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2-10-19邱霞
邱 霞
一、 引言
思维导图侧重以图片、逻辑、线索、关键词等内容,呈现出与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理解方式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正确意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重视创新物理授课方式,在凸显物理重难点的过程中确定物理教学重点,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策略、教学结构的调整,通过拓宽学生的眼界和学习思路,可以让他们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物理学科素养。
二、 思维导图的内涵及应用价值
(一)基本内涵
思维导图主要以图示、网状结构体现,过程中学生可自行理清物理学科的信息存储、组织规划、内容输出的方向和计划,以个性化的图片体现出物理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工具刺激学生的大脑,通过塑造出结构视觉化的实践内容,再使用关键词、逻辑的方式进行表现,可让学生根据信息特征进行思考,延伸学习核心主题的理论特征,构建系统的树状图模型。另外,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学生可使用图像、线条、色彩、关键词等进行辅助描述,可以让画面更为系统、完整。
(二)应用价值
将高中物理教学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在串讲物理知识点及其联系的过程中说明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可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框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以此构建思维导图模型,帮助学生在记忆中进行认知学习,也能在巩固旧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点内容,转变自身对相关理论的认知度。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通过运用不同颜色的关键词及线条构建起相关知识脉络,可以让学生自行尝试思维导图的完善方式。总之,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在分层学习、实践过程中意识到各类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以期完善学生的思维逻辑,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 高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物理学习过程相对被动,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可能会导致整体教学过程相对沉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导图可在梳理知识点理解方法和理解技巧的过程中渗透可视化的元素内容,从而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快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动态化的案例呈现出物理教学中相应的重难点,可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及有效性。
(二)有利于降低物理学习难度
思维导图可将各类知识点的联系及重点进行体现,特别是部分知识点相对抽象,如果学生没有细致分析出知识点的内涵,可能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利用思维导图收集零散的知识体系内容,鼓励学生透过表象看待问题的本质,可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快速完成核心知识的建构过程。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思维导图不仅可融入与知识点相关的基本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进行题型训练,并在技巧训练中理清各类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确定思维导图的应用技巧,通过标识出问题的理解方向,并将该内容作为解题的突破口,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分析、自主学习、实践解题中举一反三。此外,教师需要说明各类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能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融入相关学科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构建一个可视化的教学氛围,积极展现与知识点相关的细节和理论,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学生自行展开问题、知识点的分析与总结,可以提升物理授课的有效性。
四、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利用思维导图,创新新课引入方式
物理新课引入过程中,教师需要建立起系统的思维导图框架,鼓励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在完善框架导图内容、细节的过程中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认知物理知识点的思维逻辑、思维方式、思维技巧,并在过程中思考与课堂情境相关的内容,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也能在可视化教学中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思维导图,完成物理复习课程
物理复习课程与新知识点教学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在教学总结中,教师需要理清所涉及的知识点和重点,要求学生联合复习旧的知识点,并记忆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也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整合零散化的碎片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回顾,阐述与物理学科定义、概念相关的内容,再使用微课进行呈现,可以让学生明白概念的脉络关系。完成知识点的复习后,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理清各个知识点、概念的联系。
(三)凸显重点问题,完成分析实践
物理学科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教师要尽可能体现出理论和实践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教育,有利于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确定教学重点,设计出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问题,再使用思维导图串讲与物理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相关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和开发物理学科思维。
例如,在人教版《摩擦力》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说明常见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然后使用思维导图呈现与摩擦力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摩擦力的定义和内涵。为此,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思维导图,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下几方面问题的分析:①如果世界上没有摩擦力,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②我们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中学会了任何力是相互作用的,有了向下的重力,那势必会有向上的弹力。那么摩擦力突然失去时,哪些变量会突然变化呢?③如果我们想增加自己的摩擦力,需要做哪些改变呢?④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来证明摩擦力是真实存在的?在上述问题的探索中,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摩擦力的基本定义,在思维拓展、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学工具,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并在实验分析、实验探索的过程中解析所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在解析问题③时,模拟了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然后对其进行了猜想。有的学生想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主要与物体本身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比如,在冲浪过程中,人们需要站在相对光滑的滑板上,原因是为了减少海水与滑板的摩擦力;如果人们要增加自己的摩擦力,我们可以换一双花纹复杂的鞋底,这其实就是防滑的原理。当人们在雪地上行走时,如果鞋底不防滑,此时人的摩擦力就比穿防滑鞋底时的摩擦力小。”有的学生还想到:“沼泽中如果使用双脚行走,那么一定会深陷沼泽,如果在沼泽中使用木船或者是一块巨大的木板,就可以相对安全地渡过沼泽。”总之,学生需要在不断总结、不断认知、不断学习过程中掌握与摩擦力相关的知识点,并结合教师的思维导图进行拓展学习,认识到常见课外知识的实际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意识到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措施,这对学生总结能力的培养是有利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在提出问题、观察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并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总结,掌握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借助思维导图,创新实际授课方式
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创新授课方式,通过所涉及的思维导图进行教育指导,可以让学生不断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掌握当前学习、实践、实验学习的不足之处。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点相对抽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思维导图的汇编与创作,通过完善思维导图内容,重视理论内容的修改、评价与完善工作,可以让学生深层次地意识到所涉及知识点的重难点,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度。因此,教师要总结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问题,通过发现高中物理学科的不足之处,创新授课方案和教学内容,尽可能凸显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利用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不仅能够改善物理教学氛围,还能提高思维导图的应用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曲线运动》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说明曲线运动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曲线运动基本定义、和运动和分运动、运动轨迹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白曲线运动中位移、速度以及运动条件方面的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运动明过程的认知度。其次,教师可要求学生3人一组,根据曲线运动规律自行完成曲线运动的思维导图,并从中明白曲线运动的特点。比如,学生A小组探讨中,发现曲线运动包括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实例分析、离心力、曲线运动规律、运动合成分解以及平抛运动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点都是本课的重点。此时,学生B小组提出,“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品高运动的例子,比如打篮球时投掷三分球,将水边的石头扔进水中等”,这些案例都体现了平抛运动,学生C小组还提出,如果在讲台旁边放置一个垃圾桶,站在讲台上将一个废弃的粉笔头扔进垃圾桶中,其实就是平抛运动。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在不断拓展教学案例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建议,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知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印象,以期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融入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不仅能让学生细致详细全面地感受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资料,还能在过程中进行想象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物理学科的思维技巧和学习方法,这对学生学科的能力的提升是有利的。另外,教师应当创新物理教学方式,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思维与探究,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