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开封古城“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点评价
2022-10-23朱婕妤武姜行孙艳芝
朱婕妤,武姜行,孙艳芝
引言
2014年以来,开封与西安、南京等城市以“8+5”捆绑的模式联合申报中国明清城墙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封古城作为中国的“庞贝古城”,具有举世闻名且实属罕见的“城摞城”系列遗迹,是开封古城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研究开封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
以往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或单纯依靠专家打分法,难以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评价结论往往因人而异。运用AHP进行合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有助于准确评估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为古城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提供重要依据。运用专家打分和专家、居民游客定向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开封古城“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资源典型代表进行文化遗产点及其周边环境的等级划分、综合价值判定以及居民游客满意度调查,并据此提出文化遗产点保护和利用建议。
1 研究方法、内容、对象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文化遗产资源评价的研究方法可综合采用文献归纳法、调查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专家打分法等方法。AHP层次分析法是将主观的感性认知转变为可以量化的参数并进行数据考量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进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优良方式,其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文化遗产资源评价缺乏对应的评价标准,在评价因子及其权向量确定方面,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尝试。刘立鼎构建的文化遗产资源评价体系包括信息价值、使用价值和社会影响3个方面,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方案层12个评价因子的权向量并针对每个遗产资源点进行打分,运用德尔菲法运算出遗产点的综合量化结果;王肖宇从遗产点的文化属性、地理区位以及现存情况进行分析,再分别基于以上3个方面将筛选出的主题文化遗产点进行两两对比得出第二层次排序,最终结合第一层次单排序中的权向量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文化资源点的评分。冯潇将文化遗产要素分为文化遗产价值、自然资源价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3类共计38个因子进行文化资源的综合评价。
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遗产资源本体价值评估的成果不少,但评价内容大多基于文化遗产本身,因子选择比较笼统,导致文化遗产点的价值取向单一。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文化遗产周边环境综合评估偏少,对古城有机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缺乏指导性。以城墙为代表的“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在古城有机更新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周边环境的评估则有利于将文化遗产本身难以体现的历史文化、城市故事场景化再现,促使城市文化遗产的全面活化。
在文化遗产评估时大多以专家意见为主,缺乏公众的广泛参与。在开展开封古城文化遗产资源评估时,细致筛选评价因子,一方面,邀请与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相关的业内专家进行因子权向量打分和文化遗产资源点的评估。另一方面,借助“问卷星”和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吸纳居民和游客的建议,为评估文化遗产点的综合价值以及古城有机更新中文化遗产点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内容
“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点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AHP层次分析法的构建、分析模型层次构建以及41个备选方案层评价因子的选择。遴选出开封古城有代表性的“城池系统”文化遗产点,基于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城池系统”相关代表性文化遗产点的评价及分级。通过评价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性,进行资源整合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的遗产点提出相关的保护优化、利用建议。
1.3 研究对象
以开封古城内“城池系统”相关的文化遗产点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城池”一词,可追溯至《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意为内城、外城加上护城河,被当作防御设施。一般而言,城墙和护城河作为城池系统的重要组成,相伴相生,缺一不可。“城池系统”目前尚无准确定义。“城池系统”,应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内涵”主要体现为城墙和护城河,以及城墙和护城河之间的一系列防御性功能空间。北宋开封城是著名的“重城重壕”防御系统,与外城的护城大堤、外城郭形成了四重城池防护体系。“外延”体现为城市空间格局,包括风景系统、城市轴线、城市街坊空间以及城市安全防御体系等。简言之,“城池系统”相关的文化遗产点既能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又是构成城市传统历史格局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参考凯文·林奇划分的城市意向5类元素,将开封地上现存“城池系统”物质文化遗产点进行梳理整合及分类,基于各个遗产点的特点形态及周围环境将其分为边界、道路(交通)、区域、节点和地标5个类型(表1)。
表1 城池系统分类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分类对比
1.4 数据获取
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有客观类数据与主观类数据两个类别,其中客观类数据来自政府部门网站的开源数据以及公开文献中的统计数据。如开封5个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包括文保单位数量、等级及始建年代,数据来自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气象、气候、水源相关数据来自开封市气象部门与水务部门。综合类客观数据主要来自开封市统计年鉴、开封市志、开封县志。主观类数据主要依靠调查问卷进行获取,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对象的不同设置专家版问卷及居民游客版问卷两个版本。将专家版问卷与居民游客版问卷分开进行处理,通过交叉分析得到各因子项目的基准分数,按照其在AHP构架下的对应层次,将因子评价层的各因子项所包含的全部评价指标的得分相累加,乘它们对应的上一层次因子的权向量值,再乘对应的因素评价层及综合评价层的权向量,然后进行综合累加。最后,根据问卷的类型以及对应的具体情况,对应修正系数表,得到的分值乘以相应修正系数,从而得到综合价值的评分,然后进一步得到各个研究对象的综合价值分数。
2 开封“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2.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
2.1.1 评价因子选取原则
由于开封“城池系统”文化遗产内涵丰富,为了充分体现文化遗产价值,在评价因子选择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量化原则和独立性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作为一个系统性问题进行考虑,进行层次分解时,需要将古城内所有构成要素包含在内,所选指标应反映出不同要素的差异性,且指标应具备不相关性或弱相关性,以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准确性。
(2)科学性原则。指标因子的选取与筛选需针对开封古城有机更新特性,建立在科学基础上。首先,对具体构成要素因子以简单明了的文字进行概述。其次,指标类别、名称、因子释义在对前人理论进行充分理解下进行,采用客观科学的方式方法对指标进行选择、归纳。最后,确定可以反映开封古城文化遗产评价典型的因子指标进行评价。
(3)可量化原则。文化遗产评价指标因子不仅要准确反映开封古城综合价值的基本现状特征,并且可以进行量化与对比研究。首先,指标因子的选择应符合现状调研与相关理论,其因子释义需尽量详细准确。其次,为了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指标因子以不同层次进行逐层分解研究,反映因子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应易于获取与量化比较,评价过程应简单易行。
(4)独立性原则。各个目标层、大类标准层、中类指标层、小类因子层之间不能够相互影响,各个调查项目之间应该相互独立存在。
2.1.2 AHP层次分析法步骤及各层级构建
具体分析过程分为5个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最终决策。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3个层次,其中目标层为开封“城池系统”遗产片区(廊道)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估(A),对文化遗产本体(B)及其外围环境(B)进行中间要素的细化(C-C)和备选方案即评估因子(D-D)的确定。进行判断矩阵分析,针对B、C、D三级的决策层因子逐一进行两两对比,并进行矩阵一致性判断。运用YAAHP软件通过群决策计算得出41个因子的权向量,生成测评表并进行面向业内专家、居民和游客的定向问卷调查,回收数据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即可得到开封“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估结果。
2.1.3 评价因子构成、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和检验
对开封“城池系统”遗产片区(廊道)内的所有文化遗产资源分为遗产本体和遗产周边环境进行评价。遗址本体的价值分为历史价值(C)、科学价值(C)、美学艺术价值(C)、文化价值(C)、社会经济价值(C)。遗产周边环境价值分为环境风貌(C)、空间格局(C)、环境品质(C)和可利用价值(C)。
其中历史价值(C)分为知名度与影响力、奇特度、完好度、年代度和历史事件;科学价值(C)分为科技水平、历史考证修补、研究性、原真度、规格等级、遗址规模、地域特征以及合理性等;美学艺术价值(C)分为艺术度、丰富度、珍惜度和吸引力;文化价值(C)分为文化传承、精神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经济价值(C)主要评估该遗产的可利用度、公众喜爱度、公众满意度、宣传角度、文化旅游价值、土地利用价值以及传统节日活动指数等;环境风貌价值(C)分为传统文化风貌维护度和周边环境原真性;空间格局(C)分为空间格局保存状况、公共空间体系完整性、重要公共空间遗存度以及重要边界保护遗存度;环境品质(C)分为水资源保护情况、生物多样性、大气质量以及景观品质等;可利用价值(C)分为开发强度、可达性和空间规模等。通过专家打分和比较分析法构造开封“城池系统”文化遗产价值判断矩阵,通过几何平均法计算各层次因子的权向量(表2)。
表2 方案层文化遗产资源评价因子的权向量列表
权向量计算公式为:W=A/B,
表3 因子重要性标度含义
文化遗产本体和遗产周边环境的权向量分别为0.888 9和0.111 1;第二中间要素层分为9个要素,其中历史价值权向量最高,文化价值位列第二,得分0.243 6;科学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权向量均在0.1以上,其余要素均在0.1以下,其中环境品质权向量最低,仅为0.012(表4-6)。
表4 第二中间要素层权向量分布
表5 物质文化遗产本体B1矩阵一致性判断
表6 遗产周边环境B2矩阵一致性判断
计算可得遗址本体各因子的权向量。B的一致性比例为0.026 4;对开封城墙遗产廊道文化遗产资源评价A的权向量为0.888 9,λmax:5.118 3。遗产周边环境B的一致性比例为0.026 6;对开封城墙遗产廊道文化遗产资源评价A的权向量为0.111 1,λmax:4.070 9。遗址本体价值C-C中,历史价值C1和文化价值C权向量最高,分别为0.317 6和0.274 0,可见文化遗产价值的判定主要是历史文化价值。遗址周边环境价值C-C中,空间格局和可利用价值权向量最高,分别为0.411 8和0.293 0,可见周边环境空间格局的完整性及可利用价值与遗址周边环境价值关系最为密切。41个方案层评价因子中,文化传承、知名度两个因子的权向量最高,分别为0.133 6和0.108 1,奇特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事件、精神价值均在0.050以上。
2.2 开封“城池系统”文化遗产点价值评价
2.2.1 遗产点的归集与遴选
以开封城市总规中定义的古城区域为研究区域,包括地上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已经过考古勘探待挖掘的遗址),“城池系统”文化遗产资源按照边界、道路、区域、节点和地标5个大类进行分类,每个大类抽取1-2个最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评价打分,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表7)。
表7 遗产点的归集与遴选表
2.2.2 遗产点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任务及数据来源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打分法分别对5个类型的6处代表性文化遗产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估因子进行问卷编制、发放及回收;问卷内容包括D-D的评价指标,分别从课题组、专家组和居民游客组定向采集数据(表8)。其中专家组针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度、原真性、典型性、合理性、艺术度、丰富度、珍惜度、文化传承、精神价值、可利用度、宣传教育、文化旅游价值和土地利用价值等13个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居民游客组主要针对满意度和喜爱度进行调研,包括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力、景观品质以及可达性等与居民、游客紧密相关的8个方面的指标;其余20个因子可通过文献调研法、资料分析法和现场调研法完成的工作则由课题组结合客观获取的资料进行评价。各问卷表中的评价指标按照优秀(100分)、良好(80分)、一般(60分)、差(40分)详细说明。
表8 调研内容分类
面向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当地居民及游客发送专项调查问卷。其余调研及分析内容由课题组完成。其中专家问卷主要针对遗产点本身的相关专业问题对其进行数据采集,而居民游客问卷主要针对遗产点给人们的主观感受。两类问卷在投放时相互平行互不干扰,数据回收对应不同的因子。本次网络问卷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38份,其中专家组235份,居民游客组303份。统计各6处文化遗产点各评价因子的平均分并计算出总加权平均分。计算公式为:=∑WP,
其中为综合得分,W为第i个因子的权向量,P则代表对应的打分。
2.2.3 文化遗产点评价
通过公式计算最终得到6个研究对象的遗产价值得分,其中80分以上有1个研究对象、80-60分区间段有4个研究对象。因此在该区间研究对象的等级划分上进行等级加密细化,最终将研究对象进行等级评定。具体评价标准定为100-80分优、80-70分良、70-40分中、40分及以下差(表9)。通过6个研究对象的检验得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开封古城“城池系统”文化遗产点评价体系较为科学可靠,可以通过评价体系的评价得到相对客观的遗产点评价分值,通过分级可以快速筛选出不同级别的遗产点进行保护与利用。
表9 “城池系统”6处代表性文化遗产点评分评级
2.3 评估结论
通过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遵循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量化原则和独立性原则进行评价因子的确定,综合课题组、专家组以及居民游客组对单因子的评分并以德尔菲法计算出文化遗产的最终得分及等级判定。在构建评价体系的因子筛选时重点突出文化遗产点的文化要素。同时将文化遗产点本体的价值和周边环境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能得到文化遗产点本身的价值,还能通过居民游客对文化遗产点的满意度和期待值(图1),指导未来古城有机更新工作。
图1 居民游客对文化遗产点利用方式建议
6个“城池系统”典型文化遗产资源中,综合评价为优的是开封明清城墙遗址,评定为良的是龙亭、祐国寺塔和北宋东京城遗址,中为大相国寺,差为州桥遗址。开封明清城墙遗址、龙亭和祐国寺塔三处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奇特度等方面表现优异,是开封古城“城池系统”构建和古城有机更新的关键节点。
3 结语
目前开封市以明清城墙和护城河为中心的文物修复、遗产廊道构建、城墙遗址公园改造与建设以及环城绿道建设已接近尾声,由于“城摞城”的古城时空特征,开封古城下方蕴藏着大量未知的文化遗产等待唤醒。开封古城“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价值的总体评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难度极大。古城有机更新中“城池系统”相关的文化遗产作为开封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承载物,其价值判定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应尽快开展开封古城所有“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资源的综合评估,在古城有机更新行动的大背景下,为开封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借助问卷调查方式,可以充分了解当地居民对文化遗产文化价值以及环境营造需求,为开封古城有机更新提供切实有效的基础条件。
针对“城池系统”相关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遗产周边环境价值的评价,在古城区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遗产资源在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评判还需进一步研究。由于层次分析法只能基于已有的策略和方法进行选择,并不能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评价文化遗产价值时除了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外,还需要更多其他分析方法的配合才能得出具有实操指导意义的文化遗产资源评估方法、保护与利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