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组 巧妙过渡
2022-10-15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礼仪幼儿园段晓丽赵崇燕
■文/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礼仪幼儿园 段晓丽 赵崇燕
1.灵活捕捉幼儿兴趣
在晨间入园、户内外游戏活动等过渡环节中,幼儿灵动、随机的兴趣点比较多,此时,教师应积极观察、敏锐捕捉幼儿的兴趣点,适时生成小组活动内容。如,在一次晨间入园时,小宝手里拿着一个小树枝,边走入班级边大声地说道:“老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个小树枝,多么像梅花鹿呀!这是我在来幼儿园路上捡到的。”“我在路上也看到好多呢。”……幼儿园所在的小区正在修剪绿植,地上掉落的树枝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捕捉到这一教育契机后,带领早来园的幼儿走出班级,一起寻找并捡拾“有趣的”树枝,还鼓励他们自由分组,利用这些捡到的“树枝”开展“小树枝,大创意”的小组活动。
幼儿对自然界的树枝、石头、果实有着天然的兴趣,这种源于幼儿兴趣生成的小组活动,不仅使过渡环节更加生动有趣,还促进了幼儿主动性、创造力的发展。
2.提前创设过渡内容
幼儿园每日的餐点安排都是有计划的,因此教师和幼儿可以提前知道第二天的餐点,并预设过渡环节的小组活动内容。如,第二天餐点中的水果是橘子,教师在前一天就与幼儿一起围绕“橘子”展开了大讨论。橘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味道?和橙子有什么不同?营养价值有哪些?吃完的橘子皮可以做什么?经过一番讨论与交流后,幼儿不仅对橘子有了更多的认识,还对橘子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第二天餐点后的过渡环节内容——“橘皮想象”也应运而生了。
在第二天餐点时,教师观察发现,有的幼儿很快吃完橘子后,不再是无所事事地坐着,他们三三两两组合在一起,有的利用橘子皮制作起了拼贴画,有的则借助画笔,在橘子皮上开始了创意想象,还有的用剪刀将橘子皮剪成了一条一条螺旋爬行的小蜗牛……有了提前的讨论与预设,过渡环节的内涵变得更有效、有趣。
3.自然结束顺畅衔接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过渡环节处于两个活动的中间。很多时候,两个环节之间是可以由幼儿自然衔接的,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各环节的特点与关联,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放手与适时的引导。
例如,早餐后的过渡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以“我的今日游戏计划”为主题的小组活动,幼儿将自己的游戏想法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了小组内的相互交流。这样的活动将餐后环节与区域游戏环节很好地衔接起来。幼儿根据自己的节奏,在用餐结束后自然而然地开启了区域游戏活动。
小组活动作为幼儿自主学习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每位幼儿主动学习与探索提供了宽松而愉悦的学习契机,而过渡环节作为一日生活中各环节的连接纽带,是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以及课程建构的前提与补充,当过渡环节遇到小组活动,当“要我”变成“我要”,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过渡时刻,成为了幼儿闪闪发光的“生长”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