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故乡》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变化

2022-10-16刘秋宏张守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44

名作欣赏 2022年30期
关键词:闰土鲁迅故乡

⊙刘秋宏 张守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44]

鲁迅的《故乡》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一方面因为“故乡”是人类恒定的话题,另一方面鲁迅先生在此文中将强烈的主观抒情、故事叙述和说理有机融合,较好地将其情感展现在读者眼前。文章中的叙述者“我”对故乡的情感有不同的变化,通过这其间复杂的情感变化可以更好地解读《故乡》。

一、过去故乡之“暖”

在叙述者“我”的眼中,昔日的故乡是美丽且富有生机的,充满着美好回忆的暖色调。如文中所提到的那样:“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幅画面徐徐展开了“我”对故乡深刻的印记。“天空”“圆月”“海边的沙地”等一系列物象构成一幅恬静祥和的画面;“深蓝”“金黄”“碧绿”则用极其鲜明的色彩,勾勒了美丽明朗的画面;那时的闰土是一个活泼机灵、勇敢纯真、聪明能干、朴实善良、热情开朗的少年。他给“我”讲述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这些趣事和新鲜事,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因此,“我”才会日日盼望新年,有着“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那样的期望。曾经那个“月下少年”温暖果敢的身影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中,在孤单无助时,常常给予“我”前行的力量。久而久之,这也逐渐成为“我”精神家园信念的源泉。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的那一轮金黄的圆月,也成为“我”精神家园的归宿,使“我”疲惫的心灵在长途孤独的跋涉中有栖息停留之地,为“我”指引着人生奋进的方向,为“我”勇敢前行提供不竭动力。

关于闰土名字的由来,笔者认为是“我”为了表达对逝去故乡的怀念。1946 年鲁迅的三弟周建人发表文章说:“《故乡》里的闰土,真名叫闰水,鲁迅待他如兄弟,《故乡》里写的便是一段与他往来的友谊。”他真名叫闰水,文中叫他闰土,也有“我”永别故乡,从此缺少“故土”的缘由。闰土其实代表了“我”对故乡最美好的回忆,所以,“我”把“闰水”改名“闰土”,以此来寄托对故乡的怀念。

综上所述,“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极美极具暖色调的故乡。它的“美”与“暖”,至少可以从三方面体现出来:首先,这是一个富有动感、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趣事和新鲜事。但同时,这又是一个寂静而又和谐的世界:这里的一切事物都那么和谐,令人心旷神怡,沉浸其中。最后,它更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辽阔的是人心,是“我”与闰土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鲜活的不仅有期待闰土的“我”,更有那个月下英俊而又活泼的英雄少年。

二、如今故乡之“冷”

过去的故乡给叙述者“我”带来的是“暖”,而如今的故乡,不断给叙述者“我”带来“冷”。而这份“冷”,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天气的寒冷。文章从一开始就说明了回乡的目的:“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此行是要永久告别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开头即点明了天气的严寒——深冬,冷色调的气味便扑面袭来。“阴晦”“冷风”“横着”等词语便极大地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一种冷色调的气息向读者迅猛而来,同时反衬出“我”的悲凉心情。严寒的乡村和荒凉的心境相应和,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沉重的情感基调。“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横”字让人感到村庄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活意,而并非生气勃勃。当母亲看见“我”回来时很高兴,但又“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以及“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些细节也都暗暗在告诉读者:这一次回乡,本就是悲凉的。

而“我”不禁也发出感慨:如今的故乡“仿佛也就如此”,如今映入眼帘的萧索与悲凉,与印象中充满灵气活力的故乡景象截然不同。文章开始所描绘的凄凉环境,不仅仅是向读者展示了过去之故乡与现在之故乡的强烈反差,更是为小说后续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悲凉环境。

二是人心之冰冷。作于1921年1月的《故乡》,不仅详细描述了这次返乡见闻,更开创出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的一种经典风格,与《社戏》一道被认为是展示一个有温情“乡土社会”的文本,同时也凸显出启蒙精英“与故乡之间的隔膜和对立”。

而造成与“我”和故乡之间的隔膜与对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闰土。对闰土的回忆有多美好,对眼前的闰土就有多失望。当再次见到闰土时,这种失望首先表现在开口的那声称呼。当“我”把我们的关系定位为兄弟关系、朋友关系,按照少年时代彼此第一次见面时的称呼,很兴奋地叫闰土“闰土哥”时,闰土首先是“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或许一开始闰土是认同并感激“我”对于我们童年之间关系的这种认定,并为此感到亲切和喜悦,但是就在美好回忆尚未结束时,他又猛地意识到必须要回到现实,正视、面对他和“我”的关系;继而闰土又感到彼此再也回不到过去,流露出凄凉的神情,而“态度终于恭敬起来”,恭恭敬敬地叫“我”老爷。而正是这一声“老爷”,将“我”与他的关系定位为主仆关系,具有了阶级性,而非昔日童年时的好兄弟。关系定位的不对等性,使得“我”的内心存在巨大落差感,“我”视为兄弟的闰土将自己看作老爷、主子,对于满怀欣喜叫出“闰土哥”的“我”来说,简直是失望之极。

从童年时不带有一丝一毫世故的交情,到现在被封建枷锁桎梏捆绑得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闰土的一句“老爷”,简直是石破天惊之语,不但刺伤了“我”的耳朵,更像一把利刃直刺心尖。对于已经在异地生活拥有新时空体验、新认知机制的“我”而言,在面对眼前这一景象时,再度加深了“我”与仍停滞在旧世界生存状态的故乡、故人之间的隔膜,故乡使从前那个不受束缚的闰土变得奴化,也让“我”对故乡的想象彻底幻灭。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从前是“少爷”,现在是“老爷”,地位其实没有变,而闰土的“姿态”也没有变,就像闰土小时候说的那样,小时候无拘无束,“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从闰土内心默许的规则来看,“我”和他的阶级之分从来没有改变过。

加深“我”和故乡之间的隔膜与对立的重要人物是杨二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当得知是杨二嫂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愕然。从“真是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这些话中,得知她已不再是从前那个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了,从一个美丽的女子变成了一个自私、庸俗的妇人。杨二嫂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却又臆想别人“阔了”,从而心生羡慕嫉妒,没能占着便宜,便要阴阳怪气一番,最后还顺走了母亲的一副手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杨二嫂的改变比闰土更加明显,如此的人与事,也更加让“我”确信故乡再也回不去了。

三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冷空气。鲁迅笔下的闫土并非完全虚构,而是真实的人物写照。他不仅仅代表个体,更是旧中国无数少年的群体缩影。在鲁迅的眼里,从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的少年到精神麻木、饱经风霜的中年农民形象,从充满少年的锐气到中年多了许多奴气,这个人物形象转变的过程映射了那时万千劳苦大众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对于劳苦大众鲁迅感到深深的同情与批判,但其封建等级观念深入人心且难以改变,也让鲁迅感到刺骨的寒冷。

四是传统封建礼教迫害的冷。闰土这个曾经儿时的好玩伴变成一个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中年男子,杨二嫂这个曾经吸引过众多目光的“美好”女子,如今却变得丑陋、势力、市侩……鲁迅把这种世态撕裂开来摆在读者眼前,从中生发出了别样的、复杂的意味,暗示了传统封建礼教对人们的迫害。

《故乡》中的“我”少年时是“迅哥儿”,显然“我”是故事的参与者。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鲁迅的情感倾向。一方面,“我”由于生计奔波被迫离开故乡;另一方面,则是记忆中的美好故乡和现实中的萧索故乡形成强烈对比,故乡景象的衰败和人物的可悲变化使“我”对现实中的故乡没有认同感,因此,“我”只能带领母亲、侄儿等一家人逃离故乡。

对于在他乡的“我”而言,记忆中的故乡似乎一直是美好的,好像是被加了一层美好的滤镜,滤掉了不好的阴暗面,只剩下美好的一面。但回到故乡,眼前的景象是令“我”失望的。此时的“故乡”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迫之下丧失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是“冷”的故乡。

三、希望故乡之“美”

时隔多年再回故乡后,发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风景或许会和记忆中的一样,但很难再寻找到当年往日的温情。而最可怕的是对家乡的一切开始感到陌生,与家乡距离感和陌生感的不断累积,从而“故乡”就成了回不去的希望与梦想。

《故乡》通过塑造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来书写故乡的凋敝衰败,从而寄希望于以宏儿、水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我”回到故乡,看见闰土带着自己的儿子水生来见“我”,水生很害羞、胆怯,而宏儿“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这情形如同少年时期的闰土与“我”。宏儿在别离故乡时,心里还痴痴地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回故乡,原因竟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这情形同少年时期“我”与闰土分别时的想法何其相似。于是“我”发出希望的声音:“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正是鲁迅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向人们发出的呐喊和警示:希望千千万万个“闰土”从麻木不仁中警醒、奋斗和摆脱,他也希望下一代没有那层“可悲的厚障壁”,希望他们不要重蹈覆辙,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其中不乏批判性的自省反思,揭露出“我”的希望是那么的虚妄渺远,但又通过“路”的哲理比喻,表露明知希望之虚妄仍要追求的坚定决心。即使“我”认清了残酷无情的现实,对故乡的“现在”很失望,但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将整篇文章的主题进一步升华与深化了。《故乡》里对故乡从怀恋、失望到希望这一系列情绪的变化,鲁迅貌似自始至终都在很冷静地叙说着,但冰冷的文字与平淡的叙述中却藏着鲁迅炙热而又滚烫的体温。“即使对当下社会充满失望,却不能失去信心。”或许这就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读者的。

在浓浓的悲凉之外,鲁迅字里行间又无不透露着希望。鲁迅抒写的不只是自己的故乡情怀,更是用故乡这一普遍性的情感来启蒙大众。在文中这个小故乡里,影映着的是一个大中国。所谓的“故乡”不仅仅是鲁迅的故乡,更是中国人民脚下的热土,象征着我们所有国人的“故乡”。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不是愤世嫉俗的愤青,而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勇敢奋斗的勇士。”鲁迅通过文章希望能鼓励更多青年人,可能会对故乡失望,可以批判故乡,但千万不可以失去希望,希望如同天上那轮明月永远照耀着我们。过去的故乡是“暖”的,现实的故乡可能是“冷”的,但希望中的故乡是“美”的,因为希望总是美好的。

四、结语

《故乡》一文,鲁迅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模式来展开,从昔日到当下再延伸到未来,追寻了自我的精神家园。这其中不仅蕴含着作者对故乡过去的怀念,还有对故乡现实悲凉的心痛,同时暗含对故乡未来的美好希望。一个故乡,三种表达,三种滋味,鲁迅在“故乡”舞台上演绎了三种不同而又深刻的人生。

①线装经典委员会编:《故乡》,《鲁迅经典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39页。(以下《故乡》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标注。)

②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第17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页。

③杨剑龙:《乡土与悖论——鲁迅研究新视域》,秀威资讯2010年版,第30页。

④张全之:《背对故乡:鲁迅文学的多维阐释》,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1页。

⑤邹金涛:《鲁迅的“变”与“不变”——从〈故乡〉到〈社戏〉》,《今古文创》2020年第2期。

⑥李自国:《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的“我”》,《语文月刊》2021年第6期。

⑦颜二苗、王勇萍:《鲁迅〈故乡〉被选入日本中学教材的原因探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闰土鲁迅故乡
故乡的牵挂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孔乙己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阿迅一族
《故乡》的呐喊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