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共情传播策略研究
——以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类获奖作品为例
2022-10-18○黄峥
○黄 峥
社会化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要更加善于激发“共情”,在传播实践中增强共情意识,提高共情能力,实现传受双方的同频共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认同,凝聚力量,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短视频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已成为当前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之一,短视频新闻也一跃成为新闻生产与传播中的核心产品,在当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类获奖作品为例,并结合当下的媒体环境和主流媒体的发展趋势,探究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共情传播策略。
一、共情与共情传播
共情,作为心理学术语,通常解释为“个体基于对另一个人情绪状态或状况的理解所做出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等同或类似于他人正在体验的感受或可能体验的感受”。共情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传受双方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情也有助于个体产生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同时有助于减少群际冲突,改善群际关系。社会学家特纳(Jonathan H.Turner)突出强调了情感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功能:“情感具有能量。这些能量将加入到社会的基本运作中,维持群体的联结和社会的结构。”
共情传播最近几年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社会化媒体时代,受众极大地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面向大众的新闻传播也越来越需要具备沟通、对话等人际传播的特点。吴飞教授的《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是较早研究共情传播的论文之一。学者刘海明、宋婷将共情传播界定为“个体在面对群体的情绪情景时参与信息接收、感染和表达以及传递分享的过程。”学者李玲指出:如果说心理学上的共情仍然是在描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传播学上所要说的“共情传播”,则是要在此基础上说明在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新关系模式。
这种“新关系模式”能够带来人们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政治观念等看法和态度的强化或转变,聚拢和形成最大程度的社会共识,坚定人们的共同意志,这也是传播活动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二、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类获奖作品概况
第31届中国新闻奖共评选出了346件获奖作品,其中短视频类获奖作品25 件,包括短视频现场新闻作品11件,短视频专题报道作品14件。其中特别奖作品1 件、一等奖作品4 件、二等奖作品8 件、三等奖作品12 件。这些作品的发布平台基本上都是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或微信公众号。
(一)短视频类获奖作品的内容时长
短视频类获奖作品中,短视频现场新闻作品的时长均控制在3分钟之内,用快节奏、原生态的方式抓取新闻事件的现场。短视频专题报道作品的时长大多为5-8 分钟。总时长在8 分钟以上的作品共有3 件——《生死金银潭》(时长28分钟)、《第一书记》系列微纪录片(时长18分17 秒)、《光影记忆》(时长11 分55 秒)。短视频专题报道侧重围绕主题采集大量素材,经过细致筛选和精心剪辑而完成。
(二)短视频类获奖作品的题材类型
短视频类获奖作品的题材主要集中于重大事件与典型人物报道。重大事件主要围绕“抗疫”“脱贫”等报道主题展开。其中以“抗疫”为主题的报道有9件,如特等奖作品《生死金银潭》、一等奖作品《无胆英雄张伯礼》等。以“脱贫”为主题的报道有4件,如《老外看小康中国》《第一书记》系列微纪录片等。此外,“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 周年”“王家坝闸开闸蓄洪”“四川凉山州突发山火”等重大事件也是短视频类获奖作品报道的题材。
25件短视频作品中,以典型人物为主要报道对象的作品就有14件。这些典型人物主要包括抗战老兵、扶贫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城市建设者等。
(三)短视频类获奖作品的视听语言
短视频新闻综合了文字、声音、镜头画面等多种元素。通过对获奖短视频作品的分析发现,视频画面+字幕+同期声+背景音乐是大多数媒体采用的表达方式,较少采用旁白解说,25 件作品中仅有4 件用了旁白解说。在视觉语言方面,除了镜头画面和字幕外,个别作品还采用了动画特效。在听觉语言方面,同期声的使用突出了最具现场感的声音,并辅以可以渲染表达情感的背景音乐。
三、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共情传播策略
(一)聚焦“小人物”,展现真善美,提升共情传播的温度
短视频新闻主要通过移动手机端进行传播,手机端伴随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其深深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短视频新闻也具有生活化、社交化等鲜明的特征,相比传统电视新闻适合详实展示相对宏大的社会议题,短视频新闻的优势表现为对日常生活议题的浓缩呈现。
展现日常生活议题,离不开对“小人物”的关注,所谓“小人物”就是与名人明星、大人物相对而言的,是社会中的普通人,但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现状,更容易引发共情。聚焦“小人物”,展现真善美,其实质是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让传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在第31 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类获奖作品中,有14 件以典型人物为主要报道对象的作品,除了3 件作品以国家领导人或医学专家为报道对象外,其余的作品均聚焦于“小人物”。
《泪目!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请把我骨灰无菌处理撒在长江》这段32秒的短视频展现的是抗疫志愿者郑能量的一段自拍独白,疲惫的声音、决绝的斗志,面对手机镜头他立下“生死状”,感动并激励了无数为抗疫奋战的人。《一个武汉90后女孩的方舱日记》以疫情中一个普通女孩的视角,讲述了她个人及家庭抗疫过程中真实的故事,让大家看到千千万万平凡人在面对逆境时,不言放弃、乐观向上的模样。《地震瞬间,她们抱出26 个新生儿:要把孩子的安全置于我们之上!》记录了贵州赫章地震发生瞬间,医院妇产科的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每人怀抱一名婴儿紧急有序撤离至安全地带的过程,“只要你在,孩子就在!”危急关头,护士长的一句“命令”令网友们为之动容。短视频专题报道《雄安·塔吊下的日与夜》这部作品在雄安新区那一片令人震撼的塔吊群中,将镜头聚焦到普通建设者身上,特别选取了女塔吊司机等具有代表性的“小人物”,通过讲述她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小故事”,生动诠释了个人奋斗与祖国发展紧密相连的大主题。
无论古今中外,无私的奉献、善良的品质、纯真的情感总是能拨动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琴弦。有温度的短视频新闻聚焦最普通的民众,捕捉他们身上平凡而闪亮的故事,真实地报道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情感共振,实现有温度的共情传播。
(二)注重视觉体验,突出在场感,强化共情传播的力度
视觉的力量在唤起情感方面更直接、快速。短视频新闻正是以视觉体验为主,让受众在短时间内用直观的方式获取信息。与传统的电视新闻相比,短视频新闻更重视新闻事件核心现场的呈现,用来自第一线的、最具感染力的故事情境和可知可感的画面细节直击人心,快速地将受众代入新闻事件的现场,营造“零距离”的新闻观看体验,从而勾连起受众心中的情感元素,激发受众的情感释放,获得更强的共情传播效果。
获中国新闻奖特等奖的短视频专题报道《生死金银潭》的记者和摄影师为获得最鲜活的素材,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驻守在医院,通过36个日夜的跟拍,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新冠治疗一线画面。全片没有加入一句主观性旁白,纪实风格的镜头语言冷静而客观地记录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画面和声音,把金银潭医院疫情期间真实的场景还原到受众面前,通过视觉的冲击使受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视频中很多镜头真实且细致,如不断出现的武汉方言“爹爹”,46岁的闵女士抓呼吸机想扯掉的瞬间,把医生叫到身边询问治疗费用的爷爷,不放心患者就陪着他做CT 不出去的医生……一个个片段让人揪心,让人动容。观众从这些平实却又充满细节的镜头里,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抗疫第一线的艰辛与温暖。
短视频专题报道《夜宿农家话脱贫》中,记者夜晚住在农家,蹲点采访。主人公凌晨两点起来泡黄豆,记者跟踪拍摄体验,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老百姓奔小康的奋斗场景。房檐滴答的雨水、漫步啄米的小鸡、深夜万籁俱寂的山村,村民面对镜头“吐苦水”,过后又“真情告白”……视频中多种信息元素穿插呈现,内容丰富,真实可感,客观的记录让短片充满力量和温度,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
良好的视觉体验除了需要视听元素的配合,也需要无人机航拍、三维特效、数据可视化等新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短视频现场新闻《独家航拍!直击水龙与火龙艰苦拉锯》用无人机航拍展示了蔓延数公里、不断吞噬着山林的“火龙”,场面非常震撼,情况十分紧急,同时也展现了消防救援力量火速出动,用一股股水柱压制火线的宏大场景,再配合手持设备的拍摄,传递了火灾核心现场的画面。这种可视化表现手段很容易快速将受众带入事件现场,再加上现场同期声,并添加字幕强化核心信息,这种“扑面而来”的画面就像用户在现场亲眼所见,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感。
(三)以价值为引领,激发认同感,打造共情传播的高度
短视频新闻的共情传播不仅要有温度、力度,还要有高度。高度体现着记者的宏观视野和全局观点,考验记者是否善于把握形势,对社会热点难点能否保持敏锐的判断力。那些紧扣时代热点,及时回应民众诉求,突出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新闻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社会认同,产生思想认识层面上的“共情”,从而使作品收获更大的影响力。
时长1 分40 秒的短视频现场新闻《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是记者从冗长的采访中精准剪辑出来的最为精彩的一段话,记者抓住采访现场张文宏医生对“疫情面前共产党员应有的作为和样子”的阐述为短视频作品的核心内容,通过共同的语境和情感空间来寻找与受众的契合点,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引发了强烈共鸣,提振了全社会抗击疫情的士气,也极大地鼓舞了一线医务工作者,作品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
《第一书记》系列微纪录片通过六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扎根扶贫一线,带领村民致富,将热血和汗水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们的故事。新华社派出的记者团队深入西藏、广东、河南等地,通过400 多个日夜的采访和体验,用影像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展现了第一书记抛家舍业、勇于奉献的动人事迹,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取得了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
通过分析中国新闻奖一系列短视频作品发现,注重情感表达、突出主旋律和主流价值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是其内容叙事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些短视频新闻展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事件和感人故事,以此产生推动个人和社会整体进步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优秀的新闻作品只有以高尚的道德引导人,以典型的事迹鼓舞人,才能在受众的脑海中浸润开来,并从心底渗透下去,感化、优化着人们的思想,引导、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从而达到更高境界的共情。
结语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不断加大短视频新闻生产领域的投入,目前也具备了雄厚的实力。短视频作为当下新闻资讯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受到用户的普遍青睐,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技术运用和表现手法也成为新闻媒体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类获奖作品的分析,不难看到主流媒体的优秀短视频新闻通过对普通个体故事的关注、对新闻现场纪实性的展现、对作品思想性和价值观的注入,实现了与受众情感层面上的交流与融合,以共情传播的方式传递信息,增强了传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引导力。
在当前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新闻的情感化转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社会公众情感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在运用共情传播策略时也要对容易掺杂在其中的煽情倾向保持警惕,理想的共情状态应该基于理性,以事实、细节和真相引发共情。深入新闻现场,用心、专心,才能通过短视频新闻讲好反映时代、打动人心的中国故事。
[1] 田维钢,温莫寒.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短视频生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2).
[2][5][6] 赵建国.论共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06).
[3][4] 张勇锋.共情:民心相通的传播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19(03).
[7][8]宋东强.获赞100 万+爆款短视频内容研究[D].河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