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美国,放眼世界
——第57 届纽约电影节策展研究

2022-10-11吴镇序

戏剧之家 2022年28期
关键词:策展纽约

吴镇序

(北京电影学院 摄影系,北京 100088)

纽约电影节作为世界电影的一大盛事,在世界电影节声望体系中牢牢地占据着一席之地。1963 年,时任林肯中心主席的威廉·舒曼邀请曾经策划过伦敦电影节的美国影评人理查德·胡德筹划纽约电影节。胡德又邀请纽约策展人阿莫斯·沃格加入,二人一同经营电影节事务。阿莫斯·沃格曾在20世纪40 年代至20 世纪50 年代运营纽约本土名噪一时的Cinema 16 俱乐部。阿莫斯·沃格广泛收集电影市场中“被遗弃”的影片,进而积累了固定的受众群体。1963 年,Cine ma 16 俱乐部因经营不善被迫关闭,此时沃格刚好接到胡德的邀请,二人一拍即合,第一届纽约电影节也就此诞生。1967年,因为策展理念的分歧,沃格选择退出。同年,林肯中心成立了林肯中心电影协会来协助纽约电影节的策展工作。此后在电影节艺术总监和林肯中心电影协会的共同操办下,纽约电影节于每一年的九月底至十月初在林肯中心举办。纽约电影节的官方主旨是展映世界范围内的优质电影作品,无论是业内知名的导演,还是初出茅庐的电影新人,其作品皆有入选资格。

纽约电影节在电影节日历上的位置比较特殊,紧随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之后。由于举办时间较晚,纽约电影节拥有大量经过其他国际电影节精心拣选过的电影作品资源。此外,纽约电影节并不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认证的国际电影节,因为如果按照FIAPF的分类方法,纽约电影节属于非竞赛型电影节,该类电影节不设立评奖制度,以展映为主要目的。相对于戛纳电影节等A 类(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纽约电影节设有“主展映”(Main Slate)单元,整体架构以影片展映和影人交流为主。在选片工作上,纽约电影节设立了轮换选片委员会制度。艺术总监通常兼任选片委员会主席一职,主席会邀请轮换名册上的嘉宾负责纽约电影节的选片工作,最后再决定展映名单。纽约电影节的选片工作长期以来由兼任艺术总监与选片委员会主席的权威人士主持,因此电影节的具体策划内容取决于这位艺术总监的选片趣味、审美意志以及策展思路。

一、纽约电影节策展思路的演变

早期的纽约电影节在美国本土显得有些“另类”,因为在最初的几年里,纽约电影节作为美国本土电影节却不展映任何一部美国电影。首届纽约电影节选择路易斯·布努埃尔的《泯灭天使》作为开幕影片,片单中还包括了《水中刀》《仆人》以及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彼时,“新好莱坞”还没有发端,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已经在大洋彼岸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随着欧洲“作者论”的兴起,一些新兴的欧洲导演拍出了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理查德·胡德凭借敏锐的艺术嗅觉,逐渐将这一批作者电影引入美国市场。此后数年,在理查德·胡德的艺术坚持下,这些欧洲电影作者通过纽约电影节逐渐为美国观众所熟知。在某种程度上,纽约电影节对美国本土的文化辐射催生出后来的“新好莱坞”运动。

早期纽约电影节选片委员会的轮换名单全部是纽约的精英知识分子,例如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和作家苏珊·桑塔格。在这一阶段中,纽约电影节的策展思路主要围绕欧洲作者电影展开,选片口味高度艺术化,排斥好莱坞出产的美国电影。

在这种策展思路的影响下,大量世界各地的艺术电影通过纽约电影节进入美国市场,包括黑泽明的《红胡子》、法国新浪潮派的代表作——让-吕克·戈达尔的《法外之徒》、弗朗索瓦·特吕弗的《野孩子》、意大利导演贝奥纳多·贝托鲁奇的《同流者》以及德国新电影运动领军人物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等等。纽约电影节也开始选入纽约本土的作者电影,如约翰·卡萨维茨的《面孔》、马丁·斯科塞斯的《穷街陋巷》。从20世纪70 年代至20 世纪80 年代,纽约电影节源源不断地向美国市场输送艺术电影,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独立电影业的兴盛和纽约电影节的发展相辅相成,纽约电影节不断推动欧洲艺术电影在美国本土的传播。

这一阶段从20 世纪60 年代一直维持到20 世纪80 年代末。1988 年,电影史学者理查德·佩尼亚接手了纽约电影节。一开始理查德延续胡德的思路,依旧以欧洲为中心,着力于将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导演引入美国。然而在20 世纪90 年代的文化语境下,文化精英的选片策略在大众传媒和电影市场双双遇冷。1992 年,纽约电影节选入了莱奥·卡拉克斯的《新桥恋人》。影片放映后,《纽约时报》的影评专栏给出恶评。《新桥恋人》在美国的发行和销售全部停止,此后很长时间在美国都无人问津。纽约电影节如果想要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继续维持电影节的声望,必须摒弃“唯艺术电影论”的立场,在保证原有艺术水准的同时,与电影市场形成新的“共识”。

随着欧洲电影运动的式微,昔日的“电影大师”逐渐退出电影节舞台,加上电视行业的日益繁荣持续冲击着电影行业,于是“新好莱坞”逐渐在电视娱乐的扩张中销声匿迹。20 世纪90 年代,美国独立电影的崛起给了纽约电影节新的选择,国际影坛上声势渐高的亚洲电影也为纽约电影节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纽约电影节进入了新的阶段。在选片策略上,纽约电影节放弃了过去“欧洲中心”的思路,而是更多关注美国本土的独立电影,同时进一步打开视野。

这一策展思路大概维持到2012 年。彼时,理查德·佩尼亚卸任,将纽约电影节交给了肯特·琼斯以及林肯中心电影协会主席罗伯特·科勒打理,二人开始共同经营电影节事务。2013 年,电影人肯特·琼斯正式担任纽约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与之前的艺术总监不同,肯特·琼斯没有太多学术背景,而是以创作者身份活跃于电影业。他曾担任《马丁·斯科塞斯的意大利电影之旅》和“戛纳嫡系”阿诺·戴普勒尚的《吉米·卡皮尔》的编剧。肯特·琼斯在电影圈的人脉很广,他执掌纽约电影节期间还完成了纪录片《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影片的受访者包括了从斯科塞斯到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一系列名导。

自2010 年至2019 年近十年间,纽约电影节的选片策略发生了较大改变。2010 年,纽约电影节选择了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作为开幕影片。此后的十年间,纽约电影节为了维系新媒体时代的曝光度,选择了不少商业性和话题性较强的美国电影,其中不乏好莱坞体系内出产的“作者电影”,例如2012 年的开幕影片《少年Pi 的奇幻漂流》、2014年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性本恶》。

这一阶段纽约电影节的策展策略可以被概括为“立足美国,放眼世界”,在全面拥抱好莱坞的同时倾向于“戛纳系”的电影,这种策略一直延伸到肯特·琼斯最后一次担任艺术总监的第57 届纽约电影节。

二、第57 届纽约电影节的策展思路

(一)立足美国,放眼世界

第57 届纽约电影节“主展映”单元一共选入了来自19 个国家的29 部影片,其中美国电影仅有4 部,开幕影片为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同时又选入了新生代美国导演诺亚·鲍姆巴赫的《婚姻故事》,以及凯莉·莱卡特的独立电影《第一头牛》。闭幕影片为著名演员爱德华·诺顿导演的《布鲁克林秘案》。其中,《婚姻故事》从某种角度可以解读为洛杉矶和纽约的“双城记”,再加上马丁·斯科塞斯和诺亚·鲍姆巴赫刚好都是纽约出身的导演,而《布鲁克林秘案》的故事背景又恰好在纽约,因此这届纽约电影节选入的四部美国电影中的三部都或多或少与纽约存在关联。

除了上述四部美国电影之外,这届纽约电影节还选入了大量国际佳作。在“主展映”单元中,“戛纳系”的影片有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玛缇·迪欧普的《大西洋》,小克莱伯·门多萨和胡里亚诺·多赫内利斯联合导演的《巴克劳》。此外,阿诺·戴普勒尚导演的《鲁贝之灯》,佩德罗·阿莫多瓦导演的《痛苦与荣耀》,瑟琳·席安玛导演的《燃烧女子的肖像》,刁亦男导演的《南方车站的聚会》,“达内兄弟”导演的《年轻的阿迈德》等作品都是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优质电影。“主展映”单元选择的29 部电影中,入围第72 届戛纳电影节的“戛纳系”作品总计15 部。

至于“柏林系”电影,纽约电影节一共选择了3 部,即那达夫·拉皮德导演的《同义词》,安格拉·夏娜莱克导演的《我离家了,但……》,“新浪潮教母”阿涅斯·瓦尔达导演的遗作纪录片《阿涅斯论瓦尔达》。

“威尼斯系”电影也仅有3 部,分别为皮耶特罗·马切罗导演的《马丁·伊登》,娄烨导演的《兰心大剧院》,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导演的《黄蜂网络》,以上3 部电影都入围了第76 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作为展映类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不可能依靠竞赛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但是组委会在选片上确实也向特定的导演、明星甚至电影节“派系”倾斜。在国际影片的选择上,纽约电影节更青睐“戛纳系”作品的策略也不难理解。从电影节日历上看,纽约电影节如果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在影片选择上就要尽量避开9 月份的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短时间内与其他电影节重叠度过高的展映片单会严重打击媒体和观众的参与热情。同时因为艺术电影每年的产出量十分有限,纽约电影节只能在电影节日历上“向前”寻找,错开邻近电影节的片单,盯准“戛纳系”的名导和明星。此外,戛纳电影节极高的艺术声望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优质艺术电影,不同国家的艺术电影保证了审美取向的多样性。这些艺术电影经过了戛纳评审团的筛选,又有影评人口碑在前,而且“戛纳”系作品本身的话题性直指当下的社会环境,这些都是纽约电影节的考虑因素。

从市场角度来看,在这届入选“主展映”单元的外语片中,不少电影选择了纽约电影节作为北美首映或美国首映的平台。对于片方来说,通过纽约电影节进入美国市场是一个极佳的选择。纽约是美国东海岸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众多艺术电影发行商驻扎纽约,艺术电影获得美国发行商的认可能够极大地提升影片在全球市场的价值。而对于纽约电影节来说,数量众多的艺术电影刚好又能为电影节维持自身的艺术声望,使纽约电影节不背离创立时的策展初衷,双方在这种互惠合作中实现了良性循环。

(二)回望历史

纽约电影节也将电影胶片的数字化修复作为展映内容的一部分,以回望历史的方式维持电影节的艺术声望。这届纽约电影节的“经典修复”单元收录的影史名作包括路易斯·布努埃尔的《黄金时代》和《被遗忘的人们》,威廉·惠勒的《孔雀夫人》,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439分钟的巨作《撒旦探戈》。

除此之外,纽约电影节与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合作策划了“ASC at 100”的“回顾展”单元,用以纪念后者成立一百周年。该单元选入了由格雷格·托兰掌镜的《愤怒的葡萄》,华裔摄影师黄宗霑掌镜的《桃李飘零》,哈斯克尔·韦克斯勒掌镜的《美国,美国》,戈登·威利斯掌镜的《教父II》,罗比·穆勒掌镜的《离魂异客》,维尔莫什·日格蒙德掌镜的《花村》,斯文·尼克维斯特掌镜的《安娜的情欲》。纽约电影节凭借与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的合作,在致敬著名电影摄影大师的同时也回顾了经典影片。

(三)本土与世界

纽约电影节对于美国本土议题的关注主要通过纪录片单元呈现。“聚焦纪录”单元一共选入了8部美国纪录片,话题涵盖阶级、政治、历史等。例如《45 秒的笑声》以加州小城的戏剧工作坊为切入点,一窥当下美国社会的阶级问题;《书商》则深入纽约本地罕为人知的古董书市场,展示了古董书交易的独特文化;《霸凌、懦夫、受害者:罗伊·科恩的故事》则为著名保守派律师罗伊·科恩立传,从这位唐纳德·特朗普的思想导师的人生经历入手,分析美国政治环境的现状;《监狱大学》则讲述了巴德监狱的囚犯努力追求大学文凭的故事。在“短片”单元下针对美国本土的“纪录短片”中,纽约电影节聚焦于科技和大众传媒时代下人类经验的局限性,其中《恶魔》和《向评论臣服》都是在美国背景下对这一议题进行思考。

纽约电影节也十分注重对纽约城市文化的宣传。除了“主展映”单元选入了三部与纽约相关的影片,纽约电影节在“聚焦纪录”单元中还选入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电影系教授曼弗雷德·基希海默的纪录片《自由时光》,该影片轻盈自由的16mm 黑白影像将观众瞬间带回1958~1960 年的纽约。

在世界性的政治文化议题方面,“主展映”单元的《大西洋》和《巴克劳》算是电影节对阶级议题以及殖民问题的回应。《大西洋》通过逝者幽灵的复现,描绘了西非地区贫穷、破败的图景。《巴克劳》则通过一个原住民村庄进行历史讲述,直指殖民主义。在阶级议题上,纽约电影节还选择了《寄生虫》《鲁贝之灯》。除此之外,在女性平权的“Me Too”运动愈演愈烈之际,《燃烧女子的肖像》的入选也是纽约电影节对女权运动的回应。纽约电影节如果要在美国极“左”的媒体环境中追求“政治正确”而不触众怒,种族议题和女性议题自然是政治议题中的必选项。

(四)流媒体与新形式

纽约电影节对流媒体平台持较为开放的态度。事实上,华纳时代旗下的流媒体平台HBO 作为主要赞助商以及Netflix 公司都为这届纽约电影节注资。2018 年,纽约电影节已经展映过Netflix 出品的《罗马》。在展映单元中,“短片”单元由Netflix 赞助。实验影像单元“投影”由流媒体平台MUBI独家赞助,林肯中心电影协会的策展人丹尼斯·林和独立策展人艾丽·纳什负责“投影”的选片工作。入选“投影”单元的影片无论时间长短,在电影技法和叙事技巧上都有着较为大胆的实验性。与流媒体平台的深度合作也帮助纽约电影节为实验影像作者提供了平台。

在新形式的探索上,纽约电影节紧随时代潮流,为新媒体叙事形式开设了“汇聚”单元,包括了VR、互动式体验以及沉浸式影像。在VR 的选择方面,纽约电影节没能脱离目前VR 形式的窠臼。VR 作品因为自身表现形式的限制,作品内容大多以城市建筑、自然等大型景观为主,创作者必须通过全景式呈现来表达主题,例如《丹多拉》通过全景景观的VR 呈现反映非洲国家肯尼亚的污染问题,《幽灵舰队》则通过14 岁少年被卖给渔业公司后又被强迫送至外海捕鱼的经历反映人口贩卖问题。

此外,“汇聚”单元还有一部互动式体验作品《神圣之夜》。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在三个主要角色的视点之间来回切换,每一条故事线彼此独立,并且按照真实的时间线展开叙事。按照影片的官方说法,这种鼓励观众在不同的平行故事线之间进行选择的互动式体验能够使观众作为主角进入叙事。

因为电影节体量的问题,纽约电影节留给新媒体艺术形式的空间有限。因为硬件条件的限制,纽约电影节自然也不可能选择大型VR 作品。出于策展条件的现实考虑,电影节在新媒体艺术的选择上更偏向互动式设计的作品。

三、结语

第57 届纽约电影节谢幕后不久,艺术总监肯特·琼斯退出电影节。从2010 到2019 年,一个时代结束了。2020 年第58 届纽约电影节决定采取线上策展的形式。2021 年第59 届纽约电影节又选择回到了线下。从这两届贫瘠的片单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电影业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但肯特·琼斯制定的选片策略并无太大改变。纽约电影节作为曾经的艺术电影节,如今为了市场和观众向资本和媒体积极示好,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纽约电影节又将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下一个十年。

①林肯中心,全称林肯表演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位于纽约曼哈顿区,汇聚了剧院、歌剧院、音乐厅、室外音乐厅等艺术设施,是纽约市的文化中心。

②林肯中心电影协会(Film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后更名为Film at Lincoln Center),隶属林肯中心,为非营利性策展组织,主要负责美国独立电影和世界电影的推广,发现和支持电影新人。纽约电影节也是林肯中心电影协会负责的活动之一。

③Chin,Daryl.“Festivals,Markets,Critics:No tes on the State of the Art Film.”Performing Arts Journal 19,no.1(1997):61-75.[EB/OL]www.jstor.org/stable/3245747.

④MUBI,一家基于流媒体订阅平台的发行公司与制作公司,定期在线上策展,片库中有海量的经典艺术电影。

猜你喜欢

策展纽约
纽约(节选)
成为纽约人
《策展哲学》
关于策展
我把纽约搬走了
纽约往事
2017 艺术策展人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纽约,纽约!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