文化基因的演变与传承,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村落物质表征与精神内涵的传承,也是为了在城镇化快速进行的当下挖掘传统民居设计思想的根源,以期能够为它的发展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策略,在设计中体现更多属于我们的特色元素,赋予其更多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