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的临床应用
2022-10-17唐玉峰苗园园
唐玉峰 臧 晨 苗园园
肝癌为临床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饮食、遗传、病毒性肝炎等有关,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较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时大多已至中晚期,对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2]。随肝硬化程度加深,可分为再生性结节(RN)、低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LG-DN)、高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HG-DN)及肝癌,判断肝癌结节的不同分化程度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是明确患者病情进展的依据,临床常采用CT、B超和MRI检查诊断肝癌,但B超难以有效定性结节性质,CT检查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极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3]。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可用于诊断肝硬化及肝癌[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82例肝脏结节患者采用MRI多参数定量技术诊断,研究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患者82例(共128个结节),纳入经B超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肝脏结节、无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对碘对比剂过敏、无法配合研究者。82例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8.63±3.54)岁;体质量19.58~27.47 kg/m2,平均体质量(24.89±1.03)kg/m2;结节直径19~28 cm,平均结节直径(24.13±1.25)cm。
1.2 方法
1.2.1 CT检查 采用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设置管电压为110~120 kV,管电流为220~280 mA,螺距为1.375,层厚为1.2~1.5 mm。扫描前先嘱咐患者饮水,取患者仰卧位,选取患者呼气末从膈顶至肝部下缘进行平扫,调节视窗,并充分露出病灶,病灶确认后注入10 ml碘海醇注射液,速率为2.4~2.8 ml/s,注射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在碘海醇注射后30 s、60 s、300 s时扫描全肝,详细记录病变情况。
1.2.2 MRI检查 采用GE公司生产的GE HDxt 3.0 T 磁共振扫描仪及多通道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T1WI、T2WI、DWI、变容积肝脏采集(LAVA-FLEX)技术和增强扫描,设置扫描层厚为6 mm,层距为1 mm,层数为24层,在病灶区域勾画感兴趣区(ROI),并避开病灶内胆管、血管分布区域、出血及坏死部位,对图像进行处理,计算相关定量参数,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脂肪分数(FF值)和增强率(ER)。
1.3 观察指标
(1)诊断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和CT的诊断结果,阳性为肝癌结节,阴性为肝硬化结节。(2)诊断效能。统计MRI诊断和CT诊断的诊断效能。(3)ADC值。分析RN、LG-DN、HG-DN及肝癌ADC值。(4)FF值和ER。分析RN、LG-DN、HG-DN及肝癌FF值和ER。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82例(共128个结节)肝脏结节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阳性45例(共73个结节),阴性37例(共55个结节);MRI诊断出真阳性41例,真阴性34例;CT诊断出真阳性29例,真阴性23例。MRI诊断出的41例(共69个结节)肝癌结节患者中RN 14个,LG-DN 11个,HG-DN 16个,肝癌28个。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例
2.2 诊断效能
MRI诊断灵敏度(91.11%)、特异度(91.89%)、准确度(91.46%)较CT诊断(64.44%、62.16%、63.41%)高,漏诊率(8.89%)、误诊率(8.11%)较CT诊断(35.56%、37.84%)低(P<0.05)。见表2。
表2 诊断效能
2.3 ADC值
RN、LG-DN和HG-DN的ADC值较肝癌高,且呈下降趋势(P<0.05)。见表3。
表3 不同程度结节ADC值比较
2.4 FF值和ER
RN和LG-DN的FF值较HG-DN和肝癌低,RN、LG-DN和HG-DN的ER较肝癌高(P<0.05)。见表4。
表4 不同程度结节FF值和ER比较
3 讨论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病因暂未完全明确,多与饮食、酗酒、病毒性肝炎、遗传、寄生虫等因素有关,早期症状不典型,晚期常出现肝区疼痛、发热、腹水、乏力等症状,对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5-7]。肝癌结节是癌症病变的重要指征,若结节发生在肝癌早期还未发生转移时,可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根治,若出现远端转移则治疗难度大大增强,因此,早期诊断及评估肝癌结节对临床制定诊疗方案、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8-9]。临床常采用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但其准确度和特异度不高。
MRI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断技术,具有图像分辨率高、创伤性小等特点,可利用磁共振原理清晰呈现病灶结构图,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可对肿瘤组织生成和转移情况进行准确分析,提高诊断准确性[10-11]。本研究针对肝脏结节患者采用MRI多参数定量技术诊断,结果显示,MR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CT诊断高,漏诊率、误诊率较CT诊断低(P<0.05),可见,与CT诊断相比,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分析其原因在于,CT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体内肿瘤组织的大小对其细胞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估,通过采用碘对比剂可增强病灶显示情况,对病变部位血流灌注状况进行反映,但使用碘对比剂易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碘对比剂漏出。而MRI扫描可对病灶信号及形态特征进行评估,通过对肝癌中病灶的大小、边缘、肿瘤内出血及坏死情况对其分化程度进行鉴别诊断,进而提高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DWI作为建立在MRI要素流动效应上的一种反映微观水分子流动扩散现象的成像技术,可通过施加梯度脉冲对不同组织间的水分子扩散进行成像,进而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学变化,对活体组织微观结构变化进行有效反映。通过开展定量参数分析,可以明显减少肝癌结节诊断中的漏诊和误诊情况,并能实时反映机体中肿瘤部位的血液供给情况。经进一步研究发现,ADC值RN、LG-DN和HG-DN中较肝癌中高,且呈下降趋势(P<0.05);FF值在RN和LG-DN中较HG-DN和肝癌中低,ER在RN、LG-DN和HG-DN中较肝癌中高(P<0.05),充分佐证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可反映不同阶段结节特征。这一结论与张腊喜等[12]研究结果一致。ADC值和扩散敏感系数(b值)可作为DWI的重要参数存在,ADC值可反映病灶部位水分子扩散能力和细胞密度,肝癌为实体瘤,水分子扩散自由受到限制,ADC值降低。FF值可表示病灶内脂肪含量大小,ER用来反映病灶内PATP1B1/B3受体表达情况,肝癌形成过程中会导致正常肝细胞数目持续减少,PATP1B1/B3受体出现异常,导致功能失衡。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可对肿瘤性质及结节特征进行评估和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情况,对诊断肝癌结节具有较好效能,应用前景良好;但该诊断方式仍存在不足之处,难以清晰呈现小病灶,易受患者呼吸、心跳等干扰,因此,临床仍需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具有较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能呈现出不同阶段结节特征,临床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