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理念在摄像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应用

2022-10-18吴榕

科学咨询 2022年17期
关键词:成果理念课程

吴榕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摄像课程是面向新闻专业学生的集理论素养与实操技能于一体的专业性课程。掌握一定的摄像技巧也是媒体从业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基础技能。媒介融合日益深化的新的传播环境也给新闻传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短视频拍摄、中视频理念、竖屏拍摄等新的创新理念与拍摄手段给传统的电视摄像类课程带来了新的挑战,课程教学设计要由传统单一的理论授课向侧重对学生创新策划、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转变。因此,将以成果为导向的OBE理念引入摄像教学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的。

一、OBE教学理念

(一)提出

OBE是 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简称,是指“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领域,1981 年美国学者威廉·斯派帝(William G.Spady)在《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对此种教育模式进行了定义。他认为OBE能“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1]。他认为OBE能实现教育范式的转换。在20世纪80至90 年代,OBE 在美国教育界是一个十分流行的术语。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自 2015 年起,OBE 模式逐渐从工程教育专业向其他专业推广,目前OBE理念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型大学中得到了实践。

(二)内涵

OBE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是OBE衡量的是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学生知道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例如案例分析、项目策划、小组活动等来展示他们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OBE理念具有强调人人都能成功、精熟、绩效责任、能力本位等五大内涵,更关注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

二、摄像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背景

(一)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2]”高校要加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力度,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媒体提供人才保障。摄像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有必要适应时代的需求与潮流,进行变革与创新,从强调思想引领出发,以提高新闻“四力”为落脚点,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朴素的新闻理想,用镜头记录生活,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解释好中国特色”。

(二)媒介生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变化

2022年2月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手机网民规模为10.29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7%。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7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占网民整体的94.5%[3]。在媒介融合时代,移动互联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泛网络视听领域得到了稳健迅速的发展。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媒介的生态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依托传统媒体,发展“两微一端一抖一快”等多媒体矩阵的新型媒介生态正在逐渐形成。党中央出台了媒介融合战略与建立县级融媒体等举措来推进媒介生态的转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论是新闻媒体机构还是社会化的传媒企业,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大量能够适应网络视听规律的新型传播人才。

三、OBE理念在摄像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策略

摄像是洛阳理工学院新闻学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后续的承接课程有高阶摄像、视听语言、音视频创作等。在学校全面建设示范性应用本科的发展理念下,摄像的课程定位秉承着示范性、应用性的宗旨,将理论与具体的操作技能相结合,是具有较强的外向性的课程。目前摄像课程开设专业以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为主,主要以讲授电视摄像基础知识、造型元素、固定、运动画面拍摄内容为主。随着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思路引入OBE教学理念,将原有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改变为开放式,改章节式教学为“模块式+单元式”,学生自组团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负责每一单元的项目策划及实施,既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实验室的开出率,也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

(一)基于OBE教学理念,发挥课程思政作用

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计划立足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OBE教学理念服务于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注重能力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成果导向,多维度深化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产出”的观念。在授课过程中贯彻“观念—技术—表达”三者合一的思路,以任务驱动带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从“预期效果—分析预期—实现途径和方法—检测效果”四个方面实现OBE理念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实施。依据摄像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开课之初首先明确学习成果,以最终目标(最终学习成果或顶峰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活动[4]。学习成果代表了一种能力结构,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对达成学习成果尤为重要。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要对实现能力结构有确定的贡献。课程体系与能力结构的这种映射关系,要求学生完成课程体系的学习后就能具备预期的能力结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学习经验、学习风格、学习进度逐步达成学习目标,所有的学生均有机会获得成功。

课程教学同时认真研究和深挖思政育人元素,在尊重课程内容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例如把“抗疫元素”“脱贫扶贫元素”“弘扬传统文化”等主题作为鲜活元素纳入课堂,切实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影像表达自己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民情怀和爱国热情。

(二)依托OBE教学内涵,开展任务制项目化教学

摄像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其艺术综合性贯穿于完整的创作过程。通过搭建任务制项目化教学过程,把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融合,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与综合创新能力。在项目化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授课模式采取小班化、集中授课式教学安排。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改变原来的按章节教学,设置学习单元,实行成果引导实践,实践推动教改的思路。在内容上,将理论内容做适当变化与删减,增加技能训练内容;并在每个单元中增加项目实施与评价,结合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项目(预期成果),并要求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比例占总课程课时的1/2。课程内容分为九个单元,分别为:摄像机实操技术、电视画面造型、固定画面拍摄、运动镜头拍摄、电视照明、分镜头设计、电视新闻拍摄、电视专题片拍摄、电视艺术片拍摄。每个学习单元由三大块组成:基础知识、操作技能、项目训练。通过这三大版块,学生可以充分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快速地进行实操练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成果展示水平,结合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和成果进行考核。考核完毕后,也会对视频成品进行点评。最终整门课程做到前有策划任务、中有理论授课及过程考核、后有成果展示及点评。期末考核将过程考核引入考核机制,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也涉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以相对灵活的方式,将期终考核、平时作业、考勤考核、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结合,建立多样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过程、作品向平台、参赛逐步深化的完整考核体系[5]。

(三)结合BOPPPS教学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强调3W1H,即“想让学生取得什么学习效果”(What)、“为什么取得这样的学习效果”(Why)、“如何有效地取得这些效果”(How)、“如何检测反馈学习成果”(What eあect)。采用“BOPPPS”教学模式,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依任务制的“起承转合”分为六个步骤,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设计的六个步骤

B(Bridge-in)暖身、问题导入:教师课前在线上发布问题及任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进行课程的引入。

O(Objective or Outcome)学习目标或学习收获:教师在线上发布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给学生下任务点,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课件、课程视频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点,完成第一遍课程内容的学习。

P(Pre-assessment)前测: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和任务点完成情况进行教学效果的首次预测。

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授课教师线下授课,结合教学案例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细致分析,以及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P(Post-assessment)后测:课后教师在线发布讨论题或章节测验,学生通过回帖或完成测验来检验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S(Summary)课堂小结:教师依据后测结果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重点再次进行强调说明,对测验或讨论题中的错误或疑问点进行释疑。

(四)聚焦行业变化,积极开展与校外媒体及企业的合作

了解目前行业的需求,将业界的需求渗透到教学设计与课堂中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养既具有采编播的传统能力,又具有媒介产品的策划、运营推广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主动引进校外的新闻从业人员到校从事教学和学术研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建立校企共建教学体系的良性机制,长期外聘优秀的媒体人,使之成为教学团队的一员。第二,定期观摩、实践和实习制度的建立,在不同的企业和媒体为学生搭建实习的平台。目前已经与地方电视台、报社以及多家新媒体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多种观摩和实习实践的机会。第三,与媒体合作,建立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渠道,鼓励学生积极从事纪录片、微电影拍摄实践。

(五)深化成果导向,引“赛”入教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型的视频拍摄比赛,把赛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的项目对标各类视频创作大赛,把参赛作品作为最终的成果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评价中,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将作为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视频策划与制作过程。目前学生参与的比赛有大广赛、全国公益广告比赛、新媒体创意大赛等比赛,参赛作品的形式也从传统的纪录片延伸至微电影、短视频、VLOG、H5等,学生的作品已经在爱奇艺、腾讯、B站、抖音、快手、微视频等长、短视频平台进行播放,其中学生自己策划拍摄的毕业MV《此去一别,方觉夏深》在腾讯视频已获得了8000+的播放量。

四、结束语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段话提出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内涵和标准,为创新高校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理念,在摄像课程中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通过以任务驱动法提升“脑力”,以“项目导向”制提升“笔力”,以案例教学法提升“眼力”,以翻转课堂法提升“脚力”,突出“以生为主”,把校内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6],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突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增强媒体竞争力、放大媒体优势提供人才支撑,才能为培养造就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成果理念课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