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质疑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22-10-07张成戍
张成戍
(皖西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尤其是相关高科技产业领域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背景下,中国教育界的创新意识是相对匮乏的。“钱学森之问”“杨振宁三问”无疑是对中国科技教育界的重大警醒[1]。创新型思维作为创新型人才的显著特点之一,其前提和基础是具有科学的质疑性思维,而创新的首要因素就是人对事物的质疑能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学生普遍缺乏质疑理论、追问知识真相、挑战权威的思维意识和视角。因此,关注科学质疑思维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教学而言,西方经济学作为一般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理论抽象度较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门建立在抽离复杂现实、并在众多理想假定基础上应用大量数学模型的社会学科,它在理论上的成立并必然不意味在现实经济世界中也天然成立,而关于这一点,众多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并重视这个问题。因此,着眼于科学质疑精神的培养,探讨并实践如何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从传授知识到科学合理地质疑知识,对大学生创新性精神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
更具体地说,当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注入式的简单模式,学生质疑性思维能力和精神匮乏。表现为:(1)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被动接受。学生往往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不加选择,从而缺乏对相关经济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更不要说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严重不相符;(2)对西方经济学数学模型的笃信与盲从。正如培根的“剧场假象说”认为的那样,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易受到占据认知剧场的那些权威人士的思想影响[2]。大学生容易陷入剧场假象的认知困境,对各种权威言论形成盲从与信服,而数学模型的复杂形式化更提供了这种权威的“观感”,而事实上数学模型及其推断结论的成立与否和假设条件是否合理反映现实紧密相关,对于这一点,大学生学习中普遍缺乏明确的认知,以至于对经济数学模型盲目崇拜。(3)理论解释现实的机械套用与独立思考的匮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常见的经济现象或者经济政策的理解往往是不加条件地机械套用西方经济理论,是对他人观点与评价的重复,凸显了独立思考的匮乏。事实上,中国经济有复杂的国情因素影响,很难随意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解读。因此,结合西方经济学教学实际,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质疑思维精神的培养具有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二、基于四维视角的有效进行质疑性思维的技术路径分析
质疑性思维是通过“为什么”的提问,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在原有条件基础上产生新观念、新方案的思维,是创新的前提和探索的动力,是科学探究和成果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质疑性的科学精神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质疑性思维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发展[3]。质疑性思维的实质并非是对质疑对象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对学习、研究的对象本着弄清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针对理论逻辑链条、经验事实的全面科学检视,然后选择接受或做出质疑性的认识改进。质疑的对象并非一定存在错误,但质疑本身就是求取事物真相、更深入理解事物的过程,有极其重要的探索性价值。因此,质疑性思维在获取知识真相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核心的作用。在具体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质疑?质疑什么?质疑过程中如何形成有效的思维抓手呢?这是一系列重要的如何形成质疑性思维的技术性问题,以下从构建简明有效的质疑性思维的技术路径入手并结合对西方经济学相关内容的质疑展开分析。
探索挖掘知识背后的真相,简明抓住核心的质疑环节主要包括质疑假设、质疑论证、质疑观点与结论、质疑理论应用这四个维度。就一般逻辑过程而言,第一是假设,假设是科学分析的前提条件,是理论观点得以成立的基础;第二是论证,论证是用某种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通常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第三是观点,观点相当于推理论证的结果;第四是理论的应用,理论观点的最终目的是在现实中的有效应用。
(一)基于假设前提的质疑
假设是科学分析的前提条件,是理论观点得以成立的基础,但假设必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偏离现实太远,否则观点结论形成的坚实基础将会被破坏。
现实是复杂的,从来不是按假设条件来简单设定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里的模型高度抽象,不能将之作为现实理解[4]。正如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序言中所指出的“如果正统经济学有错误的话,其病不会在上层建筑,而在其前提不够明白、不够普遍,上层建筑在逻辑上总是很少可非议的。”[5]此话中提到的“前提”就是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它充分说明假设的合理与否对结论的重要性。例如,乘数理论是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核心理论之一,然而它的成立必须依赖众多隐形或明显的假定,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它的成立前提进行思考是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有效一步。
通行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的两部门均衡收入公式为:Y=(a+I0)/(1-b)
公式中Y为均衡收入,a为社会的自发消费数额,b为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如投资增加700-600=100(亿美元),收入增加8500-8000=500(亿美元),增加的收入是增加投资的5倍。
这个收入增加的过程可以表达为:
100+100×0.8+100×0.8×0.8+…100×0.8n
=100(1+0.8+0.82+…)
=100/(1-0.8)=500(亿美元)
这个经典的乘数理论对初学者,尤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众多的教材并没有直接指出该理论存在的具体前提条件,但是仔细分析,并针对它暗含的假设提出疑问,可以知道这个理论是建立在众多的假设条件之上的,是在高度理想化的条件下才会成立的理论。第一,它暗含了所有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投资本身发生变动,也就是说消费者的自发消费水平在后续的时间中都不会发生变化,才会出现这个结果;第二,它实际假定当下经济是供求平衡的,并没有多余的现存消费品来满足一系列后续的收入增加而引致的消费需求的增加,这样只有靠当下立即生产来满足。因此,只有假定一系列后续的收入增加引起消费需求的增加都要靠当下立即生产来满足;第三,它暗含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其规模是没有问题的,能够随时满足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事实上,供应能力并不是无限的,不断增加的需求会给有限的供给能力带来很大的挑战;第四,它实际上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而这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是矛盾的,即使把这个边际消费倾向按其长时间尺度上的平均值来看待,不断累加的需求之和也会比理论上计算的小一些。
笔者在课堂上通过有序地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质疑,得出以上认识,学生的思想认知受到很大的震撼,从而在思想深处觉得所谓的理论,哪怕是著名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假定条件基础之上的,它并不是无条件的成立。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理论赖以成立的条件是深化认识理论,破除无条件崇拜理论的重要环节。
(二)基于论证逻辑的质疑
理论是解释经济现象的一套逻辑体系,而逻辑就是保证推理有效的一套规则,包含假设条件、推理论证及结果。遵守逻辑规则,不仅可以保证推理有效,帮助分清真假,减少无谓争论,获得正确的认识,还能够从事实、公理中,推导出依靠直觉想象不到的确定性知识。逻辑可以带来严谨和严密的理性思考,是对事物产生有效质疑的有效工具,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展示对论证逻辑的质疑。
按照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向下的需求曲线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当消费者达到所谓的均衡时,消费者便得到了在既定条件下最大的满足。
用数学模型方法表示其核心思想,即为: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P2,…Pn分别为n种商品的既定价格,λ为不变的货币边际效用。以X1,X2,X3,…,X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数量,MU1,MU2,…,MU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上述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可表述为[6]:
P1X1+P2X2+…+PnXn=I
(1)
(2)
(3)
为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事实上公式(3)意味着如果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函数MU(x)为已知,且商品的边际递减效用规律成立,则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最高接受价格就可以确定,进而纵轴为价格、横轴为需求量的斜向右下方的需求曲线即可成立。然而,以上结论成立与否的关键问题在于探讨以下两个条件能否完全成立?
第一,作为推导需求曲线基石的边际效用能否量化,是否具有可测量性?需求曲线真的可以求解出来吗?
第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否无条件成立?它的现实意义何在?它针对的讨论对象是什么?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以上问题的提出可以给学生很大启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会使学生体会到质疑问题首先在于问题的论证是否充分合理?是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意义?这里的边际效用在现实中如何用数学刻画?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效用的本质具有高度的主观性,所以基数效用论已被序数效用论取代,这个质疑论证的过程能带给学生较为深刻的启发,在一定意义上袪魅了教材知识的神圣感。
(三)基于观点与结论的质疑
观点与结论的可信性建立于假设前提的合理与论证推理过程的无误基础之上,但正如林毅夫所说,任何理论实际上都是“刻舟求剑”,是对过去现象的经验总结,而社会是一直在变化的,所以观点与结论必须接受复杂现实的检验[7]。
比如,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个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的不一致。张维迎认为外部性与技术进步的事实是矛盾的[8]。他的质疑理由是因为如果市场存在正的外部性,也即存在技术进步与创新,创新的企业和个人并不能获得足够的回报,因而一定没有足够的积极性进行创新。但事实是,市场经济存在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不过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在人类历史中是最快最好的,这种质疑给人一种很好的认知启发。
再比如,完全竞争市场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结构。在传统经济学里,完全竞争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1)行业没有明显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2)存在大量小规模的生产厂家,且所有厂家生产完全一样的标准化产品,质量和性能都没有任何差别;(3)存在完全的信息;(4)每个生产者都是价格接受者,所有的厂商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其实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其理论观点是富有争议的。它号称完全竞争,但事实上却是没有竞争,所有企业生产完全同质的产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售卖,与真正的竞争内涵相左,和创新就是与众不同的竞争方式背道而驰。现实当中产品质量、服务、营销渠道等差异化的竞争是切实有效的真实竞争方式。
此外,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价格是弹性的还是刚性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的长期消费之谜与短期消费之谜等内容也是向学生传达质疑思维的好素材,对以上内容的剖析将会对学生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会形成书本上的知识并非都是不可置疑的观念。
(四)质疑理论应用的可能性
知识的结论最终要能有效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才有指导实践的意义。现实中往往不能直接运用理论模型去进行精确预测或指导实践,因为模型是在完美的假设情况下创造出来的,现实中有太多因素无法放在模型中。比如,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好坏受几十个变量的影响,但很多因素无法有效写入模型,但这些因素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如天气对经济发展重要吗?当地人是否遵守社会规则等。田国强认为研究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往往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地而异[9]。现实中人的决策受很多难以量化甚至不可察觉因素的影响,经济学本质上是复杂的,无法做严格可控实验,因而也就无法得到物理学那样的知识。因此,理论知识的应用可行性必须接受现实的检验与挑战,理论知识能否转化为现实应用取决于它与复杂现实的契合程度。
比如,在当今主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里,供给曲线是左下向右上倾斜的一条直线,这符合我们通常的经验直觉,但仔细分析,从严谨的学术角度而言,它并非总是事实。通常,在传统的经济体系里,存在边际成本递增或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使得以此为存在前提的供给曲线呈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正常形状。然而,当今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等形态的经济存在显著的边际成本递减或边际报酬递增现象,在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类似企业的供给曲线已不再是传统式的供给曲线了,而很有可能是一条斜向右下方的曲线,它标志着新经济形态下的新的经济规律的存在。试问,停留在教科书中的传统式供给曲线理论还能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吗?
退一步说,即使传统的供给曲线成立,可以进一步追问的是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求解出来吗?如果不能现实地求解,那所谓的供给曲线只停留在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的定性意义上,那么,这种理论对现实企业的实际指导意义是虚无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试着分析解剖一下这个问题。
按照主流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企业取得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的最佳生产量原则是企业的最佳供给数量必须遵循“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原则。
Q表示对企业的需求,Π表示企业利润,TC表示企业总成本,TR表示企业总收益,MR表示边际收益,MC表示边际成本,P(Q)表示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方程,用数学模型可以做如下推导:
Π(Q)=TR(Q)-TC(Q)
(4)
上式两边分别对Q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0,则得到企业最佳供给量必须符合的均衡条件:
TR′(Q)-TC′(Q)=0
(5)
令TR″(Q)=MR(Q),TC′(Q)=MC(Q),则进一步得到:
MR(Q)=MC(Q)
(6)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企业的供给曲线的形成与求解。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从理论上而言,单个企业面临的市场价格是既定的,MR(Q)=P,根据公式(6),则P=MC(Q),如果企业能知道自身的成本函数,则价格与最佳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求出的,但很显然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个理想的假定,在现实世界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边际成本函数的求取也是很大的问题,边际成本可由总成本函数求得,可是总成本函数的求得又建立在劳动、资本等投入数量与产出数量关系的生产函数的求取上,而生产函数更大意义上是一个中观、宏观层面上的概念。对微观层面上的单个企业而言,由于可能的经营期限较短、数据积累的不足、面临的市场环境剧烈变化等因素使得生产函数无法求出。这样看来,即使在最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上,从实践应用的角度衡量,供给曲线也几乎是无法量化的。从中可以看出,教学中从理论应用的可行性层面引导学生有质量地质疑问题,也是一条有效的形成质疑性思维的路径。
三、提升质疑性思维能力的途径探讨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唤起并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
一方面,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大学生质疑性思维的培养。这种观念最终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使人成为盲目服从、缺乏质疑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质疑性思维首先应是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者教育观念的转变。只有当他们意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弊端,认识到应当确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推广,狠抓落实,才能有效顺应质疑性思维的特点,达到培养大学生质疑性思维的目的。
另一方面,需要唤起并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在长期的传统培养模式下,学校与社会过于重视应试教育,而忽略了人喜欢研究、探索的本性。这样的大学生长此以往已失去对知识的好奇,所以必须重新唤起大学生原本就有的好奇心。学生的好奇心受到一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就是教师。教学实践中,不能只是把教师看作帮助学生葆有好奇心的工具,充满好奇心的教师对于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的好奇,会诱发和鼓励学生们的好奇,会让学习过程中的试错与探索更自然而然。有很多研究者关注教师如何创造引导和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环境,包括创设具有新奇性、变化性与神秘性的物质环境,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供积极情感支持,用宽容、接纳与鼓励让学生们感受到安全,充满信心与勇气,这样,他们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好奇心就会更加旺盛,相信这将会成为助推学生提高质疑性思维能力的有力方式。
(二)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就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时,通过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质疑等多种方式,产生了认知冲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不断积极地思维,直到问题解决。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对于某一个问题要勇于挑战成见,才会有创造性见解。
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高校的教学任务不仅应该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应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思考内容、方式,使他们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回答,而且还需要学生对自己缺乏理解的现象、学习中遇到的障碍等主动进行思考,作出回答。所以应该将质疑性思维培养设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质疑性思维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是最重要的载体[10]。质疑性思维既是一种质疑技能,也是一种质疑品质,而技能的培训要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高校应开设逻辑学和质疑性思维课程。逻辑学强调推理的有效性和必然性,着重培训形式化的逻辑思维技能;质疑性思维课程致力于发现、分析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与分析论证的标准、程序和模式,主要培养非形式化的思维技能。两者在培养质疑性思维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同时,高校老师及学生自身也应认识到质疑性思维的意义,并为质疑性思维的培养做出努力。例如,主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即在教育交往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再如,多做一些质疑性阅读,这也有利于大学生质疑性思维的培养。质疑性思维和能力的塑造,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教育的殷殷期待。归根到底,大学生质疑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靠教育领导者、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