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恶性肿瘤胸腔镜术后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效果分析
2022-10-17蒋秋玲
蒋秋玲 袁 媛 郑 婧
胸部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胸腔镜手术为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临床效果理想,可清除癌病灶组织,抑制疾病进展[1-2]。但术后肺栓塞发生风险较高,临床表现以不明原因的咳嗽、呼吸不畅为主,易延误治疗,疾病迁延,会诱发慢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预后效果。明确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对指导临床并发症防控和早期治疗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67例胸部恶性肿瘤胸腔镜术后发生肺栓塞和67例同期未发生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我院胸部恶性肿瘤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67例患者作为发生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胸部恶性肿瘤胸腔镜手术后未发生肺栓塞的67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发生组:男性37例,女性30例;病理分期:Ⅱ期24例,Ⅲ期43例,手术时间185~263 min,平均手术时间(226.98±12.34)min。未发生组:男性39例,女性28例;病理分期:Ⅱ期20例,Ⅲ期47例,手术时间187~260 min,平均手术时间(229.13±14.08)min。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学诊断、病理检查确诊为胸部恶性肿瘤;②符合胸腔镜手术适应证;③发生组均符合《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中肺栓塞诊断标准;④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承诺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凝血系统功能异常者;③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
1.3 方法
1.3.1 资料收集 采用我院自制《胸部恶性肿瘤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手术时间、血小板(PLT)、D-二聚体(DD)、氧分压(PO2)、白细胞(WBC)、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高血脂、术后卧床时间、有无深静脉血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共发放134份调查问卷,全部有效收回。
1.3.2 治疗方法 低分子量肝素(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114)皮下注射,剂量1 mg/(kg·次),每天1~2次;华法林(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23)口服,初始剂量2.5~3.0 mg/d,3~4 d后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当其稳定在2.0~3.0时停止应用低分子量肝素,继续使用华法林治疗,抗凝治疗时间1~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因素,比较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性别、病理分期、手术时间、DD水平、PO2水平、WBC水平、有无糖尿病、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的差异,分析影响因素。(2)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以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为自变量,以术后发生和未发生肺栓塞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3)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发生肺栓塞者抗凝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因素
性别、病理分期、手术时间、PLT水平、有无高血压、有无高血脂和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无明显关联性(P>0.05);年龄、DD水平、PO2水平、WBC水平、有无糖尿病、术后卧床时间、有无深静脉血栓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 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因素
2.2 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DD高表达、PO2低表达、WBC高表达、合并糖尿病、术后卧床时间>3 d、合并深静脉血栓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2.3 治疗效果
67例胸部恶性肿瘤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患者,在确诊1 h内均及时予以抗凝治疗,临床症状逐渐缓解,血气水平恢复症状,复查肺动脉CTA显示原肺动脉栓子消失,无出血现象。
3 讨论
肺栓塞为恶性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主要由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堵塞所致,为肺部血液循环障碍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严重者会导致猝死[4-6]。明确其发生原因,可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DD水平、PO2水平、WBC水平、有无糖尿病、术后卧床时间、有无深静脉血栓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因素(P<0.05)。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和机体状况较差,血管内膜受损程度严重,机体促凝物质增加,参与肺栓塞发生过程;DD、PO2、WBC为胸腔镜术后肺栓塞预测指标,DD可反映机体高凝状态,PO2能判断机体呼吸功能和缺氧程度、WBC可评估机体炎症程度,其异常表达,会增加术后肺栓塞发生风险[7-9]。同时,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会丧失肌肉泵作用,导致局部血液凝滞,影响血流动力学,为诱发肺栓塞的重要因素;而合并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合并深静脉血栓易存在栓子脱落进入肺动脉和其分支风险,导致其阻塞[1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DD高表达、PO2低表达、WBC高表达、合并糖尿病、术后卧床时间>3 d、合并深静脉血栓是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证实上述因素和术后发生肺栓塞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67例胸部恶性肿瘤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患者,在确诊1 h内均及时予以抗凝治疗,临床症状逐渐缓解,血气水平恢复症状,复查肺动脉CTA显示原肺动脉栓子消失,无出血现象。可见积极采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疾病转归[13]。
综上所述,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但其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实施防控措施,降低肺栓塞发生风险,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