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我国税收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2022-10-07杨惠茹赵怡静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2年9期
关键词:税收收入位数赤字

李 娜 杨惠茹 赵怡静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税收作为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基础,为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实现公共职能、缩减社会贫富差距提供了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税收收入呈规模持续扩大、收入高位增长的趋势,我国的税制改革和相应制度也在不断完善。1990年我国税收收入为2821.6亿元,2021年达72731亿元,增长约61倍。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部署了一系列政策,新一轮减税降费“施工图”逐步明确。

税收收入问题始终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国外研究中,坦兹(1992)在模型中引入了外债规模,研究了税收收入与外债规模占GDP比重、进口占GDP比重、农业份额、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Hines和Summers(2009)指出GDP是一个国家税收收入的总来源,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会显著拉动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国内研究中,檀学燕和张涛(2008)指出,一个国家财政支出的实质即GDP的再利用与再分配,能够直接决定税收收入的增长。杨得前(2014)认为进出口贸易的税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国的经济开放度。王娟娟(2020)研究发现,省内生产总值和货物进出口总额与税收收入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地区差异对税收收入不具有显著性。

综上所述,深入研究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相关因素及探究税收收入发展规律,对推动我国税收结构改革和优化以及制定税收制度十分必要。

二、我国税收收入现状分析

(一)我国税收收入情况

2000—2020年我国税收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2000年我国税收收入为12582亿元,之后不断增长,2019年达到顶峰158000亿元,2020年回落为154312亿元,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约10倍(见图1)。2000—2019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都在1%以上,且2007年达到峰值31%,到了2020年急速下降至-2%。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我国市场供需结构不均衡,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经济超预期负增长;另一方面因为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税措施。

图1 2000—2020年全国税收收入情况

(二)各省(区、市)税收收入规模

广东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税收收入也是全国的“领头羊”,近十年来税收收入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为4548.66亿元,2020年上升至9881.95亿元,增加了1倍多。江苏紧随广东之后,2020年税收收入7413.86亿元,稳居全国第二。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在税收收入方面仅排第六,居浙江、上海、北京之后,2020年税收收入为4757.62亿元。

(三)各省(区、市)税收收入空间异质性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可分为五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广东和江苏两省,其地方税收收入远远超过其他省(区、市)的水平;第二梯队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和山东,地方税收从2967.20亿元到6261.75亿元不等;第三梯队包含河北、河南、安徽、福建等6个省份;第四梯队包括海南、天津、辽宁、山西等11个省份;第五梯队包括吉林、贵州、广西、青海等8个省份。由此可见,各省(区、市)税收收入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表1 2020年全国各省(区、市)税收收入梯队划分表

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的税收收入相对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如西部、东北地区等)的税收收入则较低。不同地区政府制定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致使各地区的税收收入也存在差异,此外,各地政府在税务管理辖区内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不仅考虑自身地域特征,而且考虑相邻地区及距离相近地区的税收及政策状况,因此税收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空间集聚性。

三、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税收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说明

为了反映我国31个省(区、市)税收的整体情况,同时考虑到统计数据的时效性与指标的经济实用性,本文选择经济因素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如表2所示。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收集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税收收入与其影响因素指标的相关数据,并将数据做对数化处理。

表2 各变量含义与说明

(二)面板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为避免由非平稳数据引起的“伪回归”问题,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采用IPS检验和ADF检验两种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根据检验结果可看出,在1%显著性水平上,一阶差分序列均拒绝原假设,即差分序列平稳,所有变量同阶平稳(见表 3)。

表3 一阶差分后单位根检验结果

基于上述平稳性检验结果,为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协整检验。Kao检验和Westerlund检验的结果显示p值均小于0.0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见表 4)。

表4 协整检验结果

(三)传统面板回归模型

传统的面板回归模型一般分为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三种模型,为确定具体的模型形式,通常通过F检验与Hausman检验两种方法进行确定。本文基于这三种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回归结果

从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F检验结果可以看出,p值均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在模型选择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固定效应模型;从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结果可以看出,p值为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相对于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更加适合,故最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四)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相较于传统的回归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不仅能获取因变量的中央趋势,还可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条件分位数间的关系,进一步推断因变量的条件概率分布,从而能够更具体地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作用机制。在此选取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选择0.25、0.50、0.75三个分位点进行分位数回归,以了解在不同分位点下各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yit是第i个省(区、市)在第i年的税收收入;xit=(x1it,x2it,…,x5it)表示第i个省(区、市)在第t年5个影响因子观测值;β(τ)表示在τ分位点的系数;μit为随机误差项。

(五)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基于上述模型,得出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并基于两种回归结果对我国税收收入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分析。

表6 固定效应回归与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

1.不同水平下的税收收入解释

从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果可知,在1%显著性水平下,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这两个指标未通过检验。在回归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中,国内生产总值、赤字率与财政自主能力这三个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对税收收入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且各指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赤字率(3.0475)>财政自主能力(3.0019)>国内生产总值(1.6800)。

(1)在0.25分位点处。只有产业结构指标不显著,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四个指标均对税收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国内生产总值、赤字率和财政自主能力的系数较大,对税收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就业水平的回归系数较小,仅为0.3384,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

(2)在0.50分位点处。在1%显著性水平下,各回归系数均显著且为正值,表明各变量对税收收入存在正向的影响,且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财政自主能力、赤字率、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与产业结构。

(3)在0.75分位点处。各变量也都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存在对税收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对税收收入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与0.50分位点处相同。

2.不同影响因素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系数在各分位点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为正值,说明税收收入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究其原因,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国内生产总值通常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代表性指标,而经济整体的高速增长则是税收增长的根本动力与源泉。

(2)赤字率。赤字率的回归系数在各分位点均显著为正且绝对值在各变量中最大,表明赤字率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赤字率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通过社会资源的调动、社会资本的积累、经济体制的改革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间接增加税收收入。此外,随着分位点不断增加,其系数逐渐减小,对税收收入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

(3)财政自主能力。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财政自主能力的系数在各分位点均通过检验且系数为正。国家通过管控财政收支的比重和方向,维持社会需求与供给平衡和结构优化,从而保障国民经济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对税收收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指标系数随分位点的增大而减小,说明随着财政自主能力的提高,对税收收入的促进作用逐渐变小。

(4)产业结构。其回归系数在0.25分位点处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0.50和0.75分位点处均为正值且随着分位点的增加而增加,显著性越来越强。表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转型升级,能够促使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税收收入增长。此外,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合理化水平越高,对税收收入的促进作用越强。

(5)就业水平。其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其系数大小与显著性也逐渐增加。表明就业水平不但对税收收入有正向影响,而且影响越来越大。可见,维持较高的就业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进而提高税收收入。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索影响税收收入的多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由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可知,国内生产总值、赤字率与财政自主能力这三个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并对税收收入产生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赤字率、财政自主能力、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赤字率的角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通过动员社会资源、积累社会资本来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增加税收收入。就财政自主能力而言,国家通过管控财政收支的比重和方向,维持社会需求与供给平衡和结构优化,因此对税收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影响税收收入的核心变量,从宏观经济来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根本源泉,是最大口径的税源。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

2.从分位数回归模型结果来看,国内生产总值、赤字率、财政自主能力、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在各分位点上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随着分位点从0.25到0.75的不断增加,赤字率与财政自主能力的回归系数逐渐减小,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也逐渐减弱;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对税收收入的正向促进作用随着分位点的增大而增大。

(二)建议

通过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再加上产业结构调整、疫情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因此,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保障我国税收收入可持续发展方面必不可少。

2.加大政府购买力,扩大财政支出。政府需要运用财政资金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经济发展,其中,绝大部分的政府支出是商品及劳务的购买,财政支出作为国民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可提高税收收入。

3.加快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我国各省(区、市)政府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释放红利之余,更应该加快税收制度改革的步伐,充分利用税收制度刺激内需和提高开放水平,从而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证我国税源的质量和稳定性。

4.加强税收征管,提升各省(区、市)征管水平。为保障税收可持续增长,最基本的就是稳定辖区内税源和降低漏税风险。首先要对各区域的具体税源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确保重点企业、行业、产业的税源得到系统化管理;其次,在信息化时代下,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作用,深入分析涉税数据,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对不同风险程度的纳税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利用信息技术及时解决纳税人疑惑与诉求。

5.优化税源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优化税源经济结构,促进税收收入在未来的稳定增长,应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可通过积极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服务业、完善工业生产体系等方式,促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税收收入位数赤字
比较小数的大小
China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贵州国税收入首次过千亿
比大小有窍门
叶丽娅的年龄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