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miRNA-602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2-10-11高伟
高 伟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350009
MicroRNA(miRNA)是一种由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非编码RNA。经内切酶作用后,一部分miRNA靶向调控mRNA转录物,进而调控下游RNA水平和/或蛋白质的表达[1]。每个miRNA可以针对多个下游基因。同时,也可由多个miRNA调控一个靶基因,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并准确地调节功能基因的表达[2]。已有许多研究发现[3],血浆miRNA水平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有研究者在基于人群的前瞻性研究中确定了循环miRNAs与所有卒中类型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对miRNA的靶基因进行了后续研究,发现了多种miRNAs可能在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miRNA-602是一种非组织特异性miRNA,有研究表明miRNA-602在颅内动脉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但有关miRNA-602在脑卒中的作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了急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miRNA-602水平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以期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更多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手段确诊为脑卒中;(2)从卒中发作到入院的时间<6h;(3)年龄30~80岁;(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院内死亡患者;(2)非首次发作,曾有脑卒中史;(3)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如严重心力衰竭、COPD等;(4)合并恶性肿瘤。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8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病例组中男52例,平均年龄(60.5±9.8)岁,女28例,平均年龄(61.3±8.7)岁;对照组中男49例,平均年龄(61.5±9.2)岁,女31例,平均年龄(62.3±10.5)岁。两组年龄、性别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RT-PCR检测 所有受试者经肘静脉采集静脉血5ml,并立即离心。上清液转移到无核糖核酸酶的EP管中,保存于-80℃冰箱。从血浆中提取总R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RNA完整性。miRNA-602引物序列为上游5’-TTCGGGTGTGTGAGTGTTTCC-3’,下游5’-TGTCGGTACATTGTTGTGGA-3’。GAPDH引物序列为上游5’-GGAAGAGAGTCCTAGAGGG-3’,下游5’-GGGCTGGAAGACAAAGGTG-3’。RT-PCR反应条件如下:95℃预变性10min,然后95℃变性30s,50℃退火30s,40个循环,最后70℃延伸10min结束。
1.3 临床资料收集 以患者入院后首次血液学检查为基线资料,包括患者记录中的血小板计数和HDL-C水平。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等)及脑出血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判患者脑卒中后的神经缺损程度。量表包含对意识、语言、运动、感觉、共济运动、眼球运动、视野等方面的评判,评分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NIHSS评分≤4分为轻型卒中,4分 1.4 随访 利用电话或门诊复查对患者进行随访。门诊随访检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脑部CT扫描,出院后前6个月,每个月都进行随访,之后每3~6个月随访1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和 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生存评估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确定曲线下面积(AUC)。 2.1 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人群外周血miRNA-602水平比较 RT-PCR检测结果显示,病例组、对照组外周血miRNA-60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6.74±3.52)、(5.52±1.03),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miRNA-602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病例组患者中位miRNA-602水平为(25.68±2.41),以中位值为标准,将患者分为miRNA-602高表达组(n=40)与miRNA-602低表达组(n=40)。χ2检验显示,miRNA-602水平与患者HDL-C水平、出血量及NIHSS评分显著相关(P<0.05),患者HDL-C表达水平越低、出血量及NIHSS评分越高,miRNA-602相对表达水平也越高(P<0.05)。见表1。 表1 miRNA-602不同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2.3 miRNA-602水平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 随访至6个月时,19例患者死亡,总体生存率为76.25%(61/80)。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miRNA-60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62±0.87)、(30.52±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显示,miRNA-602低表达组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显著好于miRNA-602高表达组(χ2=3.658,P=0.012)。 2.4 miRNA-602水平对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显示,血清miRNA-602对患者预后预测的灵敏度为67.8%,特异度为52.2%,AUC为0.66,这表明血清miRNA-602表达水平对脑卒中患者预有后较高的预测价值。见图1。 图1 miRNA-602水平对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 脑血管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在越来越年轻的低收入人群中迅速上升。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可导致局部神经系统突然受损[6]。其发生和修复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受炎症、血管生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但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药物提前预防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miRNA几乎参与所有已知的生物调节过程,如细胞分化、凋亡等,其作用非常广泛,miRNA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在人类循环血液系统中高度表达[7]。最新的研究表明,miRNA异常表达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研究者发现[8],miR-148b、miR-27a、miR-29、miR-137等多种miRNA在脑卒中患者中表达显著下调,而miR-497、miR-215、miR-324-3p等多种miRNA表达显著上调。miRNA-602是最近发现的一种miRNA,在各种疾病中都有异常表达。本研究发现,病例组外周血miRNA-602相对表达水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miRNA-602可能在脑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是导致脑卒中进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可导致毒性酶的激活、自由基超载等[9]。由于炎症细胞的激活和释放以及炎症细胞活性的调节引起脑组织结构的改变。有研究表明,在应激条件下,炎症反应加剧,炎症介质如IL-6、TNF-α、iNOS、COX-2和IL-10在脑卒中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而miRNA在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7年1月,中国脑卒中学组经过严格分层抽样的全国疾病监测点开展,按照脑卒中患病率约1%的抽样估算,确定调查人群60万人,结果显示,脑卒中死亡率为127.2/10万,加权率为85.9/10万,农村地区为116.8/10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的74.9/10万[10]。在本研究中,随访至6个月时,19例患者死亡,总体生存率为76.25%(61/80)。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miRNA-60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62±0.87)、(30.52±6.78)。生存曲线显示,miRNA-602低表达组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显著好于miRNA-602高表达组。这表明,miRNA-602高表达可作为预测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可靠指标。 综上所述,血清miRNA-602表达水平对脑卒中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但本文为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较小,未来在多中心联合的基础上,实施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或能得出更具说服力的证据。2 结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