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2022-10-16齐月新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置换术膝关节康复

齐月新

(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骨外三科 , 辽宁 锦州 121000 )

膝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及时的治疗膝关节各种炎症性关节炎疾病[1],让患者能够正常的生活。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各种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需要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虽然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都比较理想,但手术过程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许多研究证实,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科学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带来的不适,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快速康复(fast track surgery,FTS)指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手术患者的生理或心理创伤压力,加速患者的康复。这一理念倡导医生、护士、麻醉师、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合作,鼓励患者采取术后早期进食、充分镇痛、早期拔管、早期移动等措施,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从而提高围术期患者的预后指标,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医疗费用。有研究指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实施快速康复护理,促使患者能够尽快下床活动,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为了进一步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的优势,本文针对我院2019年2月-2020年9月收治的3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析,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9月3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析,应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观察组男女比10:8,年龄分布范围65-76岁,年龄平均值为(69.00±4.2)岁;对照组男女比9:9,年龄分布范围66-77岁,年龄平均值为(70.36±4.72)岁。对比2组病患的年龄,男女占比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取得相关法律文件;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自愿参加,签署同意书。(1)纳入标准:①我中心的主要TKA患者;② 无严重内脏疾病、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③术前肝肾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无药物过敏史或慢性疼痛史。(2)排除标准:①传统或其他类型膝关节手术;②因任何原因失去随访的患者。

2 研究方法:2组术前均采用心理支持干预技术维持患者情绪稳定,术前6小时禁止饮食。在禁水前喝足够的水。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常规监测。口罩或鼻导管用于高流量吸氧。同时打开静脉通路。在30分钟内迅速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利多卡因,立即采取水平姿势,同时将头抬高和足压低。在打开止血带之前,快速输入胶体血浆。然后根据出血情况酌情进行输液和输血,控制输液速度,术后应用芬太尼、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进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护理[2],即在手术之前指导患者做好相关的检查和进行常规的手术准备,在患者完成手术之后做好日常用药和饮食指导等,详细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担心治疗效果和术前害怕手术,他们会产生不良情绪。同时,患者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休息期间活动受限,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很容易导致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因此,护士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内在需求,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为患者提供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患者乐观积极。(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普及患者的健康知识,向患者讲解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过程和原则,加深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法的了解。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正确的疼痛护理方法,纠正患者及其家属不正确的镇痛观念,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镇痛药物的认知,加强护理配合。(3)基础护理。护士需要做好病房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疼痛;对于疼痛强烈的患者,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止痛药,注意控制止痛药的用量,避免因频繁使用止痛药而产生耐药性,降低镇痛效果。此外,还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以促进静脉回流。(4)疼痛护理:根据骨科护理相关内容构建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队伍,以科室护士长作为组长,带领科室责任护士与其他护士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所有护理人员均需要接受知识培训,并设定相应考核标准,经考核后方能上岗开展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如患者的反应、临床症状等,如果患者发生异常疼痛需要及时告知医师,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同时要细化患者的疼痛护理工作,予以患者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措施。术后1天,护理人员用冰袋冰敷患者伤口,通过降低皮肤敏感性减轻疼痛。但在冰敷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定期固定并更换冰袋,以防止冻伤患者皮肤。通过良好的沟通疏导患者术后因疼痛带来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充分释放精神压力,让患者明确引起疼痛的原因以及止痛方法,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手术前护理。在手术前依据患者的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进行病情相关的讲解,并且告知治疗的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信心去面对治疗;为了避免在手术中出现返流患者误吸的情况,在手术前6小时禁止患者进食,2小时禁止喝水;进行超前镇痛[3],患者在住院之前,已经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可以依据医嘱进行镇痛处理,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开始手术;(2)手术中护理。确保患者的体温在正常的范围内,体温过低在手术中较为常见,很容易造成心血管意外,凝血功能障碍等,所以在手术中需要确保手术室的温度保持在29.5°C左右,对患者头部和下肢进行保暖,对输入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尽可能的减少补液量,冲洗伤口的液体温度不低于40°C;在术中应当减少静脉补液,输注的液体过多[4],容易造成术后肠麻痹,影响康复,且也应当减少输注过多的含钠液体,有效的预防组织水肿;(3)手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禁止进食1小时,之后采取流食,慢慢的过度到半流食和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胃肠道的恢复;了解患者的行走能力,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让患者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减少出现跌倒的情况;术后为了减少疼痛,可以以冰敷或者是进行交流等,降低疼痛感,也可以给予神经阻滞留置镇痛泵进行疼痛的缓解,对于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联系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定制康复计划,在手术完成后的24小时内尽早的将引流管拔出,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以及直腿抬高等训练,进行超声检查,对于恢复较好的患者,帮助并指导患者尽快的下床活动,以此减少并发症率。(4)康复指导。①早期康复训练:早期功能训练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关节运动障碍,促进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患者的肌肉收缩可以减少关节粘连和关节外肌肉的粘连,促进肢体淋巴和静脉回流,消除肿胀,促进切口愈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康复训练应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步骤,但要注意几个重要的规则,即锻炼要循序渐进,训练要从大到小遵循规则,等长等张力相结合,主动和被动相结合,比例可以自由搭配,患者可以接受且不会造成患肢不适是适当的。早期康复护理应教会患者进行直腿提举、患肢股四头肌静态收缩、踝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关节阻力屈伸运动。此外,还应向患者解释如何使用拐杖,为以后的康复护理做好准备。还应指导患者进行咳嗽、深呼吸等锻炼,以锻炼肺功能。术后合理分配饮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训练床上小便,并正确抬起臀部,以防止压疮。②积极训练:术后一段时间后,应鼓励患者对大腿和腿部的前后肌肉以及患肢的四头肌进行静态收缩,以促进患肢更快地恢复。每次训练应持续15秒,15次为1组,每天约15组。每20次将足底屈曲和环绕、踝关节后伸和踝泵运动分为2组,每天进行4组。通过上述锻炼,可以促进患肢静脉血液回流,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效果,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③被动训练:术后3-4天,患者可进行持续被动运动,并可对患肢进行被动伸展和弯曲运动。初始角度范围为30°屈曲和0°伸展,每次40分钟,每天3次,逐步增加5°-15°,并尝试在1周内达到90°膝关节屈曲。当患者恢复良好时,可鼓励患者在术后第4-6天进行地面运动。首先,在助行器和其他工具的帮助下,练习患者站立。患者适应站立后,可以进行步行训练。在被动训练的同时,我们可以适当地配合主动训练。在此期间,我们应经常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有缝线开裂、肿胀等症状。患者出院前,应将相关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出院后,应根据医院要求继续进行站、坐、蹲的锻炼,并根据锻炼效果适当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定期复查确认锻炼效果,然后评估受影响膝盖的功能。

3 观察指标:(1)详细记录2组引流管拔除、下床活动、住院时间。(2)测评和分析2组并发症率。(3)记录和分析护理前后2组疼痛评分变化,视觉模拟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厉害,反之亦然。(4)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为GQOLI-74量表,指标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5)统计护理满意度,指标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5 结果

5.1 2组引流管拔除、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引流管拔除、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对比

5.2 2组并发症率对比: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率对比(n,%,n=18)

5.3 护理前后2组疼痛评分变化对比:疼痛评分记录,护理之前,2组无差异(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变化对比

5.4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出院时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5.5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n=18)

讨 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变的一种新手段,它的发展是基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普及,这项新技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膝关节疾病,能够明显缓解膝关节病变患者的疼痛,并且改善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3]。凡是能够导致膝关节严重病变的疾病,如类风湿性疾病、膝关节受损、关节感染等等,都可使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现状,矫正患者膝关节的畸形,使患者恢复正常行走,基本实现生活自理,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膝关节置换术的逐渐成熟,该项技术已经形成了较为规范和程序化的操作,使手术过程并不复杂,并且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实际上对于病人而言,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操作是将患者已磨损且出现破坏的关节面进行切除,植入人工关节,手术较为安全,能够确保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倘若只侧重治疗,忽视护理干预,就很容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对于疾病的恢复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护理之前,2组无差异(P>0.05);护理之后疼痛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更高(P<0.05)。分析原因:常规的护理方式,更侧重于疾病和医嘱护理,对不同环节患者护理需求无法及时的满足[5]。快速康复护理作为有效的护理方式,针对围术期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护理方式,主要目的在于缓解术后患者出现的疼痛,减少应激反应,尽早的让患者下床活动,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手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教育等,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治疗,能够安全的度过围术期[6],在手术中给予保暖措施,减少患者出现应激反应,术后观察患者的行动能力恢复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指导,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依据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指导患者正确的进食,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在整个住院期间,将快速康复护理贯穿始终,确保手术的安全开展,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费用,也能够促使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正常,尽快的回归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缩短下床时间,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产生,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置换术膝关节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瓣膜功能的临床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关节痛这样来运动
全髋关节置换术90例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1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