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空间生产视角下地方商业街更新的差异性建构
——以杭州市小河直街为例
2022-10-23武前波刘嘉崟刘雪琴崔万珍
武前波,刘嘉崟,刘雪琴,崔万珍
引言
在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热潮中,地方商业街逐渐显现更新换代的变化,有关商业街空间生产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方法应运而生。然而,地方商业街的建构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之中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多样性”,如“一律”是资本积累的利益驱使,“多样性”则是资本积累在地方中的表现。尽管传统商业街区正在面临更新,其转型发展也存在不同的建构模式,相通的是,地方商业街的业态和定位会朝着个性化发展,其功能和建设也正走向多元化与主题化。其中,历史文化型商业街主要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境外的全球化浪潮、国内的人口迁移和地方政府的城市更新政策。历史街区也往往因其文化积淀具有不同于一般空间的视觉形态,在空间生产中,文化转化成为一种美学符号,随之成为资本获取利润的载体。在街道环境设计实践中,不仅局限于规划平面的空间,而且更加注重以视觉为导向的整体性的景观环境配置,在丰富景观层次的同时,关注文化艺术特色和一系列的体验式消费活动,提升消费者综合体验与商业街品牌的服务能力。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依托于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和特色商业文化,不少历史性街区得到快速发展与持续更新,对到杭州的中外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其中,许多商业街将商业文化与历史遗址、景观绿化、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等融合为一体,塑造了有视觉影响力和文化底蕴的街区形象,如大兜路历史街区、信义坊、桥西直街、南宋御街、河坊街等,越来越成为杭州城市旅游的亮点。例如,杭州市小河直街经2007年实施的更新规划改造后,采取了部分“功能重置”以及“居民重置”。更新后的街区为商住混合型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旅游服务、文化体验与休闲商业,成为地方商业街更新的典型案例。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在消费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对杭州小河直街差异性的空间环境营造与更新模式进行探讨,以揭示地方特色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生产的过程。
1 消费空间与地方商业街
1.1 消费社会中的城市空间生产
随着现代消费活动的不断演进,城市空间作为承载生产活动的场所被赋予了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功能,空间环境具有了消费工具和消费对象的双重身份,它的价值或与空间中的其他消费活动捆绑实现,或独立于其他消费内容,作为体验空间本身直接被消费,这一特性进一步催生了空间生产与空间消费的互动。一方面,空间被有意识地生产,丰富着大众的日常消费活动,从而在刺激消费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活力;另一方面,消费活动日益呈现多系列交织的发展趋势,特色化和多样化的消费活动建构着消费空间,促使空间环境成为消费者更为关注的对象,进而推动城市消费空间功能的增强。基于社会再生产逻辑的城市空间,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循环消解着资本的过度积累,已成为推动消费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城市空间的生产”,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城市中心复兴,引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开展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实质上都是市场资本投入城市空间生产的典型现象。美国著名地理学家大卫·哈维在“资本城市化理论”中提出资本积累形塑了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城市空间被生产并像企业一样经营,进而获得越来越强的利润生产能力。地方商业街作为一种多功能混合的城市消费空间,承载着频繁的商贸交易、文化交流与大量的人员流动,因其能够激发出巨大的城市活力而格外受到资本的青睐。例如,上海的新天地、田子坊已经发展成为享誉海外的休闲消费特色街区,以浓厚的文化氛围、时尚气息和艺术环境为导向,显示出绅士化商业街的独特风貌魅力,吸引了大量观光和消费游客。
1.2 空间生产视角下地方商业街的差异性建构
基于空间生产视角,历史街区的更新突破传统生产逻辑下倚重街头零售的“空间中的生产”演化为关注消费空间本身的“空间的生产”,在空间资源及各方利益进行再生产与再分配的过程中重构了街区的建筑形态、消费活动、生活氛围与社会关系结构。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的“物”的消费进行分析,建构了符号消费理论。在符号社会中,物质消费品的生产转变为消费符号的生产,消费活动的意义转变为消费某种符号的意义。符号系统产生的、符号之间的“差异性”是符号消费的核心,符号消费促使后工业社会开始转向消费的审美化。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地方政府开始采用与“资本”相同的视角,以一系列企业化的运作方式经营城市空间,不同的是,根据地方街区自身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在处理消费空间商品化过程中产生了审美与设计的差异。正如鲍德里亚所言:“物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性。”也有学者指出,在空间资本化中,资本拥有从任何地方差异、地方文化差异和美学意义中挪用和汲取剩余价值的办法。本文研究的“差异性”表现为在全球化浪潮下的消费空间中,文化精神符号与景观物质符号的新奇,所谓新奇是通过精心的设计与包装而赋予空间新的形式和功能,使消费者获得新的审美经验和趣味。在城市消费空间差异性的创造中,“新”并不意味着与“旧”对立。全球城市竞争的加剧使我们所见的城市空间像时装一样快速更迭,旧的历史文化型街区因其沉淀了传统的艺术而成为年轻群体眼中的“新奇”,在城市更新中塑造并强化出空间的差异,相比其他类型的消费空间,历史文化型街区有着文化的特殊意义与氛围。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杭州市特色商业街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得益于政府的有效管理、有机整合、有序开发,自进入21世纪以来就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呈现出更加成熟的复合化演变趋势,并走出了一条商业街与城市建设、空间更新、旅游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本文选取杭州小河直街进行个案剖析,其消费空间生产具有典型的差异性特征。小河直街地处杭州市拱墅区,保留着运河文化中“一河两街”的格局,是杭州整体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街区之一。更新后的小河直街街区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街区内的传统建筑兼顾审美与功能,运河人家居住区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白墙黑瓦,保留有大量的运河工业遗迹,呈现出浓厚的运河商埠文化特色,形成了一种相对成功的街区更新模式(图1)。
图1 研究对象——小河直街区位示意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空间生产相关文献以及商业街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为开展案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采取田野调查法,调研工作包括对小河直街的业态分布、空间环境、景观风貌开展实地踏勘,针对街区步行环境与沿街建筑的形态、尺度、色彩等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剖析小河直街在城市更新中采用视觉和功能差异性建构的手段,为深层次的消费空间生产逻辑分析提供经验素材。
3 地方商业街的差异性建构——以小河直街为例
在消费空间生产中,市场资本将对物质空间的设计和建造作为介入空间生产的第一步,在全球资本主义影响下,地方的统一与标准化不断地威胁着差异性,所到之处都呈现出大同小异的景观。调研表明,尽管市场资本与当地政府对街区更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小河直街的塑造还是以一种计划外的、差异性的方式超出了前两者的控制。小河直街所具有的人文地理空间,关联着历史的经验,也关联着空间的创造。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江南水乡的生态格局,梳理出差异性的视觉审美空间,通过景观绿化、街巷基面、建筑风貌等要素呈现出来,撞击着被资本标准化的审美经验。新空间功能吸引着消费者不同的关注与意图,具有了相互之间的差异性。消费者的个体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决定了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影响着商业街功能的调整与转型。同时,原住民的参与让街道在建造与体验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充分发挥了街区的文化与自然特性,建构着差异化的、不可复制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空间。
3.1 景观环境的差异性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商业街由过去仅考虑交易转向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将设施空间也作为消费对象,无论是物质商品还是休闲服务甚至各类空间装饰符号,均具有了商品消费的意义。地方商业街的特定颜色、建造材质以及内部设计都将体现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小河直街的自然景观环境特征作为特色文化资源构建了街道差异性。滨水河道、景观绿化、道路基面等多种环境要素组成了街道视觉景观系统,生产出的符号价值使空间进一步转化为体验观赏的消费品,并使原有空间消费品的吸引力得到强化,拉大与其他消费空间的个性差异。
3.1.1 绿化环境
除了规划中的行道植物绿化之外,小河直街的绿化也有居民自发的植物配置。这些由居民自发的植物摆放是街道差异性景观环境营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小河直街的绿化面积中占比最大,区别于其他公共绿地,自发性绿植呈点状布置,包括建筑入口、院落空间、沿街廊檐等。其中,中型植物创造遮阳、隔噪、休息的绿色场所,小型植物品种以白晶菊、龟背竹、栀子花、山茶、八脚金盘为主,加之大量使用侧立面垂直绿化,与周边建筑形成关联,丰富了街区的景观层次(表1,图2)。由此可见,居民自发绿化的方式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美化了街区的生活环境,不断强化着空间环境之间的差异,对于塑造街区景观环境的独特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表1 店铺周边植物种类
图2 店铺周边植物景观
3.1.2 街巷基面
街巷基面主要是指街巷中的硬质铺装,尤其是承担交通通行功能的硬化空间。它是街巷空间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承载了主要的交通廊道功能,供行人及汽车通行,也可作为停驻、交流等临时空间。调研中对规划路段的硬质铺装分为三段逐一分析,各种砖石呈现出较强的历史感与文化韵味,焕发出视觉差异。其中,一段路面为仿古砖,花岗岩边线,邻近商铺路边有少量砾石和木板铺装;二段为重点风貌保护区,街道为保留下来的旧石砖,平整度欠佳但更有韵味,路面镶嵌“运”字;三段桥面为木板材质,楼梯与路面铺设仿古砖,总体铺装为复古灰色调。从中看出,一段和三段铺装偏现代,做过仿古做旧处理,二段铺装使用的砖石为传统历史遗存,总体营造出具有差异性的古街特色和清新自然的气息(图3)。
图3 硬质铺装分布
3.2 建筑形象的差异性
小河直街具有独特的传统历史文化积淀,采取新旧结合的方式对建筑系统进行差异性建构。在更新规划中对既有的建筑肌理进行保护,限制高层建筑,引入过渡性建筑尺度协调整体街区风貌。在建筑设计中将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作为参与街道差异性建构的重要资源,一切建筑空间要素都是对传统江南水乡生活的精妙抽象和提炼,具有强烈的古韵文化表达。
3.2.1 建筑形态
小河直街整体建筑风貌具有鲜明的江南传统民居特征。在建筑空间营造中对文物建筑进行了保留和局部修缮,对老旧建筑元素进行提炼与演绎,对民居建筑进行风貌修复,使得空间尺度让人感到更加亲切。街区整体天际线相对平缓,街道空间的连续性较强。建筑大多采用明清时期硬山造、梁架穿斗结构,成为小河直街文化差异性的符号与标记(图4)。在具体设计上引入部分现代元素,大多为中性色彩,即采用白色、黑色、灰色等,包括木材、石砖本身的色彩。总体而言,不论建筑功能还是空间结构,小河直街都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差异。
图4 小河直街建筑立面
3.2.2 建筑色彩
小河直街整体建筑色彩蕴含了江南水乡的风格,其对传统建筑元素符号进行提取,结合现代手法,既包含了精神层面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扬,也包括整体空间的综合考虑。控制材质、色彩肌理与保护区建筑保持协调,特别是具有历史气息的材料运用——青砖、板瓦、木头等,加以现代修复材料——平板玻璃、钢材等,砖墙为白色,配合磨砂的质地,不似大多数古建墙面呈现青灰色、米白色、原木色、黑色、青灰色的搭配散发出沉稳古朴的美感。同时,加以古典韵味浓厚的红色灯笼和清新的绿植,街巷色谱丰富且基本达到和谐状态,通过形态的塑造获得文化上的差异特征(图5)。但是,小河直街在墙面的处理上存在一些不足,由于修建手段过于直接,失去了原有的沧桑感与历史感。
图5 建筑色彩分析
3.3 空间功能的差异性
小河直街空间功能差异性建构主要采取功能调整的方式,针对初始功能尚未消失的空间,在保留其初始功能的同时赋予新的使用功能,特别是消费、非消费功能的独特混合方式强化了功能差异性。这些空间场所融合了现代城市居民愈加个性化,具有偏好性、时效性等的生活方式,又同时尊重原住民对于生活功能的需求。由于大量民居建筑被保留,居民对于场所的认同感强烈,人们在街巷中的活动自由,邻里相处较为融洽,打牌、聊天、摆摊等室外活动丰富,形成以居住为主、商业为辅的街巷氛围,由此将城市空间转化为集体消费品,建构出清晰的空间功能差异。
3.3.1 业态功能
在业态功能重塑方面,小河直街将商贸旅游功能适度融入街区更新中,使原住民成为小河直街保护整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街区共有商户127家,经营规模多为中小型店铺,商铺包括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酱园、孵坊等作坊,还有正在建造修缮的昆曲会客厅,使传统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表2)。同时,其他日用品店等功能的植入,赋予了既有住区建筑多样化的功能,增加了人们活动的多样化选择和空间使用以及邻里交往等,体现了小河直街从以居住为主转变为以旅游服务为导向的空间功能演化过程。例如,街道南端入驻很多创意设计、室内装饰、原创珠宝设计等工作室,促进街区消费功能的复合化,满足消费者活动的多元体验(图6)。
图6 文化创意产业
表2 小河直街业态分类
3.3.2 日常生活服务功能
空间真正的差异性产生于不同人群的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于人群对于物质世界创造性的改变中。实用性、便捷性、日常化的消费功能使得原有的消费空间成为生活空间的延伸。小河直街在功能的调整中,一方面根植于历史文化要素,建构消费者的记忆认同,另一方面将固有的城市日常生活功能及其空间载体加以保留,塑造出原真性的日常生活场景。小河直街街区尺度较小,用地紧张,当地居民在相当程度上参与着生活空间生产。虽然受到各种法规和条例的限制,但他们出于对生活舒适度与活动便利的追求,对街巷中的服务设施有着不同的利用方式,将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家具来服务于日常生活。例如,将公共服务设施附加上自己、自家或小群体的使用需求,或将自家闲置老旧家具放置于公共空间中。这使得街巷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呈现出灵活的、多面的“万物皆可用”特质,鲜活的日常生活为街道带来独特的功能差异。
居民创造的自发性空间体现出个体差异与交往意愿差异。老年居民时间相对充裕,具有静态行为倾向的老年人常会携带座椅在家门口静坐,动态的社交活动有散步、遛狗、打牌等,还有摊贩类的自发性空间,传统走街叫卖式的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小河直街将本地居民纳入消费者范畴,对日常生活原真性进行保留,同时使其成为空间消费的对象。调研发现,街巷真实自然的生活氛围为年轻人创造了更多的互动,如茶话、聚会、摄影拍照等,同时,这些消费者行为也为小河直街注入了活力,让舒适悠闲的生活氛围愈加浓厚(图7)。
图7 日常生活功能呈现方式
4 地方商业街空间生产的实践逻辑
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出发,空间在建构过程中不断被资本占有,不同的主体围绕空间展开社会价值分配的博弈。资本、权力、阶级等政治经济要素正在成为重塑城市空间的“关键词”,使空间生产呈现不同特征。在地方商业街空间生产中,不同主体和他们参与街区建构的意识被融入了一个空间,首先是空间中资本增殖的推力,包括权力、市场的主导,加之社会阶层的应对,这三者互相依赖影响着街区空间变迁和重塑。结合小河直街案例分析,它是由政府主导制定更新策略,权衡各方力量,利用建成环境特质和历史文化挪用的一种差异性建构。同时,市场资本、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三大主体在空间生产实践中存在矛盾和差异,影响着街区更新的进程与形态。其中,受到资本的循环流通、新型资本的涌入和市场的竞争的影响,封闭的历史文化街区变为开放性的资本增殖空间;通过制定政策、平衡利益、产业引导,政府成为推动商业街生产演变的重要外部动力;地方街区社会关系网络也逐步走向复杂,人口的流动性、异质性和阶层分化现象比较突出,由于缺乏事件、活动的建构,阶层的参与程度弱于资本和权力(图8)。
图8 小河直街空间生产逻辑
4.1 市场资本
哈维认为,空间成为资本生产方式进一步扩张的重要载体,并形成了资本积累与城市公共空间建造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在空间资本化过程中,资本与权力热切追求城市形象的话语权,资本通过对形象、符号、媒体等的控制直接作用于大众,获取剩余价值。地方商业街的特色文化属性为空间生产提供了条件,空间作为文化的载体吸引资本,在资本再生产逻辑下,资本流向街区文化物质空间的景观化建成环境,增强了街区独特性,进而实现资本增殖。调研发现,小河直街在旅游消费空间形态上,由文房四宝、古董文玩、艺术收藏等文化传承项目组成集参观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产业消费空间,如琴书、河畔书廊、玄音笛箫、逐物等店铺;由木头砖瓦、楹联匾额等古建材料建成可供游览的文化遗存空间,如小河驿国际昆曲会客厅、方曾昌酱园、姚宅等;由杭帮菜、云南菜等传统饮食与奶茶、咖啡、甜品等现代餐饮混合构成街区饮食消费空间,如冷暖车间、巴舍咖啡、上善若茶、云水谣、古道羊等餐饮店;由文化创意零售、手工匠人制作、展览展示等具有文艺气息的业态构成设计、艺术类体验消费空间,如春度设计、缦·真珠、KAZARI錺等机构。资本的介入生产出上述多层次的消费服务,这些空间在景观化的营造中深受全球消费主义的影响,结合地方非遗文化特色和消费者审美,呈现出消费空间互渗的复合消费空间体系。
4.2 地方政府
空间的塑造和生产不仅是资本积累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政治过程。政府权力具有对资本流动的控制作用,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的生产。政府作为空间更新实施的主导者,在与资本生产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相互完成宏观调控和运营管理,任何一种权力、政策都将面临资本流动带来的空间发展不平衡挑战。可以说,权力逻辑下街区的空间生产被资本流动左右,并取决于政策实践的范围和深度。就小河直街的空间生产而言,地方政府对资本进行合理引导,尝试探索更多样化的开发模式,通过公共设施改善或政策优惠吸引资本进入街区,资本在街区内得到更有效的增长,也照顾到原住民利益与文脉传承,缓解资本不合理扩张带来的矛盾。具体说来,政府通过周边土地的增值和拍卖,将老旧建筑修葺完善,提供多元化租金与便利出租给多元群体,原住民和年轻人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或经商,或作为工作坊、文化创意产业等用途,促进空间类型的混合与丰富,避免了街区的过度绅士化。街区空间类型与消费活动的多样化构建了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防止了因过度老龄化导致缺乏生机的困局。除此之外,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和卫生整治大幅度优化了街区景观环境,加上后期公众的参与和自觉维护,在此逻辑下街区的空间生产愈加合理规范,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4.3 社会公众
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增强的流动性改变了人们与地方相连接的方式。正如列斐伏尔指出,空间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地方商业街的营造可以被视为空间使用者通过认知、定义和创造等方式投注意义,使空间转变为地方的过程。空间在生产过程产生出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也为空间生产带来显著变化。调研发现,小河直街的原住民和游客不同程度地都参与了空间生产。就街区居民而言,尽管本地居民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但他们对空间差异性的增强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断通过原真性的社交活动加强自身对邻里空间的“精神所有权”,营造出街道独一无二的生活氛围,同样也能得到独特的身份认同。游览者是街区旅游活动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游览行为、消费活动类型使街道具有鲜明的消费特征,这些特征主导着街区旅游业态的调整和街区视觉景观的改造,如历史文化体验、生活休闲氛围、特色主题餐饮等是其关注的重点,多样化消费活动的实现必须依靠街区本身的历史文化符号与本地居民的活动营造出的独特地方感。再者,本地居民自发营造公共活动空间的行为为不同阶层或群体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可能,也增强了群体间的兼容性,不同年龄、职业、收入水平及生活方式的人群构建了有机的街区居住生态,以产生“鲶鱼效应”。例如,小河直街的原住民回迁率(33.6%)较高,在更新中以原住民为切入点,增加特色场景设定和故事引入,关注人性化和具有亲切感的社区型景观营造,提升社会公众在街区构建中的参与度,不失为实现街区与居民群体双栖共生的适宜之举。
5 结语
从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的空间生产过程来看,在具体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取向,纠缠在各种力量的冲突之中,由此表现出全球化和本土化交织、日常生活和旅游消费两极化的旅游绅士化现象。街区“地方感”与其独特的文化资源、社会关系的变迁紧密结合,为空间更新带来不可复制的差异与个性。从景观环境方面来看,绿化环境与街巷界面相互映衬增色,其设计谦逊、质朴,充满着修身养性与“大隐隐于市”的文人生活氛围。从建筑外观形象来看,小河直街传承传统运河文化,合理利用特色资源提升建筑品质,住宅区的保留使尘封已久的老厂房成功化身为空间消费品,修缮、保护建筑细节与历史韵味,使街区的视觉差异性更加鲜明。从空间功能调整来看,尽管小河直街的消费活动依靠娱乐餐饮的大众化消费构建出较强的颠覆性,但大众化消费构建下隐含的日常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吸引游客的根本原因,其空间选择的背后正是消费者对于简单生活方式和平淡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代精英消费文化的理性挑战。
运用“空间生产”这一理论逻辑来解读地方商业街的差异性建构,发现消费空间的生产过程引发了商业街差异性危机的反思,并且为地方街道的规划设计实践提供了不同层面的“差异性营造”路径。其中,空间生产机制影响着街道空间的视觉形态差异与功能差异,视觉差异性产生的体验消费与空间中的物质消费功能合二为一,在实现观光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资本的增殖。在街区更新的生态链中,通过特色场所的打造迎来更多的游客,同时游客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街道原有公共空间缩小,从而产生资本与阶层的博弈。当前小河直街公共空间不足、配套设施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原有居民在公共空间自发营造中产生的差异性,部分弥补了这种不足,但还需要在未来街区保护更新中重视公共生活空间的精细化设计。此外,街区还缺少宣传推介,特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广泛传播,这需要不断在新媒体传播上多加营销,实现商业发展与社区生活的共生共赢。
致谢:感谢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研究生熊凯文、朱艺凡、陈亚文在实地调研中给予的积极协助与资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