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性劳动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体系建构
——以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为例
2022-10-19林迎迎
林迎迎
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载体,育人目标要立足学校特色。地处福建省滨海小镇的毓英中心小学创办于1891年,是一所承载着优良传统的百年老校,以“勤、朴、诚、毅”为训。近年来,在“以铸造着眼素质、全面发展、培养特长和敢为人先、创新精神的学生为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开启了新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之路。学校依据当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及自身的特色,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建构符合校情的基于服务性劳动的综合实践活动“S共同体”校本课程体系,以此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
一、 明确目标,找准定位
(一)基于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
2020年7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出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并指出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强调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2015年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2016年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把“劳动意识”明显置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劳动教育在中小学落地,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将小学阶段的具体目标定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了考察探究、社会服务、信息技术、职业体验及劳动技术等多维度、多领域的活动,在理念和实践上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丰富了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形式和方式。
(二)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特点
新时代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相互融合,有助于劳动精神的弘扬,并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劳动教育是以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形成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道德情操,提升劳动技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此前劳动教育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劳动教育突出其实践性的特点,但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下,部分教师可能会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却很少,学生无法从劳动实践中获得乐趣和真实体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将常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入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生活中,不仅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特点,有效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和身边事物上寻找热点,有益于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探究相关的劳动知识,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学习劳动技能,享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进而全面提升劳动素养。
(三)基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为了实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学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将自身多年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等融入其中,依据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特色和状况、常规活动及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对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专题教育活动的总体框架,开发以“学校活动为载体,劳动教育为起点,实践能力为宗旨”的以“服务性劳动”为主导的“S共同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整合考察探究、信息和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及社会服务多种活动方式,基于学生的学龄特点、阶段性发展的标,制订相应的学年及学期活动安排,有计划、有序列、有特色地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引领学生超越课堂,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广阔的自然世界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劳动生活中体验、在劳动体验中成长”。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能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增强热爱劳动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基于对课程目标的定位
本课程命名为“S共同体”课程,创意缘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性质及劳动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课程实践特色。“S”为“生活”首字母,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的实践性课程”,劳动教育强调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S”亦为“三者(自我、家庭和社会)”,意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规划中设置了三大活动板块,分别为服务自我、服务家庭及服务社会三方面的活动课程。“S”还指向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S”还取意于英文“服务service”一词,“S共同体”整体是基于“劳动教育只有着眼于共同体公共福祉的构筑,其才会体现教化的本真意义”的理解,意在通过服务性劳动课程的构建对学生公共性进行培养,引导学生逐步走向公共生活,获取公共性,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得到全面的成长。
二、 立足“S共同体”课堂,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打造“S共同体”课程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深入开展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讨与实践,以教科研为先例,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程纲要编制、课堂观察诊断、观评课教研等活动,从活动设计的生活化、学习过程的实践性、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提炼结合服务性劳动开展“S共同体”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的四条有效策略:
(一)活动设计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学校从三至六年级起按每周2~3课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让学生除从统一提供的“课程资源包”中挑选出感兴趣的主题来开展,还制定了在每学期初首周组织学生填写和交流《“我想开展的主题活动”问卷调查》和《“我的发现”问题单》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事件和问题,从中提取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当前学段开展的相关主题活动,并组织教研组讨论如何融入劳动教育,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方式来有效开展。比如,结合学校开展的“格子铺爱心义卖”活动,开展《我当小小义卖员》的主题活动;结合“敬老节”,开展《走进养老院》的主题活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情况,开展《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宣传活动。对课程资源的选择,真正契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际生活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地进行实践活动,以此来达到培养综合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劳动素养的目的。
(二)活动过程注重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求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当代的劳动教育并不能只是动动手、流流汗,进行一番劳动实践即止,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劳动中遇到的问题,如面对“玻璃擦不干净”“菜叶长小虫子”“不会使用烤箱”“义卖服务时无法维持秩序”等在服务劳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此时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方法技术上的指导,生硬地替代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究,而是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促使其能提出个人独特的意见,并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劳动素养,发展核心素养,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效果。
(三)活动资源形成“闭环式”积累管理模式
“闭环”意指存在反馈回路,通过反馈使输出值尽量接近期望值,才能更有利于分析和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前,各个班级的辅导教师制订指导计划及实施方案,并报于教研组;为了便于课程正常实施,学校教研组会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活动细则。随后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实施目标,认真开展活动,每一个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后,都要整理形成一个完成的案例,再由教研组组织进行集体研讨与修订,汇集成相关的资源包,便于教师下次活动时参考与二次开发。以此进行从“资源积累”到“形成课程案例”的闭环管理模式,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梳理总结,定期组织进行修改补充,以此达到课程资源不断完善、丰富的效果。
(四)活动平台融合劳动基地及地区特色场馆
为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弥补学校及课堂教育资源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学习空间与发展平台,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联系建立相对固定的学生劳动活动基地,如“青青菜圃”“小小厨房”“法治园”“地理园”。并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着眼于本地区的实际学情与具体分布合理规划,形成数量充足、分布均匀、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的格局,并据此形成8条颇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的固定路线,让学生实践活动基地遍及本镇及周遭乡镇的特色景观、场馆,如革命基地、敬老院、七匹狼集团、峻富马场、石圳地震体验馆、海滩码头等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
三、 设置三大活动版块,全面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依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S共同体”课程理念和学科目标,结合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规划中设置了三大活动板块,分别为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面的活动课程。(如图1)
图1 课程体系结构图
(一)开发“S共同体·小主人”学校实践课程,营建劳动服务文化
1. 以服务自我,形成责任感为目标
立足学校实践的“小主人”服务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掌握部分考察探究、设计制作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劳动技能;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劳动岗位的锻炼,增强劳动服务能力,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集体、对自我的责任感。
2. 以日常在校劳动服务,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为抓手
“小主人”活动基于学生的学龄特点,从一至六年级根据学生能力循序渐进地开发了切合学生日常在校的劳动服务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劳动实践的文化氛围,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我是值日生”:参与日常班级值日卫生打扫及“小班长”,再随着年级扩展到公共区、功能室及午餐服务。增强学生的动手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意识与集体责任感。
(2)“我是协管员”:参与年级段及学校的日常值勤员、图书管理员、播音员及校园小导游等相关日常管理服务劳动项目。增强学生关注校园问题、培养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
(3)“争当小能手”:让学生通过学习并加强训练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从一至六年级分别开展“整理”“清扫”“收纳”“缝补”“养护”“烹饪”等相关课程,并定期开展“小能手技能”比赛,培养学生对劳动技能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家庭服务责任感。
(4)“劳动日”:学校统一制定每月最后一天为“全校劳动日”,由全校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对各个场馆及公共区域进行彻底地整理清扫。培养分工合作能力,体验劳动的辛劳和成就感,培养集体服务责任感。
3. 以全员性和服务性为准则
“S共同体·小主人”学校实践课程的实施秉承“人人参与,认真尽责”的原则,通过拓宽劳动服务内容和形式,融班级日常值日、校园事务管理和劳动技能习得为一体,充分体现全员性和服务性,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都能受益,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
(二)创设“S共同体·小当家”家庭活动课程,拓展劳动学习空间
1. 以服务家庭,培养家庭责任感为目标
通过开展“小当家”家庭劳动服务活动,形成自觉参与家庭劳动的意识和初步劳动能力,掌握部分劳动技术,养成初步的服务家庭的意识,增强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家庭责任感。
2. 以“劳动清单”,拓宽家庭服务劳动技能为抓手
家庭是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开展劳动训练和服务的重要阵地。“S共同体·小当家”家庭活动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服务技能学习和服务清单》,在“劳动清单”的设置上,主要是以学生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庭劳动项目为主渠道,优化融合各种生活必备劳动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一年级的清单内容为:“①在家能垃圾分类。②会洗碗筷、饭盒。③用扫把扫地,会用畚斗。④会折衣服、裤子、袜子等。⑤饭前自己盛饭、摆碗筷。⑥饭后收拾并擦干净桌子。⑦自己整理书包、书桌。”而三年级则有“种植一种绿植,对书架进行归类整理,打扫庭院或楼道”等内容,六年级则有“正确使用洗衣机,列出购物清单并完成购买,会烧水、泡茶招待客人”等相关内容,以此来拓宽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的途径,为其提供满足学习兴趣、发展和训练特长的空间。
3. 以“坚持”与“提升”为准则
该项课程重在“长期坚持”和“学习新技能”。主要开展以下三种常规活动:
(1)“每日一劳动”:全体学生在期初通过“钉钉”平台认领《年级劳动清单》中一至二种项目在本学期坚持每日完成(每日一劳动)劳动任务,培养持之以恒,达到逐步熟练掌握劳动技能的目的。
(2)“每周一技能”:三至六年级学生通过每周学习一项新的劳动技能,了解劳动知识,懂得劳动方法,通过举行班会课及班级公众号进行交流。唤起学生对学习新型劳动技能的热爱,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劳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每月一美食”:三至六年级学生每月学习制作一道美食,通过“钉钉”及“班级公众号”进行提交宣传。借此提升学生对美食的品位和对做菜的兴趣,发掘自己全新的潜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同时以做菜的方式增加家庭感、责任感。
(三)开展“S共同体·小毓苗”社会服务课程,培育劳动服务素养
1. 以服务社会,培养公共服务意识为目标
通过开展“小毓苗”社会公益服务活动,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走进各行各业,亲近关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丰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劳动服务能力,增长社会实践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具有良好劳动习惯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小公民。
2. 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公益行动为抓手
社会服务是重要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主要有如下两项课程:
(1)“金牌志愿者”:组织学生亲临服务现场,开展“爱在天泉(养老院)”敬老爱老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爱老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利用课后时间参与“雷锋月行动”的学校及社区服务活动,争当志愿者,用自己的双手来开展身边的社区、公共区域的日常公益服务。
(2)“金井走透透”:学校结合当场特色场馆、知名企业、教育基地及风景名胜,共开发8条社会实践路线,定期组织学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到当地的各个景点场馆,了解当地人文风情的同时,也用“喂养马匹、海边及公园的环境维护”等行动来保护美丽的风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增强对劳动服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以感受价值和激发兴趣为准则
通过深入社会,利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知识的价值与劳动服务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劳动的热情与兴趣。
四、 融合多种形式,进行多元化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应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应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因此学校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融合学校德育处及少先队的活动,利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和现代信息化手段记录和全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也要求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将评价的关注面尽量顾及每种不同程度的学生,使全面体学生既有普及又有提升。
(一)融合“班级优化大师”,开展日常及时多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多种能力的提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喜爱卡通形象及游戏化学习方式等学龄特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立足如何凭借教育软件的支撑,采用适合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的有效手段,探索教育软件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现代教育软件融入传统课堂环境教学设计,探索出一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实施模式。
每学期伊始,利用“班级优化大师”为任教班级创建一个专属班级群,教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通过软件提供的奖励勋章及多达40种反馈类型自行设定评价标签(有表扬类,也有待改进类),进行分类管理并设置加扣分分值。然后为每位学生设定专属卡通角色,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特定的角色头像,平时在课堂活动中通过一键化操作进行同时多人及时点评,引导学生个人或组成团队参与主题活动完成任务以获得积分,从而使头像升级。期末形成“积分奖牌榜”进行公布表扬,也可以由教师设定奖励或奖品让学生利用积分进行兑换。此举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与创造力,实现以往复杂难操作的多元化评价,并便于教师通过报表反馈的信息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努力改进,效果十分明显。
(二)开展“争当劳动小达人”,开展劳动生活技能比赛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本领,在全体学生平日开展劳动技能学习的基础上,于每年五月组织开展以年段为单位,全员参与,并选择以其中一项为主要比拼赛事举行比赛,如一年级“整理书包”、二年级“清洗饭盒”、三年级“包书皮”、四年级“缝扣子”、五年级“包寿司”、六年级“烹饪一道美食”等,由各个班级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下对参赛项目进行探究与学习,师生共同制定比赛规则,再通过班级自主择优参与年段的比赛,最后由学校进行统一颁奖,并评以“劳动小达人”的光荣称号。如此以赛促趣,以赛练技,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融合少先队“红领巾奖章”,开展争“劳动章”活动
融合少先队的“红领巾奖章”集章评价体系,设定“劳动章”不同的年级争章要求,以明确、分层的争章目标引导学生有方向、广泛深入地参与劳动实践。(如表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日常活动及“钉钉”线上评价系统记录学生的争章过程,教师期末进行考章,通过争章考核的学生则由学校举行隆重的全校性的颁章仪式,将一枚定制的“劳动章”由校长或辅导员亲自别在学生的授带上。让争章与劳动实践体验、劳动技能学习相融共通,在争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成就感,促进劳动素养的不断提升。
表1 毓英中心小学“红领巾奖章·劳动章”争章目标
(四)融合学校德育教育,开展争当“金牌志愿者”行动
为弘扬、深化公益服务精神,鼓励全校学生践行志愿者精神,学校德育处长年推行“红领巾志愿者在行动”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期初学校举行统一的启动仪式,宣读“志愿者服务誓词”后,每位学生领取一张“志愿者服务卡”。当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服务劳动后,便可将每次参与的相关情况记录在卡片,并由同学、教师或家长进行简单评价及签名。期末进行汇总登记,按规定每学期累计达到12次参与“志愿者服务行动”即可获得“金牌志愿者”称号,由学校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进行统一表彰。通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及课后时间,自主开展校园及社区的公益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劳动服务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劳动的热情与兴趣。
五、 结语
具有实效性和操作性的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使办学特色真正落地生根,历久弥新。学科课程是学校整体课程中的一个分支,但同样需要扎根于对学校办学目标的理解及学科自身特色,不断从探索实践中积攒经验“养分”,从而使百年古树依旧展现出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