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2022-10-18左红英

科学咨询 2022年17期
关键词:医学生因子智能手机

左红英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智能手机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严重影响其学习和心理健康。当前针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研究较多,很多研究表明智能手机成瘾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失眠、抑郁等不良症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1]。为有效探析智能手机成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本研究选取632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析医学生手机成瘾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以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内容,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1月,依据入选标准选取632名医学生进行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调查研究,其中女性医学生442名,男性医学生190名;医学生年龄介于18~23岁之间,平均(20.12±1.23)岁;独生子女医学生328名,非独生子女医学生304名;农村医学生259名,城市医学生373名。其中入选对象均为医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入选对象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首先对参与研究的医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和依赖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手机使用情况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测评,依赖情况分析依据师建国及郑毅教授对手机依赖综合征的相关描述,其中共有13条评定条目对手机依赖倾向进行测评,医学生测评中如有7条以上满足相关条目描述,则表明其伴有手机成瘾。其次根据前述分析结果将存在手机依赖的医学生划分为观察组,其他医学生划分为对照组,对两组医学生的冲动性、健康心理状况进行对比,以初步评价手机成瘾对医学生冲动性和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其中冲动性应用测评工具为周亮等人修订的Barratt冲动性量表,此量表共包含注意冲动等3部分内容,涉及26个测评项目,其中测评分值越高表明医学生冲动性越强;心理健康情况应用测评工具为李虹等人修订的心理健康问卷,此问卷共包含自我肯定等3部分内容,涉及20个测评项目,其中测评分值越高表明医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越低。最后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医学生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和心理健康情况相关性进行分析,情况应用其中手机成瘾的测评工具为Kwon等人编制智能手机成瘾量表,此量表共包含戒断症状、耐受性等6部分内容,涉及33个测评项目,冲动性和心理健康情况测评工具与前述测评工具一致。

(三)观察指标

统计参与研究医学生中使用智能手机学生数量及占比,伴有智能手机依赖情况数量及占比;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医学生冲动性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进行对比,并对医学生手机成瘾情况与冲动性和心理健康情况相关性进行分析。

(四)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分析,计数数据(%)/计量数据()经x2/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医学生手机成瘾情况分析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632名医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和依赖情况进行调查发现,632名学生均持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应用率为100%,其中226名医学生占比35.76%存在智能手机依赖。

(二)观察组和对照组冲动性和心理健康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项冲动性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结果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冲动性和心理健康情况对比

(三)医学生手机成瘾评分与冲动性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手机成瘾评分中日常生活干扰、戒断症状、过度使用、耐受性等因子和总评分均与心理健康评分中各因子和总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手机成瘾评分中积极期待因子与心理健康评分中除自我肯定因子以外其他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手机成瘾评分中网络关系因子与心理健康评分中自我肯定因子和总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手机成瘾评分中积极期待、戒断症状、过度使用、耐受性等因子和总评分均与冲动性评分中各因子和总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手机成瘾评分中日常生活干扰因子与冲动性评分中除运动冲动的其他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手机成瘾评分中网络关系因子与冲动性评分中除无计划冲动的其他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医学生手机成瘾评分与冲动性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相关性分析(r值)

三、讨论

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当前智能手机包含网络、视频、音频、购物等多种功能,成为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中本次参与调查研究的632名医学生均持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使用率为100%,大学阶段是学生自学生时期向社会过渡的阶段,其对新鲜事物缺乏抵御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各项功能当中,如有的学生沉迷于购物,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其正常学习,并且对其情绪和价值观念产生不良影响。当前很多学者对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情况进行研究,有研究表明注意偏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中发挥中介作用[2],有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产生影响[3],也有研究指出每月手机话费、独生子女、学科类型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产生影响[4]。本次研究主要以医学生为对象,对医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医学手机成瘾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为医学生手机成瘾的研究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结果表明,632名医学生当中伴有手机成瘾学生占比达到35.76%,此比例较高,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智能手机成瘾情况与网络成瘾情况较为类似,其中有资料指出网络成瘾为非物质成瘾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控制障碍,其与成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依赖程度越严重其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智能手机成瘾医学生在冲动性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低于智能手机未成瘾学生,说明智能手机成瘾会对医学生的冲动性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有学者指出智能手机成瘾与冲动性呈正相关,智能手机成瘾在冲动性与心理健康间起中介作用[5]。冲动性是外向型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冲动性越高,医学生越会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生活和学习,并且缺乏计划性和自我控制力,进而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手机成瘾评分中日常生活干扰因子与冲动性评分中除运动冲动的其他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并且冲动性增强会让学生积极期待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获得心理满足,从而导致其过度应用智能手机,其中手机成瘾评分中积极期待和过度应用因子与冲动性评分中各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冲动性的增强也导致医学生更加期望通过网络关系弥补其在现实人际关系中的缺失,手机成瘾评分中网络关系因子与冲动性评分中除无计划冲动的其他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冲动性的增强也导致医学生出现耐受性和戒断反应症状,其中手机成瘾评分中耐受性和戒断反应因子与冲动性评分中各因子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医学生手机依赖导致冲动性增强,冲动性增强会导致医学生更加依赖智能手机,进一步导致医学生自我肯定下降,并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而导致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智能手机成瘾在冲动性心理健康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缺乏效度检验,智能手机成瘾心理健康模型中是否存在其他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二是,研究对象具有地域限制。今后应选择全国样本进行广泛的调查;三是,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长期影响无法预测。今后应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四、智能手机成瘾的现状

智能手机成瘾是指手机过度使用会导致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一系列身心不适,甚至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是,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知道手机成瘾对身心健康不利,但在尝试减少手机使用频率或不再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戒断反应。戒断反应是指因停止使用智能手机或缩短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综合症。该机制是长期沉迷于智能手机后突然停止使用智能手机而引起的适应性反弹。不同原因引起的戒断症状根据疾病的特点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戒断症状与智能手机的症状相反。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主观方面: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特点。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社会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家庭结构、学校教育、教师指导等。目前,智能手机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五、医学生智能手机网络成瘾的防治

(一)重视早期教育和引导

针对医学生移动网络成瘾问题,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教育引导作用,积极为新生打好教育基础,积极引导学生网络成瘾的正确发展。首先,在开学之初,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手机网瘾教育的宣传,让新生正确认识手机网瘾的重要性,为学生规划积极的发展方向。其次,对于手机上网成瘾的医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深入学生的内心,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最后,通过教育引导等措施,让学生加强沟通互动,相互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手机网络成瘾问题。

(二)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在解决医学生手机上网成瘾问题时,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严格监督管理的基础上,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通常,一旦学生沉迷于网络,他们就会增加上网时间或改变学习态度。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手机网瘾问题不严重时予以解决。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通过培养医学生的兴趣爱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有益的活动中,改善他们手机上网成瘾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挖掘医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朝这个方向发展。教育者还应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让学生参加与其兴趣爱好相关的活动,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树立正确认识,改善医学生手机网瘾问题。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生沉迷手机上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规划自己的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育工作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医学生手机网络成瘾问题,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从概念上理解问题的重要性,主动改善手机网络成瘾状况。在这个问题上,教育工作者可以分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加强内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真谛,传达国家近期的思想指导,提高思想觉悟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领导需要实行全程跟踪,对学习态度差、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再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政治精神,实现医学生手机成瘾的全面改善。二是互访。与手机网瘾学科学校开展互动活动,派手机网瘾医学生到学校交流访问,让他们更直观地面对手机网瘾的严重后果,开阔眼界,正确认识问题。重要的是从医学生的心理层面改善问题。

综上所述,医学生伴有手机成瘾情况比较严重,智能手机成瘾与医学生的冲动性和心理健康情况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手机成瘾会加重医学生的冲动性情况,进而影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此针对医学生手机成瘾需加以重视,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医学生的手机成瘾情况,进而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其中在对医学生手机成瘾控制当中应对其冲动性特质进行关注,通过控制其冲动性有效控制医学生的手机成瘾情况,另外在针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评价时应对其手机成瘾情况进行测评,以更好地找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

猜你喜欢

医学生因子智能手机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巧解难题二则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