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国际减贫的理论意蕴、鲜明特点和时代价值
2022-10-22何玲
何 玲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共同的使命与责任。虽然当今社会物质生产水平高度发展,但是全球仍然有大量贫困人口,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政府在致力于解决自身贫困问题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交流合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政府为推动国际减贫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长期的减贫实践中,中国构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国际减贫目标、价值、原则等,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对推动全球贫困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虽然中国行动得到了普遍赞誉,但是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误解和偏见,特别是个别西方国家以己度人,认为中国也会“国强必霸”,称中国是“新殖民主义者”;还有人以冷战思维,从“零和博弈”角度看待中国发展。中国为消除人类贫困所作的努力不应该被误读和曲解。新时代中国国际减贫体现了怎样的理念意蕴?彰显了哪些特点和价值?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新时代中国国际减贫的理论意蕴
中国扶贫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对国际社会有益经验的借鉴。中国政府通过与国际社会开展扶贫合作学习了先进的反贫困理念、丰富的反贫困经验和科学的反贫困方法,推动了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综合国力的提升及自身扶贫成效的彰显,中国政府及民间组织积极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项目援助。长期的国际减贫实践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中国国际减贫理论。
1.中国国际减贫思想基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从解决温饱的救济式扶贫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八七扶贫攻坚,从整村推进到精准扶贫,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进程。同时,中国反贫困实践为世界减贫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消除现有标准下绝对贫困人口,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规定的“在2015年前将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减半”的国家。巨大的成就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揭示了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理论法宝。以“七个坚持”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中国脱贫攻坚伟大事业提供了政治组织保障、价值立场、制度保障、实现方式、动力来源、社会基础和作风保障,是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中国国际减贫行动的实践指引和依据,为国际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对推进全球反贫困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中国国际减贫目标:“合作共赢”。合作共赢是中国开展国际减贫实践的根本指针,也是中国倡导国际社会开展减贫合作的目标方向。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把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作为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扶贫政策,不仅促进了本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减少,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积极倡导人类携手消除贫困,共建命运共同体,走合作共赢之路。他指出,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合作共赢区别于西方国家对外援助机制,强调国家间的通力合作,协同发展。中国政府在对外减贫实践中通过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合作项目、搭建减贫交流平台、培养技术人才等方式促进落后地区减少贫困,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自2005年成立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在诸多领域同国际社会开展减贫合作。如与牛津大学、世界银行学院等多个学术机构和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减贫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对100多个国家数千名政府官员和减贫工作者开展减贫工作培训;积极开展减贫交流活动,与主要国际组织和发展机构及多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伙伴关系,举办了“1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和“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等国际减贫交流活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活跃的减贫交流平台。
3.中国国际减贫原则:“尊重主权”。对外援助原则关系到国家的权利、利益等重大问题。中国对外援助始终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鼓励落后国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道路,绝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开拓渠道,通过南南合作等形式,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和帮助这些国家消除贫困,并且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政府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其尊重主权的减贫原则得到了受援国的广泛欢迎。
虽然中国政府开展的国际减贫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但是也有个别西方国家以己度人,歪曲和误解中国国际减贫行动和原则。为此,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对外援助尊重受援国自主发展,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诚如他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真诚愿望和实际行动,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应该误读,更不应该曲解。人间自有公道在!”
4.中国国际减贫价值观:“弘义融利”。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孔子言,“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墨子提出,“义,利也”,强调了“义”和“利”的辩证统一;孟子指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里的“义”指道义,“利”指互利。可见,重义轻利、以义为先、以义取利是中华民族崇尚的行为规范。在对外减贫实践中秉持怎样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减贫动机也直接影响减贫效果。习近平倡导全人类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他在2014年访问韩国期间,对义利观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指出:“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中国的对外减贫实践注重受援国的独立发展和人民意愿,坚持道义为先,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积极对落后国家和贫困地区进行人道主义帮扶。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了60多万援助人员,先后七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交往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深化各领域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大减贫力度,彰显了弘义融利的国际减贫价值观。
5.中国国际减贫方略:“授人以渔”。习近平多次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中国开展的国际减贫注重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这是“授人以渔”的本质与核心。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力量。中国政府在对外减贫过程中注重激发受援国的内生动力。一是帮助受援国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如针对发展中国家减贫的需求持续开展各类减贫技术培训,派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受援国进行技术指导等。2019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共举办20期减贫培训班,为亚洲、非洲、拉美的53个国家的471名减贫官员提供培训,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官员提升减贫实践能力。二是帮助受援国发展贫困地区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使落后地区的本国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015年12月,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将支持非洲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新时期中国对非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着力帮助非洲国家解决这一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独立的基础产业发展问题。2016年,中国援建了格林纳达农业综合楼,涵盖种苗培育实验、恒温试验、会议、办公等多项功能;帮助巴巴多斯建设了农业培训学校,帮助柬埔寨建设了桔井农业技术学校等。三是和受援国合作开展减贫研究。中国积极分享减贫理念和经验,帮助受援国组织反贫困领域的政策研究和经验总结,促进受援国反贫困政策的持续优化。2019年,中国政府先后开展了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澜沧江—湄公河减贫合作项目、中国—巴基斯坦合作项目、海外公益扶贫项目、世行六期扶贫贷款项目、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合作项目等,推动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减少贫困。“授人以渔”的扶贫方略使一些落后国家逐渐走上了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对国际减贫工作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新时代中国国际减贫的鲜明特点
中国的国际减贫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中国自身国情和受援国发展的需要。
1.道义性。伴随中国对外援助规模的扩大和领域的加深,部分西方学者如莫塞斯·奈姆等人把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视为一种对外干预政策的工具,甚至认为是“流氓援助”,指责中国是不负责任的新兴大国。其实这是以己度人的极其荒谬的无稽言论,错误地把中国的国际减贫实践看成是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和资本扩张。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义的优良传统,在他国需要的时候,中国人民始终能够做到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虽然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和中国人民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关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政府积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以2014年为例,在中国对外援助中,无偿援助占比36%,无息贷款占比8.1%,优惠贷款55.2%,并且含有物资、资金、设备、技术、工程、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国际减贫实践促进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凸显了道义性。
2.创新性。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也是在同一时期接受了苏联的援助,并从8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国家发展援助。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创新了对外援助模式,对外援助转向国际发展合作。2018年4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就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中国对外援助超越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地缘政治需要范畴,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国际减贫既积极汲取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又不断改革创新,在开展国际减贫方式和内容上不断完善,推进中国国际减贫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开展减贫示范。积极在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开展减贫示范项目,示范推动“整村推进”等中国减贫经验。帮助当地村民转变发展理念、创新脱贫思路,分享中国精准脱贫的理念。二是着重带动增收致富。帮助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莱索托、卢旺达、中非共和国等国援助菌草种植示范项目,帮助农户掌握菌草种植技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在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分享竹藤编技艺,让农民利用当地竹资源进行家具制作,提高了农村人口手工艺技能和收入。三是重点关注特殊群体。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化残疾人政策,使其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蒙古国、厄瓜多尔等国举办社会特殊群体帮扶工作研修班,提高政府在这方面的治理能力。援建了可接纳学习和培训的残疾人人数达400余人的萨摩亚残疾人培训中心,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机会。
3.务实性。中国国际减贫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高效务实的减贫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尽力而为,说到做到。近几年中国先后建立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等机制,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饥饿、难民、气候变化等挑战。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未来五年中国政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包括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等。中国尽力而为的作风与西方国家带有附加条件并且常常口惠而实不至的援外风格相比,展现了务实的大国风范。二是量力而行,从本国实际出发。中国在对外援助过程中,无论是援助模式的选择还是援助规模的增减,都从本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提供帮助。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提供无息贷款113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4.18%,主要用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公共设施和民生项目。可见,中国对外援助的规模并非很大,开展减贫时中国主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受援国的发展需求,坚持言必行、行必果,不开“空头支票”,充分彰显了务实性。
4.开放性。中国政府扶贫开发是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而推进的。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人民积极探索、勇于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积极开展国际减贫交流合作是中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奉行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期望通过创造适合人类共同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发展,共同消除贫穷和落后,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全球视角思考责任担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思想新倡议。中国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之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2020年中国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取得了一系列减贫扶贫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仍将持续推动国际减贫合作,为建立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
三、新时代中国国际减贫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中国国际减贫工作呈现了新的面貌,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推动世界减贫进程作出重大贡献,彰显了重要的时代价值。
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及探寻反贫困路径过程中构建了反贫困理论。由于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指出了各国无产阶级要摆脱贫穷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要加强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但是他们并没有对无产阶级如何开展国际减贫进行阐释。中国国际减贫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国际减贫是中国反贫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实践基础。习近平就国际减贫发表了诸多重要的论述,从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阐释了国际减贫的方略、主旨和原则等,提出关于国际减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略和新举措。习近平倡导,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推进全球减贫进程;建立减贫平台,加强减贫发展合作;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维护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习近平国际减贫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和国际贫困现状,丰富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学说,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展现了中国国际减贫航向,助力受援国独立发展。中国愿意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应对贫困问题,同舟共济,共克难关。中国努力将扶贫经验成果传递出去,使之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地开花。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共同的减贫任务。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帮助沿线国家摆脱贫困,分享多年来积累的减贫方法、技术和经验,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减贫事业发展的经验延伸。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日均生活费低于3.2美元的中度贫困状态,使全球贸易增加6.2%,沿线经济体贸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
同时,中国政府积极落实《中国与非洲联盟加强中非减贫合作纲要》《东亚减贫合作倡议》,通过“南南合作”项目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输送经验,同尼日利亚、蒙古、乌干达等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在各种项目中协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
3.塑造了中国大国国际形象,拓展外交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2020年底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举办时发贺信盛赞中国减贫方略,指出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经济学教授汉弗莱·莫希认为,中国有着丰富的减贫经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学习和借鉴的。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重塑我国的国家形象”。他指出,我国在经济很困难的时候勒紧裤腰带援助发展中国家,事实证明那时候的付出为今天积累了宝贵的资源。在这个问题上一定不能算小账,在国际减贫领域积极作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这是大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力度逐渐加大,援助方式也由原来的经验交流推广为主转向开展减贫合作为主。中国积极帮助落后国家地区实现扶贫经验本土化,尊重当地的民意需求,得到较高的认可和赞誉。有外媒评论称,全球在消除极端贫困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中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中国开展国际减贫实践的成效日益凸显,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不断加强,这对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贡献了中国扶贫方案,推进全球治理变革。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到大规模专项扶贫、从社会扶贫到精准扶贫,中国积累了有效的扶贫方法和丰富的扶贫经验,彰显了系统的扶贫理念和方略,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全球减贫实践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减贫实践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主导的减贫模式、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减贫方略以及机制体制的创新等已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认可和学习。中国减贫方案不可复制但是可以借鉴,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行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促进国际减贫交流合作,以创新扶贫理论、促进政策转换、增强国际互动、推动南南合作为宗旨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自成立以来,举办了11届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15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11次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推动了110个国际合作机构的建立,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77国集团和中国”共同提交的“消除农村贫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决议,并将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明确写入了联大决议。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减贫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中国扶贫方案为国际减贫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当前,消除贫困还面临着诸多全球性挑战,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等,这些都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各国只有夯实共赢基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借鉴减贫经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推进全球减贫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