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寒暄语“在吗”的会话策略分析
2022-10-19◎陈怡
◎陈 怡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上海 200233)
一、问话人使用“在吗”的原因和策略
(一)“在吗”使用的原因
网络聊天的寒暄用语“在吗”的使用高度规约化并且被普遍使用,说话人使用“在吗”表现为对心理世界、客观世界、社交世界不同程度的顺应,分别体现在“吗”低传疑性、“在吗”本身成为社交请求套式、网络平台的信息传递。
1.对“吗”低传疑性的顺应
“在吗”作为网络对话的寒暄问话,其传疑通过疑问语气词“吗”实现。在现代汉语中,“吗”是较为常见的疑问语气词。“在吗”中,语气词“吗”是对“在”的一个是非性提问。对于“吗”疑问程度的研究前人已有不少著述。
吕叔湘(1990)指出语气词“吗”用在“单纯是非问后头”,“因为‘吗’字原是从‘无’字变化出来的,作用和‘否’字相同”。“吗”字用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是:VP-不→VP 麽→VP 吗。郭婷婷(2005)按照功能,将其分为“吗1”“吗2”“吗3”,“信息结构越简单,谓语部分越单纯的‘吗’问句,越倾向理解为‘吗1’”;反之,“问句焦点落在核心动词之外的其他成分上”时,则倾向理解为“吗2”。“吗1”比“吗2”对否定功能的继承性更高,“吗2”“已失去否定功能而变成负载疑问信息的语气词”。
“在吗”中的“吗”可以认为是询问求知义的“吗1”,对“吗”字句的回答可以用VP 或negVP 的形式。但是就网络寒暄语“在吗”而言,虽然谓语动词非常简单,但是仍然可以用“嗯”作为回答。
(1)甲:在吗?
乙:嗯,在的
例(1)中,乙先用“嗯”回答了甲提出的“吗”字是非问句,之后又用VP“在”+语气词“的”再次肯定前面给出的回答。这里的“嗯”给出的肯定性答复还不够明晰,因而后续又用“吗1”的回答方式追加给出了肯定性回答。在网络环境中“在吗”之所以可以用“嗯”来回答,是由于问句焦点不完全落在核心动词本身。
“在吗”在网络寒暄问话中,其信息焦点转移到了核心动词之外,是对“在吗”后内容的铺垫。因此,“吗”的传疑在问话人的心理世界中被降低,顺应问话人采用“在吗”作为寒暄,实则是为后续对话的进行服务的。“吗”的传疑降低,根本原因是说话人对语境的顺应,通过降低问话的疑问度,为后续的对话进行营造一个舒缓的对话语境。
2.“ 在吗”低信息传递的顺应
“在吗”在网络语境中已经成为程式化的打开话题的形式,主要由于发话人常常使用“在吗”作为个人提出请求的前置语列。对是非问的“在吗”除了是非问的是非回答之外,出现了多样化的回应。
(2)甲:老姐在吗
甲:面试成功了吗
乙:还不晓得结果!!
乙:你居然还记得
乙:我早上紧张死了
乙:没有特别差劲
甲:好的
甲:你帮我一个忙呗
乙:咋啦
在例(2)中,甲同样是向乙提出请求,使用另一个询问语句在“在吗”之后,进一步舒缓对话,连续6 个话轮之后,才提出了个人的请求。
由于“在吗”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言语意义在高频率的日常交际中被磨损,逐渐规约化,具有低信息量,受话人“需要对言语信息从认知上进行判断、预测、推理,通过它的语用含义即‘隐含义’来理解”。从说话人顺应个人意图的角度,“在吗”成为问话人推动对话进行的一项寒暄程序,“在吗”逐渐演变为一种请求类社交套式的前置语列。
3.对网络平台环境限制的顺应
就网络语境的客观物理世界而言,“在网络语境中,信息的交流受到了明显的限制”,有声语言附带的副语言信息很难传递、信息传递过程中增加了键盘输入的转换环节,“在吗”能够传达的信息在网络语境中也受到一定客观的限制。
网络聊天是一种同步的(synchronous)电脑中介交流(CMC)的对话方式,在网络环境中,语言呈现出相对于标准语而言更低的正确性、复杂性和连贯性的特征,语法更简化、词汇量也更狭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遵守的社交规则,在网络环境中(尤其是同步性质的聊天对话平台)的表达变得更加自由,这种社交上的礼貌性被削减。
(3)甲:在吗
乙:在啊
甲:你们答辩是在线上答辩的吗
乙:嗯嗯
甲:流程呢 老师最后的提问 是根据你的论文中的内容提问的吗
例(3)中,甲针对答辩事宜向乙提问,“在吗”作为寒暄出现,但是从甲的意图来看,附带的疑问还是比较高的,甲使用“在吗”时却直接省略了书面表疑的问号“?”。甲乙在网络聊天过程中,全都没有使用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键盘输入时的空格字符甚至直接替代了标点的使用。此外,甲乙双方一问一答的对话,甲乙互相都无从得知对方的副语言信息,乙只能根据甲的提问回答问题,如果是在现实的语境中,乙可以根据甲所处的情景和语境,更快推断甲问话的真实需求和意图,使沟通更加高效。
由于网络对话的特殊性,对话双方不能立即确认对方是否处于可以谈话的状态中,所以顺应网络平台的物理世界,问话人需要先确定受话人是否在线,不仅是网络平台的环境,也是顺应于确保对话的有效进行的目的。
二、“在吗”的回应类型与影响因素
Verschueren(1999)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变异性在三要素中占主导地位,“语言的变异性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了一系列可能作出的选择,但是言语交际不是规则主导的静态过程,而是不断商讨和顺应的过程。为了满足不同的交际需要,人们不断地选择各种策略”。“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言资源,适宜地选择就是言语交际策略,即语用策略。”以下为一项小规模的线上平台测试的统计结果,具体操作是在微信上群发“在吗”,总计得到186 条不同的回应讯息,以下动态地考察了“在吗”的语用策略和触发动因。
(一)“在吗”的应答类型
对“在吗”的应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表格 1.1 “在吗”的应答形式及其占比统计表
对“在吗”的应答,主要可以从回应人是否给出了应答的角度分为两大类,没有给出回应的情况涉及的因素较多,将在下文中详细分析。根据表1.1,占比最多的是陈述式回答“在”或者“不在”的情况;不回答“在吗”的问题,直接询问事由的情况占比第二。
(二)对“在吗”的回应类型
根据上述“在吗”回应的类型,从回应的长度上,大致将其分为简短回应、礼貌回应、积极回应、无回应四种类型,这样的分类更便于分析应答的原因。其中,简短回应大致包括表中(a)(d)(e),礼貌回应即(b),积极回应包括(c)(e),无回应即(f)。
1.简短回应
在Grice 合作原则中“量”的准则包含“(1)所说的话应包含实现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实现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两个部分。”(转引自:何自然,2010)在线上对话平台,回应者倾向于进行简短的对话,回应者简短回应对话提出者的寒暄问话,这一种回应方式的顺应程度是较高。
(4)甲:在吗
乙:在
(5)甲:在吗
乙:!
在例(4)中,乙的回应直接就甲的寒暄问话给出,没有提供冗余信息,一问一答,在语言的选择上直接就疑问本身的焦点回答,回话也没有更多超出需要的信息部分。例(5),乙的回答较例(4)更简单,仅仅使用一个标点符号“!”回应甲自己在线,但在传情上,表明了乙对甲的寒暄问话的惊奇。
2.礼貌回应
每个社会都用由一套特定的社会文化规范,这些文化规范确定了这个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事态或者思维方式( Fraser 1990: 219-36; Bousfield 2008: 45) 。在对话中恰当地使用礼貌的方式,可以使对话建立在一个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以便进一步推进对话,有助于成功的交流的进行。
(6)甲:在吗
乙:你(您)好
甲和乙之间的关系是顾客与销售客服、晚辈与长辈等。在例(6)中,甲使用线上的寒暄问话,但由于双方权势关系、年龄差距的不对等,乙往往倾向于认为“在吗”是一种招呼语,用礼貌的方式给出回应,促进了双方友好的对话氛围。
礼貌回应的表现,除了常规使用的规约化用语“你好”之外,还有其他的表现,比如在回应中增加表敬的称呼“XX 老师”等。
3.积极回应
Verschueren 认为在言语交际中,社会因素和认知心理因素结合形成了社会心理(mind in society),语言使用者的用语选择都可以从社会和认知两方面得到解释。一种有所规约的语用意识有助于对话双方实现成功的交流,双方不断通过积极对话,实现对话双方在交流过程中的角色认同和会话内容推进。
(2)如果some_information不可以唯一标识某SNS用户,如姓名,可重复注册的用户名,爱好等,此时属于模糊信息攻击,返回相关度最高的4个用户,由使用者选择最终目标。
(7)甲:在吗
乙:在,怎么啦
(8)甲:在吗
乙:中午睡了一会儿,刚起,咋了
(9)甲:在吗
乙:(视频打来)
例(7),乙先直接回答甲的问题,然后在询问对方找寻自己的原因。例(8),乙解释了自己没有及时回应的原因,之后询问对话者的来意。例(9),乙直接打来视频电话。从对问句的回答来看,三者的顺应程度依次降低,而回应的积极程度是逐级提高的,值得注意的是,回应的积极程度依赖于甲乙双方的关系而定,如果甲乙之间的亲密度较为疏远,直接采用例(9)的方式就不礼貌了。
积极的回应策略分为两种层面,其一是态度上的积极回应,在回应时,常常会附带表示积极情绪状态的表情包、舒缓对话的语气词“啊”“呀”“呢”“哇”、标点符号“!”、附加有亲昵特征的称呼“亲”“宝宝”等;其二是新信息的积极引入,回应者给出新的内容,有助于双方对话的继续。
4.无回应
在表1.1 中可以看到,没有直接给出回应的占比为15.0%。
(10)甲:在吗
乙:(无回应)
从例(10)可见,甲乙的对话结束在了甲的提问上,对话停止。乙没有对甲问话目的的好奇,对话就此终止了。
(三)影响回应选择的因素
本文以网络寒暄语“在吗”作为分析对象,谈话发起者和回应者都有维系关系的关系目标,以下的分析主要侧重于回应者的角度。
1.回应者的关系目标
人们对策略的选择主要受到关系目标(relational goal)和手段目标(instrumental goal)的驱使。前者指以某种会话策略来维持某种关系,后者用以作为手段。关系目标可以分为利我和利他两种,受话者对“在吗”的回应也分别呈现出了这两种倾向。
(11)甲:在吗
乙:怎么了
例(11)中,乙给出了对甲的回应,而主要是为了得知甲发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呈现出利我的倾向。
(12)甲:在吗
乙:在啊
例(12)乙直接回答了甲的提问,并无更多问话,简短回应了甲的提问。相比例(11),乙的回应是就甲的问话立场给出的,没有因为个人的好奇继续发问,因而完全呈现出利他的特点。
2.双方的权势量与人际距离
权势量是对话双方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异大小,与权势量相对的是共势量,二者是徐大明(1997)翻译自社会心理学家Roger Brown 的“power”“solidatity”两个概念。(转引自解正明,2007)
为了考察权势量和人际距离这两个因素对“在吗”受话人采取不同回应策略的影响,下文对采取的不同策略在不同的权势量与人际距离关系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参见表1.2 和1.3)。
表格 1.2 “在吗”受话人处于不同权势量时采取的回应策略的频率分布
表1.2 中的数据呈现出这样的一种趋势,在网络对话中,权势关系的显性影响相对降低。不论受话人处于什么样的权势关系,简短回应的策略的选取都更占优势。
由于对话的群体并非均衡数量选取不同权势量的对象,以下对表3.2 更多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当对话双方人处于平等关系时,多数受话人采取了简短回应或积极回应的方式,也有10.2%选择不作出回应。当受话人处于负权势量时,采取积极回应策略的频率为0%,还有2.1%选择不作出回应,这一回应方式在现实对话中几乎不会发生。
由此可知,在网络对话中,现实对话中绝对的权势量造成的受话人双方礼貌问题的重视被削减,受话人更关注简短对话,或者采用积极的对话策略,快速推进对话的进行。
除了权势量之外,影响受话人回应策略选取的另一个因素是双方的人际距离。
表格 1.3 对话双方处于不同的人际距离时,受话人的回应策略
由表 1.3 可知,当对话双方处于正交际距离时,积极回应的策略更容易被选取;处于负交际距离时,简短回应的策略更佳。当对话双方处于负交际距离时,受话人礼貌回应的策略占比有所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人际距离指的是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没有固定标准来衡量,并且随着双方交际处于变动当中。
对比表1.2 和1.3,可以发现,(1)对话双方的人际距离分别与受话人无回应和礼貌回应成正比;双方交际距离越远,受话人回应的礼貌程度越高,不作出回应的概率也越高。(2)简短回应的策略选取几乎不受交际距离和权势关系的影响,主要由于网络平台的限制,简短回应是多数受话人选取的策略。(3)在平等关系和正交际距离中,积极回应的策略则更易于被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