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研究

2022-09-30崔洁贺建华国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老挝跨文化留学生

崔洁,贺建华,国芳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一带一路” 建设需要大量国际化专业人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重要任务[1]。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的研究, 可以帮助江苏省高职院校在校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与学习, 帮助将要来高职院校的留学生提早认识到跨文化适应的困难与问题,使他们做好准备。

1 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整体情况调查分析

1.1 研究对象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 目前有专门的老挝留学生班,班内有25 名留学生,其中女生8 人,男生17 人,年龄在19-22 岁之间,来华时间为12-18 个月,汉语水平为中级(HSK 4)。 为了解老挝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 共发放问卷100 份,共回收问卷100 份,有效问卷100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 留学生来华后心理适应调查分析

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 留学生会对异国他乡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甚至会产生孤独、焦虑的情绪[2]。

问卷调查主要设置有“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严重抑郁”4 个选项。 为了具体考察老挝留学生的适应状况, 我们对每位老挝学生的抑郁情况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如图1 所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抑郁的学生有19 人,占76.0%;轻度抑郁的学生6 人,占24.0%;没有留学生出现中度抑郁和严重抑郁。 轻度抑郁的学生中,女生有3 人,占女生总人数的37.5%,男生有3 人,占男生总人数的17.6%,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环境适应力更强。 总的来说,大部分来华老挝学生没有抑郁倾向, 心理适应状况较好。

图1 老挝留学生抑郁情况调查统计图

1.3 留学生来华后学习适应调查分析

学生适应高校, 就意味着学生将学校里的学习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了融合。 问卷调查设置成2 个部分。一部分为学习适应相关问卷调查,具体选项有“课堂互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理解课程讲授内容”“通过课程考核”“跟上课程进度”6 个选项。 另一部分为社会系统相关问卷调查,具体选项有“师生关系”“与中国学生关系”“使用图书馆”“参与社团活动”“与行政人员打交道”5 个选项。 采用“不难”“一般”“比较难”以及“非常难”4 个等级来考察留学生对此的看法。

由图2 可以看出,老挝留学生对于“完成作业”不存在“比较难”以及“非常难”的情况,据任课教师反映,老挝留学生学习刻苦努力,都能认真地完成课上及课下布置的作业。绝大部分老挝留学生都能“理解课程讲授内容”“跟上课程进度”,进行“课堂互动”并最终“通过课程考核”。 少部分同学由于语言不是很好,在“理解课程内容”及进行“课堂互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4 名同学认为“自主学习”是非常困难的,认为中国的学习压力很大。

图2 老挝留学生学习适应情况调查统计图

由图3 可以看出,老挝留学生对于“师生关系”和“参与社团活动”不存在“比较难”以及“非常难”的情况,这说明老挝学生对中国的老师满意度很高,对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兴趣十足。 根据课下访谈了解到, 老挝学生更看重的是教师的态度和性格而不是教师的知识水平, 认为中国老师更加关心留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一部分老挝留学生认为与中国学生交流存在“一般”和“比较难”的情况。由于25 名老挝留学生组成了老挝留学生班级, 班级内没有中国学生,另外,老挝留学生生活在留学生公寓,该公寓内均为留学生,也没有中国学生,因此,老挝留学生中国朋友比较少,缺乏与中国学生的沟通交流[3]。 此外,老挝留学生普遍认为“使用图书馆”和“与行政人员打交道”存在一定的难度。 语言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使用图书馆是老挝学生不使用图书馆学习的重要原因。 老挝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与学校行政人员打交道,据老挝学生反映,学校行政人员的效率不高,是影响其与行政人员打交道的重要因素。

图3 老挝留学生社会系统情况调查统计图

1.4 留学生来华后社会文化适应调查分析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留学生势必要接触到当地的社会文化,所谓“入乡随俗”,就是社会文化适应的一种表现[4]。 问卷调查主要设置的选项有“校园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适应”“气候适应”“购物适应”“交通适应”5 个选项。 采用“不难”“一般”“比较难”以及“非常难”4 个等级来考察留学生对此的看法。

由图4 可以看出,老挝留学生对于“校园环境适应”“购物适应”以及“交通适应”不存在“比较难”以及“非常难”的情况。根据课下访谈了解到,学校专门为留学生提供了留学生公寓, 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来华后的生活,在宿舍里配备了空调、微波炉、热水器等电器。学校附近拥有3 个大型购物超市,超市里也有进口食品供留学生采购。老挝留学生称赞,中国交通非常便利,城市里有地铁、公共汽车,去哪儿都很方便。此外,老挝留学生认为“人际交往适应”和“气候适应”存在“非常难”和“比较难”的情况。 由于单独设立留学生班级, 使得留学生缺乏与普通学生的交流沟通[5]。留学生普遍反映,冬天干燥寒冷,很多学生一开始都难以适应这样的气候。

图4 老挝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情况调查统计图

2 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

2.1 心理适应

老挝留学生离开自己的家乡,只身来到中国,一个全新的环境,会令他们感到陌生,甚至感到恐惧。留学生来华前期, 由于文化的差异、 生活环境的不同,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与情绪的低落,而且短时间内还无法适应改变,影响整个生活和学习的状态。此时,部分留学生会出现“焦虑”甚至“轻度抑郁”现象。来华一年以后,留学生慢慢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加上学校给予了很多的人文关怀, 留学生逐渐对新的文化环境着迷,会比较兴奋、欣喜和乐观。此时,性格更外向、独立的男生比性格较内向、独立性较差的女生心理适应能力好,男生更喜欢通过运动、玩游戏等排解压力,女生则更需要来自家庭的慰藉。

2.2 生活满意度

老挝留学生普遍认为, 在中国留学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 对他们回国找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除此之外,学校环境优美,住宿条件极好,提升了留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由于饮食观念以及饮食口味的差异,部分留学生需要自己烹饪食物,他们在饮食方面获得的幸福感稍显不足。

2.3 社会文化适应

文化的差异指的是旅居国文化与来源国文化之间的“距离”。 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创造了不一样的文化风俗习惯。 在不同国之间,文化价值观、习俗和习惯不同,都会影响到跨文化的适应[6]。

2.4 人际交往适应和文化传播状况

老挝留学生应该学会去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老挝留学生普遍认为, 与中国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主要原因是语言障碍以及交流方式。此外,老挝留学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为“教师课堂讲授”“学校组织文化活动”“参加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参加体育友谊赛”。 老挝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比较单一,也会影响到跨文化的适应。

3 建议

3.1 针对留学生建议

到中国留学之前, 首先要对中国社会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尤其是对所留学的城市有所了解。来中国前要自学一些汉语。其次,留学生来中国之前要系统的学习汉语,这样才能有效地与中国人进行交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 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

3.2 针对学校的建议

学校应为留学生提供心理指导服务。 那么就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供他们咨询, 解决当下存在的不满等情绪。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引导,让中国学生适当关注留学生的实际需求所在, 并且还需要将其纳入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中去, 以此来提高留学生的参与度。

猜你喜欢

老挝跨文化留学生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