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协同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2-10-14黄秀燕

黑龙江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雾化依从性哮喘

黄秀燕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 儿科(广东 汕头 515000)

哮喘属儿科常见病症,诱因多为遗传因素与外界不同应激性刺激反应等,通常是免疫球蛋白及炎性因子指标异常表达所导致的[1]。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主要为气道可逆性高反应性,且病症极易发作,如若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且病情进展严重者甚至会致死[2]。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道疾病指导的常用方式,优势为无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但呼吸道专家认为在哮喘患儿雾化治疗期间需加强护理管理,尤其是家庭参与的协同护理,既能满足家属护理的实际需求,又注重家庭在哮喘患儿治疗与康复中的重要作用[3]。家庭协同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是一种以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注重家庭参与感。因而本次研究着重探究家庭协同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时间段内收集在我院诊疗的哮喘患儿268例,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4例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发布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中相关诊断标准[4];②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急促、气短、晨起或夜间反复性咳嗽等;③经诊断明确为哮喘;④患儿家属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患先天性疾病;②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类严重病症;③合并精神类疾病或意识障碍;④临床基础资料不完整。

观察组中男70例,女64例,年龄2.5~12岁,平均(5.65±0.85)岁,病程1~10个月,平均(4.50±0.31)个月,哮喘病情:86例轻度、48例中度;对照组中男72例,女62例,年龄2~12岁,平均(5.75±0.80)岁,病程1~11个月,平均(5.20±0.35)个月,哮喘病情:82例轻度、52例中度。两组患儿平均年龄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雾化治疗方案 患儿入院陪同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止咳平喘化痰、输氧及纠正紊乱的酸碱、水电解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行常规性抗感染治疗,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规范。给药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方式给药,治疗剂量0.25~0.5mg/次,时间10min,1~2次/天。

1.2.2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 护士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预防措施等,并定时观察患儿具体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指导患儿及家属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护理,叮嘱家属注重患儿生活环境与饮食,留取家属联系方式,在出院2周后开始随访,每周1次[5]。

1.2.3 观察组施行家庭协同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 方案如下:(1)家庭协同教育:科室建立微信群聊,并取名“哮喘患儿康复家园”,并患儿入院时邀请家长键入,群内统一指导家庭护理。责任护士对家属对患儿的疾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哮喘相关知识,并答疑解惑。以图文、视频等方式普及疾病的基础指导,如药物的使用与剂量,患儿的日常生活、饮食的管理,如若患儿复发如何急救处理等。家属通过群聊及时反馈患儿实际情况,便于患儿病情的准确评估,同时告知家属患儿配合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促家属能加强患儿日常生活的监督与管理。因哮喘极易反复,导致患儿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因而在病情发作时,需通过语言与行为进行安慰与鼓励,满足患儿需求,如若难以满足则向其言明情况并安抚。(2)环境改良:向患儿家属讲解环境对病情的康复的重要性,如按时开窗通风,保障室内空气流通,如若室内环境过于干燥则会导致患儿不适感增加,维持室内温湿度在合理范围中。科室据患儿一年四季中不同过敏原制作表格,告知家属如何有效避免环境出现相应的过敏原,或者改良周围环境。如春季万物复苏,鲜花盛开,告知家属尽可能不去公园、植物园,室内杜绝摆放鲜花;冬季时注意患儿保暖不可过冷过热,谨防感冒,以免诱发哮喘;患儿日常出门必须佩戴防雾霾及粉尘的口罩,严禁摄入含过敏原的食物;患儿住院期间及居家的床上用品、毛巾等需定期更换、清洁与晾晒,保障能消灭绝大部分病原菌等;家庭中切勿饲养宠物;家属不可吸烟;家庭中不可使用香水、花露水、毛毯等;儿童服装等不可购买由动物毛皮制作而成的。(3)功能干预。在微信群聊中以图文、视频等方式向患儿家属推送相关日常护理措施,如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腹式-缩唇呼吸、抗阻力呼吸训练等。两组干预方案均延续至患儿出院后2周,每周1次随访,出院后第4周评价患儿的相关指标。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 采用吴陶玲等[6]重新修订的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价,量表含5个条目,每一条目1~4分,总分20分,≥15分为依从,<15分不依从。

1.3.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哮喘控制水平与心理健康评分 采用刘恩梅等[7]编制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评价患儿哮喘控制情况,量表含7项,1~4项每项0~3分,由护理人员指导完成,5~7项每项0~5分,由家属协同完成,总分27分,≥20分哮喘控制佳,<20分哮喘未得到控制。心理健康采用抑郁评分量表(SAS)评价,量表含20个项目,总分80分,临界分值为50分,评分低患儿心理健康水平高。

1.3.3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哮喘相关生活质量 采用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评价,含3个维度(23个条目),即症状、活动、情感,总分161分,评分高生活质量佳[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7%(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 (n=134,%)

2.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哮喘控制水平与心理健康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哮喘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哮喘控制水平与心理健康评分 (n=134,分,

2.3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哮喘相关生活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哮喘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哮喘相关生活质量 (n=134,分,

3 讨论

哮喘属于非特异性气道炎性病变,儿科临床较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憋气等,调查发现儿童占全球哮喘总发病人次的5.8%左右[9],且哮喘极易反复发作,预防效果差,因而需加强护理管理。家庭在哮喘患儿的治疗与康复中作用显著,因哮喘患儿年龄小,理解能力低,因而在日常生活、饮食中需家长的监护,如家属对哮喘相关知识、用药、过敏原等信息一知半解,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康复及出院后的延续护理等。

相关文献报道,环境对哮喘患儿的疾病控制有直接的影响[10]。因而加强环境管理对患儿疾病的控制及预后均有显著提升效果。本次研究着重探究家庭协同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方案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的效果,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哮喘控制水平、哮喘相关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证实家庭协同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方案能显著提升哮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心理健康,提升哮喘控制水平与哮喘相关生活质量水平。部分研究表明,相比于正常儿童,哮喘患儿因自身疾病更易出现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同时还会加剧病情,形成病情进展-心理不健康的恶性循环。家庭协同教育能促家属深入了解并熟知患儿疾病的发病机制,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药、如何护理患儿,知晓患儿如若出现异常情况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同时还可协同护理人员鼓励安抚患儿,缓解患儿的不安等情绪,促患儿获得更多的家庭关心与爱护。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群聊向患儿家属讲解环境在哮喘康复中的重要性,通过改善病房环境、家庭环境,外出时自身防护条件,以抵御外界不同应激性刺激对哮喘疾病的影响,以免哮喘的反复性发作。并且家庭参与到哮喘患儿的护理管理方案中,能熟知患儿自身疾病知识及护理技能,如何有效地与患儿沟通交流,如何改善家庭环境,外出时如何预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管理患儿的饮食,如何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等,以此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哮喘相关生活质量,强化哮喘控制效果。通过对患儿周围环境的改良,降低环境不良因素对哮喘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改善患儿接触的外界环境后,避免患儿的空气质量差时外出,指导家属在不同季节如何应对不同的过敏原,以降低出院居家后哮喘复发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家庭协同教育-环境改良-功能干预方案,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心理健康,提升哮喘控制水平与哮喘相关生活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雾化依从性哮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家庭雾化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过敏性哮喘者宜中午外出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