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与实践
2022-10-22李佳敏
陈 梦,李佳敏
(1.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纪委办公室 江苏 无锡 21412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九大报告中描绘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最大同心圆,强调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2019 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要求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2021 年,习近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 年,习近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时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高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阵地、大学生是生逢其时责任在肩的主力军。如何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引导青年学生深化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央关心、学校关注的焦点问题,关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1 “范畴化重塑”的逻辑由来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突破原有血缘关系逐步发展而来的稳定共同体。针对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民族、种族的矛盾与冲突问题,群际接触理论不断发展,至今已经被运用到更多群体交往的研究领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强调社会范畴化对偏见的作用,强调群体在范畴内部的相似性以及在范畴之外的差异性会不可控地放大,而与固有观念中所认定的“范畴”不相符合的个体或事物就会被当作特殊的存在而对待,同时指出“积极的群际接触可以消除对立和偏见,并将该条件归纳为: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群体合作、制度支持。”随后有学者对群际接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布莱姆贝拉认为在不同的阶段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归类为“去范畴化”“突显范畴化”“再范畴化”。
基于群际接触理论,按照时间序列探索高校大学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及路径,即经历初始、深入、升级阶段,逐步实现范畴化重塑。交往初始,淡化个体原有的民族属性,进行“我”与“你”之间的接触,发现契合点和一致性,建立默契度与信任感。这一阶段应通过共性引导、跨文化教育,塑造对共同体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交往深入,个体突出所在群体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差异,进行“我们”与“你们”的接触,把交往初始接触获得的积极效应泛化到各族群体之间的交往中。这一阶段应通过开展合作互动、建立交流交往的活动,创造和谐接触的平台。交往升级,弱化“我们”与“你们”间原有的界限,构建更具有包容性的“咱们”。这一阶段应注重共同体建设,深化身份、文化、情感、价值认同,让各民族大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上述三个阶段概括为高校大学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范畴化重塑。在完整地经历三个阶段后,大学生以共享性与整体观为基础,建构并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与之相随的是大学生被濡化的自我概念形塑、情感共鸣生成和共同追求表达。
2 “范畴化重塑”的思路探索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长期塑造而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使部分相似群际的少数民族学生逐渐养成了偏好小范围接触交往的习惯,不愿打开心扉主动迈出固有的圈子与他人沟通加深了彼此的成见。加之在不同群际的交往过程中,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摩擦可能会导致彼此间的误解,反而又使得“范畴”意识进一步被强化。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国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意义重大。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稚嫩的肩膀尚要磨砺,成长的脊梁更要坚强,最需要高校作为环境主体进行精心引导和栽培。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他们从头脑到行动都能够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报国行之中,在危机中孕育新机、于变局中开辟新局,强信心、筑同心,凝聚起全员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
当前,高校在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为中存在较多问题。其一,育人方式简单。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在通过理论灌输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工作。借助形式单一的活动却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停留在“一刀切”的层面上,忽视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缺失观察言行、潜移默化、熏陶渗透、学以致用的环节设置。其二,平台载体有限。在校园内没有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纸媒等媒介的宣传作用,未能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缺少专业化、系统化解读“共同体”概念的栏目,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养成的氛围营造方面平台受限。其三,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分散。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未能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嵌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格局中,没有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这项工作任务单单推给学生工作条线,在教书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等方面存在不足。当然,也有部分高校意识到这是一项“全员思政”任务,但也未能实现与社会资源的嫁接配合,在及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开拓校外育人资源等方面留白,导致未能形成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领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发挥其思想引导、化解矛盾、凝聚群众和政治动员的功能”。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着眼于高校思政工作的质量提升工程与内涵式发展方向,基于“十大育人体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开展育人工作,探索高校大学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对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长效机制具有战略性意义。
2.1 夯实范畴化重塑基础,促进身份认同生成
面向各民族学生强化“五个认同”教育,明确“尊重不是纵容、关照不是优待”,让“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面向各民族学生实行“无差别”的教育管理方式,搭建“高标准”的成长成才平台。在育人态度上,化守为攻。转化群际认知,以“一视同仁”式,夯实范畴化重塑的教育基础,围绕立德树人中心,扎实做好各民族学生的育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身份认同生成,力求做到深入人心。
2.2 营造范畴化重塑场域,促进文化认同发展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以浸润心灵,引导各民族学生理解认同共同体所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各民族交流交融的育人环境,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坚持相互欣赏、彼此尊重、包容互鉴。在育人思路上,化堵为疏。把握关键节点,以“适宜切题”式,营造范畴化重塑的教育场域,创造机会、开设条件提升民族学生文化交流能力、主动成长动力、综合发展潜力,促进文化认同发展,力求做到着意知心。
2.3 丰富范畴化重塑内涵,促进情感认同深化
强化协同联动,服务暖心贴心,突出学习关心、组织关怀、就业关注、生活关爱。畅通家校联系,密切师生交流,让“爱”的工作保持“严”的底气,把“严”的工作做成“爱”的升华。在育人形态上,化整为零。聚焦细微准实,以“潜移默化”式,丰富范畴化重塑的教育内涵,围绕学涯、职涯的痛点、难点精准施策,让异乡学子感到温暖并获得力量,促进情感认同深化,力求做到以心交心。
2.4 延伸范畴化重塑效度,促进价值认同升华
打造各民族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窗口,在学思践悟中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坚定信仰者与模范践行者。以融媒体平台为载体主动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在提升舆论话语权中增进价值认同。在育人载体上,化意为象。搭建创新融合平台,以“全员思政”式,延伸范畴化重塑的教育效度,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工作变得摸得着、看得见、可参与,促进价值认同升华,力求做到别具匠心。
3 “范畴化重塑”的实践路径
3.1 转化群际认知,夯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以“四观”教育浸润学生成长成才之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强化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深化作为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成建设伟大祖国的信心和力量。采用民族生与汉族生混合编班、混合居住形式,成立各民族学生混合组成的“56齐”社团等学生组织,促进各族学生同心同向、互帮互助、共学共进。实施“新生导师制”“学业导师制”等学风建设项目,促进各民族学生跨越民族边界,转型适应、融入群体,坚定
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和逐梦江南的求学志向。注重民族学生党员培养,在党员发展政策上适当向表现优异的少数民族学生倾斜,完善各民族学生党员发展体系;注重各民族学生人才培养,健全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优化各民族学生评奖评优体系。
3.2 把握关键节点,营造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场域
丰富“第二课堂”,强化综合能力,激发内在潜力。以庆祝建党、建国周年的仪式教育以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为契机,突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主题,号召各民族学生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营造乐观向上、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强化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搭建嵌入式交流平台。举办集文艺汇演和民族风情展于一体的文化艺术节,组织“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动,搭建各民族学生间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发挥学校民族体育竞技平台优势,选拔各民族学生组建民族健身操、蹴球等民族体育项目运动队,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各类民族运动会。举办民族美食文化节,开设“生活课堂”特色课程,组织“民俗剪纸”“制作节日美食”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民族融合一家亲”的氛围。
3.3 聚焦细微准实,丰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学业帮扶,落在“细”处。针对部分学生高中阶段学业基础薄弱,学校安排任课教师对各民族同学重点答疑解惑,实施“1+1 结对学业辅导员”帮扶计划(即1 名优秀学生“学业辅导员”对接1 名学习困难生)、量身定制学业帮扶小组互助计划,提升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思想帮扶,落在“微”处。学校选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思想政治觉悟高的教师担任多民族学生集中班级的班主任,及时关注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专门建立讲座,帮助民族学生消除心理压力,融入大学生活。就业帮扶,落在“准”处。学校设计启动“企业家辅导员”校企协同育人特色项目,为多民族学生集中的班级配备企业家参与就业工作,参加“职涯工作坊”,对各民族同学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针对部分民族学生的特点,重点推荐匹配就业岗位,提供生涯咨询、就业指导和创业扶持等个性化服务。生活帮扶,落在“实”处。常态化开展寒暑假走访,关心各民族学生生活与成才。在落实学校的“奖、贷、助、补、免”多元资助体系基础上,施行奖助倾斜政策,实现困难学生助学金、补助全覆盖。改造升级清真餐厅,丰富饭菜品种、完善就餐服务,满足学生对于民族风味饮食的需求,倡导“饭里有爱”的服务情怀。
3.4 创新融合平台,延伸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度
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以辅导员与各民族学生骨干为主,专任教师、企业家、关工委老同志为辅的团队,常态化运营辅导员育人工作室,创新线上线下双渠道育人平台,帮助各民族生建立起鼓励其勤奋好学、潜心钻研、乐观豁达、志存高远的成长目标。开辟各民族学生典型引路路径,强化“优秀传承”理念,完善“精培育—优选树—强示范”链式培养,着重宣传升学深造、基层就业等口径涌现的优秀民族生代表,塑造正确的思维导向及行为模式,用价值共鸣促进价值认同。注重各民族学生实践能力养成,鼓励各族学生积极加入学生组织,组织学生赴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志愿服务,通过群际接触与良性互动,培养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牢记“国之大者”。借助校园融媒体平台,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占领互联网舆论高地,有效引导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及话语走向,推动全员价值认同,让融媒体成为建设各民族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4 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关键环节,对于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创造历史伟业意义重大。应对新时代变化莫测的世界格局,高校通过“范畴化重塑”探索和实践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持续夯实基础、营造场域、丰富内涵、延伸效度,不断增强大学生“我有祖国”的自豪感,更塑造其“祖国有我”的参与感,将“共同体”的概念印记在脑海内,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行动中,强化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认同感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齐心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全力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