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方式在大洼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2022-10-19薄显民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洼总成本粒数

薄显民

(盘锦市大洼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盘锦 124200)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化肥使用量也大幅增加,但由于化肥过量使用产生了土壤性状改变、农产品品质下降、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被提上了日程。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以水稻种植为主,拥有水田面积约4.67×104hm2,粮食总产量约5×105t。为解决大洼区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化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肥料浪费等问题,笔者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在大洼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大洼区大洼街道三家子村进行,春季气温偏低、雨水较少,夏季多雨,无霜期为180 d左右,年降水量为650 mm,年平均气温为9.2 ℃,灌溉用水为辽河提灌水。该地块地势较平整、土壤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133.3 hm2以上,土壤类型为盐渍型水稻土。试验地耕层0~20 cm土壤的抽样检测结果表现为:有机质含量21.3 g/kg、全氮含量1.41 g/kg、全磷含量3.2 g/kg、碱解氮含量106.4 mg/kg、有效磷含量22.3 mg/kg、速效钾含量175 mg/kg以及一定量的锌硼微量元素,土壤pH为7.9。

1.2 试验作物和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为“盐丰47”,为当地农民普遍种植的水稻品种,插秧方式为机插。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各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各小区之间筑两道坝埂,设置单独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减少小区之间的肥水渗透。各处理安排如下:(1)不施肥处理(CK),面积为100 m2;(2)常规施肥处理,面积为1 334 m2。施肥方式为底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7-18-10)40 kg;6月初于水稻返青期,每667 m2施磷酸二胺10 kg、硫酸铵15 kg;6月25日前第2次追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拔节期施穗粒肥,每667 m2施尿素4 kg和硫酸钾5 kg。纯氮、磷、钾的施用比例约为22.3∶11.8∶6.2。(3)改良施肥处理,面积为1 334 m2。施肥方式为底肥施用有机肥替代20%的化肥,其他施肥管理措施与处理(2)相同。纯氮、磷、钾的施用比例约为20.1∶10.4∶5.4。(4)新型缓释肥处理,面积为1 334 m2。施肥方式为底肥每667 m2施稳定型包膜缓释肥(26-10-12)50 kg;于水稻返青期,每667 m2施缓释肥(26-10-12)10 kg;水稻生育后期根据水稻长势,每667 m2施用缓释肥(15-15-15)10 kg。纯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17.1∶7.5∶8.7。

1.4 田间管理

水稻播种前精细整地,仔细选种、晒种,并进行药剂拌种,播种日期为2021年4月12日,该水稻为旱育秧,播种量(干种)为250 g/m2;插秧日期为5月24日,机械化插秧,种植行株距为30 cm×15 cm。水稻于10月上旬收获。各处理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与常规管理方法一致。

1.5 项目调查

于水稻生长期间进行生物性状调查,缓苗期调查缓苗率、株高、茎粗、叶色;分蘖期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统计有效分蘖数;成熟期统计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并测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由表1可知,处理(1)的有效穗数最少,每667 m2为148 207.4穗,处理(4)的有效穗数最多,每667 m2为245 722.8穗;处理(1)的每穗总粒数最少,为96.2粒,其他3个处理的每穗总粒数均超过120粒;处理(1)的千粒重最重,为28.16 g,其他处理的千粒重均低于26.5 g;处理(4)的实际产量最高,每667 m2为739.2 kg,处理(1)的实际产量最低,每667 m2为344.2 kg。

表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2可知,处理(2)的每667 m2总成本为236.28元,处理(3)比处理(2)每667 m2总成本节省25.60元,处理(4)比处理(2)每667 m2总成本节省39.42元。按照稻谷2.62元/kg计算,处理(4)的水稻净收益最高,每667 m2净收益为1 776.05元;处理(3)次之,每667 m2净收益为1 586.40元;处理(2)的每667 m2净收益为1 418.28元;处理(1)的净收益最低,每667 m2为899.39元。

表2 不同处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单位:元)

3 结 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改良施肥方式,能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同时增加水稻产量,还可有效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用缓释肥替代常规化肥的方式可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基础上,满足水稻在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同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减少生产投入,大幅提升水稻产量,经济效益显著。因此,这两种施肥方式均适宜在大洼区的水稻生产上推广和借鉴。

猜你喜欢

大洼总成本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辽河坳陷大洼构造带油气来源与充注模式研究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辽宁大洼:创建“四好”助力交通事业发展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