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气消肿解毒汤联合手法通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2022-10-05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理气气滞乳腺炎

谢 琼

(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1)

急性乳腺炎为哺乳期女性高发疾病,常发生于产后3~4周,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寒战高热等,可并发脓毒血症、乳房瘘管等病症[1]。该病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若无过敏或无耐药,青霉素应作为首选的抗生素,若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则当选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同时也可选择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等头孢类抗菌药物,若头孢类药物过敏或耐药,也可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其它抗生素,但此类抗生素往往可被分泌至乳汁,而且肝肾毒性等副作用更大[2],应用受限。急性乳腺炎治疗及时得当,一般可以治愈,若伴脓肿形成,则需切开引流,术后部分患者可形成瘢痕。针对急性乳腺炎,中药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可以减少脓肿发生率[3-4]。笔者于2019年10月—2021年4月采用自拟理气消肿解毒汤联合手法通乳治疗气滞热壅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32例,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侧乳房发病20例,双侧乳房发病12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9.35±7.28)岁;病程5~68 h,平均病程(13.72±3.84)h。观察组单侧乳房发病21例,双侧乳房发病11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9.42±7.19)岁;病程8~72 h,平均病程(13.63±3.92)h。2 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外科学》[5]中“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初期乳痈”气滞热壅型的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乳腺炎西医诊断和中医分型属气滞热壅型;2)年龄20~45岁的哺乳期女性,且病程≤72 h;3)未经过系统规范治疗;4)B超检查证实为急性乳腺炎且无脓肿形成;5)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浆细胞性乳腺炎或肉芽肿性乳腺炎者;2)伴有肺炎、肠炎、肾盂肾炎等其他系统感染者;3)乳腺脓肿形成者;4)已予退热或抗菌药物治疗者;5)乳房局部皮肤破损或乳头凹陷者;6)非哺乳期妇女;7)存在多种药物过敏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暂停哺乳,清洁乳房;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如选择敏感抗生素以及补充维生素、补液、退热等;采用手法通乳[7],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患乳,先点按乳中、天池、膻中、膺窗、乳根等穴各5次;再涂擦适量麻油,左手轻扶患乳,右手提捏乳头和乳晕部,排空乳晕处乳汁,然后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放射状按摩,交替采用揉、推、梳等手法,按摩3~5 min,等乳汁集中于乳晕时,排空乳晕处乳汁,重复以上手法,直至淤乳排净、肿块消失及疼痛缓解为度,30 min/次,1次/天,连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理气消肿解毒汤(柴胡9 g,香附10 g,青皮9 g,合欢皮15 g,蒲公英15 g,皂角刺12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牛蒡子12 g,瓜蒌皮15 g,王不留行10 g,白芷10 g,赤芍12 g,浙贝母10 g,生甘草6 g),日1 剂水煎300 mL,早晚饭后温服,服用7 d。

2.2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初期乳痈(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2.3 观察指标 1)症状积分:对乳汁淤积结块、恶寒发热等症状(见表2)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2)炎症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WBC)、中细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情况,WBC、NEUT采用电阻抗法测定,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PCT采用量子点荧光免疫法测定。3)记录2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乳房疼痛消失时间。

3 结果

3.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3.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3.4 2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乳房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乳房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4 讨论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见病之一,多因乳管不通、乳汁淤积,或乳头破裂后细菌感染等所致,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而且直接影响产妇哺乳,常需中断母乳喂养,不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8]。该病急性起病,病情多变,乳房肿痛严重,且多伴有发热,若延误诊治,易发展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甚至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故临床治疗时要高度重视,采用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手段,以保障患者早日康复[9]。现代医学以消除局部炎症,控制疾病发展,预防脓肿形成为主要目标,临床疗效肯定,但存在不良反应大、脓肿切开遗留疤痕等缺陷,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0]。手法通乳通过按、提、揉、推等手法按摩乳头和乳房基底部等位置,以达到放松乳房,疏畅乳管堵塞,促进淤乳排出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婴幼儿更好地吸吮乳汁[11]。该操作需由专业人士完成,方能起到治疗的效果,一旦手法操作不当,反而会导致炎症扩散,病情进展。

急性乳腺炎中医学归属于“乳痈”“吹乳”等范畴。概因患者肝郁胃热,或乳汁堵塞,或风热毒邪内侵,引起乳络闭阻,气血壅滞不畅,乳汁腐肉化热酿脓而发病。临床上以气滞热壅和邪毒壅滞2种证型为主,初期以前者更为多见[12]。中医药在治疗乳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以改善预后。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自拟理气消肿解毒汤,用于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方中柴胡为苦寒之品,解肌散热,除烦止惊,疏肝解郁,常用治寒热往来、胸胁胀痛等;香附入肝、脾和三焦经,开郁宽中,调血中之气,除胸腹中热,常用治肝郁气滞、胸脘痞闷等;青皮破坚癖,散滞气,消乳肿,疏肝胆,常用治肝郁气滞之乳房胀痛、乳痈等;合欢皮为甘平之品,宁心解郁,活血消痈,常用治忧郁失眠、痈肿;蒲公英解毒消肿,清热散结,为治疗乳痈之佳品;皂角刺消毒透脓,主治痈疽肿毒、产后缺乳;金银花味甘性寒,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常用治外感风热、疮痈肿毒;连翘性凉味苦,解毒消痈而散结,为疮家要药;牛蒡子归肺、胃经,散诸肿疮疡之毒;瓜蒌皮利气宽胸,涤痰散结,常用治胸胁作痛、痈疮肿毒;王不留行乃阳明冲任之药,其性甚急,善走血分,下乳消痈,活血通脉,常用治乳痈、乳汁不通;白芷消肿排脓,祛风止痛,常用治疮疡肿痛;赤芍散瘀血留滞,清血分实热,常用治温毒发斑、痈肿疮疡;浙贝母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常用治乳痈、疮毒;生甘草解毒止痛,调和诸药,生用可治痈疽疮疡、解药毒。以上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消痈、理气解郁、活血止痛之功效。

本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WBC、NEUT、CRP、PCT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乳房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理气消肿解毒汤可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气滞热壅证的治疗总有效率,缓解乳汁淤积结块等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加快体温恢复正常,缩短乳房疼痛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理气气滞乳腺炎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浅谈朱熹理气论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
自拟通腑理气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