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课程中地域文化的应用教改研究

2022-10-22李奕萱

科教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环境课程设计

李奕萱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1 地域文化和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

1.1 地域文化的基本概述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人们经过社会关系的变迁衍生而来的文化形式。不同地域的文化之间本身具有较大的差异,但同时也具有稳定性,可以彰显出该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通常情况下,地域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地理文化环境以及人文风情等,能够对当地的民众行为以及思想产生影响。想要对环境设计课程进行优化和重组,要求教师首先应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内涵和差异,将设计理念和文化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2 环境设计的基本概述

虽然环境设计的概念自20 世纪80 年代起便产生,但直至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自信浪潮的兴起,环境设计理念才真正步入正轨,各类实践活动也逐渐兴盛。环境设计本身是指对景观园林以及建筑进行创新和改革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能够凸显出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关注。环境设计所强调的是围绕建筑和其他设计主体小环境的设计和装饰,需要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文化理念融合并杂糅在一起,应用到现代环境设计活动中,突出的是全面立体的设计特征。而且环境设计本身涉及的学科十分丰富,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为客户主体创造美观且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在设计实践中融入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使环境设计充满协调性和自然性,达到艺术和科学的融合统一。

1.3 地域文化对环境设计带来的影响

环境设计本身能够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因为在环境设计实践中彰显地域文化元素,就表明该设计作品被贴上了地域文化的标签,其美学特征和审美趋势都与该地域的文化一脉相承。而且地域文化本身蕴含大量的民俗风俗习惯,在环境设计中得到有效的渗透,可以充分彰显出该设计作品的审美水平,使人们对该地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多元地域文化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彰显时代特色的文化精神内涵,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

2 地域文化融入环境设计课程的价值

2.1 有利于更新环境设计形式

环境设计形式是指人类直观地感受环境的形式,例如对色彩搭配的感知力以及形状搭配的表现力等。通过在环境设计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可以加强对设计氛围的渲染,使设计者的情感意图和环境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形象、生动且直观的环境设计作品,唤醒参观者内心的情绪,这对于更新环境设计形式以及优化作品表现力来讲,具有重大的影响。

2.2 有利于丰富环境设计内涵

在环境设计课程实践中,融入地域文化要素,挖掘环境设计的内涵,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对环境设计的轮廓构成和关键元素进行系统分析,探究设计本质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应用地域文化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对环境设计产生动态的印象,使精神领域的设计意图和物质领域的设计要素融合到一起,生成具有人性化特征和包容性特征的高端环境设计作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设计影响力,同时也可以优化环境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满足更多受众的文化审美需求,从动态的作品中感知更深层次的文化气息。

2.3 有利于彰显特殊的地域文化底蕴

在环境设计课程中应用地域文化内容,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将特定的地域文化历史和民俗元素应用于环境策划中,有利于学生文化记忆的存储,使其产生更稳定且长期的文化认知。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新潮的思想和传统的地域文化碰撞到一起,可以使传统元素和创新理念深入结合,烘托环境发展的优越性,并渗透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理念,让更多具有传承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域文化因素得到收集、保护和传承。

3 当前环境设计课程应用地域文化的瓶颈

3.1 环境设计教学方法落后

环境设计课程本身是一项实践性的综合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完善相应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并基于挖掘地域文化的视角,将传统文化表现手法和元素都纳入其中。但是当前部分高校环境设计课程中,地域文化挖掘得并不具体,导致理论体系发展还不够成熟,难以支撑教师开展完善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学习的依据标准也不明确,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呆板,学生也难以深入浅出地挖掘教材背后的地域文化要素。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并不紧密。还有部分教师在应用地域文化的时候,单纯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纪录片或鉴赏名家作品,没有设身处地地介绍案例、开设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设计意识,降低了人才的培养效率。

3.2 设计表达方式受学习方式的限制

在高校环境设计课程中,学生们的设计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也没有正确答案可以参考,只要有创意且想象力丰富,学生们就可以在多元的情景当中,创作出优质的环境设计作品。但是当前部分高校的环境设计课程无论是基础知识框架还是设计理论模型,都呈现出呆板甚至固定的模式、例如教师只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知识渗透,要求学生按照设计模板照抄照搬,导致学生出具的环境设计作品缺乏思想和烟火气。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丧失对环境设计的创新思考能力和想象力。虽然也有部分教师认识到将地域文化的精髓部分纳入环境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深入挖掘和有效应用的实践中,依然摆脱不了让学生模仿和借鉴流行作品的模式,导致学生的环境设计表达受到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严重阻碍。

3.3 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沉淀

以往高校在开展环境设计课程的时候,往往理论知识渗透过多,导致学生缺乏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也难以参与到多类型的实践活动当中。但是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在现代化环境设计课程中,应用地域文化要素已然成为该课程或相关专业改革的重点,教师也认识到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艺术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在环境设计课程中增加了对其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但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学生为了能够在毕业后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过于重视学习相应的实践技能,例如计算机处理技能以及手绘技能等,轻视理论学习中的文化积淀和地域文化挖掘等步骤,在学习和工作中,文化基础和修为不牢固,直接表现为个别学生在职场中急功近利,忘却了环境设计的初衷,甚至偷工减料,违背职业道德。

4 环境设计课程中地域文化的应用教改研究

4.1 空间布局上的应用,强化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空间布局设计是环境设计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课程实践中,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使其中的文化要素和审美要素融入空间设计当中,引导学生们对现实的环境空间进行整体的布置和规划。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想要布局的空间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分割,并依托相应软件的部分功能,对所设计的空间模拟量进行分析。条件允许的话,要留出充分的空间,彰显地域文化。其次,针对一些结构相对复杂的空间布局形式,学生们可以运用民族元素、风俗元素来进行美化和装饰,或者依托空间重构的形式,对建筑布局中的柱结构和梁结构进行重新的设计和规划。作品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们进行探讨和交流,分享彼此作品中值得欣赏和表扬的地方,然后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探讨,将地域文化进一步融入空间布局中,彰显出地域的特色。

4.2 界面装饰上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师在开展环境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对室内空间、装修等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论述和讲解,并向其中增加地域文化的展示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优势,用动态的视频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对环境结构中的室内元素进行创新和重构,突出地域的特征。例如南方一些小城镇群居的地域文化相对明显,在界面装饰上要尽量增加大幅构图的形式,使室内装修的设计元素更小巧且精致,提升整个室内空间设计的美学层次。除此之外,学生在对界面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地域文化,制定合理且有效的主题,丰富环境设计作品整体的艺术价值和内涵,使受众可以从中感受到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的美观度和舒适性,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4.3 色彩搭配上的应用,引导学生展现独特文化魅力

环境设计课程中重要的课程分支便是培养学生色彩运用和色彩搭配的能力,要求他们对整体的设计风格进行系统的把握,然后通过调控色彩、调动色彩的张力,使环境设计作品更具有品位和艺术性。因此,将地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环境设计课程中,要求教师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名家作品和设计案例,通过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使其养成良好的色彩感知力和色彩敏感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设计标准和要求。例如针对某地的文化需求和建筑需要,草拟一张建筑外观图,其中要结合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以及设计者的个人品位。这种通过试题或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确色彩搭配和色彩运用的规律,有利于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使其对各地区的自然特征和民俗风情有更多元的体会。

4.4 饰品上的应用,展现天人合一的环境设计要素

饰品设计是环境设计课程中的重要分支,要求学生们能够强化环境设计的艺术性和艺术感知力,并融入地域文化的凝结和渗透中。例如,陶瓷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在环境设计中应用陶瓷文化的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归根结底都是用陶瓷装饰展现设计师的精神和艺术追求。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能够向学生传达陶瓷文化的历史和艺术展现力,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结合发展的脉络有清晰的认知。然后在设计环境的时候,也能将陶瓷文化融入其中。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游览景德镇,身临其境地感受陶瓷等地域文化对当地居民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追求带来的影响,从而在环境设计中展现出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

4.5 建筑风格上的应用,突出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

建筑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精髓内容,想要进一步突出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效果,需要设计师们进一步彰显出符合地域发展的建筑风格,并展现独特的审美特征。在教学实践中,要求环境设计课程教师能够基于鉴赏和审美的角度,让学生们透过图片或视频,了解各个时代我国独特的东方审美特征。例如古茶楼作为古代文人骚客社交休闲的场所,其设计理念要以复古和文艺为主。而北方建筑一般突出的是磅礴、宏伟的特征,建筑风格以大气和简约为主。学生们在参观模拟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从而突出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

5 结语

在高校环境设计课程中,地域文化的应用能够更新环境设计形式并丰富环境设计内涵。在实践中,要求该课程教师能够向学生传递地域文化发展的历史和进程,然后将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渗透到环境设计课程实践中,在空间布局、界面装饰、色彩搭配以及建筑风格展现中合理应用,提高学生的艺术展现力和设计水平,并为发扬地域文化提供有效的保障。

猜你喜欢

环境课程设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BUBA台灯设计
环境清洁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有种设计叫而专
漫观环境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自行车的发明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