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背景下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实践
——以“张献忠沉银”为例

2022-09-29周佳莉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5期
关键词:藏宝张献忠史料

●周佳莉

一、追问:史料实证素养如何落地

20 世纪90年代,叶小兵教授将蒂姆·洛马斯《历史理解的教学与评价》一书中的“证据”一章翻译为《论史料教学》,向国内介绍了如何认识教学中的史料(证据)及学校教学中运用史料时出现的问题等。自此,国内关于史料教学的探讨日渐增多。 如今,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更是不可或缺的资料。 史料教学也不止于教师提供、学生阅读、辅助观点、验证已知的浅表层面,更要求学生养成“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1]。 由是,如何将新课标的文本要求寓于具体教学案例中,实现理论与教学的统一;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搭建史料实证的框架体系;如何利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养成历史高阶思维,这些都是当前一线历史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二、启示:新媒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的新特点

从获取史料到提取信息,从类型判断到史料运用,从互证评析到探究论述,史料实证不仅内涵丰富,还是一个立体、动态的认知过程。 如果利用传统的讲授法,难以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计“综合探究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运用已学知识, 在问题解决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 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广泛应用,让这一方法变得更为可行。

新媒介改变了史料样态。 那些将纸质文本经数字转换而成的史料和“直接经由数字形式被创造出并以数字形式保存的大量电子资料”[3], 让教师不必再翻越书山史海,只需要进行关键词检索,就可以获得设计探究活动所需的史料,既省时高效,又灵活便捷。

新媒介还拓展了知识边界。 于学生而言,教师、课堂早已不再是他们的“知识源地”,轻击键盘,学生便可以将知识“一网打尽”。

但新媒介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知识的快餐化、碎片化不仅省略了求知的过程,也减少了探索的乐趣。 此外,利用新媒介所获得的史料还存在质量良莠不齐、内容真假难辨等问题。基于此,笔者试着开展新媒介背景下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 推动历史教学与数字化的时代潮流相融合,增强历史课堂的探索性和思辨性,提高学生在面对复杂情景和繁复信息时的鉴别判断能力,养成求真求实的历史思维,回应史料实证的题中之义。

三、践行:以“张献忠沉银”的教学为例

(一)设计思路

张献忠,明末著名的农民军领袖,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4]。帝蜀期间,掠取了大量财富,兵败身死后,巨额财富去处成谜。 但几百年来,关于张献忠“沉银埋宝”之地的猜测却从未停止。百度、知乎、知网等平台中,均能查到与此事件相关的史料。在整合这些史料的基础上,本课的设计思路如下。

以“寻宝”为明线,以“史料”为暗线,从不同史料中记载的藏宝地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寻宝探秘。过程中,让学生尝试以史料为据,做出合理推测,找出真正的藏宝地。同时借助中国国家博物馆“江口沉银成果展”的虚拟展厅向学生展示考古发掘的成果,深入了解文物“身世”,触摸历史脉动。 选取其中部分文物,如银锭、金册等,充分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并结合文献记载, 完成问题探究, 体会实物史料的证实、证伪功能,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史料实证划分为四个水平层级,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师开展基于不同学业水平要求的史料教学、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史料研习、检测学生在史料实证素养上所达成的水平, 均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5]。 结合本课教学设计和该水平层级,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阅读史料,了解张献忠沉银藏宝的几处可能地点。根据史料分类标准,试着对史料的类型做出判断。 (2)结合史家观点,了解官修正史和民间野史各自的特点及价值, 学会以史料为据做出推论,感受“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严谨态度。 (3)利用实物史料和文献记载,推测出土金册的主人,探究张献忠“钱粮三年免征”口号的真实性,体会文字史料与实物史料互证的“二重证据法”。

(二)教学环节举例

环节一:记载中的藏宝地

教师播放《大西沉浮——张献忠宝藏迷踪》视频片段,利用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影像史料,帮助学生快速获取张献忠的生平信息。并设置悬念:张献忠死后,巨额财宝究竟藏在何处?接着出示《永历实录》《流寇长编》《明史》《蜀碧·杨展传》 等与张献忠藏宝有关的几组史料,让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可能的藏宝地。

史料信息分为显性的信息、隐性的信息和概括的信息。 “时间、地点、人物属于显性的信息,常可于史料中直接获取”[6]。 从几则史料中, 学生不难获取四个可能的藏宝地点, 分别是峨眉山普贤峰、雅安(汉源)、成都锦江、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由此,师生围绕“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藏宝地”展开探究。

环节二:让史料成为线索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点主要在于藏宝地,容易忽略史料所蕴含的其他信息。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史料作为线索,深入挖掘拓展,运用逻辑分析,做出合理推论。

要想更好地利用史料,须对史料进行分类整理。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齐思和先生认为:有文字记录的史料包括经史子集、公私档案、地方志书、类书及辑佚书、摩崖及石碑刻文、外国人著述等;无文字记录的史料则可分为遗址和遗物、口头传说及风俗习惯这两种[7]。 傅斯年先生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将史料分为八大类,即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官方正史和民间野史、本国记录和外国记录、现在记载和过去记载、不经意记载和故意记载、本事和意涉、直说和隐藏、口述史料和著文史料[8]。在借鉴这些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制作了如下表格(如表1):

表1 史料类型表

在学生完成对史料类型判断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分类结果。 在这几则史料中,只有《明史》是官修正史。教师出示以下材料,进而设问:官修正史有何特点? 可信度如何?

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赵翼《廿二史札记》

与民间野史相比,官修正史由政府主持编写,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学生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后者更为可靠。 但事实上,任何一种史料,其价值都具有相对性,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笔者做了如下处理:先让学生“大胆假设”,得出推论,即《明史》为官修正史,可信度较高,宝藏可能在成都锦江。在学生满怀期待,以为谜团就此解开之时,教师讲述川军第88 军师长范绍增开办“锦江淘江股份有限公司”,试图打捞金银以充抗日军费,最后却以失败告终的故事,说明锦江并非真正藏宝地。 如此,虽然先前所做推论并不成立,但通过这种“试错”的方式,学生却能从认知冲突中获得反思,突破单一思维,辩证地看待史料的价值。

“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野史小说未必皆无凭”。此时,学生会逐渐意识到,野史小说未必全不可信。以四则野史为据,再次让学生试着猜想:野史当中多次记载,宝藏可能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同时引导学生,仅凭文献多次记载,并不足以确定藏宝之地,还需要有其他类型的史料作为辅证。由此,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文字史料转移至实物史料。 在学生急于验证猜想之时, 教师出示彭山江口镇的石龙雕刻及当地工程施工时发现的“西王赏功”金币。通过将“纸上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便可证实:宝藏确在彭山区江口镇。

环节三:如果文物会说话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文化遗存, 它包括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及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的遗物、遗迹”,具有直观生动、可信度强的特点。 再加上其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不仅能“证实史籍记载,纠正史籍之谬误”,还能补充文献记载的缺佚,是让学生体会历史生动性不可多得的史料。 但在传统课堂中, 学生只能从教师的讲述或图片中静态地认识文物,难以深入挖掘文物独特的史料价值。而利用新技术、新媒介所创造出的虚拟展厅,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走进博物馆,近距离动态观察文物,释读文物所蕴含的丰富信息。

在网上查找网址,进入国家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举办的“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的虚拟展厅。 学生根据页面中的操作提示,便可纵观文物陈设,阅读文物简介,一览文物真容。

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物的证史功能, 笔者从中选出了几件典型的文物,设置了如下问题探究。

探究一:文物的证实功能

例1:

材料: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 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

——《明史·食货志》

文物:“河南府偃师县秋粮银, 天启伍年银伍拾两”银锭。

设问:银锭上的文字反映了哪些信息? 与“一条鞭法”有何联系?

“一条鞭法” 是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如果仅是单纯的概念解释,学生不易理解。利用出土银锭,让学生对其所錾刻的文字进行分析,了解该银锭的铸造时间、地点、用途、银匠姓氏等信息,再结合文献史料的记载,便可肯定该银锭是明朝实行“一条鞭法”的直接例证。 其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赋役征银”的核心内涵,又能体会文物的证实功能。

例2:

文物:刻有“维万历二十六年(即1598年),岁次戊戌四月乙卯朔越二十八日壬午,皇帝制曰:天子之众子必封为王,子孙世世相传,藩屏帝室,此我”的明代藩王册封金册。

材料:(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壬午, 遣阳武侯薛钲、隆平侯张炳等为正使,光禄寺少卿陈堂、编修顾秉谦等为副使,持节册封荣府等府王并妃各印、册、冠、服如例。

——《明神宗实录》卷三百二十一

材料:荣庄王祐枢,宪宗第十三子……嘉靖十八年薨。 孙恭王载墐嗣,万历二十三年薨。 子翊鉁嗣,四十年薨。 子常溒嗣,薨。

——《明史》卷一百十九

设问:文物所反映的是明朝的何种制度? 结合《明神宗实录》等文献记载,分析这是明代哪位藩王的册封金册。

在解决历史问题时,除了“用文物证文献”的单向例证外,往往需要将文物与文献互相释证。学生可以从金册中的文字看出其所反映的是明朝推行的分封制。 但仅凭这段文字,难以看出受封藩王的身份,这就需要从文献记载中寻找答案。学生阅读《明神宗实录》,会发现其所记载的“万历二十六年四月”与金册铭文时间是一致的, 这便可以推断出受封者是荣王。再根据《明史》中所记载的荣王世系,便可判断出这是属于荣王朱翊鉁的册封金册。

探究:文物的证伪功能

教师出示1643年张献忠在长沙发布的檄文内容。

材料:孤提天兵临长沙,一日之内两府三州归顺……所属州县士民照常乐业,钱粮三年免征。军民人等,各宜投册归顺,庶免屠戮。

——谈迁《国榷》卷九九

文物:崇庆州“大粮银”、简州“边仓银”、罗江县“边仓银”等多枚伍拾两银锭。

设问:“钱粮三年免征” 这一政策真的全面实行过吗? 如何看待这一口号?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文字史料与文物史料的“二重互证”有所体会。 但“二重互证”并非只是简单地“证实求同”,还需“证谬立异”。学生根据各地的银锭及其内的铭文不难发现, 张献忠在建立大西政权后,便开始征税,这与其先前在长沙所发布的檄文中所宣称的“钱粮三年免征”的说法显然不符。此时学生便会意识到,所谓“钱粮三年免征”,不过是张献忠建立政权之前用来笼络人心、争取下层民众支持的空洞口号[9],从而对这一问题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

综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史料实证最能彰显历史学科特色,也是达成其他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作为新媒介背景下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尝试,围绕“张献忠沉银”展开探索,让学生学会获取史料信息、判断史料类型、体会史料价值,理解“二重证据法”的“证实”与“辨伪”,既彰显了历史学科在数字化时代潮流中的变革,又让学生对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有更加系统的认知。

猜你喜欢

藏宝张献忠史料
为什么说巴西是一片巨大的“藏宝地”?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语文书藏宝揭秘》读后感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传说的恶魔藏宝地
张献忠:别老叫俺杀人王