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耳蜗术后患儿听觉言语发育影响因素

2022-10-12彭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耳蜗助听器言语

彭婷

人工耳蜗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临床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方法,人工耳蜗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可实现对螺旋神经节细胞、听神经纤维的有效刺激,从而帮助患者重获声音信息[1-3]。我国每年行人工耳蜗术的患者例数约占全球总数的10%,且听力障碍患儿占比大,而临床观察发现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声音信息接受能力与正常听力人群有一定差异,加强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护理仍是临床重点[4-5]。当前对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康复的研究,多集中于听觉或言语能力发育规律,未能实现对个体动态发展状态的有效分析,难以为术后康复护理提供参考[6-7]。本研究对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3个月听觉感知、言语表达实施评价,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人工耳蜗术患儿100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符合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诊断标准;年龄≤5周岁;均为语前耳聋,且单侧行人工耳蜗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儿心智发育正常;家属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条件:存在中耳或内耳畸形患儿;伴有听神经疾病;脑发育异常患儿;临床资料缺失或康复期失访。

1.2 调查方法

(1)遴选调查员:本研究从科室选择3名护士为调查员,遴选标准:工作年限>5年;参与人工耳蜗术后护理;有问卷调查经历;了解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能积极配合开展问卷调查。

(2)开展统一培训:正式调查前,由科室工作工作年限≥10年、主管护师及以上级别、有丰富问卷调查经验护士主持开展统一培训,培训形式为情景模拟演练、理论授课,培训内容调查工具、调查流程、调查话术、数据整理,培训课时为3课时;培训结束后现场考核,培训人员确定“问卷调查情景”,如“问卷发放”,受训护士2人1组开展情景模拟,培训人员对其交流话术、操作流程规范性进行评价,直至操作完全符合统一规范。

(3)问卷调查步骤:术后3个月,护理人员借助患儿复查机会开展问卷调查,向患儿家属发放调查问卷,说明调查目的、调查流程,介绍调查问卷内容及填写方法,并引导患儿家属填写问卷,现场回收;问卷调查结束后,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对患儿听觉言语发育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束后将量表移交至数据统计员。

1.3 调查内容及评价标准

(1)一般资料调查:内容有患儿性别、耳蜗植入年龄、植入位置、术前言语模仿能力、术前佩戴助听器、术后对侧助听器佩戴、术后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术后耳蜗佩戴时间、监护人文化水平、监护人照护模式、术后延续性健康教育。

(2)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听觉行为分级标准根据患儿环境声音辨识、言语反应、环境神经感知及语言沟通能力等,将其听觉行为分为8级,如不能感知环境声音则1分,能使用电话与熟悉的人实现语言沟通则8分,评分越大则听觉行为表现越出色[8-9]。

(3)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根据患儿能否理解连贯言语意思进行分级评价,如不懂连贯言语,仅能识别术前可懂单词,且仍采用手语或手势沟通,则1分,日常语境下能轻易听懂连贯言语,则5分,评分越高则言语可懂度表现越好[10-11]。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单因素分析筛选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感知影响因素有耳蜗植入年龄、术前佩戴助听器、术前言语模仿能力、术后听觉言语训练、术后对侧助听器佩戴、术后耳蜗佩戴时间、监护人照护模式(P<0.05),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言语表达影响因素有耳蜗植入年龄、术前佩戴助听器、术前言语模仿能力、术后听觉言语训练、术后耳蜗佩戴时间、监护人照护模式、术后延续性健康教育、监护人文化水平(P<0.05),见表1。

表1 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感知独立影响因素有耳蜗植入年龄≥3岁、术前未佩戴助听器、术前无言语模仿能力、术后听觉言语训练缺失、术后未佩戴对侧助听器、术后耳蜗佩戴时间<8 h/d(P<0.05);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言语表达独立影响因素有耳蜗植入年龄≥3岁、术前未佩戴助听器、术前无言语模仿能力、术后听觉言语训练缺失、术后耳蜗佩戴时间<8 h/d、术后延续性健康教育缺失(P<0.05),见表2。

表2 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独立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效果受多因素影响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感知独立影响因素有耳蜗植入年龄≥3岁、术前未佩戴助听器、术前无言语模仿能力、术后听觉言语训练缺失、术后未佩戴对侧助听器、术后耳蜗佩戴时间<8 h/d。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言语表达独立影响因素有耳蜗植入年龄≥3岁、术前未佩戴助听器、术前无言语模仿能力、术后听觉言语训练缺失、术后耳蜗佩戴时间<8 h/d、术后延续性健康教育缺失。

(1)耳蜗植入年龄≥3岁:相关研究[12-13]显示,0~3岁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人工耳蜗术后配合科学康复训练,患儿听觉言语能力恢复良好;相较于年龄<3岁的耳蜗植入患儿,≥3岁患儿大脑听觉言语中枢可塑性差,且脑发育已基本完成,耳蜗植入后患儿听觉发育有限,且言语学习能力较差,故术后听觉言语发育效果较差。

(2)术前未佩戴助听器:术前佩戴助听器情况下,患儿脑部言语、听觉区域能得到有效刺激,可促进相关神经组织的发育,确保区域功能,且术前助听器使用便于患儿适应佩戴相关装置与听声言语训练,此类患儿术后耳蜗植入不适感低,且听觉言语康复训练配合度高,对术后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能显著加快康复进程。

(3)术前无言语模仿能力:患儿术前有言语模仿能力说明患儿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存活量大,此类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可接受刺激的听神经细胞数量多,加之其有听觉语言学习基础,术后配合科学的听觉语言训练,患儿听觉言语适应能力强,康复效果更为出色。

(4)术后听觉言语训练缺失:文献报道显示[14-15],人工耳蜗术后及时有效的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或环境,能强化患儿听声反应、感知能力及表达能力;言语康复训练是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通过言语康复训练能强化患儿对听声含义的理解、逐渐学习并掌握言语表达,减少对唇语的依赖,但当前人工耳蜗术后对专业机构康复训练的依赖性大,家庭言语康复训练环境差或训练缺失,导致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进程缓慢。

(5)术后耳蜗佩戴时间<8 h/d:丁伟等[16-17]研究显示,人工耳蜗术后每天耳蜗佩戴时间>12 h患儿听觉言语发育优于8~12 h患儿,而每天耳蜗佩戴时间8~12 h患儿听觉言语发育优于<8 h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早期患儿需逐渐适应并习惯耳蜗佩戴,每天充足的佩戴时间能促使患儿尽快适应,此外,植入术后早期是患儿听觉言语发展的重要阶段,每天充足的佩戴时间能保证患儿听神经能得到充足的刺激,为听声反应、言语训练创造了机会,有利于其言语功能康复。

(6)术后未佩戴对侧助听器:调查结果显示,术后未佩戴对侧助听器属于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言语发育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目前,语前聋弱听患儿可享受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免费政策,以实现单耳聆听,确保其生活基本需求能得到满足,但单耳聆听难以实现对声源的精准定位,且在长期缺乏声音刺激情况下,对侧耳迟发性听觉会被剥夺[18-19];佩戴对侧助听器能实现对低频信息的补充,配合人工耳蜗补偿的高频信息,能达到双耳双模式,可显著改善患儿听觉效果。

(7)术后延续性健康教育缺失:调查结果显示,术后延续性健康教育缺失属于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言语发育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术后听声反应、言语训练的主环境为家庭言语康复语训,且既往研究显示,术后早期家庭言语康复语训效果较好,随着患儿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后期语训效果难有进展,加之部分家长对言语康复语训的重要性、技巧与方法缺乏了解,难以保证家庭言语康复语训正常有序开展;延续性健康教育是患儿家属了解疾病及康复知识的主渠道,对术后康复照护及家庭康复语训有指导作用,延续性健康教育缺失下家属照护行为难以得到规范,家庭语训缺乏有效监督、指导,患儿言语发育效果受到影响[20-21]。

3.2 人工耳蜗术患儿术后听觉言语发育促进护理策略

3.2.1 听言促进健康教育 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展人工耳蜗术后听言促进健康教育,公众号一级菜单有“最新资讯”“康复照护”“CI交流圈”。最新资讯属于新闻资讯栏,通过大数据捕获人工耳蜗术相关讯息,经审核后在该模块得到展示,分为疾病资讯、治疗资讯、最新试验3类;康复照护是CI术后健康教育的主模块,护理人员对CI术后康复护理、照护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开发二级菜单有术后并发症、术后听声反应训练、言语康复语训、家庭照护及注意事项等,以案例分析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配合视频演示说明听声反应、言语康复语训开展,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1个案例;CI交流圈分为护患交流、患者交流两部分,护患交流采取匿名留言形式,即患儿家属就自身问题留言,护士每天查看护患交流板块内容,并当天回复留言,患者交流为即时交流群,为患儿家属提供照护交流平台,便于其分享康复经验或语训技巧。患儿出现前,护士引导家属关注公众号,介绍操作方法,直至其完全掌握,说明健康教育安排,提醒患儿家属及时查看健康教育内容。

3.2.2 多人言语语音训练 针对人工耳蜗术患儿实施多人言语语音训练,通过多位发音人多次发音、多个声调负载音节的高变化性强化训练效果。

(1)语训材料制备:选择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发音人共10名,保证患儿家属或主要亲友≥4位,且男女比例1:1,指导其录制普通话元音的4声调,有/a/、/i/、/u/,发音人自然发音每个音节对应声调读5次,现场录制、核查,共得到600个语训素材。

(2)语训开展:研究基于个训模式开展语训,通过认图开展声调识别,车辆行驶在平直道路图代表“ā”声,行驶在上坡路图代表“á”声,行驶在上下坡路图代表“ǎ”声、行驶在下坡路图代表“à”声;正式训练前,引导患儿将上述4声调与指示图片相匹配,训练过程中,逐一播放语训素材,患儿判断其对应声调并指出图片,培训教师判断患儿听声正确与否,如听声正确,则奖励“小红花”一朵,继续播放下一素材,如不正确,则重复播放当前素材2遍,每次完成120个语音素材,训练周期为1个月,分5次进行,如患儿一次识别正确率达到80%,则合格,可结束训练。

4 小结

人工耳蜗术后患儿听觉言语发育状况不一,其独立影响因素涉及多方面,临床应加强术后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以促进患儿听觉言语发育。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集中于下述方面:一是研究取样存在局限性。研究所涉样本均取自同一家医院,未考虑到大范围、多层次取样,易造成潜在偏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同时,研究样本量虽符合要求,但偏小,难以保证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今后应坚持“大样本、多中心”取样原则,从多地区、不同级别医院选取样本实施研究,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二是护理策略效果缺乏检验。研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确定了听觉言语发育促进护理策略,但缺乏实践应用检验,今后可通过类实验性研究探究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耳蜗助听器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在购买助听器之前您应该告诉听力师的5件事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梁东兄置助听器得佳句,余和之》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眼镜助听器
关于冬天
人工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