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2022-10-21王荣臻关坤隗雪妍

医药与保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白细胞红细胞

王荣臻,关坤,隗雪妍

(驻马店市中心血站 质控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挽救他人生命,自愿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出自身血液,同时献血者未收取超过因献血而发生必要的交通及误工等成本额度与报酬的行为[1]。单采血小板指的是经血细胞分离机,对献血者机体中血小板开展分离,储存到血小板袋中,供给患者需要的过程。经单采血小板能为临床患者提供源源不断需要的血小板,经输注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健康成年人的血小板数量能提升至30 000左右水平[2]。单采血小板属于成分输血中的重要类型,经单采血小板能节约资源,提升血液利用率,是临床常见的无偿献血方式,其疗效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因临床血液制品使用量增多,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需求量也在相应增加,受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增多、采集设备偏少、血常规检测工作安排等因素影响,标本检测的等待时间延长,这可能会对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常规检测中的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从而造成采集效果不同[3]。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标本的放置时间属于血小板计数结果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据要求,采集血液标本后需在一定时间中开展血常规检测,但该过程常常存在标本运送和放置时间较长等问题,进而一定程度影响到测定结果[4]。合格的血液标本检测要求中,血液贮存环境温度处于18~22℃时,血小板能稳定24 h[5]。当前有关血小板计数检测期间血液标本的具体留置时间临床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本文现对在本市中心血站进行单采血小板的无96例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开展研究,分析放置血液标本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驻马店市中心血站进行单采血小板的96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男性60例,女性36例;年龄18~54岁,平均(36.78±5.62)岁;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29例,高中或以上67例;体重46~79 kg,平均(59.40±4.32)kg。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均在市中心血站开展无偿献血;(2)无偿献血前进行体检和初筛,符合无偿献血要求;(3)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研究;(4)签署献血者有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障碍、精神病等无法配合工作者;(2)血液系统存在疾病者;(3)存在传染性疾病者;(4)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者;(5)拒绝或者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

1.2 方法

材料和仪器:上海希森美康医用有限公司生产sysmex-800i血液分析设备及配套试剂;江苏吉春医用器材有限公司提供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血小板稀释液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6]当中有关要求配制。

标本采集:于室温环境中(20~24℃),采用真空采血针对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进行2 mL的外周静脉血抽取,放在含EDTA-K2抗凝剂真空负压管内,上下颠倒后充分混匀,总共采集96份标本。

检测方法:采取仪器法对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几项指标水平进行检测,选择sysmex-XT800i血液分析设备开展检测,该设备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合格。将所有血液标本依次放置0 min、30 min、60 min,后分别放入到sysmex-XT800i血液分析设备中进行检测,单次检测前应上下颠倒充分混匀10次,每项指标总共检测次数为3次,后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当作每项指标最终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由至少两名检验科人员分别采取显微镜检查法计数,后取所有检验科人员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当作标准检测结果,观察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放置0 min、30 min、60 min血常规检测时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水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的血小板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0 min血小板计数和标准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30 min的血小板计数高于血液标本放置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60 min的血小板计数高于血液标本放置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s )

表1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s )

注:和标准检测值比较,①P>0.05;和0 min比较,②P<0.05;和30 min比较,③P<0.05

单位:109/L标本放置时间 例数 血小板计数标准检测值 96 177.98±10.14 0 min 96 178.50±9.02①30 min 96 187.84±10.55②60 min 96 250.20±15.84③F 25.620 P 0.001

2.2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0 min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和标准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30 min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高于血液标本放置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60 min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低于血液标本放置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s )

表2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s )

注:和标准检测值比较,①P>0.05;和0 min比较,②P<0.05;和30 min比较,③P<0.05。

标本放置时间 例数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g·L-1) 白细胞计数/(109/L)标准检测值 96 40.25±5.02 148.86±13.10 5.14±1.05 0 min 96 40.68±5.05① 149.50±12.30① 5.35±0.98①30 min 96 47.12±5.26② 157.78±12.14② 6.58±1.10②60 min 96 41.20±5.18③ 150.28±11.92③ 5.20±0.95③F 13.890 12.760 10.350 P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无偿献血是为临床提供出血液制品的主要途径,伴随血液分离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浓度、高纯度、大剂量、输血反应较少的单采血小板已经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高度认可。临床血小板减少或者功能障碍、正在出血或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数量较多,对于单采血小板需求日益增多,而单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招募难度较高,产品的有效保存期较短,上述因素使得临床血小板供应比较紧缺[7]。为确保无偿献血者安全性及血小板制品质量,临床要求在采集前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开展初筛及血常规检测,同时血常规检测期间的血小板计数应≥150×109/L[8]。血常规检测期间,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常受到多项因素影响,包含采集标本是否顺利、标本和抗凝剂比例、环境温度、标本有无充分混匀及标本的放置时间等[9-10]。本文分析标本放置时间给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结果带来的影响,旨在为确保单采血小板采集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发现: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的血小板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0 min血小板计数和标准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检测时血液标本放置30 min的血小板计数高于血液标本放置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和有关研究[11]结论相一致。本次研究发现,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放置60 min的血小板计数高于血液标本放置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放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达到30 min,其血小板计数的检测结果相应升高。考虑原因是伴随标本放置时间的不断延长,红细胞的破坏量也越来越多,破坏的红细胞生成碎片远远多于血小板破坏量,采取仪器法检测血小板时无法识别出红细胞碎片,以电脉冲形式误将其计入,使得检测结果产生假性升高现象,且时间越长,存在的红细胞破坏量越大,仪器法检测显示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也不断升高[12-14]。sysmex-800i血液分析设备检测血小板时快捷且方便,重复性佳,基本能够满足临床所需,但在网织红细胞通道未打开情况下是采取电阻法统计,并经识别出细胞体积大小开展计数,受细胞群之间体积交错和红细胞破坏生成的碎片等因素影响,仪器对血小板的识别能力下降,造成检测结果不断升高[15-16]。因此,标本采集后需尽可能缩短标本放置时间,尽早开展血小板计数检测的结果比较准确,将标本放置时间控制在30 min之内能更好判断出单采血小板能否捐献,选取合理血细胞分离器及评估捐献总量,间接为单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初次尝试、招募及保留带来有力依据[17-18]。此外,本次研究发现: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0 min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和标准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30 min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高于血液标本放置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60 min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低于血液标本放置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反映出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放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达到30 min,其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检测结果相应升高。该现象表明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可能缩短标本放置时间,控制在30 min之内进行血常规检测,能保证血常规检测中各项参数的检测准确度。JEON Y L[19]研究发现,sysmex-800i血液分析设备检测静脉全血标本时,多数参数于8 h内未出现明显变化,而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的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等指标在2 h甚至更短时间中就已经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平时工作中除做好仪器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确保仪器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之外,还需严格依据有关检验规程进行操作,当检测显示血小板计数存在异常时需要参考仪器提供的异常直方图及临床资料,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20]。

综上所述,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放置血液标本时间会对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结果产生影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达到30 min后,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会升高。因此,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放置血液标本时间应控制在30 min内,以确保各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白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太原市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实现“直接减免”
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彰显公平正义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浅谈无偿献血者档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