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负重训练联合规范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及关节恢复的影响

2022-10-21郭巧燕程海荷蔡一慧颜夏卫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25期
关键词:步速活动度置换术

郭巧燕 程海荷 蔡一慧 颜夏卫

1.台州骨伤医院骨关节科,浙江台州 317500;2.台州骨伤医院手创伤科,浙江台州 317500;3.台州骨伤医院骨科,浙江台州 317500

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治疗目的为重建稳定的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缓解疼痛等。研究显示,髋关节置换术后合理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髋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规范化功能锻炼是由手术医生、责任护士所制定的个体化训练计划,有利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早期负重训练可减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骨量丢失,进而对假体周围骨密度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率,同时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基于此,本研究将早期负重训练联合规范化功能锻炼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1 年11 月台州骨伤医院收治的100 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生活可自理,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术后伤口严重感染者,合并其他髋部疾病者,心、肺、肾功能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台州骨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TBIH-2022-003)。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抗感染治疗、饮食指导,并于术后第7 天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功能锻炼,具体方法为:患者健侧站立位,双手扶拐,使身体与地面垂直,进行患肢伸膝位髋关节外展、屈膝屈髋锻炼,髋关节屈曲<90°、外展<40°,锻炼量分为1~3 级,1 级为20 次/组,2 级为50 次/组,3 级为100 次/组,每个动作维持10s,每个动作之间间隔5s,每次锻炼之后由康复人员对不适反应、锻炼效果进行记录,依据患者情况对锻炼计划进行调整。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负重训练,具体方法为:借助步行器进行早期负重训练,依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卧位-坐位-患肢不负重双手拄拐站位-患肢半负重双手拄拐站位-患肢半负重双手拄拐行走,拄拐行走时应依照扶拐向前-患侧脚移动-健侧脚移动的顺序进行,转身时应向患侧转身,之后依照上述顺序进行行走,上述方法训练2 周后进行完全负重锻炼,负重重量应逐渐增加,4 周后完全负重,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每日1 次。两组患者均在训练1 个月后、3 个月后进行指标检测。

1.3 观察指标

①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该量表由跛行(10 分)、日常活动(20 分)、疼痛(40 分)、病残(10 分)、肌力(10 分)、髋关节活动(10 分)6 个项目构成,总分值100 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②髋关节活动度:通过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内收、前屈、外展、后伸活动度进行测量。③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量表包括上下楼梯、进食、如厕、穿衣、穿脱鞋、洗澡、穿脱袜、床椅平移、平地行走10 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1~10 分,总分值0~100 分,得分越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越好。④步速检测:由康复人员对患者的独立行走速度进行测量,行走时需眼睛平视前方、挺胸抬头,保持站立姿势,嘱患者采用平常速度行走,10m/次,共测量4 次,获得患者的步速。⑤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关节僵硬、假体脱位、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⑥满意度:通过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100 分,<75 分为不满意,75~90 为部分满意;>90 分为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部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该问卷Cronbach’s α 信度系数为0.839,内容效度指数为0.880,提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跛行、日常活动、疼痛、病残、肌力、髋关节活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跛行、日常活动、疼痛、病残、肌力、髋关节活动评分均显著优于本组干预前(<0.05),研究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内收、前屈、外展、后伸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内收、前屈、外展、后伸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本组干预前(<0.05),研究组患者的内收、前屈、外展、后伸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步速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步速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步速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步速比较()

2.4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5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关节稳定性、步态恢复、髋关节周围肌力增强有促进作用。规范化功能锻炼是基于全面化、个体化、渐进化原则的训练方式,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全面、个体、规范的训练计划,进而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此外,规范化功能锻炼可增强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最终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早期负重训练可由专业康复师对患肢负重进行精准控制,通过负重训练提高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骨量流失,进而降低患者假体松动、肌肉萎缩的发生风险,同时早期负重训练有利于减轻组织肿胀、提高肌肉与关节活动效果,促进患者的骨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活动度、步速明显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髋关节作为稳定性最强、人体最大、部位最深的重要关节,发挥着协调躯干运动、身体负重的作用,髋关节病变或损伤后关节功能、活动度受限,且因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需长时间制动,因此多数患者会出现髋部肌肉群萎缩、髋关节僵直粘连等情况,使得患者髋关节功能、活动度受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活动度提升,分析其原因为规范化功能锻炼可增强肌肉力量,而早期负重训练可促进骨伤肿胀组织消退,减轻患者疼痛,进而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活动度恢复。

研究显示,传统康复训练因训练开始时间较晚,导致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进而给患者的血液循环、肠道蠕动带来不利影响,患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阻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且长期卧床导致患者步行速度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经联合训练后生活质量提高、步速提升,分析原因为早期负重训练、规范化功能锻炼开始时间较早,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因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且早期负重训练可通过患肢负重双手拄拐行走提升步速。

综上所述,早期负重训练联合规范化功能锻炼可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步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数据统计可能存在偏倚,且未对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因此还需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步速活动度置换术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老年人步速与跌倒风险的研究进展
步速与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