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巧”过渡微课“慧”安排
2022-10-15太原市育英幼儿园
■文/太原市育英幼儿园 韩 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过渡环节应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用好这些零散的“过渡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实现不同活动场景之间的自然衔接,同时也可以为其提供自由、自发、自主的生长空间,以追随儿童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赋权幼儿、提升教师、优化一日流程的三重目的。
鉴于此,餐前过渡环节作为高频过渡,稳固的微课程设计理念及巧妙的策略支持成为环节升级的有效路径。
一、餐前过渡的目标定位
1.指向养成教育的生活过渡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餐前过渡便是幼儿习惯养成和规则意识建立的好时机。做好餐前准备,如排队如厕、七步洗手,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餐前整理毛巾、分发餐具的“工作”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责任意识和集体服务意识。
2.指向食育教育的美食播报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摄取丰富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前提。抓住餐前过渡这个教育契机,通过巧妙的微课程设计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餐前美食播报,请幼儿轮流来当“美食播报员”,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增强了其自信心,还使他们在相互的播报学习中,了解到更多食物的名称、营养价值以及植物生长特点。
3.指向品格教育的餐前感恩
幼儿时期是品格塑造的关键期。利用餐前过渡,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文明进餐、珍惜粮食等良好品格,还可以借助餐前感恩词,引导幼儿体会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食堂厨师做饭的不易,父母老师呵护的无私,从而使他们学会常怀感恩之心,养成珍惜粮食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二、餐前过渡的微课设计
1.小小值日生养成记
小小值日生的养成是餐前过渡微课程的一部分。首先,教师利用餐前过渡时间发起“值日生大探讨”的活动,和幼儿一起围绕“餐前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开展头脑风暴,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主动抛出穿值日生服、擦桌子、分餐具、摆放纸巾等“目标任务”,初步树立目标意识。其次,引导幼儿理清用餐人数及餐具数量,明确值日生人数及工作量,并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协商分解任务进而各司其职。在这一过程中,点数、按数取物、一一对应等数学目标也在“运用”的过程中完成了复习及巩固。
2.我是“小小美食播报员”
教师提前一天发送到班级群的美食清单拉开了“小小美食播报员”活动的序幕。幼儿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了解次日三餐,了解新菜品的食材和营养价值,以绘画或手工的形式来记忆美食名称和特点,在动手动脑中内化认知,将生活经验入脑入心。
餐前过渡环节的美食播报是幼儿输出展示的平台。对小中大班幼儿而言,能够大胆讲述、自如介绍、感谢聆听是他们共同面临的挑战,对于聆听者而言,模仿学习、学会倾听、同伴互助则成为双向成长的难得时机。
3.小禾苗的餐前感恩
餐前感恩词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在幼儿和教师充分理解和内化的基础上不断修订。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幼儿大胆讨论:“粮食是从哪里来的?”“美味的食物是怎么做出来的?”教师应给幼儿适当留白,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对感恩词的表述不断进行修订,使词句更加便于本班幼儿的理解,然后引导幼儿在每餐前以诵读的形式大声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幼儿了解食堂叔叔阿姨辛勤劳作的工作常态,借助身边的“榜样案例”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意义,借助“一米菜园”的活动延伸夯实“不挑食,不浪费”的品德养成。
三、餐前过渡的优化策略
1.优环境,让墙面会说话
充分挖掘环境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来提升餐前过渡环节的质量。值日生墙不仅要体现值日任务的选择和展示,还可以尝试利用绘画作品将幼儿餐前过渡的讨论过程呈现出来,不断强化幼儿对餐前值日的印象和规则,以便使其更好地参与活动。此外,也可创设美食播报角,留存幼儿美食播报的风采,让幼儿、教师、环境三者形成互动。
2.多形式,引幼儿成主角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纵向提升餐前过渡环节设计的难度和形式,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获得不同感官刺激,进而持续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比如,在美食播报的过程中,幼儿从需要教师引导提示,借助美食小报,到自我完整表述,再到用古诗或者快板的形式进行创新播报,不仅让幼儿真正成为餐前过渡环节的主角,同时也成为幼儿能力提升的最明显标志。
3.重观察,拓最近发展区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不同的成长轨迹。不论是小小值日生、美食播报员还是餐前感恩,教师都要多注意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关注他们的需求,把握幼儿的兴趣点,提升幼儿的参与度,使餐前过渡实现价值最大化。同时,要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幼儿时间、空间及活动内容上自主选择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调整,以更合理的方式尊重和满足幼儿需求,拓展其最近发展区。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餐前过渡环节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捕捉教育契机,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将碎片化的时间有效利用,巧妙设计,将每个过渡时间发挥到最大值,以实现教育性、生活性的全面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