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
2022-10-12姜越赵梦遐
姜越 赵梦遐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 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性问题[1]。很多研究者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研究,老年人幸福的心理体验是被关注的重要话题。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一种感觉体验[2]。目前国外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全面,国内存在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性研究不足的缺憾[3]。老年人自我价值感是老年人体验和发现自己价值时一种积极品质和情感,研究显示[4-5],老年人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可促进其情绪健康并感知生活的意义,国内鲜有研究探讨是否可以从自我价值感的角度改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现状,分析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为今后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7—9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市城区和农村共315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年龄≥60岁;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条件:既往有精神疾病史。研究者在老年大学、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养老机构、农村老人住所等地寻找符合纳入条件的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315份,收回有效问卷30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87%。
1.2 调查内容及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现居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目前居住状况、经济来源、是否患有慢性病、月收入水平以及收入是否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共11项。
(2)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6]主要用于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量表包括正性情感(PA)(5个条目)、负性情感(NA)(5个条目)、正性体验(PE)(7个条目)、负性体验(NE)(7个条目)4个维度共24个条目。评分方法:对每个条目回答“是”,记2分;答“不知道”,记1分;答“否”记0分。第19项答“现在住地,”记2分;“别的住地”记0分。第23项答“满意”,记2分;答“不满意”,记0分。幸福感总分=PA-NA+PENE+常数24分,得分范围0~48分。总分≥36分为高幸福水平,13~35分为中等幸福水平,≤12分为低幸福水平,总分越高表示幸福度越高。全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6,效度系数为0.758。表明信效度良好。
(3)老年人自我价值感量表:采用宋伊[7]编制的《老年人自我价值感问卷》,包括人际价值感、影响力价值感、生理价值感、规则价值感、心理价值感5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5分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大部分不符合、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大部分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计分为1、2、3、4、5分。满分125分,得分越高说明老年人自我价值感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6。
1.3 调查方法
现场发放问卷,有阅读理解及书写能力的老人,由其自行填写;无法独立完成者,由调查人员阅读和解释条目,根据老年人的回答完成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情况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得分为31.52±9.59分,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n=302)
2.2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现居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病、月收入水平、月收入是否足够维持生活、居住情况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
2.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分析
据Pearson相关分析,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分及维度得分和自我价值感总分均有相关性(P<0.01),老年人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总体呈正相关(r=0.562,P=0.000)。见表3。
表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相关性分析
2.4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为因变量,以表2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老年人自我价值感总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居住地、月收入是否足够维持生活、是否患有慢性病、居住情况以及月收入水平这些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5)。见表4。
表4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总分为31.52±9.59分,高于全国常模[8],全国常模为2013年数据,这可能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养老体系更加完善有关。比徐璐玮等[9]研究得分略低,可能与区域、研究对象不同有关。负性体验维度中“年龄的递增使您比较忧虑?”这一条目得分最高,表明老年人对自身年龄递增感到忧虑;而负性情感中“您对未来充满忧虑?”这一条目得分最高,表明大部分老年人对老年生活比较担忧。正性情感条目“您生活比较满意?”与正性体验条目“您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得分较高,可看出大部分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较满意。主观幸福感是评测老年人老年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可预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维持状况[10],对研究老年人的老年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价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可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3.2 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人自我价值感总分为81.03±13.71分,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宋伊[7]研究结果一致。影响力价值感维度得分最低,维度均分为13.63±3.63分,条目均分为2.73±0.73分,低于中等水平;得分最高的维度是规则价值感,这与王冬华等[11]研究结果一致。具体分析,得分最低的三个条目为“我现有的权力地位,能继续帮助更多的人” “我所具备的知识文化,可继续为社会做贡献”“我的话语在群体中很有影响力”。表明大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随着年龄的衰老,没有足够能力对他人、对社会提供帮助与贡献,这可能与老年人的年龄及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4]。这提示与老年人相处时应尊重并适当接纳老年人的建议或观点、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影响力与自信心。得分较低的生理价值感维度中分数最低的条目是“我的身体很健壮,常在户外活动中受到关注”,建议老年人应注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健康。量表得分最高的两项分别是“我做事讲究原则,对是非判断有自己的态度”和“子女对我很孝顺”。这表明大部分老人认为自己言行举止均符合社会规范,并与家人相处融洽。社会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做有意义的事情,让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3.1 现居地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得分感远远低于城市老年人,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12]。首先,在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城区比农村有明显优势[13],多数城市老年人有较高退休金,且有医保及养老保险,农村老人大多只有较低的养老金,甚至需要务农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其次,农村的老年生活更加孤独乏味,而孤独会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14-15]。农村老人很多为留守老人,城市老年人有广场舞等休闲娱乐活动,农村没有相应的设施,生活单调。政府应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在农村建设一些公共活动场所或健身设施,开展丰富的老年活动,减少老年人孤独、抑郁等负性情绪。农村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工作,应扩展适合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老年活动,使其在养老机构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能有积极的老年活动项目、能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和项目,从而使机构老年人有较好的归属感和老年幸福感。
3.3.2 躯体健康 研究结果显示,患慢性病的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远远低于躯体健康的老人,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16]。慢性病种类越多、疾病越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越低,疾病会让老人产生负性体验和负性情感[17]。生病的老人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使老年人产生负性情感及负性情绪体验,降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政府应健全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增加老年人慢性病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报销比,减轻患病老年人经济负担。社区和养老机构老年护理工作者应重视患慢性病老年人的躯体健康,采取措施减轻相关疾病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减轻其因患病带来的负性情绪和体验。
3.3.3 收入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水平越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此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18]。相关研究显示,经济水平是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老年人生病时最为突出[19]。收入越高、经济地位越高,幸福感越高。对于低收入的家庭,政府可以给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增加收入,减少因经济问题带来的负性情绪与体验。
3.3.4 居住情况 本研究中,与亲人在一起居住的老年人幸福感高于独居或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年人。独居的老人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他们会感到抑郁、孤独、自卑,对生活满意度更低,生活质量更差[20]。何林霞等[21]研究表明缺少子女或亲人的陪伴及亲情的关爱是引发老人心理问题的主要问题。子女应多陪伴老人、孝顺老人,和老人沟通交流,增加老年人的正性体验和正性情绪。对于留守老人,子女应常回家陪伴父母,了解父母的需求,减少老年人负性情感与体验。老年护理工作者也应给予这些寡居的老人更多的关心。
3.4 老年人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以及各维度均有相关性(P<0.01),老年人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总体呈正相关,老年人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感、体验呈正相关,老年人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的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呈负相关。自我价值感越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越高,这与万霞等[22]的研究结果相似。自我价值感是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的重要内容,老年人自我价值感缺失会产生心理不适等问题,这些问题会让老年人产生精神和心理负担[23]。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会增加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影响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强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较高,提高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正性情感,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需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维持其社会交往,使其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增加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增加正性体验、减少自卑等负性情绪。在实现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者,如社区护理人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应着力提升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增强其正性情绪和正性体验,从而使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增强。
4 小结
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因素复杂多样,且影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而又相互关联。无论是家庭方面还是社会方面,都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着明显的影响。故从事老年健康工作者应从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全方位的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本研究不足在于抽样属于方便抽样,样本量偏少,且养老机构老年人、高学历与高收入老年人等群体纳入数量较少,样本代表性不够,今后需扩大研究样本范围,并开展相关干预研究,以进一步论证本研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