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化与意境感:文化认同在文博类纪录片中的双重建构

2022-10-23张安琪

传媒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仪式化纪录片意境

张安琪

一、以仪式化影像建构文化认同的记忆空间

“仪式”一词来源于人类学和宗教学,在纪录片中它作为文化的外显形式,试图召唤出人群对文化的集体认同和传承认知。它们通过与日常化的差异性表达方式,将生存世界与想象世界联合起来。同时,“仪式也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通过一系列象征、隐喻的展演,群体和社会被赋予了一致性,其间也构成了传播过程和行为的种种要素。”[1]影像仪式的呈现,首先需要借助一定的场域进行承载,以完成对特定仪式氛围的营造。文博类纪录片是最具有仪式化影像风格的纪录片类型,博物馆文化和文物文化在仪式化构图、光线和景别中完成庄严感塑造,同时以影像符号的无限可能拓展文化的时空表达。高超的特效手段、蒙太奇和延时拍摄、情景再现等使得历史可以在现在的时空复现,时间的线性被影像技术随意支配。将文化凝聚于荧幕之上,不仅实现了其从现实历史空间到影像空间的转换,再从影像空间进入受众的思维空间,完成对文化符号的解码。这种对文化的空间拓展既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拍摄角度、蒙太奇、情景再现、特效技术,还可以运用镜像和画外空间加以实现。

(一)镜头与造型:仪式场景的生成

首先,大量运动镜头与黑色背景的配合使用是帮助其实现场景仪式化效果的艺术方式。通过摄影机的运动镜头即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旋转镜头等赋予传统文物动感化的呈现。在《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鹰顶金冠饰:草原之王的威严》一集,第一个镜头对鹰顶金冠饰的全景拍摄时,采用侧面拍摄和略仰的拍摄角度,并使用推镜头给观众进入其背后故事的体验,再通过解说词加特效完成到战士策马草原场景的转换。在正式介绍其头、颈、尾的构造时,采用快速旋转镜头加上叠化转场,图案上的四狼咬四羊和老虎猎杀猎物的所指意义通过与之相对应的真实画面呈现,在镜头的动态运动下使得鹰顶金冠仿佛一只雄鹰跃跃欲飞。在《木雕双头镇墓兽:天地间的精灵》一集中,讲述楚国木雕时,以移镜头的拍摄角度使得木雕上的图案像一幅连轴画般慢慢展开,观众在观看已呈现画面时便对接下来展开的画面进行提前联想,以此使得纪录片的叙事更具戏剧性。

(二)特效技术:文化集体记忆的确认

纪录片在仪式中完成对历史的呼唤和信息的传播,在时空被影像技术拓展的同时,实现受众对文化集体记忆的确认。随着CG特效技术的发展,在文博类纪录片中运用与历史和人物故事相关联的画面展现出现实时空下无法拍摄的场景是十分常见的。这种虚构技法从哲学认识论看待也表现出了自身独特的创造性,从时间的局限中跳脱,站在宏观历史的视野加以呈现,以此达到在尊重历史客观演变的基础上也加强了对历史的客观感受。再加之受众对艺术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对于超出现实和突破以往人类精神情感的历史时空兴趣极高。为了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创作者利用情景再现和特效还原使得历史和文化得以超越自身的线性发展。比如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一集中,将铜壶上的水陆攻战图案通过特效技术还原战争场面,在讲述古代攻城战时,“一方搭云梯,守城方搭弓放箭,攻城方有人从城墙摔下,有人已经身首异处”的场面通过高超的特效技术还原,使观众审美更具画面感。在《跪射俑:帝国的镜像》一集中用特效技术呈现重叠的雕塑战士的影像,实现战士重返战场的动态效果(如图1)。甚至在《狸猫纹漆食盘》《里耶秦简》等多集中运用动画技术还原画面动感,赋予文物鲜活的生命。

图1 《如果国宝会说话》特效还原

(三)延时拍摄:奇异景象的生成

运用延时拍摄的技术在文博类纪录片中也非常之多。延时拍摄又叫缩时摄影,其拍摄的一组照片或视频,通过后期把视频抽帧,将几小时甚至几天几年的过程压缩于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现实时空肉眼无法察觉到的奇异景象,用以展现纪录片中的城市生活、日然风光、天文现象和建筑制造等过程。在纪录片《故宫100》中,当解说词提及具有抽象意义的时间概念,或者皇宫内的风云变幻时,便以具象的宫殿上空的云朵、日光照射下的建筑阴影和石兽上的积雪融化等延时拍摄画面予以展现,以表达其时光流逝、朝代更替的意味。除此之外,在《中国文房四宝》中为了节省画面时间,将笔墨纸砚的动态制作过程用延时拍摄来呈现,不仅展现出了其制作全貌,也将纪录片的时间合理运用。

(四)蒙太奇技术:叙事时空的转换

文博类纪录片通过蒙太奇技术,足以在历史与现实空间、地理空间和地域空间之间的切换自如,实现其叙事空间的转换。当然,运用航拍技术、景别的选择、构图的安排、运动镜头和拍摄角度的变化和声音等也使得文化中可见的传统文物艺术、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实现了空间的拓展。比如在《故宫100》第二集《至大无外——广场》中,运用大量航拍技术将故宫的太和殿广场的规格布局以全貌展现,实现了肉眼在现实空间无法实现达到的高度,拍摄故宫建筑时,运用大量的仰拍,拉高其垂直方向的高度,突出建筑的宏伟气魄,除了采用正面加对称构图展现其庄严感以外,通过侧面拍摄拓展其空间透视感。对于室内空间的展现,运用推镜头、摇镜头和移镜头等,不仅将其内部空间予以展现,还加入了观众的游览视角,增加其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在展现故宫建筑的同时,运用声画措置,加入“跪、起、跪、起”等古代上朝的音响声,实现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

此外,镜像艺术在仪式化氛围中为文化开辟了另一番空间,在《故宫100》第一集《天地之间—紫禁城》中,巧妙地运用镜子、水光、玻璃等就具有反光功能的物体,在拓展其现实空间的同时,也增加了纪录片的整体意境与美感。在一开始对于故宫的呈现,便是通过镜像予以展现,给观众雾里看花的神秘感,符合了故宫在古代是一所禁区的身份,只有皇家贵族才可以进入,而百姓只可远观,这也正是开片解说词中所说:“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而这座镜像中的城的展现给了受众处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幻境。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是非常擅长将现实时空用影像呈现之后,进入观众的想象空间的。他们通过呈现物体的局部、利用物体投射在光线下的影子、运动镜头、对画面停留足够长的时间等方式,使观众从画内空间进入到想象世界的画外空间,以此完成自身对作品和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受众在接受影像信息时,通过全方位地体验不同时空,便能帮助其产生更为具象的信息对比。当古今距离被无形中拉近时,受众的深层情感便在“仪式”中形成集中爆发,从而对共有文化产生认同与归属之感。

二、以意境与留白弥合受众的文化认知断点

视觉意象相对于文本的直接表述来说,具有含义丰富、画面生动和便于传播等特点,但它的符号语义也相对更为模糊。而东方古典艺术又是一种具有“写意手法和中和之美”[2]的文化。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所形成的审美境界,所以在中国的绘画、文学、雕塑等艺术作品中,无不体现出对意境美的营造,这也是东方仪式感的体现。意境与留白被运用于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诗意表达中,它不仅可以作为抽象事物的外化语言,也是一种以真实为基础的美学追求,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承载符号。同时,写意化镜头足以使受众从影像画内空间进入到思想的画外空间,他们通过对画面言外之意的领悟,从而对影像的瞬间和片段进行延续与补充。

(一)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文博类纪录片经常用以创造意境的手法。意境可以被分为“实境”与“虚境”,实境顾名思义便是画面当中直接表达的情景,而虚境则是抽象化的形象或是虚幻的形象在幻想和联想中生成的。具体应用到历史人文纪录片中的实境则是指画面中视听语言所直接呈现出的明确的、直观的形象,而虚境则是指通过虚焦、暗光产生的模糊画面或者具有隐喻性的画面,这种虚像使得观众产生对缺失文化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效果一般是采用真实拍摄画面与CG特效、虚焦镜头以及逆光拍摄等方式的配合,从而营造扑朔迷离的意境美感。

(二)意象与留白

意象与留白的合理运用也可帮助纪录片达到诗化的意境美。意象是走向意境的承载和符号,只有通过意象的营造才可以到达意境的效果。意象在中国诗歌艺术中的运用乃是炉火纯青,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在其中没有用一个“秋”字,而是通过众多密集的意象表达出自己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而留白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其可以创造出画外之象和象外之意,以及引导观众的联想。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创作者根据每一集不同的文物对象,采用各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却都充满诗意化和意境美。对于“木雕双头镇墓兽”的展现,因为其与墓葬文化的关联,便以黄色色调和逆光拍摄的手法予以展现,再配以萧条的笛声、呼啸的风声和时有时无的铃声,为画面氛围增添浓厚的神秘感。又或是将木雕双头镇墓兽置于特效制作的星辰背景中,突出其“天地间的精灵”之主题。而当叙述主体成为“秦始皇陵铜车马”时,整体色彩和影调则转换为黑色和暗调,大部分文物的展现,包括特效地图的呈现都采用墨色背景,以彰显皇家文化的庄严肃穆之感。当谈到“二十八宿圆盘圭表”时,创作者采用特效技术制作的星宿与圆盘等虚景与文物的实景相结合的方式,或运用延时拍摄的手法,通过与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景观的结合,展现中国古代人民探索天文的勇气与智慧。再如对西汉“素纱单衣”的呈现,运用人物搬演和虚化镜头、叠化特效的拍摄,再现辛追夫人穿着“素纱单衣”的场景。

(三)物象隐喻

物象作为一种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是文博类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承载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的元素。它虽然只存在于影像表层,但其深层意义是为了营造具有象征性的意象。让观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凭借自身审美经验领悟其中的深层含义,同时赋予纪录片文化魅力。在纪录片《故宫100》中,创作者将其中所蕴含的宗教伦理、皇家文化等含义通过传统建筑和文物艺术进行象征。在《太和殿》一集中,通过对太和殿广场院落结构的叙述来表现中国文化当中的相互关照与和谐相处的人文伦理。在《午门》一集中,通过对其布局展示传达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和“有容乃大”的气魄。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创作者运用鹰顶金冠饰与战国时代战士、雄鹰等物象进行叠化,以此展现中国传统文明中强大的包容力。当然,隐喻蒙太奇的剪辑技巧也可赋予纪录片意象的呈现。回到《鹰顶金冠饰:草原之王的威严》一集中,通过雄鹰、狼、老虎等影像与鹰顶金冠饰上的鹰、四狼咬四羊、猛虎捕猎图案的配合构建隐喻蒙太奇,使得鹰顶金冠饰具有了鲜活的呈现,仿佛置身于草原,正与主人一起征战天下(如图2)。从而突出中国传统文物背后的深层喻意。

图2 《如果国宝会说话》隐喻镜头

三、结语

文博类纪录片作为最具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纪录片,通过对历史文物的创造性影像重构,打破了传统话语模式,在仪式化场景与意境感中实现了平等对话与交流,在“想象的共同体”中缝合了民族的集体记忆,从而彰显了文化传播的媒介功能。在当下的新媒体语境中,更应该寻求新的突破口,绵延中华文化的记忆之魂与文化之根。

猜你喜欢

仪式化纪录片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纪录片之页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仪式化传播对传播路径的科学建构
浅谈如何从少先队活动中促进队员习惯的养成
小学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策略研究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